?

針灸結合推拿按摩治療周圍性面癱的臨床療效

2021-08-23 19:23李英燕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8期
關鍵詞:周圍性面癱針灸

李英燕

摘要:目的:探討針灸結合推拿按摩治療周圍性面癱的療效。方法:本研究納入2019年6月~2021年6月我院30例周圍性面癱患者,分組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其中推拿組15例患者單純予以推拿按摩開展治療,聯合組15例在推拿組基礎上實施針灸療法,比較兩組療效。結果:聯合組患者治療后House-Bmckmann分級(H-B)及面部殘疾指數量表(FDI)各項評分均優于推拿組;聯合組總有效率高于推拿組;聯合組治療后各項中醫證候積分均低于推拿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灸+推拿按摩療法開展后,可顯著改善周圍性面癱患者的中醫證候,并有效恢復其面部神經功能,促使臨床療效全面提升。

關鍵詞:針灸;推拿按摩;周圍性面癱

【中圖分類號】S853.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8-181-01

周圍性面癱屬于臨床高發的面部神經性疾病,其主要指受帶狀皰疹病毒感染、自主神經功能不穩、受寒、流行性腮腺炎等因素影響患者面部神經營養血管出現痙攣,導致其面神經因缺血、水腫而發病[1]。本病患者通常以無法完成面部動作(如抬眉)、口眼向一側歪斜等為主要臨床表現,這種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及社交均造成極大的影響[2]。本研究對我院周圍性面癱患者開展針灸+推拿按摩治療,分析聯合干預方案的療效,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案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30例周圍性面癱患者為觀察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各15例。推拿組男女比例10:5,年齡19~64歲,均值(41.57±3.86)歲;聯合組男女比例9:6,年齡18~65歲,均值(41.54±3.89)歲,以上一般資料(P>0.05)。

納入標準[3]:均符合周圍性面癱臨床診斷標準;病程均小于7d;均知情同意加入;本次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排除標準:暈針者;中樞性面癱者;對針灸或推拿按摩不耐受者;精神異?;蚺浜隙容^差者。

1.2方案

推拿組:患者擺放仰臥位,囑其全身放松,操作者沿患者面部神經走向采用一指推法對前額及面頰部位實施推拿,循面部經絡穴位予以反復推拿;再以指柔法在各個穴位實施揉推,以患者自覺有酸脹感為宜;最后采用分推法,雙手沿患者前額向眉中、迎香、人中、承漿及地倉等處開展揉抹推拿,推拿時長每次為20mi,注意力度輕柔且有效。

聯合組:選取牽正、風池、合谷、翳風、氣海、四神聰、太陽穴、三陰交、足三里為主穴;攢竹、地倉、頰車、陽白為配穴,經常規消毒后選用一次性無菌毫針實施斜刺,采用平補平瀉手法,得氣后將成功燃燒的艾柱置于針柄處,實施30min艾灸,1次/d,連續開展5d后暫停2d再次開展治療,治療共開展14d。

1.3觀察指標

(1)運用House-Bmckmann分級(H-B)量表評價面神經功能,分值越小患者面部恢復情況越佳[4];面部殘疾指數量表(FDI)評估面部缺損情況,主要包括由軀體功能(FDIP)與和社會功能(FDIS)兩方面,FDIP分值越高患者軀體功能越佳,FDIS分值越高患者社會功能越差[5]。(2)療效:顯效:面部靜止時呈對稱狀態且張力正常,口輕度不對稱、眼在用力情況下能夠完全閉合;好轉:面部靜止時張力正常,兩側面部呈無損害性不對稱,上額運動微弱,口呈現明顯不對稱狀態;無效:恢復情況未達上述標準??傆行?(顯效+好轉)/總例數*100%。(3)按中醫證候積分測評標準對患者口眼喎斜、眼裂增大、眼瞼閉合不良、鼓腮漏氣及額紋消失等證候實施評估,患者證候越嚴重,積分越高[6]。

1.4數據處理

運用統計軟件SPSS 21.0行t檢驗和x2檢驗,()表示計量資料,[n(%)]表示計數資料,P<0.05為差異有意義。

2.結果

2.1面部神經功能及缺損程度

兩組治療前面部神經功能及缺損程度比較(P>0.05),聯合組患者治療后H-B評分及FDI量表中FDIP、FDIS評分均優于推拿組(P<0.05),如表1所示:

2.2療效

聯合組總有效率高于推拿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所示:

2.3中醫證候積分

兩組治療前各項中醫證候積分比較(P>0.05),聯合組患者治療后口眼喎斜、眼裂增大、眼瞼閉合不良、鼓腮漏氣及額紋消失等證候積分均低于推拿組(P<0.05),如表3所示:

3.討論

中醫將周圍性面癱歸屬“口眼喎斜”范疇,其病理病機為機體正氣不足,致使絡脈空虛、衛外不固,再加上外感風邪,造成面部經氣阻滯、筋脈失于濡養,最終會縱緩不收而發病[7]。既往常規開展的推拿按摩療法通過刺激面部肌肉,以產生活血、祛瘀、消腫的功效,可有效改善患者肌肉麻痹程度,有助于水腫吸收及代謝,以緩解臨床癥狀。但其單一應用效果并不顯著,故臨床又提出配合針灸開展聯合干預方案。

針灸屬于臨床常用的中醫特色技術,其中針刺通過適當刺激面部脈絡,可對患者面部神經肌肉組織起到興奮作用,從而加強神經傳導功能、有助于淤阻脈絡疏通,達到面部氣血通順、筋脈得養的目的;艾灸所產生的熱能可加速面部病變處的血液循環,以減輕局部水腫現象,避免炎癥進一步發展,可有效減少面神經持續損傷,從而預防后遺癥的發生。本研究結果顯示,聯合組患者治療后H-B及FDI量表各項評分、總有效率以及各項中醫證候積分(口眼喎斜、眼裂增大、眼瞼閉合不良、鼓腮漏氣及額紋消失等)均優于推拿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分析原因可能為針灸療法選取面部腧穴及手足陽明經穴為主治穴位,配合地倉,陽白等穴位可激發體內經氣,以調節機體氣血、調和陰陽、補虛瀉實;其中針刺牽正穴具有活血通絡的作用,針刺合谷穴可產生行氣活血、祛邪通絡的功效,刺激風池穴的主要功效為祛風散寒?,F代醫學研究也表明,針灸可對患者面神經病變部位產生直接刺激,從而減輕其炎性反應,避免炎性物質大量滲出,并對局部血管痙攣起到良好的緩解作用,加速面神經段周圍組織水腫的吸收,幫助恢復患者面部肌肉功能。

綜上所述,針灸+推拿按摩療法在臨床應用后獲得滿意療效,不僅能夠有效改善其面部神經功能,還可顯著改善其中醫各項證候積分,有助于患者快速康復,值得臨床采納與推廣。

參考文獻:

[1]柯玲. 血川按摩乳膏面部推拿配合電針治療周圍性面癱臨床研究[J]. 時珍國醫國藥,2019,30(8):1925-1926.

[2]覃永泉. 針刺配合TDP燈照射、推拿治療周圍性面癱療效觀察[J]. 當代臨床醫刊,2021,34(2):89-90.

[3]俞光巖,顧曉明,蔡志剛主編.周圍性面癱[M].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5.

[4]劉靜藝. 撳針對周圍性面癱患者面部殘疾指數評分面部神經功能及不良情緒的影響[J]. 山西醫藥雜志,2019,48(23):2913-2915.

[5]賀佳妮,杜筱筱,馮衛星. 點刺眼瞼、內頰車結合眼針治療急性期周圍性面癱23例[J]. 中國針灸,2020,40(5):570.

[6]張嫄媛,張歡,李永峰. 針灸聯合川芎茶調散治療周圍性面神經麻痹(風寒證)[J]. 世界中醫藥,2020,15(10):1475-1479.

[7]孟令光. 針灸推拿治療周圍性面癱50例臨床效果評價[J]. 中國保健營養,2020,30(20):37.

猜你喜歡
周圍性面癱針灸
頸椎病采用針灸治療的效果分析
針灸在腦梗死康復治療中的應用
寧神湯結合針灸治療更年期失眠的效果探究
針灸
艾灸配合針刺治療初次周圍性面癱35例療效觀察
針灸聯合康復功能訓練治療周圍性面癱的療效及預后觀察
中醫特色護理方法在急性期周圍性面癱患者中的應用
西藥加電針治療急性期周圍性面癱的臨床效果觀察
針藥結合辨證治療68例周圍性面癱的臨床研究
針灸圍刺治療帶狀皰疹56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