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直播背景下高職學生文化自信“四位一體”培養模式研究

2021-09-08 02:58周沫含
中國新通信 2021年14期
關鍵詞:四位一體高職學生文化自信

周沫含

【摘要】? ? 本文圍繞互聯網直播背景下高職學生文化自信“四位一體”培養模式展開研究,分析互聯網直播背景下高職學生文化自信的現狀以及文化自信培養活動的特點,結合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文化自信培育活動的教學實踐,提出“四位一體”的培養模式,以期進一步增強高職學生文化自信培養活動的成效,促進高職學生形成強大的文化自信,促進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能夠在廣大高職院校得到更高質量的傳承與發展,為國家的意識文化形態筑牢安全的屏障。

【關鍵詞】? ? 互聯網直播? ? 高職學生? ? 文化自信? ? 四位一體? ? 培養模式

引言:

文化自信是國家戰略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提出的第四個自信。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只有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促進文化的繁榮與興盛,才能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在中國,文化自信表現為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對中國特色革命文化的自信、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自信。然而,在互聯網時代,由于各種復雜因素的影響,高職學生對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缺乏正確、全面的認知與積極認同感,在一定程度上對中國傳統文化持懷疑或否定態度,要有效改變這一現狀,則必需加強針對高職學生的文化自信培養。

一、互聯網直播背景下高職學生文化自信的現狀分析

1.缺乏正確認知,片面認為文化就是“之乎者也”。通過相關調查發現,有一部分高職學生對于中國文化的認識停留于表面,或是對文化存在誤解,無論是中國傳統文化、革命文化還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均沒有形成完整的文化認知結構。甚至在許多高職學生的心目中,文化與文言文相對等,認為“文化”與實際生活距離過于遙遠,不具有現實意義和價值。再加上互聯網時代的信息傳播渠道多,年輕一代容易受到各種錯誤思想的沖擊和誤導,導致部分學生沒有形成積極的文化認同感。

2.主流文化意識淡薄,缺少應有的敬畏和尊崇。新一代年輕人在網絡環境中成長,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也接觸者紛繁復雜的互聯網,精力被無限分散、打亂,導致主流文化意識淡薄,出現將優秀傳統文化與網絡語言相比的情況,還有部分學生沉迷于充滿挑戰和刺激性的各種網絡游戲以及其他非主流文化。同時,又受“功利主義”的影響,部分高職學生認為提升人文素養的文化難以達到“立竿見影”的成長奇效,相比之下,更熱衷于對學習、對就業有直接幫助的各類專業知識的學習,而忽視了傳統文化的重視。

二、互聯網直播背景下高職學生文化自信培養的主要特點

1.內容傳播的主體大眾化,文化自信教育內容的準確度受影響。在互聯網時代,信息傳播的方式多種多樣,傳播的主體越來越呈現出大眾化趨勢,且在信息傳播的過程中還呈現出較強的交互性。也就是說,同一主體在信息傳播過程中會有更復雜的身份,既是傳播的主體,也是信息的受眾群體。同一則信息在傳播路徑中會被不同的傳播主體進行多次加工,由于不同傳播主體的理解程度不同,加工質量不同,這就容易導致信息失真。雜亂無序的各類信息通過互聯網傳播給學生,容易給學生造成誤導,降低了文化自信培養活動的有效性。

2.內容傳播的形式碎片化,文化自信教育內容的系統性受影響。在互聯網時代,碎片化是典型的特征,包括傳播的內容以及受眾群體閱讀內容的時間等。在互聯網的深入發展中,每個人都是信息發布者和受眾群,在不同的互聯網平臺上,不同人基于自己的認知發布各類簡短信息以博取眼球。但這些大量的信息大部分流于表面性描述而缺乏系統的、深度的思考,還有一部分信息是為市場需求而批量性產生,不具有深度利用的價值。因此碎片化的傳播特點,也對主流文化的學習積累帶來諸多干擾,不利于高職學生文化自信的培養。

三、互聯網直播背景下高職學生文化自信培養的育人機制

當前,在5G、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的推動下,各種信息將通過各種渠道進行傳播、傳輸,以視頻直播為代表的各類自媒體迅速發展,這也為高職學生的文化自信培養提供了新途徑。為此,本文結合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文化自信培育活動的教學實踐,提出以“核心價值觀為統領、優秀傳統文化為源泉、自身特色文化為補充、大眾潮流文化為載體”的“四位一體”大學生文化自信培養機制,以期進一步加強高職學生的生文化自信培養。

3.1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引導學生感受文化的生活指導價值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它立足中國發展的實際,面向廣袤的世界、面向發展的未來、面向快速發展的現代化,堅定以馬克思主義為核心指導思想,積極弘揚愛國主義、改革創新的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進一步豐富了文化自信的內涵,鼓舞所有炎黃子孫無論在什么年代,都要勇站時代潮流,以堅定的文化自信,創作中國優秀文化的新輝煌。高職院校倡導的文化自信,不應該是“紙上談兵”的文字游戲,而是應當與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實質性內容,通過實實在在的活動讓學生積極踐行文化自信。因此,應當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通過多樣化課程與活動相結合展開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學生在生活與學習中,學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重要引導,真正感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活化應用價值。為此,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聚焦“立德樹人”的根本性教育目標,積極探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何在校園生活中更好地實現“交院表達”。為此,學校根據辦學特色,著力在營造濃厚文化氛圍、筑牢文化培育根基、搭建文化載體平臺、拓展文化實踐路徑和傳播文化名片等方面展開了持續的探索和創新。將文化自信培養與校園特色活動相結合,結合“高雅藝術進校園”、“文化周末”和“公能講壇”等教育專題的形式,探索出具有“交院特色”的優秀傳統文化育人模式,例如“經典品讀”、“名師傳授”、“實踐養成”等直播小專題活動,進而為學生創造更多學習、感悟文化的濃郁氛圍與多樣化平臺,引導新時代的青年學生們在學習生活中自覺傳承民族精神基因、鑄牢中國文化自信。

3.2立足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激發學生研習傳統文化的積極主動性

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中華文明更是經歷五千年風雨沉淀,舉世聞名的四大名著、四大發明、中醫中藥、24節氣等,更是形成了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仁愛孝悌、以天下為己任等為核心的道德觀念與生存智慧,這是國人共同的文化記憶,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更是國家文化實力的重要組成,是所有炎黃子孫永遠充滿文化自信、堅信文化強國的文化基石與文化底氣。為此,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積極將特色鮮明的“校訓校史文化”、“人文學科優勢”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融合,充分整合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育人資源,立足“名師引領”和“朋輩輔導”兩個路徑,激發學生研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通過各種傳統文化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推進學生準確把握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將這一跨越時空的思想理念、價值標準和審美風范轉化成高職學生們崇高的精神追求。

3.3以交通行業特色文化為支撐,讓學生感受文化自信的心靈沖擊

革命文化的誕生與發展,進一步強大了中國優秀文化的思想陣地,從革命時期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建設時期的“雷鋒精神”、“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再到新時期的“航天精神”、“北京奧運精神”、抗震救災精神”,等等,這些震撼一代人的所有精神都是所有中國人“引以為傲”、“奮發向上”的精神源動力,鼓勵國人在一次又一次的艱難險阻中乘風破浪。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的所有師生,都是國家交通事業發展中的一份子,在全新的時代應當繼承先輩們的優秀傳統,在新時代發揚革命精神。為此,學校以交通行業的特色文化為支撐,積極挖掘交通文化教學素材展開文化自信培育活動。例如現代世界七大奇跡的港珠澳大橋就是身邊的真實案例,就是文化自信教育的活教材。因此,在文化自信培育中,可通過視頻直播平臺推送與港珠澳大橋建設相關的教學素材,讓學生感受到強烈的心靈沖擊,在這座讓中國橋梁、中國技術和中國創造“走出去”的“自信橋”面前,產生強烈的文化自信,激發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

3.4以大眾優質潮流文化為依托

在信息技術與移動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全新時代,文化自信教育應當積極發現這一契機,將各類對文化自信培養有益的文化和元素進行互聯網包裝,通過高職學生喜聞樂見的時尚與潮流的形式進行包裝和傳播,能夠起到更到的宣導效果。因此,應當將大眾潮流文化發展成為培養高職學生文化自信的有效載體之一。通過直播平臺為校園內傳統文化的傳播提供傳承新途徑,不斷為新興平臺注入大量的精品內容,有效改變“信息失真”、“碎片閱讀”等互聯網傳播的弊端,提高文化自信培養的成效。例如,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就積極通過學校的微信公眾號、直播平臺等媒體方式,激發學生參與研習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例如將《大學》《論語》《孟子》《唐詩三百首》《宋詞選》《古文觀止》《三國演義》《紅樓夢》等國學經典書目滲透進直播平臺,以符合互聯網傳播的方式進行包裝,吸引學生的關注。同時,以此為契機,鼓勵所有學生通過視頻作品等形式在自己的社交媒體、自媒體上分享,通過點擊排名、轉載激勵等形式,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的熱情,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文化自信的培養成效。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對自身文化綜合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自身文化強大生命力的堅定信念,對于個體而言,文化自信就是指個人對于其國家及民族文化的充分肯定和發自內心的高度認同,堅信“文化強國”的發展前景。因此,學校應當充分發揮高職院校的教育優勢,持續創新文化自信教育的內容與形式,尤其要充分發揮好互聯網直播技術的作用,有效處理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的關系,為高職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工作提供更多新思路。

參? 考? 文? 獻

[1]蘇偉英,馮利.互聯網時代培養高職學生文化自信的意義及路徑[J].現代職業教育,2021,{4}(30):198-199.

[2]付海洋.新媒體視域下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培育途徑探析[J].文化產業,2021,{4}(17):118-120.

[3]杜綻蕾.新時代背景下高職學生文化自信培育對策探究[J].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21,41(05):176-178.

[4]李敏.融媒體時代高職學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徑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1,5(12):36-39.

[5]楊萍.新媒體時代高職學生文化自信培養的對策研究[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0(02):37-40.

猜你喜歡
四位一體高職學生文化自信
推進“四位一體”土地制度改革
學習“四位一體”教學法,全面推行主體教育
新聞媒體堅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職業院校創業法律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如何讓西方文化帝國主義“退場”
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化途徑分析
“一帶一路”戰略與鹽城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