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生家庭對幼兒行為習慣的影響

2021-09-10 20:13趙超
武魂·智慧課堂 2021年3期
關鍵詞:原生家庭

趙超

摘要:幼兒期是幼兒品德養成的重要時期,在這個時期,父母應當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 父母對幼兒的影響最大也最長久,原生家庭對于幼兒個性的養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父母對于孩子的教導不僅體現在童年時期,對于今后的漫長人生也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對于孩子而言,父母的教育是潛移默化的,原生家庭的作用是其他因素無法取代的。

關鍵詞:幼兒期;原生家庭;品德養成

原生家庭是指個人的出生家庭,因此原生家庭的成員一般是由父母以及兄弟姐妹組成,而在原生家庭中,對于個人影響最大的通常是父母。父母在個人的生活中占據了主要的位置,會對個人的早期生活經歷以及今后的性格有著重要影響。有研究顯示,父母之間經常吵架甚至比父母離婚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更大,比例分別為33%與31%, 這是由于父母的長期吵架會使得孩子對生活產生一種不安全、不信任等感覺,從而使得孩子與他人的交際產生嚴重的障礙,從而影響孩子的社交。

一、原生家庭中對幼兒行為習慣產生影響的重要因素

由于家庭社會經濟地位的不同,家庭教育也不同。一般在社會經濟地位高的家庭,父母對于幼兒的教育較為民主,和幼兒交流較多,對幼兒的培養比較重視;而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家庭,一般會對幼兒進行過多的控制,對于幼兒的教育比較武斷且多體罰,在教育中強調幼兒要聽話、順從。其次如果父母存在較多的心理問題,對于幼兒也會有影響。除此之外,婚姻關系較好的父母對于孩子行為產生高一致性的影響,而如果原生家庭中父母的關系較為惡劣,經常出現家庭爭吵、家庭暴力,就會對孩子產生較多的消極影響,從而使得孩子產生較多的消極情感和攻擊行為。還有就是父母對于孩子的寵愛,不同的父母會對幼兒具有不同的期望,而父母在和幼兒進行互動的過程中,也會對產生的希望進行適當的調整,從而形成一種對于幼兒的特定行為傾向。因此在對幼兒進行教育時,父母會由于這些特定的行為傾向表現出不同的態度、行為方式以及情感等,而幼兒也會因為父母的種種行為作出相對應的行為反應。

二、原生家庭中對幼兒行為產生影響的家庭教育因素

(一)家庭監護人教育方式的不一致

一般來說,幼兒的家庭監護人有父母、爺爺、奶奶或外公和外婆。爺爺奶奶對于孩子更偏向溺愛,這就導致了當孩子做錯了事,父母對孩子進行糾正時,爺爺奶奶就會對孩子進行袒護,從而讓孩子對不好的行為習慣得不到深刻的認知,兩種不同的教育方法就會使得孩子所犯的錯誤或是產生的不良行為習慣得不到有效的改正。

(二)父母對于孩子的寵愛

由于計劃生育的實施,大部分的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因此不少的家庭就會視孩子為掌上明珠,不管孩子想要吃什么,想要干什么,想要玩什么,家長都會想盡辦法的滿足孩子們的愿望,從而導致孩子養成一種嬌慣的行為習慣。在父母這種長期寵愛的情況下,孩子會逐漸變得內向、孤僻,對于幼兒的行為習慣有著不良的影響。

(三)家庭的生活與情感的氣氛

在日常的家庭生活當中,父母應當充當表率作用,互相尊重愛護,以禮相待,通情達理,從而使得孩子能夠在和睦融洽、和諧民主的家庭環境中快樂的成長,進行養成良好的性格行為習慣。

三、原生家庭對幼兒產生積極影響的措施

(一)讓孩子進行更多的磨練

不同的父母由于受到不同的教育,會對孩子產生不同的教育觀念。有的家長由于對孩子過分的心疼以及溺愛,就會將孩子的各種事情進行包辦,不讓孩子做任何事情,比如幫孩子穿衣服洗臉等,對于這些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 家長卻由于自身的觀念幫孩子進行解決,導致孩子逐漸產生依賴的心理, 還會使得孩子養成懶惰的不良行為習慣。因此,對于幼兒的教育,父母之間應當形成統一的認識,對幼兒進行適當的磨練,從而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和諧家庭生活氣氛的營造

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父母應當相互尊重、相互關心,彼此之間做到坦誠、和藹等,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還應使用文明用語,不能大吵大罵,做到言傳身教的作用, 讓孩子從中感受到良好的家庭環境。俗話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通過日常的行為對孩子的行為習慣進行培養,使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家庭之間應平等民主

對于家庭成員,特別是家長和孩子之間,應當建立平等民主的家庭成員關系,凡事都要“講道理”。講道理是一種對是非進行辨別的方式,在幼兒期,孩子具有較差的是非辨別能力,因此孩子經常容易犯錯誤, 而父母對于孩子的錯誤經常是采用打罵、批評的方式,這就很容易使得孩子產生一種逆反的心理情緒,從而對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系以及孩子的日后發展都有著不良的影響。因此,對于孩子的犯錯行為,父母應當通過講道理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教育,讓孩子認識到自己所犯的錯誤,對孩子進行正面的引導,從而讓孩子能夠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四)適當的鼓勵和表揚

由于幼兒期的孩子對于外界給予的肯定、表揚等正面評價都較為看重,是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所需要的重要精神力量,通過對孩子進行適當的鼓勵和表揚,能夠使得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得到強化。因此幼兒在日常生活或者學習過程當中,父母應當進行仔細的觀察,對幼兒產生的進步適當的鼓勵和表揚,從而使得孩子的自信心能夠得到有效的提高,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四、結束語

原生家庭對于幼兒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而幼兒在童年受到的影響會延續到成年之后的生活,因此父母應構建良好的家庭氛圍,彼此之間尊重和信任,對彼此之間所犯的一些非原則性錯誤保持寬容的心態,不必要爭出誰是誰非,大吵大鬧,并且采取正確的教育方法對孩子進行良好的教育,給孩子樹立良好的價值觀與人生觀,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從而對孩子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郭沈俐.論家庭教育對幼兒行為習慣的影響[J].小學科學:教師,2013:181-181.

[2]陳娜 .淺談家庭教養方式對幼兒行為習慣的影響[J].師道:教研,2018

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仙河鎮中心幼兒園

猜你喜歡
原生家庭
讓愛在留守兒童原生家庭流動起來
試論原生家庭在塑造兒童性格中的作用
原生家庭對高專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探究
大學生親密關系的影響因素研究
試析原生家庭與高職學生心理問題關系
讓“悅讀”成為生命的需要
原生家庭給予孩子的東西是很難抹去的烙印
例談父母心理亞健康對孩子心理成長的影響
試論原生家庭對人的性格形成及婚姻觀的影響
從投射性認同角度談原生家庭對個體親密關系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