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學科能力視角下高考歷史命題分析

2021-09-10 07:22高松云
高考·中 2021年2期
關鍵詞:學科能力高考分析

摘 要:近幾年國家提出了新的歷史教學政策,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學習方式探索歷史知識的掌握規律,提升自身的歷史核心素養。因此,教師在高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應以高考的歷史命題進行充分分析,結合學生的歷史基礎以及他們的學習能力,選擇多樣的方式引導他們,促使他們學會歷史命題的分析方式和答題方式,提升學生的歷史問題解答能力。本文主要對基于學科能力視角下高考歷史命題分析進行淺析。

關鍵詞:學科能力;高考;歷史命題;分析

引言:在國家落實了新課改的教學政策之后,促使高考的歷史命題發生了轉變,開始在出題的過程中,以開放性的問題考察學生的歷史綜合素養,根據他們的答題思路分析學生的歷史學科基礎,對學生的歷史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針對這樣的現狀,教師在平時教學的過程中,應對高考的歷史命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對比分析,采用適當的方式指引學生,促使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增強自身的歷史核心素養,提升自己的歷史命題答題能力。

一、強調學科特點,重視知識積累

對于高中歷史課程來說,主要考察學生對古今中外歷史的了解,學生在記憶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國家或者時間軸線進行記憶,在記憶的過程中將不同時期發生的歷史事件內容、背景、原因以及影響進行充分了解。在國家提出了新課改教學政策之后,高考的考綱標準也與以往有所不同,要求高中生具有扎實的歷史基礎,在面對不同的歷史命題時,能夠將自己所學的歷史知識點串聯起來進行靈活運用,對學生的考察也不單單是以固定知識點的方式進行,而是以學生的理論和實踐技能為主,對他們的綜合能力要求比較高。例如,2016年全國統一考試歷史試題中的第七道選擇題,韓非認為“上古競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當今爭于氣力”。其主張體現了什么?A.進步史觀B.天命史觀C.循環史觀D.英雄史觀。通過分析題干信息可以發現,這道題主要考察韓非的思想,材料的大體意思是上古中古人口稀少,條件簡陋,可以行仁義;現代社會人多物少,爭于氣力,因此就不可以行仁義,而需要用法治。這與法家的主張一致,這種觀點表現出人們對歷史認知的發展,也是生產力水平提高的反應,因此選擇進步史觀。學生要想在做題的過程中答對這道題目,就要對韓非的思想進行充分的了解,在日常記憶的過程中學會將韓非的思想與道家、法家的思想進行對比,找出他們的不同和相同之處,這樣在做題的過程中才能快速找到答案。然而大部分學生在現實記憶歷史的過程中的,通常是根據每一章節的高考重點內容進行記憶,很少有學生會將不同思想家的觀念進行對比記憶,這樣的記憶現狀容易出現學生已經將所有的歷史知識點已經進行了充分的掌握,但是在做題的過程中,還是會出現做不對題的情況。為了提高學生的答題正確率,提升他們的歷史學科素養,教師可以在課堂講課的過程中,根據課本中的思想家知識點,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自己在筆記本上列出相應的思想軸線,比如我國古代的思想家都有哪些?他們分別屬于哪些派別?都提出了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思想等,然后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將教師提出的問題在筆記本上進行羅列,在羅列的過程中可以先通過回顧記憶的方式,將自己腦海中的歷史思想家以及思想進行展示,然后在翻閱課本逐一進行對比和排查,這樣學生可以快速找到自己在哪些方面還存在記憶不充分的情況。為了防止有的學生在課后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師布置的歷史思想家羅列任務,教師可以在歷史上課之前,讓學習委員將班級學生在課前羅列的思想家軸線圖進行收集,上交給教師。這樣不僅可以對學生的課余學習進行有效監督,還能根據學生羅列的現實情況,在課堂上抽取一部分時間進行講解,告訴他們該如何進行對比記憶,促使學生在教師的講解中,提升自身的歷史學科素養。

二、關注現實生活,貼近實際情況

在國家提出新教學政策的背景下,促使高考的歷史命題在提問設計中,更加傾向于生活化,讓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拉近生活與歷史學科的距離,學會將歷史中的知識點應用到現實生活中來,增強學生對歷史學科的認同感,感受歷史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促使他們形成良好的歷史觀。例如,2013年的浙江卷中在案例分析題中提到了“近年來,一些學者注重從‘五位一體’的角度研究歷史結合所學知識,用該思路概括這一階段西方歷史發展的特征?!边@道問題比較接近學生的現實生活,他們在回答這道歷史分析題之前,需要對“五位一體”的內容進行回顧,然后結合現實生活的案例,將自身對社會發展的認識和了解,結合相應的知識點進行回答。但是很多學生在面對這樣的題目時,通常在理論陳述方面基本上沒有什么大的問題,在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具體變化情況時,很多同學就會出現案例展示與理論不匹配的情況,從而失去了本應該屬于自己的分數。因此,教師在平時講課的過程中,可以根據課本中的知識點,在多媒體上當堂查找一些現實生活中的案例,讓他們對這些生活案例進行通讀,在通讀的過程中積累自身的現實生活素材,當學生通讀結束之后,教師可以隨機挑選學生,讓他們在課堂上回答這部分生活案例對應的理論知識點。由于高中生對歷史知識的研究不夠深入,他們在回答理論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偏差,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在學生回答理論的基礎上,對這部分知識點進行分析,讓學生明白這些理論應該用到什么樣的生活案例中,提升他們應用案例的能力。因為班級上的學生人數比較多,教師不可能在課堂上對每個學生進行提問,為了有效提升學生案例和理論的結合能力,教師可以結合這節課講述的歷史知識點,讓學生在課后以分隊的形式,通過查找書籍或者討論的形式,將與這些理論相近的生活案例進行標注,然后給每個隊的隊長分發一張答案,讓他將小隊成員的完成情況進行檢查,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課后完成質量,還能讓他們在隊長的幫助下,及時發現自身的問題,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三、考察熱點問題,體現時代氣息

這些年高考的歷史命題會考察一些時代熱點問題,具有較高的時代性和創新性,讓學生在回答的過程中將歷史事件、現實情況以及未來發展有效的結合起來,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分析他們的歷史知識掌握情況以及歷史基礎。比如,現如今很多歷史命題會在出題的過程中,以周年慶或者國家重要會議為題材,讓學生將近些年發生的重要歷史事件進行闡述,在闡述中將自己的看法和見解穿插其中,例如,在2020年北京高考歷史試題的第17道題提到《義勇軍進行曲》為何被新中國選定為國歌?結合上述材料及所學,對此做出歷史解釋。要求:從材料三對國歌歌詞的五個要求中任選其三進行論述,觀點正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學生在回答這道歷史題目時,需要對歷史試卷中提供的材料進行全面的分析,然后結合自己的能力選擇三條進行闡述,在闡述的過程中需要對新中國的歷史事件進行全面的回憶,在回憶中將相關的歷史知識點提煉出來進行回答,這樣才能確保自身的回答不超出題目的提問范疇。然而學生在做這樣的題目時,回顧歷史知識點基本上沒有什么問題,但是對新中國的歷史事件的把握程度會存在不足的情況,很多學生在回答的過程中會出現偏題的現象。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可以在平時歷史教學的過程中,將班級學生分成不同的隊伍,采用師生角色互換的方式,讓學生對下節課要學習的內容,在自己的隊伍中進行討論和交流,在交流中將下節課要講述的內容進行制作。為了防止學生在課前制作講課內容的過程中,不能以良好的態度進行完成,教師可以給每個學生發一張學習匯報單,讓他們將自己負責講解的內容、方式以及思路在上面進行詳細的描寫和記錄,然后在上課之前由學習委員進行收集上交。教師可以根據他們的學習匯報單,分析學生在歷史知識的理解中還存在哪些問題,從而制定相應的歷史課堂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當歷史課堂開始之后,教師可以讓每個隊伍依次走到講臺上,以教師的身份,對自身負責的歷史知識點進行講解,由于學生的歷史上課時間是有限的,教師在學生講課之前,應給每個隊伍規定相應的講課時間,避免對后面的教學進度產生不良影響。在學生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身份對他們進行提問。比如當學生講到遵義會議時,很多學生在講課的過程中會將遵義會議的歷史背景、內容以及意義進行闡述,但是在闡述的過程中,經常會將課本中已有的知識點重復進行念讀,這個時候教師可以詢問他們為什么會出現這些條例?他們產生的原因都有哪些?然后讓學生進行回答,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回答的過程中,重新梳理這些內容,對它們進行深入的研究,當部分學生出現不會回答的情況時,可以由該隊伍中的其它同學進行補充,促使學生在教師的提問中提升自身的歷史學科素養。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國家頒布了新的教學政策之后,使得近些年的高考歷史命題越來越重視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不僅需要學生對歷史事件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索,還要他們用全局性的眼光對自身所學的知識點進行總結,結合不同的現實生活案例進行剖析。因此,教師在高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在學習中培養自身總結歷史知識的能力,提升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歷史學習情況,結合他們的心理,采用多樣的引導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建立完善的歷史知識體系,鍛煉自身的歷史思維能力,增強自身的歷史綜合素養,為今后的高考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虎元鋒.新課改理念下高考歷史命題的發展趨勢[J].甘肅教育,2018(02):125.

[2]劉芳、王輝、成學江.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考歷史命題例說[J].中國考試,2017(04):34-43.

[3]趙紊弘.淺談高考歷史命題的發展趨勢[J].學周刊,2015(23):222.

[4]黃蔚菁.從高考真題中感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09):106-114.

作者簡介:高松云(1982.09)男;漢;籍貫:甘肅景泰;本科;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歷史教學。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階段性成果。課題名稱:SOLO分類理論在高考文綜歷史試題中的能力結構研究---以近五年全國Ⅰ卷為例。課題編號為GS[2018]GHB0796

猜你喜歡
學科能力高考分析
分析:是誰要過節
回頭潮
試論依托中學生物課程發展核心素養的著力點
“整體認知”思維與高三歷史復習
變式訓練,助力學生能力培養
優化課堂教學設計,實現學科能力生根
算錯分,英“高考”推遲放榜
Units?。保场保唇忸}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