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音樂中的德育滲透

2021-09-10 07:22孫丹釘
清風 2021年16期
關鍵詞:教師應教學活動德育

孫丹釘

在新課改背景下,各學科教學環境出現了顯著變化。為更好地踐行新課程理念并達成人才培養目標,教師應落實新課程標準提出的各項要求,切實增強德育在音樂教學活動中的滲透效果。德育教育是小學階段的工作重點,在教育體系中,音樂學科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音樂教師應注重將德育滲透到各項音樂教學活動當中,完善學生的價值體系?;诖?,圍繞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進行深入探究具有重要意義。

教師應將德育教育內容滲透到備課環節

在備課階段,音樂教師應深入研究教材,不可將音樂教學類比為唱歌,應革新教育理念模式,以增強整體的音樂教學質量。在課前準備時間,教師應圍繞既定的教學大綱與教學內容進行全面分析,明確教學活動的中心思想。小學階段各版本的音樂教材均含有諸多德育內容,教師可利用相關內容強化德育教育效果。

例如,小學音樂教材中的《咱們從小懂禮貌》《勞動最光榮》等中含有諸多德育元素。教師通過帶領學生探尋上述歌曲中的價值理念,可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體系。簡單地說,在日常的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時間與精力從唱歌教學方面抽離出來,有機融合德育教育與音樂教學,從整體上提升教學水準。音樂教材中還有環境保護、熱愛祖國等德育內容,教師應在備課時廣泛查閱歌曲的歷史背景,拓寬學生視野,潛移默化地增強學生的德育素養。

教師應明確學生為各項教學活動的主體

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為強化德育內容的滲透效果,教師首先應明確學生所具有的主體地位,之后結合學情實際,創建特定的教學情境。在講授音樂知識時,師生要密切交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教師可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圍繞既定的學習目標,收集、歸納、整理相關資料,對學習資料進行系統性分析,這有助于展現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高質高效地完成預習任務。同時,學生也可運用互聯網搜集相關素材,為后續的課堂學習打好基礎。在此基礎上,教師也應圍繞學生所整理的教學素材進行提問,拉近師生距離,鞏固學習效果。

教師應向學生傳授有效的學習方法,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與學習能力。在傳授學習方法時,教師應立足于學生的實際需求,選取最恰當的學習方法。比如,教師可利用課前時間組織學生練讀歌詞,培養學生的語感,使其能夠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同時,教師也應積極與學生展開互動,創建舒適的學習氛圍。比如,在圍繞《憶江南》進行教學時,教師應在學生了解歌曲背景后,帶領其有感情地朗讀歌詞并深入感知歌曲的獨特意境,逐步向學生滲透德育知識,強化其道德素養。

教師應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蘊含的德育素材

新課程標準對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提出了諸多要求。為貫徹落實相關要求,教師應著重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與合作意識,有機融合德育教育與音樂教學,增強音樂教學活動的趣味性、靈活性,逐步將德育內容滲透到各項教學環節中,潛移默化地增強學生的德育素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詳細介紹歌曲背景,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歌曲的情感內涵。小學音樂教材中有諸多類似《我們多么幸?!贰犊蓯鄣募摇贰秳趧幼罟鈽s》等蘊含德育內容的歌曲,教師應引導學生對相關歌曲的創作目的、創作背景、歌詞含義進行深入探究,逐步完善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進而達成既定的德育目標。

在此基礎上,學校領導應充分重視音樂教師團隊的專業素養,積極組織教師參與德育培訓活動,使其清楚德育教育蘊含的核心價值。音樂教研團隊也應緊緊圍繞音樂教學活動與德育教育的結合辦法進行論證分析,持續完善教學策略,切實增強德育教學的實效性。比如,在圍繞《保護小羊》《憶江南》等歌曲進行教學時,教師可將班內學生分為多個小組,組織各小組成員進行合作,共同探尋環境保護的積極意義,使學生能夠從內心形成珍惜自然的理念。同時,教師也可向學生講述歌曲中涉及的歷史人物事跡,從音樂旋律、歌曲節奏、文化背景等多個角度帶領學生感悟作者的創作情感,進而增強學生的德育素養。

綜上所述,為強化德育在小學階段音樂教學中的滲透效果,教師應將德育教育內容滲透到備課環節,明確學生為各項教學活動的主體,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蘊含的德育素材,進而增強學生的德育素養與音樂素質。

(作者單位系山東省鄒平市明集鎮第一小學)

猜你喜歡
教師應教學活動德育
“雙減”政策下教師應做好高效課堂的踐行者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培優輔差小組教學活動的實踐研究
基于核心素養之自主發展的教學活動設計
以數學類繪本為載體的幼兒園教學活動探究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無痕 滲透有方——小學語文教學的德育滲透方法探析
高中文言文教學芻議
教師應如“水”
德育測評:質性與量化的平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