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2021-09-10 18:43宋宇飛
科技研究 2021年17期
關鍵詞:物理教學初中物理微課

宋宇飛

摘要:新時代的發展需要教師依附于時代的進程而隨之前進,將時代下的潮流產物加以利用,為教育教學的課堂增磚加瓦,以豐富學生的課堂形式的同時,實現教學質量效率的優化。微課以其特有的優勢在教育技術中獨具一格,初中物理教師在使用微課教學時則需將其價值作用充分發揮,以借助微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課堂效果,促使學生能夠在初中階段有效鞏固物理基礎,以持續性推進學生的物理學習。

關鍵詞:微課;初中物理;物理教學

引言:

在新教育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推行下,教師要將以充分有效地利用起來,以在科技的加持下,更好的優化物理課堂,讓沉寂靜態的知識煥發活力,促使學生能夠在更具生動的課堂中感受和學習物理知識,使其能夠在淺顯易懂的教學模式下,更易于接受抽象困難的物理知識,從而實現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

一、應用于課前預習

對于預習的重視以及實施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知識學習成效,于課堂教學質量更是有著直接的作用力。在初中階段的物理課程的設置上,其亦是具備一定的學科重要性,因而課前預習工作的開展亦需要教師及學生加以重視,使得學生能夠在基本了解知識的基礎上,更為高效快速地融入課堂并接受新的知識,從而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效率。以往的教學是以將預習的主權完全交付于學生,但學生在實際實施期間,由于各種因素而忽視課前預習,抑或是預習不具效率,導致既浪費的時間,又未能達到預期效果?;诖?,教師則可將微課加以應用,讓學生在微課的指引下展開科學有序的學習,以提高預習的效率[1]。與此同時,教師還可配備相應的文件資源以及學習任務單,讓學生借助于資料及微課的學習完成任務單中的預習任務。這樣,不僅有效督促了學生的預習過程,亦能夠使得學生的預習效率在微課的輔助下得以提升,更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物理預習的抵觸心理,從而為課堂教學鋪設良好的前提基礎。例如,在《光的反射》一課,教師則可先行將這一部分的概況以及基礎知識點制作為微課,進而分享或發布至網絡平臺,讓學生在微課的視頻觀看中基本了解這一部分知識,進而完成學習任務單。比如,微課中可將“反射”利用動畫及生活現象展示出來,讓學生能夠基本了解反射的物理概念以及其具體表現的形式,進而提出開放性簡單的問題,如“生活中還有哪些現象體現了反射現象?”,“列舉反射現象的特點”等,這樣,則能夠使得學生更好的理解并掌握這一基礎概念知識,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則可更為順利的展開重點知識的講解。

二、應用于物理實驗

在初中物理課程的教學培養指標中,素養的培養發展提出了學生實驗實踐能力的學習要求,同時,實驗課程亦是學生獲取知識原理的重要且主要的途徑,以促使學生能夠在實驗中證實知識、探究知識,掌握知識的同時,亦具備探索新知識的能力[2]。然而在目前的物理實驗教學中,并未能夠將實驗教學有效落實,其原因體現在諸多方面,或是實驗設備及物資的不足,或是部分實驗存在一定的危險性,或是部分實驗難以在現實課堂中有效實現,或是實驗耗時過長等等,多種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制約了實驗課程的有效展開,更是難以為學生提供適時操作的機會。因此,教師則可借助于微課進行實驗教學,將其作為學生實驗學習的一手資源,讓學生能夠通過微課的播放,以更為清晰的觀察和了解實驗的步驟以及操作方法;還可以借助微課實驗作為學生實驗的參考,以提高學生實驗的技能以及安全性與正確性[3]。例如,在學習“透鏡”部分的內容時,對于顯微鏡的使用,則可借助于微課呈現出來,讓學生能夠通過微課認知顯微鏡各部分的名稱以及其具體的使用方法。在探索“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中,則可將這一實驗展示給學生,在學生領會其原理之后,則可將其作為參考依據,讓學生探索相似的實驗形式,以將“凸透鏡成像的規律”體現出來。這樣,既能夠鍛煉學生的實驗實踐能力,亦能夠開發學生的思維,實現學生創新思維的有效培養。

三、應用于重難點突破

物理中的知識大多存在一定的難度,學生不僅難以理解,甚至于在思路上亦會形成阻塞現象,導致學習效率不佳?;诖?,教師需將教學理念加以轉變,將傳統形式的課堂與現代技術相融合,將微課的功效作用進行發揮利用,促使學生能夠在微課的輔助作用下,逐步分解并消除重難點部分的困惑及障礙,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突破重難點知識,提高學習的效率[4]。在此過程當中,教師則需將教學環節合理布置,以將微課有機融入其中,將其與教學相融合,以更好的促使學生學習和理解重難點知識,實現難點部分的有效突破。例如,在“故障電路的分析”這一知識點中,教師則可轉換傳統講授的指導方式,借助于微課技術將這一問題下常見的故障問題進行歸納,并將其分別安排至各個學習小組,讓學生在討論中設計實驗方案,并分別進行實驗錄制展示,進而在課堂中由教師組織播放,以通過相互對比的方式,讓學生更為高效全面的了解電路故障的各種現象以及其原因,從而深化對于這部分知識的掌握,實現知識難點的有效突破。再如,“電流、電壓的形成和存在”部分,亦是學生普遍存在的難點知識,比如電路中沒有電流但有電壓這一現象(電路已斷開),學生則難以切實的理解。據此,教師則可通過微課技術將其進行模擬演示,讓學生在更為直觀的過程性知識點中進行理解學習,從而領會其現象產生的緣由——電路雖已斷開,但導體中的電子仍存在于其中,斷開之時則停止定向移動,因而并未形成電流。還有電與磁學習過程中螺線管通電后其內外磁場的分布學生難于把握,可以制作微課通過在螺線管兩端和內外不同位置放置小磁針來呈現分布特點,學生則能夠在更為直觀形象的動態演示中逐漸了解并掌握知識難點,使得學生能夠在更為具象化的物理知識中,更易于接受和思考物理知識,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

四、結束語

微課的教學能夠促使教學質量獲得提升與優化,使得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以及學習效力等各個方面得以推進和提升。初中物理雖處于基礎性知識的教授階段,但仍存在一定的乏味抽象的特質,因而教師需轉變教學方式,結合時代孕育的微課技術展開教學指導,以促使學生更好地實現微課知識的探索與提升,促使物理教學的有效性得以切實提升。

參考文獻

[1]王靜,黃興國“泰微課”為初中物理教學插上隱形翅膀叮中學物理(初中版),2016,34(6):3-4.

[2]陳小五.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分析[J].新課程(中學版),2018,000(004):93.

[3]項宏玲。初中物理教學中微課的設計實驗探究刀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6(7):199-199

[4]喻嗣明.微課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應用的現狀與措施分析[J].讀寫算,2020,No.1153(06):20-20.

猜你喜歡
物理教學初中物理微課
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與反思
微課在初中英語課后作業中的應用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微課”教學模式的探討
基于“翻轉課堂”模式的教學設計
淺析加強物理實驗教學 培養學生實驗探究能力
淺談如何讓學生“樂學”“會學”初中物理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切入生活,構建魅力初中物理課堂
微課對提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