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融入策略

2021-09-10 01:14孫智
科技研究 2021年16期
關鍵詞:融入策略數學文化小學數學

孫智

摘要:本文從小學數學教學與數學文化融合現狀入手,發現當下小學數學課堂存在融合水平不高、教師教學意識薄弱、學生沒有訴求等不足;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三個數學文化的融入策略:發掘數學文化中的數學思維與思想,汲取數學文化中優秀的經驗成果以及實現數學知識與數學史的有機結合。旨在為鍛煉學生的思維創新與文化創新能力、建設優質小學數學課堂提供思路與方法。

關鍵詞:數學文化;小學數學;融入策略

數學文化有狹義與廣義之分[1]。狹義的數學文化包括各數學學派的思想、觀點、精神與研究方法,廣義的數學文化涉及數學史、數學美學、數學教育等一切數學與文化交叉的內容總和?;A教育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教育者逐漸把目光投向數學文化這一被忽略已久的文化意識。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合數學文化無疑是教育創新的重要舉措,它能在潛移默化間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對小學德育教育也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一、小學數學教學與數學文化融合現狀

(一)融合水平不高,相關課程內容稀缺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基礎知識的講解與習題形式的練習是教師的主要授課內容[2]。涉及到數學文化的部分通常被一帶而過,更不用說將其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了。很多教師錯誤地認為對數學文化展開講解就是在浪費時間,不如把寶貴的課堂留給加減乘除等基礎運算知識。這反映出數學教育普遍缺乏對數學文化的重視,沒有意識到數學文化對學生個人成長和發展的重要價值。同時,部分教育者也不具備相應的學科素養,即便認識到數學文化的重要性也無力向學生展現其中的數學之美,這些因素直接導致數學文化課程內容的匱乏。

(二)教師數學文化教學意識薄弱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體之一,也是知識經驗的傳遞者與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教師數學文化素養較低是阻礙數學文化融入課堂的主要原因[3]。數學文化并非如人們想象的那樣毫無用處,它與數學學科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它也應當貫穿數學教學的所有環節和一切過程。但是少數數學教師仍然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認為提高分數才是教學的首要目的,包括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數學思維、實現數學教育的文化價值在內的其他問題則無關緊要。教師不應該繼續固守單一刻板的傳統教學模式,應適當在教學活動中引進數學文化,令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應用數學文化,做到理論教學與實際運用的二元統一。

二、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融入策略

(一)發掘數學文化中的數學思維與思想

小學數學教學不應該僅僅只是教授數學知識與解題方法,更應該幫助學生建立創造性數學思維,初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數學思想。數學文化蘊含著古今中外浩如煙海的數學智慧,對小學數學教學有著極大的啟發性價值。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有趣的數學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深入地思考,最終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在“簡易方程”這一章中,教師可先將我國《九章算術》中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史料作為導入環節展示給學生,也可講述法國數學家笛卡爾用字母表示未知數的趣味故事,并舉例提出幾個需要利用方程才能解決的應用題。在知識講解部分告一段落后,教師甚至可以鼓勵學生尋找其他數學工具,以此來解決經典的方程問題。

(二)汲取數學文化中優秀的經驗成果

數學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不乏優秀的數學工具、數學思想與數學方法[4]。為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教師可從數學文化的優秀經驗成果中尋找靈感,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許多問題。以《數學廣角——雞兔同籠》為例,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只有列方程:《孫子算經》介紹了一種奇特的“砍頭法”,“上屬頭,下置足,以頭除足,以足除頭”;假設法就是假設籠中皆為雞或籠中皆為兔,將假設中多出或少了的腳數除以每只雞或兔子多出或少了的腳數2即可得出答案;列舉法比較死板,它將所有可能的情況都一一列舉出來,根據題目給出的總腳數從中找出正確的搭配。無論學生想到這些方法中的哪一個,教師都應該予以鼓勵和表揚,同時介紹其他未被揭曉的解題方法并布置練習,由此幫助學生舉一反三、融會貫通所學知識。

(三)實現數學知識與數學史的有機結合

數學史是研究數學科學發展歷程及其規律的一門科學。它不僅僅研究歷史上重要數學思想、流派、方法的發展與演變過程,而且探究該進程中的各種影響因素以及數學科學的發展帶給人類文明的影響。其實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處處都有數學史的影子,小學數學甚至就是一部微縮的數學史。以人教版數學教材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認識圖形(二)”為例,在“你知道嗎?”板塊出現了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益智玩具,學生用這七塊板拼出千變萬化的圖案,也可用它來認識三角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等基本圖形。教師在帶領學生認識圖形時便可利用七巧板簡單解釋中國古代算術中著名的“出入相補原理”。學生在了解相關知識文化背景的同時也使得吸收新知、復習舊知的效率大大提高。在“認識數字”這一章中,教師可向學生介紹數字的發展歷史與阿拉伯數字、羅馬數字等不同類型,滿足小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與求知欲。

結語:

數學不應只是被視作一個嚴肅的學科,它同樣具備鮮明的文化特征,即數學也是一種文化。要使數學文化滲透小學課堂,需要教師、學校、家庭與社會的多方參與和共同努力,只有這樣才可以使學生在數學審美、知識技能、情感態度等維度得到充分發展,實現認知價值、實踐價值和美學價值三者的和諧統一。當然,一味地重視數學文化、脫離理論知識與技能應用也是非常不可取的,如何令數學文化的融入和滲透與教學水平相匹配,由此實現二者之間的動態平衡依然是教育工作者亟待探討的一項課題。

參考文獻:

[1]黎麗搖.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融入數學文化的策略研究[A].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課堂教學教育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2]劉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融入數學文化的策略[J].教師教育論壇,2018,31(12):90.

[3]寧瑞山.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融入[J].課程教育研究,2019(49):154.

猜你喜歡
融入策略數學文化小學數學
試論初中語文教學生態理念的融入
淺析初中生物教學中融入生命教育的策略
數學文化融入高?,F代數學教育
數學課堂中的文化滋潤策略
如何構建有文化的數學課堂教學
激發興趣, 成就精彩小學數學課堂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