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

2021-09-13 15:21章春霞
天津教育·中 2021年8期
關鍵詞:綜合實踐活動課綜合素質生活化教學

章春霞

【摘? 要】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已經不僅僅是讓學生獲得相關知識,而是更注重學生綜合能力以及動手實踐能力的提升,從而讓學生具備自主學習以及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樣的背景下,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近年來逐步得到師生以及家長的認同。生活化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提升教學質量與學習效果。因此,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中,教師要根據教學的具體情況,將生活化教學與活動內容進行有效結合,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綜合實踐活動課;生活化教學;綜合素質

中圖分類號:G62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23-0136-03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people's attention. Teaching goals and teaching tasks are not only for students to acquire relevant knowledge, but also to focus on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practical ability, so as to enable students to have the ability to learn independently and to find and solve problems. In this context,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ctivity classes in primary schools have gradually gained recognition from teachers, students and parents in recent years. Life-oriented teaching can stimulate students' curiosity and thirst for knowledg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refore, in the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ctivity class in elementary schools, teachers should effectively combine Life-oriented teaching and activity content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teaching situation to achieve better teaching results.

【Keywords】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ctivity class; Life-oriented teaching; Comprehensive quality

近年來,素質教育在小學教學活動的開展中越來越受到關注。小學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任務,除了讓學生獲得學科知識內容以外,更加注重學生綜合能力以及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與鍛煉,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由此產生。作為一門需要進行“活動”的課程,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在親身實踐中提升參與、實踐、探索以及創造等綜合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而生活化教學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能讓學生全面走進課堂內外,有效提升學習質量。因此,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日常生活,融合生活化教學,讓學生在積極地參加與生活相關的實踐活動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以及實踐動手能力,從而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一、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教學現狀

(一)思想固化,課程資源開發有缺陷

在小學綜合實踐課程的開展過程中,許多教師對于綜合活動課程的教學還是停留在傳統的教材以及相關資料上,沒有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有針對性地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顒又黝}缺少與學生生活的親密度,導致學生不能真正參與到活動中,融入活動,從而逐漸失去對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敖虝褪墙探滩摹钡墓袒枷?,使綜合實踐課程的教學往往流于表面,不能發揮課程真正應有的作用。

(二)缺少重視,課堂教學手段較單一

雖然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是國家規定的基礎性課程,但是在當前的教育大背景中,家長們希望孩子考出好成績、進入好學校、找到好工作的意愿下,作為一門不用考試的學科,家長們普遍不重視。很多學校與教師也不會花足夠的時間、精力與財力,為學生開展綜合實踐課程的學習,創建更好的教學與實踐環境。在小學綜合實踐課程的指導活動中,我們常常發現,許多教師的課堂教學手段以及教學活動的開展形式都比較單一,而教師對于自身教學能力的提升也缺乏重視,不能夠深入地對教材進行研究,也不能尋找并總結良好的教學經驗,從而提升教學水平與教學能力。

二、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中生活化教學的應用策略

(一)以教師為輻射點,引導大家對課程的重視

要想做好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學工作,教師就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以及指導能力,深入分析、研究教學內容,改變傳統的過分依賴教材與資料的教學方式,積極地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學生的日常生活進行結合;源于教材,卻不僅限于教材,增強生活化課程資源的開發,豐富學生的活動內容,增強課程的實踐性。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還要加深家庭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重視。首先,教師要通過綜合活動課程的學習,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與水平;然后以教師這個點進行教學輻射,逐步引導家長盡量配合學校教學活動的開展,為教學活動的深入提供有利條件,讓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充分發揮它的作用,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綜合能力。當然,當課程活動真正取得實打實且看得見的效果時,家長們對這門課程的認同與配合度會更高。

(二)以校園生活為據點,開展生活化教學

對小學生來說,校園環境是生活中最為熟悉的一個生活場景。因此,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相關的教學內容與校園環境生活靈活結合,讓學生在課程學習的過程中不局限于教室的空間限制,跟著教師一起走出教室,走出課堂,走入熟悉的校園進行相關活動的開展、知識的學習。這樣,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能促進學生思維的創新,讓學生在實際的觀察與實踐中進行相關教學內容的學習。

例如,在中段年級開展《校園清潔工具的調查與改進》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清潔工具的討論,對日常生活中能夠見到的、使用到的清潔工具進行梳理歸類,然后帶領學生到校園中尋找之前沒有留意或者沒有用到過的清潔工具,并親自進行清潔體驗,發現不同清潔工具的優點以及不足點,讓學生進行思考、探討與小結。隨后根據不同清潔工具的優缺點,進行改良版清潔工具的設計與制作,讓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促進思維的創新。當學生的“新型清潔工具”制成并運用到班級衛生的打掃,帶來的便利得到師生點贊的時候,學生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喜愛之情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

(三)從家庭生活出發,開展綜合活動課程

在小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家庭是除了校園之外最重要的生活場所,許多習慣的養成以及學習生活的開展都離不開它。家庭對于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的影響非常大,因此,教師在進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指導中,要積極地將家庭生活與綜合實踐活動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課程學習的過程中增加生活經驗,并且可以將課程知識在家庭生活中進行深入實踐。這樣,拓展學生綜合知識的同時,學生的實踐能力也能相應地得到提升,教師的教學效果也會事半功倍。

例如,在四年級學生中開展主題為《我是生活小能手》的綜合實踐活動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生活中的家務調查。并讓學生在家庭生活中進行觀察、尋找生活中的家務,然后跟著爺爺奶奶或者爸爸媽媽進行家務的學習。進行家務活的體驗,是為第二部分勞動技能大比拼做的鋪墊。勞動技能大比拼,不僅可以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家務水平,還能讓不同學生學到不同的家務技能。最后,讓學生將這些技能在家庭中再次進行實踐,增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讓學生進一步融入家庭生活,加深對家庭生活的了解。當學生與家長共同進行家務勞作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收獲的就不僅僅是學生技能的習得,還促進了親子的溝通,以及家長對此課程“非常實用”的感受了。

(四)從社會生活切入,整合課程教學活動

小學生年齡較小,并且日常生活大部分都在家庭以及學校兩點之間,所以學生的社會生活經驗并不多。但是,社會生活對于思想價值觀念還不成熟的小學生卻非常容易產生影響。在進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將社會生活與所要教學的知識與技能進行有機整合,讓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增加對社會的認識與了解,并且引導學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服務社會。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社會中的各種行為與現象進行判斷,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面對社會生活中的熱點話題,教師也可以結合學生感興趣的相關事件,有選擇性地選擇適合小學生的綜合實踐課程教學,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并能夠在社會中進行實踐運用。讓學生了解社會,服務社會,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存在的目標之一。

例如,在三年級第一學期開展《我們生活中的廣告》活動時,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回答“同學們,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廣告,吃的、用的、穿的、玩的,各種各樣!那你們對廣告有什么認識?哪個廣告給你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然后讓學生思考:除了電視或者電子設備上的廣告,生活中我們還會在哪里見到廣告?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走出課堂,進行社會環境的觀察,走一走、看一看、議一議,讓學生發現自己生活的社會環境中不同種類廣告的存在。然后根據主題活動的內容,讓學生動手為家鄉的美景或者特產進行廣告設計。當然,在進行廣告設計并了解廣告的作用之后,活動還可以延續——讓學生根據之前的觀察進行探討,了解小廣告對我們生活以及社會環境造成的危害,思考如果自己是社會的管理人員,將如何進行小廣告的治理。對于學生能為社會做的事,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安全的基礎上參與進去,以廣告為切入點,讓學生走進社會,這在促進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還提高了學生對社會行為的認識。

(五)將自然生活融入,優化綜合實踐課程

自然生活與我們人類的發展變化也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在進行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學中,自然環境是非常便捷并且可以真正進行實踐活動的教育場所。因此,教師可以將活動課程內容與自然生活進行充分的聯系,讓學生在對自然的實際探索過程中進行相關教學內容的學習,促進學生對大自然的認識,并讓學生在對大自然進行探索的過程中,開闊思維,增強動手能力,加強對課程內容的理解與掌握,并在實踐的過程中充分地體驗、感受大自然,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感知自然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例如,在三年級學生中開展《風來了》活動時,教師特意選擇了多風的季節。燦爛春日里,徐徐暖風中,教師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去觀察、去感受、去提升。和煦的春風讓學生明白了風的概念,經過知識的搜羅和教師的點撥,學生也知道了不同大小的風是如何判斷的。在引導學生發現風的作用以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由成組,在課后動手制作風車、風箏以及降落傘等,然后在活動課上玩一玩。于是,在歡聲笑語里,學生進一步了解了風的作用,以及可以如何利用風。在體驗的過程中,學生增強了動手能力與實踐能力,促進了綜合能力的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將生活化的教學融入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還能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提升感知能力、動手能力,以及思維創新能力,從而不斷地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讓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參考文獻:

[1]劉瓊.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幾種基本策略[J].中外交流,2019(15).

(責任編輯? 袁? 霜)

猜你喜歡
綜合實踐活動課綜合素質生活化教學
初中英語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中的實施和構建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論綜合實踐活動課中研究性學習的活動設計
以心育推進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建立的研究
淺談規劃展覽館講解員的綜合素質
生活化教學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影響探析
數學課堂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研究
切入學生生活構筑地理生活化課堂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