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思政視域下高校美育課程建設與路徑探究

2021-09-14 10:30程曉捷王宇鵬
大學·課外閱讀 2021年8期
關鍵詞:美術鑒賞美育課程思政

程曉捷 王宇鵬

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高度強調把思政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的重要性。新時期的高校美育關乎國家人才培養以及文化自信的樹立?!懊佬g鑒賞”作為高校公共美育課程必須與時俱進,從傳統的“教科書”式教學中走出,在課程思政視域下,將紅色文化資源和地域文化資源融入教學實踐,優化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拓寬教學途徑、改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美術鑒賞”課程在高校美育中的重要功能,完善高校公共美育課程體系建設,對全面推進高校美育工作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課程思政;美育;建設;美術鑒賞

中圖分類號:G64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1)32-0062-03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盵1]課程思政的本質是為了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巴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在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為方面所期望達到的結果?!盵2] “育人”就要先“育德”。課程思政建設圍繞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一核心,系統地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法治教育、勞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使學生的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法治意識、道德修養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堅定學生的理想信念,切實提升立德樹人的成效。推進全面美育工作是強化課程思政的重要環節。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盵3]文化建設離不開美育,美育是幫助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健全的人格的教育。社會主義美育的性質即以共產主義思想感情為核心,表現真、善、美相統一的人性美、人情美、人格美的情感教育。其目的就是要通過多種形式的美育實踐,促進人們情感的理性化、純潔化和高尚化,提高精神素質,塑造完善的審美心理結構,造就個性全面、和諧發展的人。社會主義美育是高等院校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主義美育的宗旨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培養人的心靈美、行為美。美育對德育、智育、體育都有積極的影響,是高校新時期人才培養的重點。美育可以促進大學生的政治品質、道德修養和思想感情等方面健康成長,促進大學生觀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維力和創造力的發展,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

周慶元、胡緒陽曾提出了以藝術教育來加強美育教學[4]。美術鑒賞作為高校美育課程體系中的公共選修課程,旨在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和綜合素質,通過“美術鑒賞”課程使學生的思想得到凈化,情感得到陶冶,人格得到完善,身心得到全面發展?!懊佬g鑒賞”課是構建和諧文化的重要人文教育課程,是高校落實素質教育、推行美育工作、培養審美素養、提高綜合素質、踐行以德育人、強化立德樹人、鍛煉創造力的重要環節。在美術鑒賞課上,通過對優秀美術作品的鑒賞和學習,逐步提高學生感受美、理解美的認知能力,幫助學生拓寬視野和知識領域,從而使學生在審美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時,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理解“美”的真正意義,強化學生的文化意識,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一、高校美術鑒賞課程現存問題

(一)教學目標不夠明確

目前美術鑒賞課教學目標的側重點,是讓學生了解什么是美術鑒賞、美術鑒賞的一般過程和特征,甚至是為了讓學生完成選修學分而設置的公共選修課程。在教學中偏重于中外美術簡史內容中的美術作品介紹。在教學的過程中,缺乏美育的具體指向,某種程度上忽視了美術鑒賞課的課程思政、美育功能和課程設置意義。美術鑒賞課的教學目標應該是以課程思政為指導,通過課程的學習,提高學生對“美”的認知功能、理解“美”的意義,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更好地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健全學生的人格發展,提高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愛國主義情操。

(二)教學內容較為簡單

在課程思政視域下,美術鑒賞課的課程思政內容并沒有得到充分體現。從目前的課程教學和所使用的教材來看,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過于強調講授教科書的內容。按照課程改革的要求,所謂的教材指的是宏觀意義上的教材,即教學教材,并非單指課程所使用的教科書。但目前美術鑒賞的課程內容設置上,基本上將教材的概念局限為教科書,這勢必會造成教學內容的局限,導致美術鑒賞課成了“精簡版”的“中外美術簡史”,僅是美術基礎知識普及課。通過現有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可以認識到課程改革的必要性,認識到課程改革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避免“教教科書”“讀教科書”的情況,改變學生“聽書”式的學習方式,引入與課程思政、美育相關聯的實質性內容,充實到課程教學中。

(三)課程內容內涵不足

在“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前提下,目前美術鑒賞課程對于中國傳統文化、傳統美術作品的文化重要性強調不足。因為授課內容和形式與中外美術簡史較為類似,所以在講授時往往會流于中國古代美術作品的形象和創作年代認知,容易忽略作品背后的歷史影響、政治影響、文化影響。在講授世界其他國家,尤其是亞洲國家美術作品的時候,并未與中國美術作品進行聯系和比較,學生不能完全了解中國古代藝術的真正文化地位和價值,以及對國外尤其是對亞洲國家文化發展的輻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站在強調“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角度,組織教學重點,以此提高學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四)知識體系缺乏時代性

目前美術鑒賞課所使用的教材內容主要以中外美術門類劃分、美術作品賞析為主。教材在整體上還是從美術史的概念出發。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主要根據美術史的時間軸,對美術史中出現的美術門類進行概述,對具有代表性的中外美術作品進行常識性賞析,內容缺乏時代性。盡管在教學中對美術作品進行賞析,但是主要是介紹教材中所羅列的美術作品。這種知識體系架構在課程教學中幾乎不會觸及“課程思政”內容,鮮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紅色美術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滿足美術鑒賞課的教學目標和課程意義。美術鑒賞課并沒有擺脫傳統理論型課程教學的窠臼,偏離了課程改革的軌道。

二、美術鑒賞課程的建設方向

(一)課程目標改革

在課程思政的視域下,美術鑒賞課程應當以讓學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心靈得到凈化、文化得到自信、品格得到完善、身心得到發展,成為一個“審美的人”為最終目標。課程應以理論為依據,從實踐出發,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通過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較好地掌握美術鑒賞的理論和方法,培養人格完美和文化自信,從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培養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在課程建設過程中,明確美術鑒賞課程目標定位;明確高校美育公共課程改革對美術鑒賞課程的要求;確保課程思政在美育課程中的體現。

(二)課程內容改革

更新美術鑒賞課程的教學內容。為了培養本科生的美術鑒賞能力、審美能力及文化自信,課程內容應立足于課程改革的實際,從美術鑒賞的方法、步驟,美術文化等方面重構美術鑒賞的內容,豐富美術鑒賞教材內容的多樣性,注重課堂教學與校外教學相結合。內容改革強調課程的理論性、實踐性、實用性,從學生未來成長的需要出發,明確美術鑒賞能力的要求,以重構課程學習內容。主要包括:通過課程思政強化大學生愛國情懷;強化美育的育人作用;課堂教學與線上教學相結合;充分利用紅色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資源優勢;教學與“大思政課”相結合、與現實相結合。

(三)教學形式與方法改革

以往美術鑒賞課的教學方式強化了教師的“教”,忽略了學生的“學”。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以“學生發展為中心”,課程教學方式從“知識教學”向“思維教學”轉變。在教學中,根據授課內容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組織學生進行問題討論及課題發表,充分調動每位學生的積極性,避免學生學習的被動性;倡導教師運用“引導式”、“感受式”等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三、美術鑒賞課程資源的構建

美術鑒賞課程的構建,是需要反映課程改革時代要求的內容體系,將課程資源與課程有機結合,實現資源轉化,以解決高校公共美育課程體系建設中的課程內容問題。研究課程資源系統,一方面是為了闡明課程資源與課程的關系,另一方面是為了解釋課程資源的內涵與外延。在現有對高校公共美育課程資源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引入系統科學的方法,將高校公共美育課程資源視為一個獨立而完整的系統加以研究。一方面對高校公共美育課程資源系統的概念、構成、結構等內容進行理論分析;另一方面就高校公共美育課程資源系統的功能和價值,即高校公共美育課程資源的開發、轉化和利用做宏觀的探討。

從系統科學理論的動態性原則出發,建立美術鑒賞課程資源系統。課程資源在轉化之前,是獨立于課程內容以外的概念。然而一旦經過課程資源的轉化,課程資源就會以教學內容或保障課程順利實施的支持系統進入課程中。課程資源的開發、轉化與利用以系統運作的形式,納入課程資源系統的研究范疇。特別是在課程資源中引入紅色文化資源和地域文化資源,通過對這些資源的開發、轉化和利用,可以完善課程資源系統的價值和功能,使之成為課程內容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

在“課程思政”視域下,紅色文化資源和地域文化資源是不可缺少的課程資源。美術類課程資源系統通常由“美術課程思想資源要素、美術課程知識資源要素、美術課程經驗資源要素、美術課程財物資源要素、美術課程人力資源要素五種要素”[5]構成?!罢n程思政”并非這五個要素中的任何一個,然而通過課程資源轉化,將紅色文化資源和地域文化資源所包含的思想、知識、經驗等與課程資源系統的各要素聯系起來,就能建立起“課程思政”與美術鑒賞課程資源的必要聯系。充分認識“課程思政”在高校公共美育課程中的意義,以優化課程資源系統,厘清“課程思政”進入高校公共美育課程資源系統的思路與途徑。

四、結語

美術鑒賞課的受眾一般為非藝術類專業學生。由于學生在藝術理論及審美素養上的欠缺,造成該課程在講授的過程中不能很好地引起學生共鳴。學生難以對相對陌生的知識體系產生足夠的學習熱情,教學質量并不理想,基本上教師教學仍然以“教師—教室—書本”為中心,學生的主體地位仍未得到充分體現。這需要從源頭上提升任課教師專業素養和“課程思政”的意識。充分發揮紅色文化資源和地域文化資源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拓寬教學途徑。將“課程思政”融入實踐教學中?!懊馈钡恼嬲饬x不僅是對藝術作品的視覺認知,更重要的是感受并理解作品所傳遞出來的人文精神和時代精神。

進入新時期,由于傳統教學觀念、課程設置、教學內容等各方面都在進行一系列改革,許多問題是以前高校公共美育課程建設中未涉及的。重新構建美術鑒賞課程資源,有助于推動高校公共美育課程體系的建設,對進行高校公共美育課程改革的深入研究,對全面提升高校美育工作起到了積極作用。依托“大思政課”的指導思想,探討藝術鑒賞課程的建設與路徑,構建新的課程資源體系。并以此為依托,提高高校美育教學的有效性,推進高校美育課程建設的深化改革,推動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優秀人才培養。

參考文獻:

[1] 新華網. 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EB/OL]. (2016-12-08)[2021-05-21].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 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2] 陳萬柏,張耀燦. 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 人民網.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EB/OL]. (2016-07-25)[2021-05-21].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07 25/c49157-28581295.html.

[4] 周慶元,胡緒陽. 走向美育的完整[J]. 教育研究,2006(03).

[5] 張瑩瑩. 非物質文化遺產進入美術課程資源系統的研究[D]. 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13.

(薦稿人:陳兵,廣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莫唯然)

猜你喜歡
美術鑒賞美育課程思政
淺談美育對特殊兒童的影響
廣西高專學前教育專業美育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課程思政下的民辦高職院校師生關系構建
高中美術鑒賞課中的師生互動的探究
中國現當代繪畫鑒賞對高中生讀圖能力的培養
高校通識課程《美術鑒賞》雙語教學實踐與研究
美育教師
職業中學美術鑒賞課教學探微
當前學校美育實踐中值得注意的若干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