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國主義教育融入高校教育全過程的路徑研究

2021-09-15 18:59唐梓琳錢程霞
學理論·下 2021年9期
關鍵詞:受教育者愛國主義教育教育者

唐梓琳 錢程霞

摘 要:高校肩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務,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培養時代新人的橋頭基地。使愛國主義教育成為高校的常態化教育內容,就是要使愛國主義教育貫穿于學校教育全過程,構建“學生為主體、教育者為主導、各科聯動多方協同”的教育格局,唱響校園愛國主義教育主旋律,提高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效性,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關鍵詞:愛國主義教育;高校;教育者;教育介體;受教育者

中圖分類號:G41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21)09-0091-03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提道:“對新時代中國青年來說,熱愛祖國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盵1]愛國主義教育是厚植愛國情感的土壤,是砥礪強國之志的助推器,是實踐報國之行的牽引力。高校肩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務,是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陣地。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愛國主義教育,特別是多次強調高校在愛國主義教育方面的地位、作用、責任。這迫切要求高校準確把握時代要求,更新教育理念、完善教育體系、凝聚教育合力,找準愛國主義教育與高?,F有教育教學體系的契合點,以愛國主義教育與教育教學全過程相互交融為實踐方向,遵循規律、抓住關鍵,使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到教育者、教育對象及中介環節的辯證運動中,不斷提高愛國主義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一、加強頂層設計,完善“以人育人”的愛國主義教育體系

高校愛國主義教育兼備“為人性”和“人為性”,領導班子、專任教師、學工隊伍等教育主體都擔負著有目的、有計劃對受教育者施教,促進其發展進步的任務,因此必須發揮教育者的主導作用,凝聚育人合力。

(一)加強組織引導,構建齊抓共管的教育格局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辦好我國高等教育,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牢牢掌握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權,使高校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盵2]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環節。高校黨委作為學校教育工作的領導核心,應高舉愛國主義旗幟,加強對愛國主義教育的組織引導,并強化主體責任意識,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統籌愛國主義教育工作部署、評價反饋、效果考核等各環節,堅持頂層設計和部署落實兩手抓、兩手硬、兩手贏。在校黨委的統一領導下,各二級學院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推動者。二級學院黨組織應領會精神、積極響應、主動牽頭,探尋愛國主義教育與學院專業特色的契合點,主動承擔起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學院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的任務。最后,教師黨支部是落實愛國主義教育的中堅力量,必須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教師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立足于“教師”和“黨員”的雙重身份,端好“教書”和“育人”兩碗水,打造黨支部特色德育課程,將愛國主義教育在潤物無聲中落到實處。以“黨委領導——學院推動——教師落實”的階梯式部署,構建起高校內部愛國主義教育工作的新格局,能夠凝聚多方協同的育人合力,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為愛國主義教育提供強大支撐。

(二)提升德育意識,發揮教師隊伍的主力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我國知識分子歷來有濃厚的家國情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盵3]教師作為高校知識分子隊伍的主力軍,是愛國主義教育任務的具體實施者,其責任重大、任務艱巨、效用直接,必須引導其具有角色轉換的意識,將知識分子的責任感轉化為愛國主義教育的實際影響力。

高校教師隊伍龐大,其中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專業課教授等專任教師是開展育人工作的核心力量。角色不同,其職責定位也有所差異,挖掘各個角色的特點,發揮特色優勢,有助于勾畫出愛國主義教育的最大同心圓。高校思政課教師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領頭羊”,在提高自身教學、科研能力的同時,要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承擔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體責任,強化專業引領的優勢,建立與專業課教師、輔導員的雙向溝通機制,為其提供相應的理論支持和方向引導,同時也不斷汲取間接經驗作為教學儲備,促進自身教學、科研能力的不斷提升;專業課教師不能停留在“傳道授業解惑”的傳統角色認知上,要積極促成自身從“關注生存”“關注情景”到“關注學生”的心理轉化,認識到學生全面發展的必要性以及自身教學方式對學生發展的影響力,肩負起“智育”和“德育”的雙重任務,挖掘專業課程中的德育資源,把知識傳授、價值引領共同融入教學過程中。

(三)打通“最后一公里”,建設意識強、素質高的學工隊伍

高校輔導員是思政工作的骨干力量,同時也是學生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是教師與學生聯系的“最后一公里”。輔導員必須認識到自身身份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充分利用這一雙重身份優勢開展思政工作。一是要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常態化工作之中,如在學院模塊工作中,要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的作用,以專題討論、集中學習等多種形式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達到在學中夯實理論基礎、厚植愛國情感、汲取信仰力量的目標,同時推動以黨帶團的進程,激發廣大團員學生的政治熱情,做到“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相統一。二是要發揮好橋梁和紐帶作用,維系好與學生、任課教師、家長等各方的關系網絡,搭建思想引導、心理疏導、專業指導的良好平臺。三是要把握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提高工作的科學性和精準性,將“良師益友”的角色力量轉化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別是愛國主義教育的助推力,以學生易于接受的形式進行教育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愛國觀。

二、暢通載體渠道,營造蓬勃向上的愛國氛圍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化愛國主義教育研究和愛國主義精神闡釋,不斷豐富教育內容、創新教育載體、增強教育效果?!盵4]高校要堅持教育內容的縱橫延伸、教育渠道的互通互聯和教育方式的推陳出新,以完善的教育中介系統助力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良性互動。

(一)堅守思政課堂主陣地,積極推動思政課守正創新

教學是高校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本途徑,課程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藍圖。高校雖已由傳統的“以智育人”理念向“以德育人”方向有所突破,但現有德育課程體系中仍存在一些痼疾難以根除,就思想政治理論課而言,存在著課程被邊緣化、教學內容較為單調、學生興趣不高等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盵5]高校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這一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陣地作用,積極推動思政課守正創新。第一,整合思政教材中的愛國主題教育資源,推動愛國主義教育的橫向貫通。高校目前開設的5門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最直接的教學途徑,能利用綱要課、形勢與政策課、概論課打造一條“追本溯源——現實形勢——未來方向”的教育線索,在追溯歷史的過程中探究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在國情世情的分析中領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從而增強“四個自信”;能利用原理課、基礎課開拓從“基本方法”到“投身實踐”的教育向度,以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道德法律進行內外約束,促進愛國情感的理性表達。第二,強化愛國主義教育的縱向銜接,提升教育的系統性。高校的愛國主義教育以本科思政課為主要載體,下與高中政治課相連,上與研究生課程銜接,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要做好承上啟下的工作,考慮到大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身心特點,明晰與其他階段愛國主義教育的異同,抓準本科思政課中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任務和主要矛盾,側重于提高青年學生的政治敏銳度和社會責任感,引導其堅定理想信念、樹立實干精神,將個人夢融入中國夢之中去。第三,促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話語體系創新。思政課教師要加強對教材內容的準確把握,提高認同感,并基于大學生的話語接受習慣和表達習慣,改變傳統單一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將講授式與互動交流式結合,將文字呈現與圖像、聲音等表意形式融通,讓愛國主義教育的思想性、理論性與親和力、針對性并存。

(二)加大課程思政建設力度,發揮顯隱結合的教育力量

從高校整個教育體系來看,思政課與專業課分離斷層、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互動不足等問題仍層出不窮。這些課程體系運行中的短板,使得高校愛國主義教育都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的身份出現,碎片化、斷層化的窘境難以保障高校愛國主義教育的系統性和實效性。因此,高校應發揮其他各類課程的“守渠”作用,凝聚“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的教育優勢,使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同向而行。

第一,強化各類課程知識傳授的道德教化功能。在專業課、公共基礎課、通識課等各類課程中尋找切入點,挖掘愛國主義教育的相關素材。例如工科類的課程,可從課本知識點延伸到我國的科技發展歷程,進行成就教育,增強民族自信;在人文類學科課程中,從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角度,著力分析其中“愛國”的地位和內涵。第二,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各類課程應遵循規律、順勢而為,在把握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課程教學重難點的基礎上,科學取舍愛國主義教育的融入對象,合理安排延伸內容、課時、難易程度等,建立銜接點,切忌生搬硬套、刻意設計,避免“為了融入而融入”的情況,建立愛國主義教育與教學內容自然生成的關系,順其自然地引導學生有所感悟、有所觸動。第三,在學校內部或聯合其他高校共同打造一批“愛國系列”特色示范課程,以“專業+愛國教育”的形式,鼓勵跨學科教育,展示各類獨具專業特色的“愛國主義教育”小課堂,從多學科、多角度挖掘愛國主義教育資源,將愛國主義的理想信念、價值觀念、行為方向融入教書育人全過程。

(三)打造中國特色的校園文化,構建文化育人共同體

高校校園是師生賴以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師生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同時也是校園文化的反哺對象?!缎聲r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中明確指出:“要廣泛開展文明校園創建,強化校訓校歌校史的愛國主義教育功能,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盵6]

一是要塑造校園物質文化,吸引學生的無意注意。高??蓪⒊橄蠡膼蹏髁x精神打造成具象化的愛國主題建筑和藝術景點,同時,綜合運用符號媒介、實物媒介和人體媒介,加強愛國校園文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二是要重視校園生活文化,延伸課堂教育。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要充分利用我國改革發展的偉大成就、重大歷史事件紀念活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華民族傳統節慶、國家公祭儀式等來增強人民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意識?!盵4]高校應充分利用重大紀念日、傳統節日等關鍵時間節點,把握舉國關注的重大事件,組織系列專題教育活動,發揮涵育功能,激發愛國熱情。三是要打造校園精神文化,彰顯高校特色。高校要堅持將校園精神文明建設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以及青少年人生價值觀引導相結合,將愛國價值取向貫穿其中,積極開展專題講座、演講辯論等活動,打開精神文化窗口,通過影視報刊等文化載體,促進校園精神創作活動蓬勃發展,促進愛國主義教育的即時性和延時性有效增強。

三、聚焦受教育者,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應把握教育對象的自身特點,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內生動力,構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模式。

(一)把握發展規律,提高愛國主義教育的針對性

高校愛國主義教育以大學生為主要教育群體,應堅持“以學生為中心”,聚焦于他們的身心發展規律、個性特點以及思想動態,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引導。一是大學生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已初步形成,但仍處于社會化的關鍵時期,其接受能力強,對構建完整的社會認知體系的心理需求迫切。高校應搭建好其與社會溝通的橋梁,通過社會熱點問題的專門分析課程和專項社會調研項目等,讓大學生在親身參與中了解社情民情,感受國家制度、政策方針對廣大人民群眾的實際影響力,激發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二是大學生自我意識較強,獨立思考能力、鑒別能力有所提高,但發展水平參差不齊,仍需要強化價值引導。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西方價值觀念的宣傳,新自由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多元社會思潮的沖擊容易將缺少堅定立場和甄別能力的青少年引入認知誤區,高校愛國主義教育應重視形勢分析和政策解讀的課程,堅定青年大學生的政治立場,辨別文化鼓吹下的霸權主義。三是大學生的情感強烈復雜,情緒表達較為直接。高校應以榜樣宣傳、校園氛圍渲染等多種方式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同時注重涵養理性平和、開放包容的心態,引導愛國情感的理性表達。

(二)順應教育邏輯,推動知情意行的統一

要想真正做到愛國主義教育進頭腦,就要立足于大學生學習的本質規律,來思考“怎樣愛”這個問題,引導受教育者認識活動的正確方向,把握好關鍵步驟,堅持以感性生發理性,以理論引導實踐。

首先,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愛國認識是愛國主義教育的基礎,是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飛躍的重要一環。依托思政課、第二課堂等多方渠道,進行系統理論知識的傳授、價值判斷的培養,引導學生從具體的地域概念,上升為抽象的以上層建筑、經濟基礎、社會生活、價值體系等各方面特征為依據的政權概念,從愛國就是熱愛祖國的直接感知,引導為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的本質認識,形成歷史與時代、國家與世界、政治與道德、理論與實踐的認知統一體。其次,厚植愛國情感,堅定愛國意志是深化理性認識的內部動力,也是投身愛國實踐的前提條件。在專題教學、課題展示、熱點討論等綜合教學形式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培養看透時代風云的銳利目光,同時提高學生的獨立分析能力,塑造學生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評價,堅定愛國意志,鞭策青年學生投身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去。最后,養成理性的愛國行為是愛國主義教育的歸宿和落腳點。高校應以紀念館、展覽館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平臺,以黨日團日、主題教育等各類教育活動為載體,以夏令營、志愿服務等各類實踐項目為牽引,將剛性約束和自愿參與相結合,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實踐活動做出要求,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深化愛國認識,讓愛國主義教育在知情意行的統一體中取得實效。

(三)注重因材施教,凝聚不同學生群體的能動力量

大學生群體雖是一個有顯著特色和特定標簽的整體,在其內部也存在著差異性,依據不同的標準有所區別。高校愛國主義教育要深刻分析不同群體學生的特點,聆聽學生的心聲、維護學生的切身利益、結合學生的現實訴求,激發各個群體的優勢,才能切實做到教育直指人心、深入人心。

第一,充分發揮學生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凝聚雙重身份的互動優勢。學生黨員享有“黨員”的政治面貌優勢,有堅定的政治站位和較高的理論水平,又能利用“學生”的角色特點,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密切聯系群眾。通過黨員優秀事跡的宣傳和愛國角色的塑造,以理想信念堅定愛國意志,以實際行動強化報國意識,增強學生的認可度和認同感,在潛移默化中傳遞愛國主義教育內容。第二,提升學生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打造品牌學生活動。高校的學生組織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載體,高校利用學生組織影響力大、參與度廣的優勢,整合資源打造愛國系列的品牌學生活動,讓每個學生都成為組織活動的參與者和建設者,獲得認同感和成就感,極大調動學生融入愛國主義教育的主動性,使愛國主義教育更深入人心。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9-04-30.

[2]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09.

[3]習近平.在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4-30.

[4]習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體學習[N].人民日報,2015-12-30.

[5]習近平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N].人民日報,2019-03-18.

[6]中共中央宣傳部.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猜你喜歡
受教育者愛國主義教育教育者
品讀
季托,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者需培養反思性實踐能力
教育者要懷揣夢想上路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常用的導入活動及其有效性分析
教師應努力成為一個“教育者”
淺析充分發揮受教育者主體性的重要性與途徑
淺談如何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淺談化學教學中德育思想的滲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