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床護理路徑在中線導管護理中的作用研究

2021-09-17 01:52張莎
醫學概論 2021年6期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

張莎

摘要:目的:將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中線導管護理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方法:抽取接受中線導管的患者80例,對照組常規護理,觀察組臨床護理路徑,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滿意度更高,并發癥更少(P<0.05)。結論:臨床護理路徑用于中線導管護理,能提高滿意度,控制并發癥,可以推廣應用。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中線導管;護理作用;

中線導管屬于新型置管技術,管道可以留置7-49d,治療過程中受藥物濃度和治療時機影響,會引發很多并發癥,最常見的有導管堵塞、導管脫落和感染等,使患者的身體健康受到威脅[1]。中線導管作為無痛治療靜脈通路,尖端在腋窩水平或肩下,能避免反復穿刺,強刺激藥對血管造成的損傷,輸液可以順利完成。首次實施中線導管置管,患者缺乏相關知識了解,會產生緊張的情緒,影響正常生活同時,還會影響治療效果[2]。臨床護理路徑用于中線導管護理,能及時發現并發癥及時處理,指導患者糾正不良日常生活習慣,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護理要點。本文對滿意度和并發癥等指標對比,統計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抽取安排中線導管置管的8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2組護理。對照組男性18例,女性22例;最小年齡35歲,最大年齡64歲,均值(45.2±7.3)歲;置管最短18cm,最長25cm,平均(20.5±2.1)cm;觀察組男性19例,女性21例;最小年齡34歲,最大年齡64歲,均值(44.5±7.5)歲;置管最短18cm,最長25cm,平均(20.8±2.0)cm;兩組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按科室規章制度,為患者分級后根據級別實施相應的護理。觀察組臨床護理路徑,如下。

(1)從患者入院開始,組建中線導管護理小組,由護士長、責任護士和主治醫生組成,通過小組討論,為患者制定臨床護理計劃。根據中線置管不同時間段,按時間線制定護理路徑表,按表格為患者開展護理工作。

(2)入院初,護理人員為患者和家屬講解科室制度,介紹病區、病房環境,為患者介紹主治醫生和責任護士。根據輸液方案確定中線導管穿刺,穿刺前評估患者的血管狀態,掌握患者靜脈導管情況,講解穿刺方法,獲取患者和家屬的理解。置管前1日,護理人員告知患者置管注意事項,掌握置管麻醉、體位、環境等情況,使患者做好心理準備,在接受置管操作時可以穩定情緒,避免情緒過激影響置管。置管時,對患者雙上肢血管進行評價,指導患者保持平臥狀態,選擇穿刺側上臂外延和軀干垂直,使用賽丁格技術完成導管穿刺操作。穿刺后對穿刺點加壓包扎處理,指導患者以指腹對穿刺點進行按壓,至少按壓3-5min,直至不流血為止??梢匝貙Ч苤芡慷嗟馑嵴扯嗵侨楦?,置管當日對置管側手臂不要用力,做好置管手臂的保護。置管后24h,患者要適當鍛煉置管側手臂,隔24-48h將膜更換1次,以自制襪套對此處固定。護理人員和患者加強溝通,了解患者的主觀感受和心理狀態,及時為患者提供相關知識的宣教。通過護理人員的指導,患者可掌握觀察置管側手臂情況,確定是否發生并發癥,置管側手臂忌過度活動。若有咳嗽時要控制力度,不宜過于劇烈,避免引起靜脈壓上升,引起回血,對導管造成堵塞。接受靜脈輸注腸外營養后要注意以脈沖式沖洗,在輸注血漿、紅細胞或白蛋白,也要及時以脈沖式對導管進行沖洗。輸液后以生理鹽水對管路沖洗,以肝素鹽水封管。治愈后以超聲對導管情況進行評估。出院后1周,護理人員以電話對患者隨訪。

1.3觀察指標

自擬問卷統計患者的滿意度,問卷卷面共20題選擇題,總計100分,得分高表示滿意度高,分別評價,滿意(90分以上),基本滿意(60-89分),不滿意(小于59分),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總數×100%。統計兩組并發癥,結果做統計學分析[3]。

1.4統計學方法

兩組數據SPSS22.0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n(%)】表示,χ2檢驗; P<0.05說明差異明顯。

2 結果

2.1分析護理滿意度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更高(P<0.05),如表1.

2.2分析并發癥

與對照組2.5%(1/40)對比,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17.5%(7/40)更低,χ2=5.0000,P=0.0253,(P<0.05)。

3 討論

中線導管護理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使護理工作從被動護理轉變成主動護理,使患者主動參與到護理工作中,使護患間的接觸可以保持良好溝通狀態[4]。臨床護理路徑能減少并發癥發生率,提升患者主動自我護理的能力,從而提高中線導管的使用壽命,避免反復穿刺對血管刺激造成的損傷,以此提升患者遵醫行為,提高配合治療的依從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中線導管在患者體內留存4-8周時間,會增加導管相關并發癥,配合臨床護理干預后,能有效控制導管留置產生的不良影響,對已發生并發癥加強監控,也能減輕患者的痛苦[5]。

參考文獻:

[1]劉佳佳,張娟,譚蕾.改良型中等長度導管與PICC 在胃腸道腫瘤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比較[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7):143-145.

[2]劉永芳,李彩虹,潘玉琴.綜合護理干預在胃癌中線導管置管患者中的應用[J].甘肅科技,2020,36(08):107-109.

[3]徐苗.集束化護理在腦血管疾病介入治療患者置入中線導管的應用研究[D].鄭州大學,2020.

[4]劉五藏.腦梗塞中線導管置管患者采用綜合護理干預的依從性與并發癥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9,30(16):2925-2926.

[5]高永翠,楊燕.臨床護理路徑在中線導管護理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11):1-3.

猜你喜歡
臨床護理路徑
臨床護理路徑在提高糖尿病患者監測血糖依從率中的應用
臨床護理路徑在混合痔圍手術期患者中的應用
臨床護理路徑在子宮肌瘤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
臨床護理路徑在腔鏡胃癌快速康復的價值
臨床護理路徑在開顱手術患者術后健康宣教中的應用
CT增強檢查中臨床護理路徑的作用
腦動脈瘤介入栓塞手術中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效果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