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預警管理應用

2021-09-22 16:57張玉蓉
中國房地產業·下旬 2021年9期
關鍵詞:建筑安全

【摘要】建筑行業的發展推動了我國經濟的進步。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建筑的安全與穩定有著非常高的要求。人口數量劇增土地資源匱乏,是目前的嚴重問題,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在我國的很多城市都實施了高層建筑的施工項目,當建筑過高時,往往都會存在安全隱患。因此,加強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預警管理才能保證施工安全。

【關鍵詞】建筑安全;事故預警;分析解決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27.

作為國民經濟發展中的支柱型產業之一,建筑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同時在建筑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安全事故越來越多,建筑業的安全管理問題一直是領域內的研究熱點,隨著現代建筑項目規模及作業范圍的不斷擴大,對建筑業的安全管理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建筑業不斷完善和優化安全管理系統,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及預警能力,確保施工過程的安全。目前應用好預警管理機制已成為改善建筑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

1、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

高處墜落、物體打擊、觸電、機械傷害和坍塌是當前建筑常見的五大安全事故。其中,高處墜落最為典型。據調查得知,2019年1~6月份,我國建筑安全事故中共發生160起高處墜落事故,所占比例為51.45%;42起物體打擊事故,所占比例為13.5%;32起坍塌事故,所占比例為10.29%;22起起重傷害事故,所占比例為7.07%;55起機械傷害、觸電、車輛傷害等其他事故,所占比例為17.68%。任何一件安全事故的出現均存在因果關系,且關聯關系十分復雜,需深入分析原因,理清因果關系,制定針對性有效的預防措施[1]。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預警管理的必要性

進入21世紀,隨著居民對住房需求的不斷加大,發地產開發行業的宏觀環境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國的建筑行業在房地產業的帶動下也在不斷的發展,加快建設信息化大都市,隨著越來越多的施工項目逐一落地,現有的管理模式已經滿足不了飛速發展的施工管理需求,施工企業在承建工程項目中所面臨的工程量十分繁多,具有遍及范圍廣,施工周期漫長等難點。而手工的多項目管理方法效率比較低下、資源配置不夠合理、溝通不及時,從而造成了時間、金錢和人力的過度浪費。但現有比較成熟的建筑施工項目信息化管理系統未側重于計劃進度管理,不能夠對項目中快延期的工期節點進行智能化預警,不能夠起到全局管理的功能[2]。

3、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預警管理應用

3.1 完善安全預警管理機制

對安全預警管理來說,需要將預警分析放在重要位置,并涉及監測、識別和診斷等內容。施工中會面臨多種風險因素,需要加大監督力度,對施工狀況了如指掌。同時,在面臨監測信息與相關問題后,也要深入進行剖析,將存在的安全風險確定下來,針對最終結果和程度,需要科學合理進行評估。一般情形下,可采取專家打分法、核對表法、情景分析法等。建筑企業可巧妙地借助BIM系統,以此為基礎構建相符合的三維模型,全面、準確地模擬整個施工環節,并根據所收集數據找到安全風險重點監測對象,進而以此為依據構建安全風險預警機制及處理機制。

3.2 注重安全風險的排查和監控

3.2.1 人員風險監控

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過程中,需要將人員因素放在重要位置,在現場通常以施工人員、管理人員等為主,任何一個人的行為均會影響施工安全。對此,建筑企業在安全管理過程中應提前安裝智能監控系統,在施工現場的各個角落安裝高清攝像頭,對施工現場每一個人員的操作行為進行全方位監測。通過智能監控系統的建設,將施工操作標準信息存儲在數據庫內,在高速對比和計算過程中,能夠查找出現場人員有無違規現象,同時進行自動報警,以移動終端或廣播系統的方式提醒現場管理人員,引起其高度注意。

3.2.2 設備風險監控

在預警管理中,應定期及不定期檢查施工設備,全程監控設備風險,可從如下幾點著手:其一,加大設備檢修與保養的力度,定期做好檢修工作,讓設備保持在最佳運行狀態,提高安全性;其二,將所有設備故障率確定下來,尤其是要掌握故障率安全紅杠的情況。若是設備經常性出現故障,需要采取更換、大修等措施;其三,設備更新要快。對建筑工程施工來說,經常用到各種大型機械設備,導致其損耗較大,更換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其四,提高安全防護類設備質量。要想保證施工的安全,需要注重對安全防護設備的應用,提高其質量和性能,這樣就算出現安全事故,也能讓施工人員得到安全防護,最大限度降低安全事故造成的損失。

3.2.3 環境風險監控

在施工各環節都涉及環境風險,做好監控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施工前,建筑項目管理人員應全面評估施工當地現場環境、自然條件、氣候特點等環境安全系數,并明確在當前施工環境下各種施工作業執行難度。根據分析結果,優化調整機械設備種類、型號及數量。施工期間,要打造專業的環境預警監控系統,掌握水利、氣象等信息,包括施工周圍水位變化、極端天氣預測等內容。要從施工現場地質、環境等情況出發,科學合理采取預防方法,優化施工進度方案,提前設置排水溝渠、支護系統、圍擋裝置等,有效避免自然災害而導致的損傷。

3.3創建SVM安全預警系統

基于結構風險最小化的支持向量機SVM收斂速度快,且具有全局極小點等優勢,作為一種統計學理論,將其應用于安全預警模型中可有效提高模型的科學性和準確性。預警模型的響應時間基本能制在20min之內,且項目數量的持續增加可保持在一個較為穩定的狀態下,可有效縮短預警響應時間,主要原因在于為該模型通過支持向量機的引用,實現了對模型中參數的優化以及算法計算能力的顯著提升,進而使響應時間得以有效降低,確保能夠在建筑施工過程中發生危險時做出及時的預警提示[3]。

該模型的預警準確性較高,原因在于該模型基于結構風險最小化通過SVM技術的引用,實現了對有效樣本信息模型的充分利用,據此能夠對建筑施工危險進行及時預警,并且在均方根誤差為0.005時得到的實驗結果最佳,驗證了SVM模型的有效性及優越性。

3.4采用B/S模式實現預警監測

通過B/S模式實現預警監測,可以對快要延期的工期節點進行不同程度的預警進行實時監測??梢曰贐/S模式看到全部的任務節點級別、任務名稱、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以及工期等信息。在施工進展圖中可以看到全部一級任務節點的工期時間分布和一級任務節點所對應的二級任務節點的時間分布。通過對全部任務節點的匯總,起到了全局的把控效果。而任務預警管理則負責對工期節點信息表中的各個節點的起始和結束時間與當今時間進行實時對比,根據任務完成度百分比的不同進行不同顏色程度的預警。分為輕度預警、一般預警、中度預警、高度預警,方便管理者對工期節點制定出相應的調整計劃,確保任務順利完成。

結語:

總之,建筑建設項目的質量關系到群眾的切身利益,有了創一流的質量精品意識,就能創建一流的精品工程,才能更加突出安全管理工作,科學且高效的預警管理不僅可以確保工程順利進行,而且有助于企業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提升項目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應該給予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吳森林.建筑安全事故的成因及預警管理措施分析[J].科技與創新,2020(09):110-111.

[2]周建兵.淺談預警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價值工程,2020,39(05):133-134.

[3]賴忠楠.預警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門窗,2019(21):20,22.

作者簡介:

張玉蓉(1984—),女,土家族,貴州貴陽,高級工程師,本科,研究方向:項目管理、新技術應用、施工安全、綠色建筑、成本控制。

猜你喜歡
建筑安全
建筑安全標準化管理模式探究
簡析建筑安全標準化管理模式
混凝土在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應用探討
論我國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建議
鋼筋工程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管理探討
淺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及事故預測分析研究
我國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關于膨脹土路基的施工處理方法研究
混凝土在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應用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