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核心素養的語文讀寫結合教學芻論

2021-09-22 13:24劉有鋒
成才之路 2021年30期
關鍵詞:讀寫能力初中語文核心素養

劉有鋒

摘 要:在語文教學中,基于核心素養的讀寫結合教學已成為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文章論述讀寫結合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意義,分析讀寫結合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現狀,探討讀寫結合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以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關鍵詞: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教學;讀寫能力;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30-0090-02

在語文教學中應用讀寫結合教學,能使閱讀與寫作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實效。本文從讀寫結合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意義、讀寫結合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現狀、讀寫結合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三方面,對基于核心素養的語文讀寫結合教學進行論述。

一、讀寫結合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意義

在讀寫結合教學中,“讀”更多被定義為內化知識的過程,而“寫”則是文字表達過程,在語文教學中,讀與寫之間相互遷移,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運用語文知識,提高綜合素養。

1.對學生學習的意義

到了初中階段,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意識開始增強,并逐步形成語文學習的習慣,對待語文學習的態度也逐漸明確。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再單純地接受知識,而是希望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獲得讀寫結合的訓練。讀寫結合能強化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有利于學生知識的內化,對學生學習的意義重大。

2.對語文教學的意義

正所謂“教無定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無論選擇哪種教學手段,其最終目的都是要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為達到這一目的,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改變單一的教學模式,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思維模式等開展教學。讀寫結合教學,能從多角度入手激發學生閱讀與寫作的積極性,使語文教學更加科學、有效。

二、讀寫結合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現階段,讀寫結合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已得到廣泛應用,但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問題。

1.讀寫結合意識薄弱

調查研究表明,教師已認識到讀寫結合教學的重要性,并且能夠圍繞課堂教學開展讀寫結合教學。但從課堂教學現狀來看,教師對讀寫結合教學的應用只停留在寫作與閱讀理解的練習上。部分教師在教學中,過分關注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讀寫結合意識淡薄。

2.讀寫結合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在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經常會將讀與寫視作兩個相對獨立的教學個體,并沒有真正實現兩者的完美結合。比如,當學生在閱讀中遇到障礙時,教師只是督促學生理解文本,或要求學生按照自己的知識結構對文本進行分析,并沒有將寫融入其中。因此,在當前的教學中,讀與寫之間并未實現聯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不高。

3.讀寫結合教學方法運用不恰當

為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采用讀寫結合教學,以實現 “讀中學寫”“寫中品讀”。但在實際教學中還存在讀寫結合教學方法運用不恰當的情況,部分教師存在功利性,習慣于運用“題海戰術”。在這種被動的、高強度的訓練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養成只會事倍功半。

三、讀寫結合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在讀寫結合教學模式下,為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師要從多角度入手,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樹立學生自信心,深化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

1.基于課文教學,增強學生對語言的建構與運用能力

在語文核心素養的養成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具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要將 “單一語言”轉變為“語言的綜合運用”。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通過讓學生多進行閱讀加深體驗,并讓學生將這種體驗通過寫作的方式表現出來。例如,《濟南的冬天》一文描寫濟南冬天的景色,表達作者對濟南的喜愛之情。在教學中,為強化學生的語言建構能力和運用能力,教師可鼓勵學生進行閱讀體驗,引導學生按照《濟南的冬天》的描寫方法,表達自己對冬天的情感,以培養學生語言建構能力與運用能力。與此同時,教師可從“讀”的角度出發,帶領學生賞析《濟南的冬天》的描寫手法?!耙粋€老城,有山有水,全天在……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這是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將濟南的閑適、祥和表現出來。要讓學生在“寫”的過程中,采用相同的方法來描述一個城市或者地區,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借鑒和模仿。這樣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將讀寫結合教學落到實處。

2.尊重學生主體,強調學生思維的發展與提升

語文核心素養對學生的學習思維有了新的要求,從教學角度來看,學生的思維是否活躍決定了他們對語言與文字的運用能力。在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模式下,教師要關注核心素養培養要求,關注語言教學的特殊性,增強學生語法規則意識,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為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轉變傳統的思維定式,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例如,《傷仲永》一文介紹了方仲永的人生軌跡,把一個天才的成長與隕落表現得淋漓盡致。在讀寫結合教學中,教師應指導學生去思考,去更好地表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將課堂交給學生,鼓勵學生利用網絡等渠道搜集與“傷仲永”相類似的生活案例。在學生圍繞案例進行討論之后,教師可要求學生借鑒課文寫法進行寫作,并將自己的習作與課文進行對比,找到自己在寫作方面的不足。學生在“讀”的基礎上實現了“寫”,思維能得到發展。

3.從鑒賞入手,提高學生的讀寫水平

按照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學生審美能力與創造能力培養。這里的審美,體現在對于文學作品的賞析上。因此,在讀寫結合模式下,教師應從語言表達、語言應用等多方面對文學作品進行賞析,促使學生主動進行讀寫訓練,培養學生審美能力。例如,在教學《紫藤蘿瀑布》一文時,教師可讓學生先閱讀課文,標記出自己認為“美”的語句,與同桌進行分享。在小組討論環節,教師可對文中的語言運用進行闡述,讓學生感受到所標記語句的妙處。學生在閱讀中感悟到課文的“美”,并圍繞“美”進行創作,在創作中強化寫作能力。比如,學生可對《紫藤蘿瀑布》進行仿寫,或者通過鑒賞其他學生的優美語句,以強化自己的寫作能力。為了能夠深化學生對“美”的體驗,教師可在學生閱讀后,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描述課文的美。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將課文描寫的景色畫出來,讓學生以繪畫的形式鑒賞美,增強學生對美的感悟。

4.發揮多媒體技術優勢,創設讀寫結合環境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已廣泛應用于語文課堂教學。在語文讀寫結合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探索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新路徑。

例如,在《安塞腰鼓》一文的教學中,教師可先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相應的環境,播放與課文描寫相關的視頻。學生觀看視頻時,會被那種氣勢和場面所震撼,想迫切了解安塞腰鼓的有關內容。這時,教師可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到課文中,讓學生帶著興趣閱讀。學生在閱讀中,能將視頻與課文內容結合起來,仿佛隆隆的腰鼓聲就在耳邊響起,從而激發表達的欲望。教師可鼓勵學生進行表達,抒發自己對安塞腰鼓的情感,真正實現讀寫結合。

綜上所述,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的讀寫結合教學對學生語文學習具有重要意義,能更好地適應語文教學需要。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基于課文教學,增強學生對語言的建構與運用能力;尊重學生主體,強調學生思維的發展與提升;從鑒賞入手,提高學生的讀寫水平;發揮多媒體技術優勢,創設讀寫結合環境,切實提高學生讀寫能力,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章麗紅,楊聯.從寫作困難中突破——談統編初中語文教材讀寫結合的實施策略[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9(02).

[2]蔡文圓.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策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7.

[3]楊李梅.中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4.

[4]劉燕清.以讀導寫 以寫促讀——“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有效策略的研究”課題結題報告[J].語文教學通訊,2013(04).

猜你喜歡
讀寫能力初中語文核心素養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Your trash for our books
英語學科讀寫能力培養與思辨能力測評銜接研究
提高小學生讀寫能力的方法研討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如何提升海外華裔學生讀寫能力——以荷蘭烏特勒支中文學校青年班教學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