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本土紅色文化資源的高校黨建工作路徑探析

2021-09-22 01:59龔嘉玲
關鍵詞:高校黨建工作品牌化紅色文化

摘? 要:高校黨建工作品牌化建設是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推進高校黨建資源整合和提升高校黨建科學化水平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以本土紅色文化資源為切入點,通過對黨建工作項目的品牌定位、品牌塑造、品牌推廣、品牌評估及現存在問題等方面進行探討,以促進高校黨建工作的新發展。

關鍵詞:紅色文化;高校黨建工作;品牌化;實踐研究

高校黨建工作品牌化建設作為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推動新時期高校黨建工作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學生黨支部將品牌化建設理念引入紅色文化育人項目,是加強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的實踐研究,是推動高校學生基層黨建工作品牌化的積極探索,也是改進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重要途徑。

一、高校黨建工作品牌化建設的內涵和意義

(一)高校黨建工作品牌化的概念

美國著名市場營銷專家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認為,品牌從本質上說是銷售者向購買者長期提供的一組特定的特點、利益和服務,并傳達了質量的保證。高校黨建工作品牌化,就是引用品牌管理理念,結合高校黨建特點和特色,探索體現時代性、符合規律性、富于創造性的黨建工作新機制、新方法。因此,建設高校黨建工作品牌是高校在傳統的黨建工作基礎上,通過運用管理學上品牌經營的思路,把黨建工作中先進的工作理念、創新的工作模式及突出的工作成效等內容進行整理,并把它們形成在黨員、群眾中具有特色的、高質量的、系統化的、可持續化的黨建工作項目的過程。

(二)高校黨建工作品牌化的意義

1.有助于增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

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我們的高校是黨領導下的高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高校黨組織在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處于核心地位,而高?;鶎狱h組織則擔負著高校黨建的基礎性工作,是黨與高校溝通的橋梁,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針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模式固化、內容陳舊、枯燥無味等問題,高校黨建工作品牌化通過運用品牌理念活化教育內容、創新活動形式和突出活動特色,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時代感與現實感、促進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性與實踐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與有效性,進而有效提升黨建育人效果和加快培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可靠接班人。

2.推進高校黨建資源高效整合

高校黨建資源是指高校黨組織所擁有或者能夠為其使用的,用于學校黨的建設的組織、文化、信息,以及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等各種要素的總和。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高校的辦學體制、結構、規模已發生了深刻變化,如何根據現實需要,把分散的黨建資源進行整合、優化配置,已成為高校黨建工作的一個全新命題。高校黨建工作品牌的建設實質上是一個確立品牌定位、落實工作內容、提煉實踐經驗、擴大黨建影響的過程,而這些過程都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等資源。因此,凝心聚力齊抓黨建品牌工作,可調動黨員的參與積極性、加強各黨組織間的溝通協調、活化高校黨組織的各種要素,進而推進高校黨建資源有效整合。

3.提升高校黨建科學化水平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形勢的發展、事業的開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們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碑斍?,高校黨建工作科學化主要存在對高校黨建工作認識不足、部分黨員作用發揮不夠、部分黨組織缺乏活力、部分黨員干部綜合素質不高、對黨員疏于教育和管理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高校黨建工作品牌化建設通過運用品牌理念和品牌管理手段加大對黨員的教育管理、調動黨員的積極性、活化基層黨組織、改革創新黨建工作的載體和工作方式方法,從而不斷提高高校黨建科學化水平。

二、基于本土紅色文化資源的高校黨建工作品牌化建設實踐探索

高校黨建工作品牌化建設研究主要圍繞其內涵、特征、價值辨析等方面進行展開,相關的實踐研究仍處于探索性階段?!皩ふ壹t色印記”黨建品牌項目學習和借鑒其它高校黨建工作品牌化建設的經驗與做法,在建設過程中主要圍繞以下四點進行實踐探索:

(一)品牌定位

“定位理論”被評為20世紀對美國營銷界影響最大的理論,定位理論成為營銷戰略的核心,品牌定位成為品牌建設的核心。高校黨建工作品牌化建設需把握好品牌定位,以更好地明確品牌的建設目標、建設任務和建設內容等?!皩ふ壹t色印記”黨建品牌項目充分利用本土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和典型的僑鄉文化,通過線上與線下、理論與實踐、傳統教育與創新活動相結合,在支部、校園、街道社區以及中小學廣泛傳播紅色文化,開展了系列主題教育實踐活動,讓更多黨員和群眾關注五邑紅色資源,感受僑鄉革命文化,不斷推進文化自信植根基層。

“尋找紅色印記”黨建品牌項目選擇本土紅色文化資源為內容載體,是因其對建設高?;鶎狱h建工作品牌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紅色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核心與靈魂,傳承和發揚新時代紅色文化能強化其育人功能,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自信,“尋找紅色印記”系列主題教育有助于增強高校黨建文化品牌自信;其次,挖掘紅色文化在高校黨建工作品牌化建設中的應用,對明確高校黨建工作品牌建設實踐過程中的思想性和方向性有理論指導意義;最后,以建設黨建品牌項目為契機,充分發揮紅色文化育人功能,對進一步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二)品牌塑造

1.組建項目團隊,統籌系列活動

為推進“一支部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黨建文化建設,“尋找紅色印記”黨建品牌項目是建立在學生黨支部的基礎上,采用“傘型結構”的工作模式,支部書記為傘柄上的開關,支部委員為傘骨,支部黨員為傘布(傘面),輻射的團員群眾為傘下的使用者。具體是指:以教師黨員擔任的支部書記把關活動為前提,以學生黨員擔任的支部委員組織活動為核心,以支部全體黨員的集思廣益籌劃活動為關鍵,以輻射團支部團員及其它群眾積極參與活動為基礎。

2.完善項目框架,落實系列活動

“尋找紅色印記”黨建品牌項目,運用生動鮮活的案例,尊重受教育者的主體性,堅持“學思踐悟,知行合一”,以專題學習為基礎、實地調研為抓手、弘揚宣傳為重點、感悟升華為目的,在學生黨員和群眾中開展系列理想信念教育,進行黨建品牌項目實踐探索,具體項目內容如下:

一是以專題學習為基礎,充分認識本土紅色文化資源。項目組成立紅色文化專題學習小組,通過查文獻、書籍、采訪校內專家等形式收集本土紅色歷史、革命遺址、英雄人物和先進事跡資料進行自主學習;通過觀看紅色影片、參觀紅色基地、探訪越戰老士兵等創新的主題黨日活動開展體驗式、互動式學習,讓青年學生在實踐中升華理論。

二是以實地調研為抓手,多途徑挖掘本土紅色基因。以暑期三下鄉活動為契機,組織學生黨員前往本土紅色教育基地參觀學習,并通過對紅色基地的工作人員、周邊居民和當地游客進行訪談、問卷調查的形式,對五邑地區紅色文化進行學習和深度調研。

三是以弘揚宣傳為重點,推進本土紅色文化進校園進社區。通過開展“講述紅色故事”、“誦讀紅色經典”、“演繹紅色話劇”、紅色夏令營等方式在大學、小學和社區等地宣傳推本土紅色文化。

四是以感悟升華為目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通過撰寫心得體會、整理調研成果、專題分享會、志愿服務活動等形式,引導學生思考和感悟紅色文化的內涵及時代價值,調動學生自主參與和自主探索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構建思想政治自我教育模式,從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3.建立項目制度,保障系列活動

為進一步推進高校黨建工作品牌化建設向有特色的、高質量的、系統化的、可持續化發展,需通過建立項目相關管理制度,保障系列活動:一是通過制定《組織生活實施細則》、《特色主題黨日活動指引》、《大學生黨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管理條例》等文件推進主題教育活動開展,保證主題教育活動的科學性、規范性。二是通過制定《基層黨支部黨建品牌項目團隊管理細則》,完善項目團隊管理,保證主題教育活動的有效性;三是通過制定項目實施監督體系,成立活動監督小組,對活動的前期準備及活動的實施過程進行監督,保證主題教育活動的實效性和可持續性。

(三)品牌推廣

宋玉鋒的品牌推廣“三元論”中提出,一個成功、完整的品牌推廣主要包括品牌寬度推廣、品牌深度推廣和品牌維護這三個層次、三個階段?!皩ふ壹t色印記”黨建品牌項目依據品牌推廣“三元論”持續開展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具體如下:一是在品牌寬度推廣階段,通過紅色文化專題學習、社會調研、探訪越戰老士兵等形式對本土紅色文化進行學習,進而建立品牌系統性;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等新媒體與展板宣傳欄、校園網、校報等傳統媒體報道相結合進行活動宣傳,建立品牌知名度。二是在品牌深度推廣階段,通過在黨支部所輻射團支部、志愿服務的小學與社區開展“講述紅色故事”、“誦讀紅色經典”、“演繹紅色話劇”、紅色夏令營等系列活動,提升品牌美譽度。三是在品牌維護階段,在持續開展紅色文化系列主題教育活動的基礎上,通過課題申報、案例撰寫、調研報告、論文提煉等形式 ,維護品牌高度,當前圍繞本項目已完成市級課題1項,發表黨建論文1篇,撰寫黨建案例1篇。

(四)品牌評估

建立健全完整的品牌評估體系將有助于提高項目活動效果和項目可持續性?!皩ふ壹t色印記”黨建品牌項目通過制定四級評估體系,對品牌建設進行持續跟進。一級評估是指導教師把關活動的主題,主要是估評相關活動是否符合品牌定位;二級評估是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主觀能動性,經項目團隊商議討論,最終確定活動的形式和內容,這主要是估計相關活動的可行性;三級評估是制定項目實施反饋評價體系,每次活動結束后收集參與人員的反饋評價,并根據相關的意見和建議對項目的不足之處進行整改,保證主題教育活動高質量開展。四級評估是整理項目的相關材料,通過課題申報、案例撰寫、調研報告、論文提煉等形式提練項目的做法與經驗,保證項目的可持續性。

(五)“尋找紅色印記”黨建品牌項目建設的成效和存在問題

通過“尋找紅色印記”黨建品牌項目建設,在基層黨支部學生黨員和群眾宣傳與推廣紅色文化的過程中取得一定的成效。如“尋找紅色印記”系列主題教育活動相關論文和案例獲省級以上獎勵4項;其中的子活動——大學生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連續三年獲得出色成績:2018年紅色文化調研活動獲校級立項,其調研報告獲校級二等獎;2019年紅色文化夏令營活動和2020年紅色文化調研活動獲校級重點團隊。同時,“尋找紅色印記”黨建品牌項目建設還推進基層黨支部向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黨支部發展,如2018年獲廣東省“三型”黨支部榮譽稱號,2019年獲廣東省“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創建單位立項及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立項。

雖然該項目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仍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一是本土紅色文化資源豐富但不集中,組織學生黨員及群眾實踐學習存在經費支持問題,因此集中學生外出參觀學習的時間與次數受限;二是有關本土紅色文化資源的報導及文獻材料較少,學生主要是通過黨課及網絡資料學習為主,學生自主學習途徑較窄;三是系列主題教育活動的形式雖然創新多樣,但歷史事件與時代發展相合不夠,如何有效提高系列主題教育活動的教育效果將是本項目建設的重點之一。

三、關于高校黨建工作品牌化建設的思考

為更好地推進基層黨建工作,結合“尋找紅色印記”黨建品牌項目建設的過程及取得的成效,在高?;鶎狱h支部開展黨建工作品牌化建設總結以下啟示。

(一)增強品牌建設的意識

品牌意識是指人們對品牌或有關品牌現象的觀點和態度的總稱,它是國家、企業、個人對品牌和品牌建設的基本理念,是對品牌價值觀、資源觀、權益觀、競爭觀和戰略觀的綜合反映。把品牌意識融入到黨建工作品牌化建設理念中,并通過品牌意識指導黨建工作的開展,即以價值觀指導黨建工作品牌項目定位,以資源觀挖掘已有資源的價值,以權益觀開發與維護黨建工作的品牌價值,以競爭觀促進主題教育活動的內容豐富和黨建工作的方式、方法創新,以戰略觀把黨建品牌的內容融入學生黨員和群眾的學習和生活中,并在他們的記憶中留下印象,進而培育了高校黨建工作的“品牌知名度”。

(二)把握品牌建設的原則

高校黨建工作品牌化建設對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推進高校黨建資源整合和提高高校黨建科學化水平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高校黨建工作品牌化建設的過程中,不能隨心所欲、毫無章法、頭發胡子一把抓,要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一是要面向群眾原則?!皬娜罕娭衼?,到群眾中去”是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路線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在高校黨建工作品牌化建設中要深入群眾,認真調查研究,開展的活動和工作要貼近群眾、服務群眾。同時,要做好品牌評估,及時根據群眾的反饋和需求,創新工作模式和活動形式。

二是要突出特色原則。高校黨建工作品牌的工作特色是其在眾多黨建工作中脫穎而出的關鍵,如何深挖項目并使之形成特色是品牌建設的重點工作之一。如“尋找紅色印記”黨建品牌項目則是通過合理利用地方特色元素,以更好地在學生黨員和群眾中產生情感共鳴和在記憶中留下深刻印象。

三是堅持可續發展原則。高校黨建工作品牌化建設是一項需要長期積累的工作,要提升高校黨建工作品牌的美譽度、“知名度”,則需要在長時間的建設過程中通過形成系統化的項目管理模式,以穩定項目內容的高質量,進而推進黨建工作項目的可持續發展。

(三)建立品牌建設的長效機制

建立品牌建設的長效機制是推進黨建工作項目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因此在黨建工作品牌化建設的過程中,可從以下幾方面建立相關的長效機制:

一是明確品牌定位、組建項目團隊、制定項目活動內容,奠定品牌建設基礎。通過梳理清楚建設黨建品牌項目是“為了什么、要做什么和由誰去做”等項目基本內容,促進參與項目的黨員及群眾認識與了解項目本身,增強了他們對黨組織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提高他們推進項目運轉的“動力源”。

二是建立健全項目相關制度體系,用于保障項目高效運轉。不以規則,不成方圓,圍繞“怎么去做”黨建品牌項目制定品牌項目的實施方案、建立各項項目制度,規范項目管理,通過制度體系的建設,確保項目有規可循。

三是加強項目品牌推廣,擴大項目品牌效應。一方面,高度重視黨建品牌宣傳推廣,通過線上線下、新媒體與舊媒體共同宣傳報道項目進展,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另一方面,面向其它基層黨組織及時推廣品項目建設經驗,通過輻射帶動,調動更多基層黨組織關于黨建品牌項目建設探索的積極性。

四是構建系統的品牌評估體系,推動項目不斷改進完善。如“尋找紅色印記”黨建品牌項目建設四級評估體系,通過收集包括品牌定位、項目開展情況等內容進行各級評估,根據評估內容,不斷挖掘新的亮點,創新活動形式,豐富和完善品牌內容,提升品牌的質量和美譽度。

參考文獻:

[1]郭濟汀.高校黨建工作品牌化建設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2014(04):74-77.

[2]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 (1) .

[3]龐玉清,巢陳思.高?;鶎狱h組織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沈陽干部學刊,2018,20(02):29-31.

[4]孫忠進,王臻,趙德三.高校黨組織黨建資源整合與共享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7(01):114-117.

[5]胡錦濤. 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N]. 人民日報,2012-11-18(001).

[6]蔡錦山.高校黨建工作科學化的問題及突破路徑[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38(24):29-31.

[7]李雪欣,李海鵬.中國品牌定位理論研究綜述[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40(03):100-106.

[8]宋玉峰.以情感為燃點推廣品牌[J].中國會展,2005(12):55-56.

[9]顧金蘭.品牌意識與品牌建設[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07(06):49-52.

責任編輯? 姜淑娟

作者簡介:龔嘉玲,五邑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輔導員、講師。

猜你喜歡
高校黨建工作品牌化紅色文化
探索基層黨建工作品牌化建設的“大興路徑”
高校黨建工作品牌化建設分析
高校黨建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和地位研究
新媒體環境下的紅色文化的發展和傳播
從提升科學水平角度分析高校黨建工作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對紅色文化的價值訴求
微時代語境下創新高校黨建工作方法探析
從電影到品牌:看黃渤的“品牌化”之路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海外歸國教師黨建狀況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