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真實”激發中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的興趣

2021-09-22 01:34呂瑋
三悅文摘·教育學刊 2021年31期
關鍵詞:真實道德與法治初中生

呂瑋

摘要:現今很多初中生在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的時候積極性不高,主要是因為教師在教學中沒有貼近學生的真實生活,讓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如果我們在教學中能夠運用真實的材料,引發真實的情感和態度,解決真實的問題,就能激發起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的興趣,從而大幅度的提高教學效率,實現教育目標。

關鍵詞:初中生;道德與法治;真實

一、現今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現狀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初中的整體教學中,道德與法治課無疑是實現教育根本任務的及其重要的一環。但是現在很多學生對于道德與法治的學習卻主動性不強,缺乏興趣。

杜瑾的一項500名初中生的調查中發現僅30.8%學生能夠認真聽講、積極思考、主動提出問題,有15.6%的學生表示非常不喜歡道德與法治課。那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究其原因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理解道德與法治的課程的實踐性,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討論發生在學生身邊的真實事件,沒有激發學生的真實情感,沒有幫助學生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真實問題。講大道理或唯分數論,從而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做無異于殺雞取卵,背離了道德與法治課程目標。

二、用“真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讓學生投入道德與法治的課堂。那么怎么激發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的興趣呢?我認為應該從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本質出發進行思考。初中學生的生活逐步擴展,他們要學會去處理與他人、集體、國家和社會的關系,有一部分學生完成初中義務教育的學習后,就會步入社會,他們要有基本的道德品質、法治理念、政治素養,能用科學的方法解決現實中的問題,道德與法治課程就是為學生投入真實的社會生活而作的準備。

我們要提高學生的興趣,就要從“真實”出發,讓學生體會到學習了道德與法治,可以深刻的去理解自己所處的社會環境,更能用所學知識去處理生活事件。

(一)運用真實的教學材料

在課堂上我們展示給學生的案例一定要來源于生活,并具有時效性。比如在講七年級上《深深淺淺話友誼》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在學生中間去收集學生遇到的真實的人際交往話題。很多同學在人際交往中遇到過朋友自私自利,以往的好朋友和自己越走越遠等問題,這就和教材所討論的友誼是平等的、雙向的,友誼不是一成不變的等內容密切相關。

在講九年級上《創新永無止境》時就可以聯系現實的國家問題:我們在芯片技術上被其他國家“卡脖子”,國家在大學推出“強基計劃”激勵青年才子攻克技術壁壘。運用這些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與社會發展緊密相連的例子,學生不可能不感興趣,學生會覺得道德與法治的學習是有趣的。

(二)引發真實的態度和情感

道德與法治的課堂具有“思想性”,我們要在教學中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同時培養學生的獨立意識和思辨能力。很多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不關心學生真實的情感和態度,而只會“唱高調”,這樣做肯定無法真正影響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舉個例子,在講到《做負責任的人》時,教材談到負責任就會有回報,精神回報比物質回報更有價值。很多學生無法從情感層面去理解,為什么精神方面的回報比物質回報更有價值,有些教師聽見這些聲音就不太認可,覺得學生被社會上一些崇尚物質享受的思想侵擾。其實社會生活本來就是很復雜的,學生有這些疑惑才是真實的情感和態度。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就應該把這一部分作為重難點來突破,既要肯定學生去表達真實的感受,又要用真實的材料去擾動學生,比如可以用“時代楷模張桂梅老師的事跡”,更可以用學生自身的感受,教師就可以現場問學生,是否得到過精神的回報,得到回報是什么感受。這就引發學生真實的態度和情感,這才是樹立價值觀的關鍵時刻。同時當我們在教學中引發了學生的真實情感和態度,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牢固程度就會加強,學生是不會忘記投入過情感的內容的。引發了學生的態度和情感,學生就會覺得道德與法治課是有深度的。

(三)解決真實的生活問題

在學生掌握了基本的知識,獲得了相應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后,下一步就是去解決真實的生活問題。我們在平時的課堂上,要挖掘學生身邊的真實事件,緊跟國際國內新聞,讓學生用主干知識去理解社會,解決真實的生活問題。

在講八年級下的《國家權力機關》時,書上有一個活動是“與人大代表面對面”,筆者就找到當地的人大代表請他到年級給大家坐了一次講座,并讓同學們和人大代表積極互動,提出自己對生活發展的想法和建議。筆者有一個學生在學習了維護權利這個內容后,發現自己買到了盜版的明星光碟,舉報了違法的商家,還專門為此寫了一篇小論文。能夠以其解決真實的生活問題,學生會覺得道德與法治課是有價值的。

三、結語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符合初中生發展水平,是淺顯易懂的,但同時具有綜合性,結合了心理學、道德、法治、國情國策的豐富內容,我們要將這些內容整合起來,運用真實的材料,引發學生真實的態度和情感,解決真實的問題,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的效率,達到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張項民.讓學生在“真實”生活經驗中感受《道德與法治》的魅力[J].小學生(下旬刊),2021,4(07):127.

[2]盧力.如何激發學生學習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興趣[J].新課程,2020,4(37):196.

[3]杜瑾.激發初中生道德與法治課學習興趣的教學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20.

猜你喜歡
真實道德與法治初中生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識
蘇教·中圖版《道德與法治》小學低年級教材解讀
巴贊電影理論對“真實”的澄明與立義
卡拉瓦喬《紙牌作弊者》戲劇性的真實瞬間
中小學推出《道德與法治》課程
美劇情節越來越“真實”
淺談如何有效地學習初中語文
探究初中生數感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