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態能力視角下供應鏈彈性影響因素探析

2021-09-22 21:13殷永生
科技研究 2021年22期
關鍵詞:動態能力影響因素

殷永生

摘要:動態能力理論為供應鏈彈性的理解提供了較好的基礎,相對資源基礎論,其更強調環境變化對企業能力的要求,這與供應鏈彈性的趨勢一致。本文總結了供應鏈彈性的典型影響因素。通過探索性因子分析,發現這些影響因素又蘊含多個影響因子,可將其歸納為供應鏈重構能力、供應鏈風控能力、供應鏈反應能力、供應鏈協作能力和供應鏈資源的多樣性等幾類,這能為后續研究的開展提供便利。

關鍵詞:動態能力;供應鏈彈性;影響因素

一、供應鏈彈性

彈性的解釋常見于力學領域。在工程學、經濟學等領域都有研究。在環境的不確定性持續上升的背景下,供應鏈彈性已被認為是一種重要的能力,難以預測的中斷事件則是可能會給企業帶來負面影響的意外。目前供應鏈領域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即為彈性理論。

對于供應鏈角度,供應鏈彈性(Supply Chain Resilience,SCR)一般指企業對供應鏈的中斷產生變化的警覺、快速反應和適應能力。我們常引用“供應鏈能在干擾發生后迅速恢復原狀或達到一個新的狀態的系統能力”來闡述彈性,彈性可被描述為一種適應性現象。

不少學者以適應力、響應能力和恢復能力的角度來探究供應鏈彈性。例如,有學者結合動態能力理論和風險理論,以供應鏈中斷風險為研究背景,關注彈性能力與風險等級的匹配如何影響供應鏈,并對供應鏈彈性概念的界定做出了修訂:供應鏈彈性指在面對不同程度的風險時,供應鏈自身會以一個與其損害程度相匹配的能力為突發事件做出準備,會對潛在的中斷迅速響應,且能恢復到原狀態,或通過轉向更加理想的新狀態來提升客戶服務水平、財務績效等。

二、動態能力視角下的供應鏈彈性

(一)動態能力與供應鏈彈性

有學者提出動態能力是調整能力的能力,也有學者明確把能力區分為初階能力和高階的能力。本文所指動態能力為組織持續不斷的調適、整合和重構其能力及相應的資源基礎以應對快速變化的環境,獲得和保持競爭優勢的管理能力。隨著競爭不斷加劇,動態能力對供應鏈績效的影響日益提高,其中一個影響路徑即通過對供應鏈彈性的影響進而影響企業的生存和績效。

供應鏈越復雜,節點就越多,面臨的風險也就越多,這容易使供應鏈變得脆弱,環境的突變容易導致供應鏈形變甚至斷裂。如制造業常用的零庫存、單一供應源方式在提高供應鏈效率的同時,也容易導致供應鏈面臨更高概率的中斷風險。這類風險概率小卻容易造成重大損失,而傳統風控方法又難以適應。SCR理論的基本假設認為并不是所有的供應鏈風險都可以避,而是力圖發展一套能力,使供應鏈能夠以最低成本有效地從突發事件中恢復,這套能力即為供應鏈的動態能力。

SCR是一種表征,是供應鏈動態能力的綜合表現。動態能力不局限于單個節點企業,而是體現在整個供應鏈的協作過程。單一節點企業很難應對環境變化所產生的威脅。不管是單個企業還是其所在的供應鏈網絡,為了應對外界變化以及運營中的動態性,都需具備動態能力。良好的動態適應能力是供應鏈彈性的有力保障,能極大地降低供應鏈突發風險帶來的損失。

(二)動態能力與供應鏈彈性影響因素的關系

要理解二者之間的關系,首先要理解資源、能力、動態能力之間的關系。資源是供應鏈的基礎,也是能力基礎,資源一般是顯性的或可編碼的。能力涉及的是企業的資源配置才能,一般是企業特定的,通過企業資源間復雜互動隨時間發展變化。

我們界定供應鏈節點企業所擁有的資源為“0階”,當資源是有價值的、稀缺的、難以模仿或難以替代時,資源即為企業競爭優勢的源泉。能力為“1階”,當供應鏈企業證明有能力配置資源以獲得期望的目標時,可能導致績效改進。我們把企業利用資源解決問題實現目標的能力定義為運營能力,如協調能力等,不同背景下的供應鏈企業在不同時間段會表現出核心特性的運營能力,即核心能力。而路徑依賴,結構慣性以及承諾既是能力的驅動,也是剛性的驅動,當環境快速變化時,核心能力所維持的優勢會很快消失,剛性會侵蝕競爭優勢。因此,供應鏈企業需要持續的調適,整合甚至重構其核心能力以應對環境的變化,繼而創造新的競爭優勢,這就是動態能力,其應該是“2階”。動態能力是最高層次的組織能力,關系到供應鏈企業的生存和長期績效。

本文涉及的影響供應鏈彈性的因素均為供應鏈的資源因素或運營能力因素,即0階和1階因素,而動態能力是2階因素。不少文獻都探討了影響供應鏈彈性的資源因素和運營能力因素,但相對少的注意到,供應鏈彈性作為供應鏈的表征之一,除了資源和運營能力的支撐,所隱含的動態能力更是確保供應鏈穩定運行的重要保障??梢酝ㄟ^問卷調查進行實證研究,運用結構方程建立模型來解釋如何通過動態能力建設供應鏈彈性,以驗證動態能力能夠緩解中斷造成的一系列負面影響。

三、供應鏈彈性影響因素分析

(一)供應鏈彈性主要影響因素

不少學者認為供應鏈彈性是由不同功能因素構成的復雜系統,供應鏈上游、下游、內部及外部單個層級的彈性水平并無法代表供應鏈整體的彈性。因此,認識其功能結構、理清關鍵影響因素及對供應鏈彈性的作用模式對認識供應鏈彈性,乃至構建供應鏈彈性都至關重要。本文通過文獻梳理,總結出部分影響供應鏈彈性的典型因素。

適應能力,是供應鏈依據外界環境的變化調整并適應的能力,相對于保持冗余而言,它具有不同的成本和服務特征,不需要進行資源重復配置。敏捷性,是指供應鏈對需求或供應不可預知的變化做出迅速反應的能力,及在反應過程中迅速變換行動方向或調整行動策略的能力?;謴湍芰?,指供應鏈在遭受突發事件沖擊后的修補能力以及恢復到原有狀態的能力,涉及恢復程度和速度等。吸收能力,指供應鏈自身對外界沖擊的承受能力,包含承受的幅度和頻次。信息共享,指供應鏈成員增強信息溝通,這類信息可以是供需信息,可以是其他協作信息。柔性,性是供應鏈對環境變化和不確定性事件做出快速反應能力。動態物流,指供應鏈物流能力可以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迅速做出效應調整,從而滿足突發需要。預嵌,指供應鏈設計時就充分考慮未來可能面臨的風險而將彈性作為一項設計性能預先嵌入。冗余,指保持超出正常需要的庫存,或設計超過正常需求的生產能力。成員數量,是供應鏈涉及的成員數目,包括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最終用戶等。產品品種,即企業生產的產品種類。協調能力,指決策過程中的協調指揮才能,協調人力、物力、財力以獲得最佳效果。外包數量,即企業動態地配置自身和其他企業的功能和服務,外包是一種戰略管理模型,這種外包數量影響著企業供應鏈彈性。創新能力,是把任何新的解決問題的想法進行運用,是一種創建快速解決問題思路的能力。復雜度,成員數量、產品品種、外包數量決定了供應鏈網絡的復雜程度,它還與供應鏈節點數量,供應鏈長度都有重要的關系。中斷連接能力,即供應鏈發生中斷時,企業采取應對措施,重新連接中斷環節的能力。合作伙伴關系,指供應鏈上游企業和下游企業為實現共同的目標而采取的共擔風險、共享利益的長期合作關系,最常見的是供應商建立良好的關系。預測能力,指充分掌握供應鏈決策上的需求和特征,從而對供應鏈上的規劃進行預測分析的能力。分散能力即對風險的分散,為保證經營的穩定性,使風險分散到影響較小的地方,也稱為風險轉移能力。學習能力,學習好的供應鏈戰略或管理的能力。財務優勢,即經濟方面的支持,無論是應對哪種供應鏈中斷,資金都是很重要的??刂颇芰?,指面對供應風險,控制住整體,保持運營的能力,包括績效控制、行為控制、社會控制等。我們可以通過因子分析法來挖掘上述影響因素中蘊含的形成供應鏈彈性的能力因素。

(二)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通過研究眾多變量之間的內部依賴關系,探求數據中的基本結構,并用少數獨立的不可觀測變量來表示其基本的數據結構。這幾個假想變量能夠反映原來眾多變量的主要信息。原始的變量是可觀測的顯在變量,而假想變量是不可觀測的潛在變量,稱為因子。

因子分析的主要包括以下基本步驟:

步驟一,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

步驟二,估計因子載荷矩陣。因子分析的基本模型如下:

其中A為因子載荷矩陣,這里估計因子載荷矩陣是主成分法。

步驟三,因子旋轉。建立因子分析數學模型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從眾多因子中找出公共因子,然后對變量進行分組,二是理解每個公共因子的意義。當因子載荷矩陣A的結構對主因子解釋困難時,可對A實施一個正交交換,對應坐標系就有一次旋轉,再對因子的意義進行解釋。

分析之后,我們將指標重新分為5類且命名。一是供應鏈重構能力。當供應鏈遇到沖擊時,可保證主導或保證企業可以有效的組織建立新的供應鏈,包括財務優勢、動態物流、復雜度、中斷連接能力。二是供應鏈風控能力。這些因素有助于企業提高應對風險的能力,包括協調能力、控制能力、預測能力、分散能力。三是供應鏈資源的多樣性。主要是組成供應鏈的基本資源與結構情況,包括成員數量、產品品種、外包數量、冗余、預嵌。四是供應鏈反應能力。這些因素有助于供應鏈對外部環境變化做出反應,包括恢復能力、吸收能力、適應能力、柔性、敏捷性。五是供應鏈協作能力。這類因素主要是供應鏈上的合作創新的能力,如信息共享、合作伙伴關系、創新能力、學習能力。若要客觀地了解供應鏈彈性影響因素,就需要進一步進行實證分析。

四、供應鏈動態能力提升措施

(一)差別化的供應鏈設計

單一供應商模式容易使企業中斷風險大大增加,但供應商過多,成本又將大大増加。不少公司采取的解決方案是根據產品的標準化程度、利潤情況和競爭優勢等,差別化設計供應鏈。

(二)提升供應鏈合作伙伴協作

某些公司采取的方式是在線學習,針對不同供應商的等級,設計重點產品信息的在線學習課程,讓供應鏈伙伴能隨時更新對產品技術的了解,以便進行更好的客戶服務,這可改變以往供應商只能被動延遲參與的狀況,從而降低成本。

(三)嘗試虛擬供應鏈

虛擬供應鏈需要通過信息技術在供應鏈各個環節之間高度共享數據。供應鏈上游企業不容易掌握供應鏈終端用戶實際需求,往往只能根據其直接下游客戶的定單安排生產,而最終用戶的實際需求在從供應鏈下游向上游傳遞時容易產生“牛鞭效應”,即最終用戶實際需求的微小變化會導致上游企業訂貨量的大幅度變動。實踐已證明運用“虛擬供應鏈”,可將“牛鞭效應”大幅度消除。

(四)風控部門與供應鏈管理部門融合

多數公司的風險管理和供應鏈物流部門通常是獨立的,公司可將這兩個部門進行整合,成立供應鏈風險管理部門,以便全面負責供應鏈風控工作。同時,也需要對供應鏈上各環節加強監測。

參考文獻:

[1]白菊.供應鏈彈性對企業可持續競爭優勢的影響[D].西安理工大學,2020.

[2]白元龍.基于動態能力視角的供應鏈彈性影響因素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8.

[3]姜婷,周偉良,孫家軍.面向供應鏈中斷風險的應急能力提升路徑研究[J].安徽行政學院學報,2021(03):57-62.

[4]魏晶晶.基于適應性能力提升供應鏈彈性的組態研究——以智能供應鏈企業為例[J].商業經濟研究,2021(02):99-102.

[5]王明華.基于ISM鋼鐵企業供應鏈彈性影響因素分析[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2(05):368-374.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山東英才學院高層次科研課題培育項目(20YCKYPY01)成果。

猜你喜歡
動態能力影響因素
企業動態能力倒U型作用的實證研究
突發事件下應急物資保障能力影響因素研究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需求影響因素分析
村級發展互助資金組織的運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統論的煤層瓦斯壓力測定影響因素分析
新常態下的動態能力戰略理論的價值和企業實踐研究
基于戰略視角的小米科技動態能力分析
企業動態能力對其績效影響研究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