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重建中國經濟學的“體用”思想

2021-09-23 00:50張允熠
學術評論 2021年3期
關鍵詞:西學經濟學教授

張允熠,上海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原院長、特聘教授、博導,上海師范大學中國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主任。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的經濟學家們立足于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致力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流經濟學理論體系的構建,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作為創新馬克思主義學派的程恩富教授及其學術團隊,長期以來思考著如何借鑒古今中外已有的經濟學思想資源,以重建馬克思主義指導的中國當代經濟學科,最早提出“馬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命題,繼而將其充實完善為“馬學為體,西學為用,國學為根,世情為鑒,國情為據,綜合創新”的方針和原則,引起了學界的普遍關注。應該說,這是40年來在重構中國經濟學理論方面具有獨創性和廣泛共識的概括性敘述?,F將一些想法略述如下,以期待程恩富教授和廣大讀者的不吝指正。

一、“馬體、西用、國(中)根”:重構中國經濟學的理論范式

2000年,程恩富教授及其團隊提出了“馬學為體,西學為用”這一命題。但筆者通過對其著述的梳理,發現其早此一年就明確提出了這八個字。如1999年程恩富教授與第二作者齊新宇合作發表的《重建中國經濟學的若干基本問題》①一文,其中就這樣寫道:“重建中的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學,應當以馬克思經濟學的主要假設為基點,積極借鑒古今中外各種經濟思想的合理假設,構造既超越馬克思經濟學范式和蘇聯經濟學范式,又超越西方經濟學范式的新假設,并據此確立反映我國初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獨特性的經濟學范式……套用‘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表達方式,可稱之為‘馬學為體,西學為用’,即以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為主體或基點,科學借用西方經濟學的合理顆粒?!雹谶@段話把“馬學為體,西學為用”即“馬體西用”論的緣起、內涵、目的和意義表述得十分清晰。此為“馬體西用”論最初亮相,從而開啟了在經濟學界采納中國傳統哲學“體用”范疇表達重建中國經濟學理論體系的思想先河。

所謂“馬學”,按照程恩富教授等的說法,指的就是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或“中外馬克思主義經濟知識體系”;“西學”是指西方馬克思主義以外的知識體系,“主要指闡述西方主流經濟思想的西方經濟學”。此處“中學”缺場,似乎又包含在“馬學”之中,像“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等。其實,在程恩富教授等最初的闡釋中,“中學”是在場的。如早在2000年,程恩富教授等就指出:“中國社會主義理論經濟學的重建,應在保持與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主要學術淵源關系之外,放眼世界,縱觀歷史,積極汲取古今中外一切經濟學說的合理成分,并實現某些理論原創?!彼e極汲取的“古今中外一切經濟學說的合理成分”中,就包括“中學”。他明確寫道:“創新的中國社會主義理論經濟學,必須科學地汲取中國古代經濟思想。我國古代的消費思想、人口思想、財政思想、生態經濟思想,康有為的社會主義‘大同’經濟學說,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經濟理論等,均有一定的合理顆粒?!?③顯然,這段話中所包含的內容就是純粹的在場的“中學”了。

程恩富教授等還寫道,“馬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提法跟河南財經學院楊承訓教授的“馬學為魂,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觀點也非常相似。2004年11月25日,楊承訓教授發表了題為《中國經濟學的發展方向》④的文章,楊承訓教授認為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成功實踐證明,中國經濟學的發展方向是“馬學”為魂,“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榜R學”就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學”就是中國化的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西學”就是西方經濟學?!榜R學為魂”,就是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立場、基本觀點和科學方法為指導;“中學為體”指中國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是中國經濟學的基本內容;“西學為用”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學決不能把自己封閉起來,應積極借鑒西方經濟學的一些科學方法,但又不能讓西方經濟學取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學。楊承訓的這一表述邏輯清楚,觀點鮮明,強調了中國經濟學應該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以建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流經濟學的方向。程恩富教授說他的“馬學為體,西學為用”與楊教授的“馬學為魂,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相似,就在于二者最大的相同點都突出了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都不排除“西學”,而主張“西學為用”;不同的是,楊教授的“中學”實際上僅指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而程恩富教授等把“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歸屬于“馬學”之列——應該說,這是準確的。因為,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畢竟屬于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體系,把它單列出來作為“中學”,似乎有割裂之嫌。不過,這樣在形式上仍然顯示不出“中學”即中國傳統固有的經濟思想的重要地位。也就說,楊教授闡述的是“魂、體、用”三元結構,分別歸屬于“馬、中、西”三個主詞。程恩富教授等提出的是“體、用”二元結構,這使得二者從形式到內容上都顯示出了些微差異。但是,正如我們上面已經指出的,早在2000年,程恩富教授等在闡述他的“馬體西用”論時,特別強調了“古今中外”即中國古代經濟思想在場的觀點,應該說,從程恩富教授等最早提出“馬體西用”的二元模式到楊教授的“馬魂中體西用”的三元模式,雖然其中有一些形式上沒有展現出來的思想上的內在關聯,但從程恩富教授的二元結構到楊教授的三元結構,無疑使中國傳統哲學的“體用”范疇表述重構中國經濟學理論的心路,發生了一個不斷深化的效應。

通過梳理程恩富教授及其團隊自從第一次提出“馬體西用”論以來,其在許多論著中不斷闡釋、補充、豐富了其最初的敘事。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論文:《重建中國經濟學的若干基本問題》⑤《重建中國經濟學:超越馬克思與西方經濟學》⑥《“馬學”為體“西學”為用:重建中國主流經濟學范式》⑦《論中國主流經濟學的現代轉型》⑧《現代政治經濟學研究進展述評》⑨《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繼續解放思想》⑩《改革以來六次思想解放與經濟學現代化五大態勢》11《改革開放與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創新》12《論推進中國經濟學現代化的學術原則——主析“馬學”“西學”與“國學”之關系》13《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60年》14《中國經濟學現代化的創新原則與發展態勢》15《政治經濟學現代化的四個學術方向》16《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基礎性研究不容忽視》17。除上面十多篇論文之外,程恩富教授還在《改革開放與中國經濟》18《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論》19《馬克思主義原理與應用研究》20《重建中國經濟學》21及其《程恩富文集》22中都辟有專門章節和段落強調和闡釋他的“馬體西用”論。其中,尤以《論推進中國經濟學現代化的學術原則——主析“馬學”“西學”與“國學”之關系》23一文具有標志性和代表性,該文系統、全面地闡明了“馬學”“西學”“國學”三者之間的學理關系,判定了各自的位置和功能。特別引人注意的是,該文把最初的“馬體、西用”的二元結構明確變為“馬體、西用、國(中)根”的三元結構,從而實現了這一“范式”在形式和內容上的統一。另外,結合經濟全球化和中國經濟發展的豐富實踐,程恩富教授提出了“馬學為體,西學為用,國學為根,世情為鑒,國情為據,綜合創新”24個字的總體性方略,這“24字訣”系統地、完整地表達了該學派重構中國經濟學理論的主張和思路。由于“世情為鑒,國情為據”是實踐層面的話題,“綜合創新”是超越了經濟學范圍的跨學科話題,僅就程恩富教授等發展和重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流經濟學的理念層面來說,可以把它簡化為“馬體、西用、國(中)根”論。

二、“馬體、西用、國(中)根”何以可能?

程恩富教授及其團隊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流經濟學方面付出了辛勤的努力,他在其著述中指出,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社會主義理論經濟學總體上以馬克思主義為思想指導,以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實踐為實踐源泉,取得了人類經濟學說發展史上的重大成果,并對高績效的中國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體現出中華民族偉大的經濟智慧,為全世界的經濟學發展提供了具有“中國學派”色彩的系統經濟理論——此處的見解和“中華民族偉大的經濟智慧”與“具有中國學派色彩”的提法,以及要汲取西方經濟學理論中有價值的部分為我所“用”的主張,應該說跟習近平所提出的“中國特色的政治經濟學”是相契合的。但是,程恩富教授等也多次提醒,有必要糾正近些年來流行的一些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認識誤區:一是把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視為與西方經濟學各種流派相提并論的一種理論流派;二是簡單地把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分割為“革命的經濟學”與“建設的經濟學”;三是宣揚馬克思主義及其經濟學只是意識形態非學術;四是認為生產力先進的美歐國家,其經濟學也一定是先進的。25這里指列的這四個方面,實際上就是否定馬克思主義在經濟學領域中的指導地位,即“去馬克思主義化”的具體表現。正是基于這種現實,他舉起了“馬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旗幟。進而又提出了“馬學為體,西學為用,國(中)學為根”的重建中國經濟學的原則和方針。

那么,如何理解“馬學為體,西學為用,國學為根”三學一體的思想含義呢?程恩富教授認為,強調中國經濟學的現代化就必須堅持“馬學為體”,這是因為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是中國現代經濟學的主體和主導;“馬學為體”是中國經濟學現代化必須強調的根本原則,一旦偏離這一原則,理論創新將難以為繼,經濟學的現代化就會偏離社會主義方向和科學化的軌道;強調“馬學為體”,就有必要糾正近些年來流行的一些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認識誤區,偏離“馬學為體”,中國經濟學就有可能陷入現代資產階級經濟學“學術殖民地”和“馬前卒”的可悲地位,這是值得高度警惕的。強調“馬學為體”,就必然不能以“西學為體”。但是,我們又有必要以“西學為用”,以豐富和完善現有的知識體系。如根據我國的具體國情對理論的需要,西方經濟學中關于社會分工制度、市場競爭機制對于生產力發展促進作用的理論,關于宏觀經濟運行總量分析、調控和預測的方法,揭示產業發展和經濟增長某些規律的方法,現代企業管理學和經濟政策學的知識,等等,只要我們能夠剝離其不適用我國具體國情的成分,加以改造和充實,也能從中提煉出科學的、有用的經濟思想。程恩富教授指出,在對待“西學”的態度上,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為我們樹立了榜樣,如對于一些原本是資產階級經濟學的范疇和原理,經過馬克思革命性的批判、分析和借鑒,以嶄新的含義納入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經濟學的系統;至于“國學為根”,程恩富教授說,其含義“就是要在中國經濟學現代化過程中,重視中國古代經濟思想中的精華,并以此為根基……這對于形成中國特點、中國氣派和中國風格的經濟學現代體系,具有不可低估的思想價值”。27

“馬學” “西學”“國學”——說到底,都是“學”,即科學或知識、理論系統。由于三者都是跟經濟學相關的理論和知識,因則具備可能的統一性。三者既有統一的基礎,又有“體”“用”“根”不同層級的定位和分工,因此,把三個似乎相互矛盾和對立的思想體系融合為一體來建構新時代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學理論體系就非??赡?。為了把這種可能性變為現實性,程恩富教授等又提出了“世情為鑒,國情為據,綜合創新”的建構路徑。所謂“世情”,程恩富教授等指出,它具有“多樣和深邃的含義”,“從經濟的角度是指世界各國和世界總體經濟的歷史、現狀和趨勢。經濟‘世情’的來龍去脈和正反多方面的經驗教訓,對于中國經濟學的現代化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實踐來源”。28以筆者之見,“世情”就是指世界政治經濟發展的總體格局和情狀,全球化浪潮下世界經濟發展的過去、今天和未來。如就西方新自由主義經濟學來說,我們要放在世界范圍內看它的過去、今天和未來,如20世紀90年代新自由主義把拉美國家推入經濟陷阱,就證明了這種理論并不是今天和將來包治百病的“良藥”。新自由主義失敗的“世情”足以引起我們的警惕,即可以此“為鑒”?!笆狼椤焙汀皣椤敝饕际菑膶嵺`層面來談的。尤其中國具體的國情,它是建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學的物質基礎和現實根基,離開它,在中國的任何學說和理論都只能是沙灘上的樓閣??梢?,“國情為據”與“國學為根”正是基于中國這片熱土之上的歷史(國學)與當下(國情)在物質與精神、實踐與理論兩個層面上的“綜合”。

創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流經濟學最可能的現實之路就是“綜合創新”之路。不可忽視的是,在1979年改革開放之后,“西學”來勢迅猛,漸成氣候,甚至進入主流。隨著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和多種所有制并存格局的形成,以及“改革開放”實踐的深入,西方經濟學在中國的影響日趨增大,這使得一些理論研究工作者也由以前對“蘇聯范式”的崇拜簡單地倒向“美國范式”,中國的經濟學研究存在“仿美”或“仿西”的傾向。正如程恩富教授指出的那樣:數學模型的濫用,私有化和“產權”的神話,對人們思想都造成沖擊。程恩富教授等認為:雖然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學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如“沒有繼承馬克思經濟學高度重視數學方法的優良傳統,缺乏定量分析”“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學取代社會主義理論經濟學,缺乏本質揭示”等,但要克服這些不足,如果簡單照搬西方經濟學的范疇和理論,也是一種缺乏創新精神的表現。29無論“西學”還是“國學”,如果不能借鑒“世情”,不能扎根“國情”,不能以“馬學”為指導,要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流經濟學就不可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學的建構要走“綜合創新”之路,就在于充分運用各種思想資料,結合現代歷史條件下的社會實踐,實事求是地反映經濟現實運動和發展趨勢,形成科學的經濟理論。程恩富教授等提出:“實現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綜合創新,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取得更大進展。簡言之,要確立‘馬學為體、西學為用、國學為根,世情為鑒、國情為據,綜合創新’的學術原則?!?0析而言之,只有以“世情為鑒、國情為據”,也只有綜合各種要素,創新以“馬學為體,西學為用,國學為根”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流經濟學才有可能。

三、“體用”的張力和反響

無論是程恩富教授等的“馬體、西用、國(中)根”,還是楊承訓教授的“馬魂、中體、西用”,都是采取“體用”范疇來闡解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和中國傳統經濟思想三者之間的關系。這是近代“中體西用”論的在新的歷史條件的升級版本?!爸畜w西用”論自從清末正式出場之后,就遭受到眾多的爭議和批評。20世紀80年代“文化熱”中,有人試圖用其反命題“西體中用”論取而代之,在具有數千年悠久文明的中國,“西體中用”絕無成功的可能?!爸畜w西用”論迄今為止仍然是表述中西文化定位的不二門徑。中國哲學“體用”范疇的說理功能如此之強大,張力如此之恒常,值得熱衷于中西文化比較研究的學者充分關注。

“體”“用”范疇作為中國固有哲學中最核心的范疇,“體”原指本體、根本之意,所以也稱“本”;“用”,按王陽明的話說,就是“體之發用流行”,“體”的顯現和發用就是“用”;“體”是第一性的,“用”是第二性的;“體”既然是“本”,“用”就是“末”。所以,在中國哲學中,“體用”等于“本末”?!绑w”與“用”思想的原型,在古老的《易經》中就已經萌生,在儒家和道家的原典中也有表述。但“體”與“用”“本”與“末”對舉,即作為一對范疇并提,始于魏晉玄學,后經宋明理學,一直沿用至今,跟它相似的對立范疇還有“道器”“理事”“理氣”等等?!绑w”與“用”關系相當于西方哲學中“本質”與“現象”、“形式”與“質料”、“共相”與“殊相”等對立范疇之間的關系。

“體用”,這一對中國哲學研究者最熟知的概念,經濟學家耳熟能詳者并不多見。程恩富教授等是第一次運用這對范疇的經濟學家,他提出這一命題的最初目的,就是要解決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之間的關系問題,即何者為主何者為次、何者為體何者為用的問題。馬克思主義是社會主義中國的立國之本,鼓吹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過時論”者,多半是信奉“資本萬能”和“私有制永恒”的人。我們不否認,就當今世界范圍來說,西方盛行的主流經濟學是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處于非主流地位。但是,在共產黨執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就不能將資產階級執政黨奉為“普世價值”的經濟學作為社會主義中國的主流經濟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既是科學的學術體系,又是一種共產黨人的理論信仰和意識形態,如果只贊成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作為意識形態的指導地位,而不贊成它在社會科學中的學術指導地位,讓它在經濟學領域“失蹤”“失語”“失聲”,那就必然架空馬克思主義,使“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實質上成為一句口頭禪,馬克思主義在學術和意識形態兩個領域中的指導作用和主體地位必然被各種“西化”理論所取代。但由于我們目前面臨著一個開放的社會,在西方占主流地位的經濟學,其作為工具性的數理模型如實證分析、數量分析、邊際分析等經濟科學的研究方法,以及“證偽”原則等,也可為我們的經濟活動所利用。另外,正如程恩富教授所說:“西方各國激進政治經濟學家和左翼經濟學家關于‘市場社會主義’的各種經濟理論和政策主張,對我國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與實踐具有較直接的借鑒意義?!?1正是基于這種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在當下中國的正面碰撞,程恩富教授認為迫切需要對這兩種經濟學說進行功能定位,以明確其應居位次。程恩富教授說:“2000年,筆者在學界提出‘馬學為體,西學為用’,即以中外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為體,現代西方經濟學為用?!?2引入“體用”范疇來分析和判定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二者之間關系,并在此基礎上謀求創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學新型理論體系,這其實也是一種理論創新。

筆者于此處需要補充說明一點,即每提到中西學術“體用之辯”,人們就會把“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專利權送給張之洞,認為張之洞在其《勸學篇》中最早提出了該命題。實際上,這是誤會。雖然《勸學篇》的主旨強調的是“中學治身心,西學應世事”——我們也可以把這句話在實質上概括為“中體西用”論,然而,張之洞通篇都沒有提到“中體西用”幾個字,更沒有直接闡述過“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這一命題。人們之所以把這個發明權和專利權送給張之洞,很大程度上由于梁啟超的誤導。梁啟超曾在《清代學術概論》中說:“甲午喪師,舉國震動,年少氣盛之士,疾首扼腕言‘維新變法’,而疆吏若李鴻章、張之洞,亦稍稍和之。而其流行語,則有所謂‘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者,張之洞最樂道之,而舉國以為至言?!?3鑒于梁啟超在學界和思想界的地位和影響力,他說“張之洞最樂道之,舉國以為至言”,這樣,人們就把“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發明權和專利權送給了張之洞。

回溯和梳理近代“中體西用”論的由來,這對分析和評價程恩富教授及其團隊重新使用“體用”范疇論說“馬體西用”的范式很意義。第一,程恩富教授等的“馬學為體,西學為用”即“馬體西用”論不僅傳承了中國傳統哲學中的“體用之辯”,并且也轉換了近代“中體西用”論的原有形式和內容。第二,用當代的“馬學”取代原有的“中學”,在形式上并不局限于經濟學論閾,預示中國的主體性文化或主流文化不再以傳統的儒學為核心,而是馬克思主義指導的中國社會主義新文化。第三,近代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從宏大敘事的視域反映中西兩種文化體系之間的功能定位和相互關系,“中學”指數千年不變的中國之倫常名教,“西學”的內涵則與時俱進,不斷變化:初指西方的數學、邏輯、測量、天文、歷法即“質測之術”;繼指整個西方的科學技術即“富強之術”。至戊戌變法運動時期,“西學”則涵蓋了西方全部哲學、社會科學和政治制度,在康有為那里,主要的則是指西方的政治制度。程恩富教授則把“西學”轉換為與“馬學”在本質屬性上根本對立的西方理論經濟學思想體系,從而別具心裁。第四,就“學”僅指經濟學這一點來說,程恩富教授與楊承訓教授完全一致。但由于楊教授的“中學”即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在程恩富教授那里被歸入“馬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樣,楊教授的三元模式跟程恩富教授的二元模式在實質上便十分接近。然而,如果我們從形式上細究,二者之間仍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這就是:在楊教授的“馬學為魂,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中,原封不動包含著近代“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原項,換言之,他只是在清末以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之前再加一項“馬學為魂”而已。這樣,“馬學”雖然出場了,“中學”并沒有退場,“西學”仍在場。反觀程恩富教授“馬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提法,把“中學”消融于“馬學”“中學”在形式上不見了。然而,程恩富教授后來補上了一個“國學為根”。這樣,不僅“馬”“西”“中”三學俱全,而且程恩富教授等與楊教授的提法同為三元結構,二者無論在形式和內容上都有了相似之處,且又都保留了各自特征。

經濟學家在重建中國經濟學理論體系時,使用中國傳統哲學中的“體用”范疇作為說理工具,其張力和余響已經超越了經濟學界,影響到哲學和思想文化領域。如2005年,我國著名哲學史家方克立教授就用“馬魂、中體、西用”的命題闡述張岱年先生和他本人的“綜合創新”的文化發展觀,在學術思想界產生了很大影響。方克立教授明確地申明他的“三元結構”是受到了經濟學家的啟發。不同的是,經濟學家的“三元結構”立足于構建中國經濟學發展范式,而方克立教授的“馬魂、中體、西用”則是為中國整體文化建構提供模型,靈感來自于經濟學界,意義卻超越了經濟學范圍。另外還有一個不同,即楊承訓教授的“中學”指的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方克立教授的“中學”則相當于程恩富教授的“國學”,指的是純正的中國民族固有文化。方克立先生對“馬魂、中體、西用”以及“體用”范疇有更充分、更為思辨的哲理闡釋和表述,尤其他對于“魂”“體”“用”三者的細致入微的辯證分析,形成了一個關于文化“綜合創新”的思想體系。

從程恩富教授等首次提出“馬學為體,西學為用”,到楊承訓教授繼而提出“馬學為魂、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再到方克立教授用“馬魂、中體、西用”論證“綜合創新”的文化思想,古老的“體用”范疇重煥青春,由經濟學界輻射到整個思想文化領域,從中可見中國傳統智慧的博大精深和強大生命力。程恩富教授等闡發的“馬學為體,西學為用,國學為根,世情為鑒,國情為據,綜合創新”的建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流經濟學的“范式”,既隱含著楊承訓的“三元模式”,也包括張岱年、方克立的“綜合創新”論,彰顯了“體用”范疇的張力,營造了我國學者之間彼此啟示、相互發明的態勢。這不僅是中國經濟學界的可喜現象,也是整個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界的福音。程恩富教授等曾說:“分析如何推進中國經濟學現代化這個問題涉及方方面面,我們認為,就解決這個問題的基本方針和原則而言(可能總體上適合整個哲學社會科學),可以扼要地概括為:‘馬學為體、西學為用、國學為根,世情為鑒、國情為據,綜合創新?!?7當初他提出“24訣”時,明確表明這一方針和原則“總體上適合整個哲學社會科學”,而“體用”范疇從經濟學發聲,在哲學和文化思想領域得到強烈反響,足以證明以程恩富教授為代表的創新馬克思主義學派關于重建中國主流經濟學范式的構想是正確的,具有遠見的。

注釋:

①②⑤? 程恩富、齊新宇:《重建中國經濟學的若干基本問題》,《財經研究》1999年第7期。

③⑥? 程恩富:《重建中國經濟學:超越馬克思與西方經濟學》,《學術月刊》2000年第2期。

④? 楊承訓:《中國經濟學的發展方向》,《人民日報》2004年11月25日。

⑦3132? 程恩富:《“馬學”為體“西學”為用:重建中國主流經濟學范式》,《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4期。

⑧? 程恩富:《論中國主流經濟學的現代轉型》,《經濟學動態》2005年第11期。

⑨? 程恩富、王中保:《現代政治經濟學研究進展述評》,《山東社會科學》2007年第6期。

⑩? 程恩富:《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繼續解放思想》,《馬克思主義研究》2008 年第6 期。

11? 程恩富:《改革以來六次思想解放與經濟學現代化五大態勢》,《財經科學》2008年 第10期。

1225? 程恩富:《改革開放與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創新》,《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1期。

132326273728? 程恩富、何干強: 《論推進中國經濟學現代化的學術原則——主析“馬學”“西學”與“國學”之關系》,《馬克思主義研究》2009年第4期。

1430? 程恩富、胡樂明:《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60年》,《馬克思主義研究》2010年第1期。

15? 程恩富:《中國經濟學現代化的創新原則與發展態勢》,《政治經濟學評論》2010年第1期。

16? 程恩富:《政治經濟學現代化的四個學術方向》,《學術月刊》2011年第7期。

17? 程恩富、侯為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基礎性研究不容忽視》,《人民論壇》2017年第7期(上)。

18? 程恩富:《改革開放與中國經濟》,中央編譯出版社2018年版。

19? 程恩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論》,中國財經經濟出版社2019年版。

20? 程恩富:《馬克思主義原理與應用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年版。

21? 程恩富:《重建中國經濟學》,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22? 程恩富:《程恩富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版。

24? 習近平:《堅定信心增強定力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人民日報》2016年7月9日。

29? 程恩富:《重建中國經濟學:超越馬克思與西方經濟學》,《學術月刊》2000年第2期。

33? 梁啟超:《梁啟超論清學史兩種》(朱維錚校注),復旦大學出版社1985年版,第79頁。

34? 沈毓桂、救時策:《萬國公報》(第75冊),1895年版。

35? 顧明遠:《中國教育大系·歷代教育制度考》(二),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836頁。

36? 1896年,張之洞在給光緒的奏折中借用沈毓桂的話寫道:“以中學為體,以西學為用,既免迂陋無用之機,亦杜離經叛道之弊?!薄稄埼南骞?,中國書店出版社1990年版,第847頁。

(責任編輯:陳燕)

猜你喜歡
西學經濟學教授
基于微信公眾號的西方經濟學教學研究
經濟增長總體平穩 經濟運行預期穩定
懷念趙西學
借世界說中國:梁漱溟言學問的窘境
借世界說中國:梁漱溟言學問的窘境
從晚清竹枝詞看西學在租界的傳播
雷人的經濟學原理
開心格格
讀書
恐怖的教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