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像背后的畸形“飯圈”文化

2021-09-27 07:55范潔
民主與法制 2021年32期
關鍵詞:飯圈追星偶像

范潔

8月16日,#吳亦凡被批捕#沖上微博熱搜榜話題第一,這場荒謬的偶像失格事件目前已由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依法審查,以涉嫌強奸罪對其批準逮捕。從昔日頂流到犯罪嫌疑人,不過短短數月,吳亦凡終將要為其違法行為付出代價。

然而,“粉絲”執迷不悟的維護發言卻并未消失殆盡,“批捕也有可能不訴”“吳某凡不一定是吳亦凡”這類自欺欺人的言論,仍然活躍于互聯網上,盡顯“飯圈”粉絲的畸形思想,這不禁令人深思。偶像失格固然源于偶像自身道德水平的滑坡以及法律素養的缺失,但背后“飯圈”粉絲的支持和縱容,恐怕也難辭其咎。

沉溺:偶像失格的助推劑

互聯網時代的來臨,粉絲追星的空間得到空前拓展,圍繞偶像展開活動、借助網絡尋找“志同道合”朋友的追星圈層——“飯圈”迅速崛起,走入公眾視野。實際上,“飯圈”就是由人們熟知的“追星族”所組成,是粉絲基于對某偶像的喜愛與其他具有共識的粉絲形成的團體。

中國“飯圈”的孕育萌芽,可以追溯到2005年火爆全國的《超級女聲》節目。該節目使粉絲聚集成為各位選手的“后援軍”,為偶像能取得比賽勝利展開投票、拉票等活動。之后,網絡和新媒體的普及,為追星族帶來了實時關注偶像動態、即時交流的便捷條件,追星形式逐漸從線下轉移到線上,“飯圈”在網絡上得到進一步壯大。筆者在調查中發現,目前“飯圈”已分布于微博超話、明星勢力榜、豆瓣小組、超級星飯團App等眾多社交媒體中,且“飯圈”社區的發展較為成熟,圍繞偶像構建了多維度內容,粉絲能夠在圈內獲得眾多信息,包括明星行程安排表、明星私照圖、電子雜志拍攝情況、新作品的宣傳和上線日期等。

除此之外,“飯圈”最主要的功能,在于針對偶像的事業規劃和工作日程,由“粉頭”“站姐”等粉絲中的意見領袖組織展開宣傳、打榜、輪博、集資、反黑等多項任務。以微博超話為例,筆者在探訪多個明星超話后,發現幾乎所有的超話主持人都會于首頁,發布“飯圈”的內部規則以及近期任務列表,例如:宣傳性質的粉絲發言規則應當包含偶像名稱、作品名稱、文案關鍵詞等;反黑性質粉絲負責搜索整理網絡上對明星“黑料”的曝光,并向平臺客服投訴;粉絲領袖還建立針對不當發言進行屏蔽管理的專門值班表等,粉絲在入圈時需要遵循內部的規范進行操作,充分了解自己的定位和任務,迅速投入到“飯圈”的運行中,一旦有違反者將會被屏蔽或者剔除??梢姟帮埲Α卑l展至今,已經形成內部分工明確、意見領袖權威性強的運行模式。

然而,“飯圈”本質上屬于粉絲自發形成的組織結構,情緒化因素不可避免,尤其粉絲在參與意見領袖發布的集體行動時,非常容易出現盲目維護等迷失沉溺現象。一旦偶像出現人設崩塌的前兆,“飯圈”首先會進行整齊劃一的“反黑”“洗白”,拉攏粉絲繼續相信偶像,引導粉絲逐漸陷入沉迷式追星中,甚至出現自欺欺人、罔顧事實真相、拋棄道德倫理等行為。

以吳亦凡事件為例,自事件發生以來,許多粉絲在社交平臺上公開發表支持言論,甚至重建粉絲群體,試圖通過輿論力量和資本運作“解救”偶像,公然無視法律法規?!坝袥]有姐妹打算和我一起去劫場,成功了你們和凡凡遠走高飛,我留下來坐牢?!?月31日,一名名為“風間小櫻”的微博網友發出了這樣的微博,竟然獲得了一千多個評論、五千多個點贊。其熱評中還有粉絲稱已經在聯系律師,愿意出保釋金救“凡哥”。還有粉絲在微博平臺封閉吳亦凡超話之后,創建其他相關超話話題,建立微信群、QQ群等,發布粉絲重聚的消息,打算重建“飯圈”,集合粉絲為吳亦凡事件鳴不平。無獨有偶,此前,在鄭爽代孕事件、羅志祥出軌私生活混亂等嚴重違背社會道德倫理和法律的事件發生后,也能看到粉絲在其微博評論中留言示愛,甚至發布希望其復出的支持性言論。

道德是社會和諧運轉的屏風,應當受到尊重,而法律是社會正常運轉的底線,更加不容絲毫踐踏。作為公眾人物,尤其是坐擁大量粉絲、具備引導效應的偶像明星,肆意妄為、操縱輿論、罔顧道德、踐踏法律,應當自食惡果。然而,“飯圈”的盲目支持卻在無形中成為他們肆無忌憚的保護屏障,無論其行為影響多么惡劣,只要新的熱點出現,公眾的注意力轉移,背后的粉絲“不離不棄”,“‘飯圈’不死”,就存在復出的可能性。粉絲受“飯圈”文化無底線、無三觀的影響一而再再而三降低對偶像明星的要求,一味選擇相信和保護,以為是“愛”的表現,殊不知這種自以為的縱容和偏愛,正在推動偶像一步步走向更深的泥潭,最終成了偶像肆意妄為的助推劑。

瘋狂:扭曲價值觀的怪圈

>>粉絲在參與意見領袖發布的集體行動時,非常容易出現盲目維護等迷失沉溺現象。資料圖

>>羅志祥私生活混亂、出軌事件后,粉絲仍表示期待復出。微博截圖

“飯圈”和粉絲的盲目支持,令偶像明星缺失對自身行為的審視和反思,試圖在道德和法律的壓力下僥幸存活。然而,沉溺只是追星族在“飯圈”中的初級表現,隨著“飯圈”逐漸壯大,文化滲透增強,部分粉絲逐漸走火入魔,其行為荒誕不經,呈現妖魔化趨勢?!帮埲Α笨卦u、剝奪言論自由、引導網絡輿論、誘導網絡暴力、非法集資、倒奶浪費食品等行為,一樁樁,一件件,觸目驚心,其建立的扭曲價值理念通過一次次洗腦式傳輸,在互聯網上恣意生長,并逐漸演化出一系列社會問題,引發廣泛關注?!帮埲Α背闪巳藗冄壑斜苤患暗摹肮秩Α?。

2019年3月,在某綜藝節目中,由于小品演員潘長江在看圖猜明星的游戲中,不認識當紅小生蔡徐坤的照片,引發蔡徐坤粉絲在微博上對潘長江的謾罵和譴責,甚至有粉絲認為潘長江是“黑子”:蔡徐坤這么有人氣、有實力,潘長江竟然不知道?對此,潘長江發微博稱:“不知道自己的評論區怎么了,不認識就是錯誤嗎?”一度引發眾多網友對于“飯圈”文化的反感。2020年9月,女團“硬糖少女303”在出道不久后因團內成員希林娜依·高粉絲和陳卓璇粉絲在社交媒體上的不理智行為登上微博熱搜,在雙方偶像尚且未作出舉動時,兩家粉絲已經通過惡意P圖、在微博發布不實言論、帶有侮辱性質的文字和圖片對兩位女團成員的肖像權、名譽權等造成了極大的損害。兩家粉絲互撕行為和惡劣的言語,為網絡文化罩上陰霾。

而2021年的選秀欄目《青春有你3》引發的系列問題,更將“飯圈”的丑惡面孔顯露無遺,引發社會各界強烈譴責?!肚啻河心?》是一檔男團選秀節目,共有119名練習生參加,通過粉絲的投票和助力,將會選出排名前九位的練習生出道。節目賽制就是以粉絲的互動和支持為主,因此粉絲需要通過多種方式為喜歡的選手助力爭奪最后的出道位。

>>圍繞偶像展開活動、借助網絡尋找“志同道合”朋友的追星圈層——“飯圈”迅速崛起 資料圖

本該是粉絲和偶像之間的支持和互動,逐漸在“飯圈”的引導下變味。根據“飯圈”內部截圖,選手余景天粉絲后援會竟對集資打投不合格的粉絲展開“懲罰”,內容包括購買售價2.22元起的虛擬數據、反黑任務等。這種帶有強迫性的粉絲集資行為迅速引發多家媒體關注,根據新華社的調查,僅《青春有你3》和《創造營2021》兩檔選秀節目,在節目尚未開始前,部分訓練生粉絲后援會就已開始進行集資用于后續打投花銷?!秳撛鞝I2021》總決賽后,據不完全統計,4名訓練生的集資總額超過1000萬元,排名前11名選手集資總額突破1億元。4月11日,人民網評官方微博就此事件發聲:“余景天后援會懲罰粉絲?!毙【幰彩堑谝淮我娮沸遣涣σ粦土P?隨后更是直接發問:靠粉絲刷數據才出頭的偶像,是偶像嗎?選秀節目的不良風氣,使追星變了味,并提出是時候整治了。

隨之而來“倒奶事件”曝光,更將“飯圈”的瘋狂行為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引發社會震怒。在曝光的視頻中,人們把乳制品瓶蓋留下后將牛奶倒入水溝中,身后壘起高高的乳制品紙箱。據悉,被傾倒的是粉絲用于投票的蒙牛真果粒飲料,該飲品正是《青春有你3》的贊助商。因為賽制安排,粉絲需要購買飲品,打開瓶蓋掃描二維碼才能為喜歡的選手投票,但是大量剩余的牛奶卻難以處理,倒掉成為最簡便的處理方式。事發后,北京市廣播電視局緊急對引發社會強烈譴責的《青春有你3》存在的相關問題發出通報,責令平臺愛奇藝暫?!肚啻河心?》的錄制。5月5日,愛奇藝青春有你在微博發文稱,對責令停錄一事誠懇接受,堅決服從,并承諾認真核查并整改存在的問題。5月7日,蒙牛公司旗下產品官微@真果粒公開道歉,并表示作為《青春有你3》的贊助商,將積極配合愛奇藝的整改措施?!暗鼓淌录闭怠吨腥A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施行之際,“飯圈”粉絲明目張膽展開倒奶打投行為,不僅涉嫌非法集資,更是與反對食品浪費的立法目的背道而馳,可見對法律和道德的漠視。

2021年8月,東京奧運會期間,在全國上下熱烈觀看、贊賞運動健兒為國奮發拼搏的精彩表現時,網絡上出現了類似“飯圈”粉絲拉踩、指責運動員,對運動員實施網絡欺凌、網絡暴力等不良現象,展現出“飯圈”毒素的蔓延。射擊運動員王璐瑤在表達比賽失利的微博中說道:“抱歉,很遺憾,我承認自己慫了,三年之后再見?!焙芸?,就有網友質疑認為其“不反思,不分析失敗,就到網上發自拍”。更有過激言論表示:“名次只有18名,還有臉到這里發自拍?”在此類言論中透露出熟悉的“‘飯圈’味道”:不是自家偶像就可以隨意指責詆毀,發自拍就是想紅蹭熱度。以至于《人民日報》等官方媒體不得不以“王璐瑤仍是浙江了不起的姑娘”“必須旗幟鮮明反對對奧運賽場上失利的中國運動員實施網暴”的聲音來維護運動員,批評“飯圈”粉絲的攻擊謾罵。將體育圈娛樂化、采取追星式拉踩、嚴重雙標、道德綁架……這些“飯圈”慣用的惡劣手段,竟被用到了為國家而戰的運動健兒身上,不禁引發網友們的強烈反感,紛紛要求整治“飯圈”,凈化網絡環境。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網民呈現低齡化趨勢,很多的“飯圈”參與者和受害者尚是未成年人。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布的《2020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中國未成年網民已達1.83億,未成年人的互聯網普及率為94.9%,且有8%熱衷于“飯圈”活動。其中又以初中生追星的積極性最高,11%的初中生參與過線上粉絲應援。這意味著不良的“飯圈”文化可能正在侵蝕身邊每個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危害社會未來發展的中流砥柱。未成年人社會閱歷尚淺,其正確穩固的社會認知和價值判斷尚未完全建立,容易受到“飯圈”文化的刺激和引導,扭曲的價值理念和“飯圈”文化很可能成為他們人生道路上的攔路虎,誘使他們采取瘋狂舉動進而誤入歧途??梢?,扭曲的“飯圈”文化和價值觀危害性極大,早已脫離粉絲追星的小眾圈層定義,逐漸變成席卷社會多個領域的“怪圈”。

>>奧運跳水冠軍全紅嬋家門口聚集大量人員 微博截圖

>>選秀節目粉絲為投票倒奶事件 微博截圖

腐蝕:侵害社會的唯流量論

“飯圈”亂象觸動著人們的神經,透過“飯圈”探尋其本質,實際上與“流量至上”的認知風氣密切相關?!帮埲Α蔽幕从吵霎斀裆鐣绕涫茄菟噴蕵奉I域對于數據和流量的過度追求,在流量社會,粉絲只不過是被流量裹挾前進的傀儡。

據娛樂圈業內人士介紹,互聯網時代,流量被賦予衡量商業價值轉換的大數據功能。流量多,藝人商業價值就會高,收獲的資源就更加豐富,吸金能力也就越強。在這種模式下,“流量至上”成為偶像明星行業默認的規則和追求。但是流量從哪里來?如何有效獲???于是,與流量明星相伴而生的“飯圈”得以組建發展。市場和資本看中粉絲的巨大潛力,組建由粉絲、資本和偶像共同參與的產業鏈條。一方面,娛樂資本對于明星進行人設鋪墊和包裝,由經紀團隊貼標簽,為其樹立不同的風格類型,制造話題,購買熱搜,提高公眾關注度,通過營銷,升華成“美好”的代名詞。另一方面,建立粉絲“飯圈”團體,引導粉絲參與到偶像行業的產業運營中,培養“意見領袖”,進行整齊劃一的行動,操縱粉絲穩固偶像人設、促進粉絲消費、進行數據生產。他們賦予粉絲的重要性、使命感與參與感,即粉絲在偶像演藝生涯中起到關鍵的作用,情感消費只是基本義務,要使偶像持續發展,必須要保持熱度和流量,而流量的外在表現就是數據。粉絲“氪金”或“情感勞動”所生產的數據,將直接與偶像獲得的社會資源相關。因此,做數據、爭流量,成為粉絲應當和必要的追星行為。

到此,流量明星的產業鏈條組成完畢:資本打造偶像,粉絲是消費者,持續氪金、刷數據為偶像獲取代言、資源與地位,以此不斷提高偶像的商業價值,持續為資本和偶像獲得商業利益。這類沒有作品支撐、徒有空虛人設的流量明星,如同娛樂行業工業化的商品,是被生產和制造出來的,與資本方屬于利益共同體。而兢兢業業為偶像氪金打投、為偶像人設的穩固統一口徑、反對一切可能造成人設崩塌的言論、擁護“氪金光榮、愛豆至上”“飯圈”文化、做出荒謬極端行為的粉絲是產業鏈的供應環,最終只是偶像產業的附屬品,是數字勞工。

由此可見,殘酷的流量產業鏈條正在利用偶像明星榨干粉絲的剩余價值,然而,其危害的不僅僅是執迷不悟的粉絲,對于整個偶像明星行業甚至于全社會的負面影響也巨大。首先是擾亂行業風氣,造成行業內部資源嚴重失衡,畸形“供養”成為行業的毒藥?!帮埲Α薄捌痢钡臄祿绊椖康牧髁繑祿?,成了在市場競爭中獲取資源的主要標準,資源漸漸流向大流量的偶像明星,眾多專注于技能提升和作品質量的行業群體被忽視和埋沒。當制作商、投資方將目光投向這些“流量”藝人的時候,更多優質藝人的資源也許正在被剝奪,失去施展才華的空間,出現“劣勝優汰”的惡循環。當流量主宰行業,公平的競爭機會就難以獲取,行業的良性發展將難以持續。

對流量的過度追求,也相繼引發公眾關注。早在2017年,《人民日報》曾發文指出該問題:“流量本無原罪,問題在于今天的諸多流量明星只有流量,沒有演技?!盫ista看天下也就吳亦凡事件,挖掘曾經吳亦凡的粉絲數據說明流量明星參與下的市場畸形。該文章稱2015年初,吳亦凡從韓國回歸中國娛樂圈后,拍攝電影《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評分4.9,但票房上映五天破兩億。隨后一年,吳亦凡接連三部電影上映,均分在3~4分,被網友戲稱為“2016爛片三部曲”,然而其觀影人數和排片數仍可觀。與此相對上映的評分8.3的佳作《百鳥朝鳳》,卻落入制片人懇求院線增加排片的尷尬境地。2017年其主演電影《西游·伏妖篇》,評分5.5,更是再次獲得超16億的超高票房。無人問津的佳作和票房過億的低分片形成鮮明對比,資本天生逐利,如何選擇不言而喻?!帮埲Α敝葡碌牧髁棵餍情_始占據行業的優勢地位:粉絲基數大,資本市場需求大,片酬高,擁有挑劇本的資格。反觀老戲骨們演技佳,卻面臨邀約少、片酬少的困境。這不公正的現象引起眾多藝術家的不滿,演員王勁松曾公開發表言論批評“演員背臺詞求表揚,得多不要臉”。演員章子怡在參加綜藝《我就是演員》時發出疑問:“演員是很低門檻的職業嗎?”演員馮遠征在參加全國政協會議時直言:“好演員要建立在你有一個很好的聲臺形表基本功基礎之上,流量無關乎演技?!?/p>

除偶像明星行業受損外,“飯圈”文化對流量和數據的癡迷追求,也在潛移默化中侵蝕著正常的生活理念,影響社會中的蕓蕓眾生。當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流量帶來的利好,會將更多的精力投向對流量的追求,造成社會生產的產品內容出現過度娛樂化、同質化甚至低俗化的傾向。當內容的創新和深度難以得到重視,受眾會在一個個娛樂事件中迷失方向,分散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思考。

以最近的熱點事件東京奧運會為例,奧運期間,14歲奧運新星全紅嬋憑借優異的跳水表現被世界人民所認知,同時奧運冠軍背后艱難貧困的家庭也成為關注焦點。本該是對奧運小將的夸贊和鼓勵,在對流量和娛樂的盲目追求中卻失了準度,許多自媒體曝光全紅嬋的家庭背景、家人信息,甚至為爭奪流量展開瘋狂的追隨行為?!爸鹄钡呐目陀咳肴t嬋家門,罔顧他人意愿和防疫政策,肆意拍攝、錄影。一時間,全紅嬋的老家儼然成了網友們新的打卡圣地,每天都有幾十上百人到這里拍照,全紅嬋一家不堪其擾。

眾多權威媒體如光明網、中國新聞網等強烈發聲譴責這一行為,斥責流量追隨者簡單粗暴的做法,是在消費全紅嬋的名氣和聲譽,警告人們別因為追求流量失了底線。實際上,此類網紅打卡、蹭流量直播現象在當今社會,早已屢見不鮮。此前,因唱歌出名的“大衣哥”朱之文和因堅持一碗面只賣3塊錢并堅持了長達15年之久的“拉面哥”走紅后,也遭到上百人圍堵蹭流量,來自全國各地的人群拿著電子設備涌入聚集,導致他們電話不敢接、大門不敢出,連正常的生活都難以為繼。

一系列瘋狂追求流量的現象提醒人們,流量和關注度已然成為時代的“硬通貨”,“唯流量”觀念正在侵蝕社會,只要帶上具備熱度的話題,經過智能算法和大數據,平臺將會優先推送與之相關的信息,內容的瀏覽量和關注度提升,流量變現就毫不費力。尤其在演藝行業,只要顏值高、具備一定的特性、建立有趣人設,再引導粉絲加入“飯圈”,刷出數據和流量,就能在行業內站穩腳跟。偶像明星團隊只需在“飯圈”中灌輸粉絲奉獻的理念,將粉絲行為和偶像資源相捆綁,粉絲就愿意付出精力和金錢為偶像事業“添磚加瓦”,將喜愛“變現”。與創作和技能磨練相比較,引導流量簡便易操作,收益卻成千上萬,“專注作品”終將成為奢侈品。

偶像失格暴露出背后“飯圈”粉絲的陰暗、瘋狂以及社會“流量至上”的不良風氣。粉絲受資本流量的操縱甘愿犧牲時間精力,在“飯圈”影響下扭曲價值理念,偶像在粉絲盲目崇拜下漠視道德法律。長此以往,試問當“飯圈”控評和網絡暴力隨處可見,誰能在互聯網上保持言論自由?誰能在泥漿般的網絡環境中獨善其身?當粉絲群體將盲目崇拜當作本職責任,當人群以流量熱度為追求目標,社會理想信念和價值觀念會發生什么變化?法治和道德建設的大廈還能否穩固?偶像的發展不應當偏離航線,“飯圈”不應當是避之不及人人唾棄的怪圈,關注偶像失格背后的追星族和“飯圈”文化,引導其向陽而生,已是正當其時。

>>視覺中國供圖

猜你喜歡
飯圈追星偶像
古代也有“飯圈”——把自己活成一束光
整治“飯圈”亂象
簡簡單單的追星時光
偶像報
我們班的追星風
編輯部追星日常
在“飯圈”一路“打怪升級”
我的偶像
出賣偶像
偶像們都戀愛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