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正骨手法結合針灸理療治療頸肩腰腿痛的臨床療效觀察

2021-09-28 03:28巴依斯汗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1年81期
關鍵詞:棘突正骨腰腿痛

巴依斯汗

(新疆烏魯木齊市第一人民醫院分院 中西醫結合科,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1)

0 引言

慢性勞損、無菌性炎癥等都可引起頸肩腰腿疼痛、腫脹、功能受限。臨床發病率較高,且發病年齡也日趨年輕化,影響患者的生活和身體健康。頸肩腰腿痛包括頸椎病、肩周炎、腰肌勞損等,起病隱匿、癥狀也不典型、疼痛程度時重時輕,不少患者并不引起重視[1]。目前的數據統計表明頸肩腰腿痛已經成為世界范圍內發病率最高的一種職業病,少數患者還需手術治療,大多數患者需接受理療、牽引、針灸、拔罐、熏蒸、功能鍛煉、藥物治療等保守治療。西醫治療也有一定效果,但病情反復問題未得到妥善解決。臨床治療中針灸理療、中醫正骨等都比較常用。人體本是以五臟為中心、以經絡聯系全身的一個整體,經絡作為氣血運行通路,發揮著運行氣血、抗御外邪、溝通內外上下的作用,因此可經體表刺激而治療內在疾病?,F就我院120例頸肩腰腿痛患者的治療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詳細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120例頸肩腰腿痛患者為研究對象,均自愿簽署同意書,排除腰椎間盤突出、頸椎狹窄、椎體骨折類患者。排除臟器功能障礙者以及全身感染者。對照組:男性21例、女性39例;年齡25~45歲,平均(38.8±2.2)歲;病程5個月至6年,平均(1.6±0.3)年。觀察組:男性23例、女性37例;年齡25~45歲,平均(38.1±1.7)歲;病程5個月至6年,平均(1.8±0.5)年。兩組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對照組單純應用針灸理療。觀察組在針灸理療基礎上應用中醫正骨手法治療,具體如下:①針灸理療:頸肩痛者選擇大椎、夾脊、手三里、曲池、肩貞、肩井、合谷、阿是等穴位。腰腿痛者選擇環跳、夾脊、陰陵泉、委中、次髎及阿是穴等。以補法治療,1次/2 d。取患者坐立或平臥位,對頸部以牽引器實施牽引運動,調整牽引力度在患者耐受范圍內,20 min/d,1次/d。取患者仰臥位以牽引器進行腰椎牽引,20 min/d,1次/d。5 d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10~15 d。②中醫正骨:確定患者是否存在棘突偏移,以大拇指頂住棘突,再酌情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進行前屈、側彎、扭轉來復位偏移的棘突。一般建議身高170 cm以上、較瘦的患者前屈 55°~65°,身高 160~170 cm 者前屈 45°~55°,身高低于160 cm者前屈30°~45°。偏胖者前屈角度相對減小5°~10°。

1.2.2 護理配合方法

①嚴格要求絕對臥床休息,預防跌倒損傷、骨折等;遵醫囑應用藥物治療來緩解癥狀;頸部合理制動,預防頸部轉動而加重癥狀;保持病房內安靜、舒適,指導患者練習全身心放松和緩慢規律呼吸,必要時給氧改善動脈供血。②心理認知干預:頸肩腰腿痛患者反復發作、病程長,患者焦慮、急躁、失望等情緒是很明顯的,這也直接對治療及康復造成一定干擾。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及想法,給予解答和疏導,增強患者信心。同時,耐心說明頸肩腰腿痛相關知識,讓患者了解頸肩腰腿痛發生發展規律,進一步深入了解頸肩腰腿痛及其治療方法,更加積極主動配合治療、護理。③康復護理:根據患者個體差異性制定個體化康復護理計劃,詳細的向患者說清楚理療、針灸、正骨手法治療的作用及注意事項。先詢問用藥史及過敏史再給患者用藥,監測用藥反應情況。在疼痛癥狀有所緩解后指導患者循序漸進的鍛煉頸肩腰腿部肌肉功能。④生活護理:糾正患者不良姿勢,避免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適當活動緩解肌肉疲勞和損傷。穿衣時注意保暖頸肩腰腿部,避免受涼,保持充足的睡眠。

1.3 觀察指標

根據患者的表現、癥狀、活動情況來評價療效,以CASCS量表評估頸椎功能情況,包括主觀癥狀、生活能力、臨床體征這3個維度,總分100分,得分高則功能好[2]。顯效:治療后患者頸肩腰腿痛消失,肢體及關節功能活動正常;有效:治療后頸肩腰腿痛消失,肢體及關節功能活動改善;無效:無明顯好轉征兆。分別于治療前后評估患者VAS視覺模擬疼痛評分,0分為無痛,1~3分為輕度疼痛,4~7分為中度疼痛,8~10分為重度疼痛。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1.67%及CASCS評分(90.2±1.3)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經過治療后VAS疼痛評分相比于組內治療前水平均顯著下降(P<0.05);同時,觀察組治療后VAS評分(2.1±0.3)分相比于對照組更低(P<0.05),見表 1、表 2。

表1 兩組患者觀察指標比較[(n, %),]

表1 兩組患者觀察指標比較[(n, %),]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差異顯著(P<0.05)。

VAS評分(分)顯效 有效 無效 總有效率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n=60) 26 29 5 91.67 90.2±1.3 5.2±0.6 2.1±0.3●對照組(n=60) 22 25 13 78.33 86.1±0.8 5.1±0.5 3.1±0.5●χ2/t 10.624 8.124 4.1830 4.1830 20.8057 0.9918 13.2842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組別臨床療效 CASCS評分(分)

3 討論

頸肩腰腿痛者中多存在神經壓迫癥狀,不同節段脊柱神經對應不同的肢體反射區,患者會出現不同癥狀。同時也多存在腰椎間盤、頸椎間盤突出的表現,頸肩腰腿痛屬于退行性病變,中老年病變率最高,近些年因為不少青年人久坐等工作方式使得其發病年齡明顯年輕化。頸肩腰腿痛發生后肌肉功能退化也會降低關節穩定性以及韌帶韌性,破壞關節平衡[3-4]。中醫在頸肩腰腿痛治療中有廣泛的應用,屬于中醫痹癥范圍,認為經絡氣血不暢是其發病機理,并認為調暢氣血、舒筋活絡是治療關鍵點。針灸是中醫理療最常用的手段,根據病癥差異選擇對應的主穴與次穴,并以特定的針刺方法對穴位進行針刺來發揮刺激經絡的效果而舒筋活絡。針灸還可以行氣活血、解痙止痛、除濕祛寒、改善血液循環及氧自由基代謝,這對調節脊柱環境及神經功能、肌肉痙攣等都有效[5-7]。正骨也是常用的中醫手法,具有安全可靠的特點,主要是對偏移關節進行松動而使其回歸正常生理解剖位置,改善關節對合關系,調節神經根及椎間盤偏移、緩解神經壓迫、恢復脊柱平衡及功能[8]。正骨手法在骨骼、穴位、肌肉層面也同時展開治療,可以達到比較理想的松解黏連、舒筋通絡的效果。本組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聯合使用中醫正骨與針灸療法后整體治療有效率更高,達到了91.67%。同時,觀察組治療后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CASCS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另外,正骨過程中根據患者的身高、體型胖瘦來靈活調整前屈角度,提高患者的舒適度。肥胖類患者的腹部有較多脂肪,前屈角度太大時正骨用力則難以精確傳到棘突,也就不能有效糾正偏移棘突。正骨時要選取合適的方法,力度要輕柔,防止再次傷害患者。針對治療依從性比較低、健康狀況不良好和功能要求比較差的患者來說,治療標準可以適當的放低。

綜上所述,中醫治療頸肩腰腿痛具有確切的療效,中醫治療手段有很多種,正骨手法聯合針灸治療會提升臨床治療效果,并且操作簡單、經濟、實用,無副作用,在基層醫院中可以大力推廣使用,具備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

猜你喜歡
棘突正骨腰腿痛
棘突記憶合金內固定裝置生物力學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
健康成人胸椎棘突偏歪的X線研究
圖說
中醫針灸聯合正骨推拿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效果分析
醫針灸綜合治療頸肩腰腿痛的臨床效果
搓腰
——壯腎
講述正骨人的故事
只有做手術才能緩解腰腿痛嗎
推拿治療腰腿痛386例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