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為中心”理念下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設計的思考

2021-09-28 20:52陳海霞
求知導刊 2021年33期
關鍵詞:課堂教學設計學為中心初中道德與法治

陳海霞

摘 要:教育教學的主體是學生,以學定教要貫穿在每節課的始末。文章以具體的課堂教學為例,探討“學為中心”教育理念在具體教學中的應用,用理論指導課堂實踐,通過課堂實踐豐富理論的內涵,讓課堂教學更加有效,讓教育更適應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學為中心”理念;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1)33-0069-02

“學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源于美國教育家杜威的“以兒童為中心”的觀念,倡導凸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道德與法治學科作為思想教育的主陣地,其教學目的在于讓學生學而后思,思而后行。在課堂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點燃學生思想的火花是實現課堂實效的關鍵。本文以部編版七年級下冊“生活需要法律”的教學為例,探討了“學為中心”理念在具體課堂中的應用。

“生活需要法律”是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第九課的第一節,包括“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和“法治的腳步”兩個目題。第一目“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從橫向和縱向兩方面說明生活需要法律。第二目“法治的腳步”,主要通過說明法律產生的過程,使學生了解法律的本質,明確法治是現代國家最文明、最合理的治理模式,從而使學生掌握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本課是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的起點,讓學生通過學習了解法律存在的必要性,認識到法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認識到法律的產生以及法律的本質,進而為法治建設而努力。

一、創設真實的教學情境,體現生活氣息

統編道德與法治教材倡導“向生活學習”,教學素材的選擇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實現教學與生活的銜接。教師要帶領學生走進生活,通過“課堂導入”“走進生活”“課后作業”等環節,實現在實際生活中感悟書本上的理論知識。

以本節課的導入環節為例:

情境體驗,導入新課:每天早晨來到校園,聽到國歌響起,你都是怎么做的?

生:肅立敬禮,唱國歌。

師:面向國旗,肅立致敬,唱國歌,同學們的這種自覺行為跟法律也是密切相關的,你們知道這關系到哪幾部法律嗎?

在學生回答得不夠全面時,教師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的相關規定。

對于每天的升旗儀式,學生再熟悉不過了,其也與法律相關,教師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感知法律與生活的關系,導入本課話題。

二、問題設計符合學生的思維邏輯

“法律與生活的關系”是教學重點,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表演主題情景劇,以加深學生的印象??赐昵榫皠”硌莺?,學生的主要感受是“法律在身邊”,但對于“法律嵌入生活”和“法律指導人們未來的生活”缺乏相應的思考。教師通過設置問題層層推進知識的講解,讓學生從橫向上明確法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再通過組織“看一看”“連一連”“找一找”等活動,讓學生從縱向上明確法律關系到我們的一生。具體設計如下。

情景?。悍稍谀阄疑磉?/p>

甲:快點快點,民警叔叔的法治講座開始了!

乙:急什么啊,法律就是管罪犯的,和咱們有啥關系!

甲:這你就不懂了吧,你幾歲上學?

乙:六歲??!

甲:這是義務教育法給你的權利哦,你早上過馬路看紅燈了嗎?

乙:那當然了,紅燈停,綠燈行。

甲:這是你在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啊。還有你媽給你網購的那雙假冒偽劣籃球鞋退貨成功了嗎?

乙:七天無理由退換啊,我明白了,這也是法律在保護我們??炜炜?,我要去聽講座。

……

乙:剛才聽了民警叔叔的講座,真的是受益匪淺啊。原來隨便給同學起外號是違法的,我以后再也不會這樣了,我以后上課要認真聽課,遵守紀律,珍惜權利。

思考:六歲上學、紅燈停、假貨退換,包括前面提到的升國旗和唱國歌,這些都成了我們習以為常的行為,為什么會這樣呢?

結論:法律已經嵌入我們的生活,成了我們的行為規范。

教師可以追問:乙同學以后的表現會不會有進步?為什么?你從中得出什么結論?

分析得出:法律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服務于當下,更能指導我們未來的生活。

三、環節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邏輯

建構主義認為人的知識不是教會的,而是在探究過程中通過意義建構獲得的。教師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中應注意環環相扣,上一級目標為下一級目標服務,激活學生的思維,滿足學生的求知欲?!胺ㄖ蔚哪_步”是本節課的難點,筆者做了以下設計。

法律本質,談古說今

第一步,播放視頻:法律的產生史。

學生觀看并思考:原始社會有沒有法律?人們靠什么調節人際關系?法律是在什么情況下創制的?

明確:原始社會沒有法律,人們靠習慣并借助神靈的力量調節關系。在有了國家、有了階級后,人們創制了法律。

第二步,學習《漢謨拉比法典》相關知識。

《漢謨拉比法典》是一部典型的奴隸制法典,突出特點就是確立社會各階層不同的法律地位,以維護奴隸主階級的統治秩序。同時,法典在財產、債務、婚姻家庭、法院組織和訴訟等方面都有比較詳備的規定。

問題:根據《漢謨拉比法典》的特點,說一說法律創制的目的是什么?

得出法律的本質: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是統治國家、管理社會的工具,也是調整社會關系、判斷是非曲直、處理矛盾和糾紛的標尺。

過渡:有了法律就有法治了嗎?我們來探尋法治的腳步。

推進法治,人人受益

第一步,讀史明理:閱讀“明朝方孝孺案”相關故事。

學生讀故事并思考:方孝孺案是否屬于“法治”?

猜你喜歡
課堂教學設計學為中心初中道德與法治
基于課程標準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
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課堂教學藝術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運用
創新視角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模式探究
開放教育下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學為中心:把學生推向課堂的最前沿
積極構建“學為中心”的信息技術課堂
“翻轉課堂”在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的問題與優化方式探索
淺談課堂教學設計的重要性和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