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教”理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之我見

2021-10-04 13:13袁新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21年16期
關鍵詞:教學滲透小學數學

袁新

摘要:第八次課程改革已經推行近20年,《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也明確提出數學課程的性質和培養目標。但是,現在的小學數學課堂還是沒有跳出“教師講和學生練”的怪圈,使勁地灌輸大量的練習題加重了學生的學業負擔,讓學生、家長都苦不堪言。

關鍵詞:小學數學;三教思想;教學滲透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16-0079

一、“三教”教育思想的內容

“三教”教育思想是貴州師范大學原副校長呂傳漢教授于2014年首先在國內教育界提出來的,全稱是“教思考、教表達、教體驗”。呂傳漢教授指出:教師的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積極引導學生自覺地、主動地探究客觀事物的屬性、發展和內在聯系,從中找出規律,形成自己的認識,努力培育“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他還強調要把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與思維發展,貫穿于教育教學活動的全過程。

“三教”教育思想是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能力發揮到最好水平的一種教學模式。

二、“三教”教育思想的提出背景

早在1999年,我國的第八次課程改革就明確提出: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習活動的參與者、組織者,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

然而,在當今大氣候比成績、排名次、看升學率,論績效、算獎懲的背景下,第八次課程改革進行了20年之久,我們的廣大教育工作者還在運用七八十年代的教育方式進行教學。滿堂灌,教師講得滔滔不絕,學生聽得昏昏欲睡;題海戰術,不管小學生課外作業量的要求,各學科教師你爭我趕,都怕學生有休息的時間,學生一小時,教師八十分鐘,搞得學生放學后只有作業。學生、家長怨氣多多,卻又敢怒不敢言。

不只是小學數學課堂,其他學科也是如此。針對小學學科教學出現的問題,為落實“減輕中小學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的要求”,呂傳漢教授于2014年提出“三教”思想并大力推廣運用。

三、“三教”教育思想的滲透

1.在課堂導入中滲透

恰當的導入能奠定課堂的基礎、激發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創設良好的課堂開端等。數學課堂中創設情境導入的時候,就能把教學生思考和表達貫穿進去,收到更好的效果。這比教師單獨講授作用更大,更能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

在情境創設好后,一定讓學生的主體作用彰顯出來,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讓學生小手高舉、小腦袋快速轉、小嘴巴傾訴,教會學生在情境中思考,在情境中發現,在課堂中表達。學生根據思考發現的信息反饋給全班學生,教師適當的引導、指導和點撥只體現“導”的作用。這樣堅持訓練不但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能力,提升學生的成績,教師的教學活動也會顯得輕松有效。

2.在教學活動中滲透

“三教”中,體驗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也是學生的一種學習方式,主要通過學生進入教學內容所描述的環境中進行學習、體驗、感悟與得到知識經驗的一種學習方法。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還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比如,學生坐在教室里聽教師講“1千米有多長、1牛頓有多重?”,這是間接學習;而讓學生走出課堂去估一估、走一走、看一看、稱一稱、算一算,實際體驗“1千米有多長、1牛頓有多重”,這便是體驗學習。兩種學習的效果,后者肯定優于前者。筆者有一次在教學研討活動中執教二年級數學《克和千克的認識》這一內容時,讓學生自主體驗物質的質量,從一枚鋁質二分硬幣約1克開始,5枚硬幣、10枚硬幣、一盒訂書釘、一包250克的食鹽、兩包250克的食鹽……整堂課中學生邊體驗邊表達,試一試、想一想、說一說的過程就把《克和千克的認識》在大腦中烙下了印記?!绑w驗學習”的效果就得以彰顯。

3.在練習要求中滲透

數學教學活動對知識點的掌握、應用,就要有適當的、有效的訓練,通過相關試題的訓練,讓學生把概念、定理、定律、方法融會貫通,熟練掌握,力求熟能生巧。一般情況下,教師的做法普遍是全班學生做同樣類型的題,相同數量的題,難易程度統一的題,“體現公平、一視同仁”,忽略了差異性。

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接觸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班上有優等生,也就是成績好的學生;班上還有成績中等的學生和后進生。學生知識結構不一樣,學生的能力水平也不一樣,統一要求便宜了部分學生,難為了某些學生;或者說統一的要求給某些學生提高了要求,對部分學生起不到訓練思維的作用。

作為教育工作者的筆者,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就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能力水平等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作業設計和要求上分層安排,讓能力強的學生有思考提升的空間;讓中等部分的學生能夠在訓練下逐步提高向優生邁進;讓成績和能力稍差的學生有適合自己水平的練習題訓練,培養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和興趣,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這樣,分層要求,用不同的習題來進行訓練,所有學生都有適合自己的練習題,所有學生都在練習中有思考提升,形成在教學活動中學習、提升的教育教學目的。

總而言之,“三教”教育思想在數學課堂中的滲透是一盞航燈,為教育的目標指明了方向?!叭獭苯逃枷氩粦撝皇菙祵W課堂教學活動的航燈,更應該是學生整個學習生涯和人生旅途上的方向標。它能讓我們的教育工作者摒棄老舊差的教育教學模式,把“三教”教育思想貫穿在整個教育教學活動中。

參考文獻:

[1]呂傳漢.數學課堂中的“三教”教育思想.小學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

(作者單位: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石板鎮樂意小學563108)

猜你喜歡
教學滲透小學數學
淺談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滲透對話理念
聯系觀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滲透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節約教育
數學文化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
德育教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滲透
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
數學錯題的自主管理與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