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電氣控制技術”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實施

2021-10-10 23:27王金輝張保忠侯杏娜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21年22期
關鍵詞:電氣控制專業課知識點

王金輝 張保忠 侯杏娜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廣西·桂林 541004)

0 引言

2016年習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強調高等教育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為此,各高校以教育部出臺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為指導,開展課程思政建設,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類課程教學之中。專業課成為課程思政的重要“戰場”,形成與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協同效應的局面。如何在專業課程中開展思政教育,實現思政教育與專業課完美融合成為全國各高校課程思政改革的焦點。對此,已有多人進行了實踐改革研究。馬玉春,曲超認為應該充分挖掘專業課程中蘊含的思政元素,做到知識傳授、能力培養、人格健全、價值引領相統一。而田麗鴻等認為由于專業課程特點不同,課程思政教育融入方法和啟動點均有所不同。閆爽等認為將思想政治教育和專業教育有機結合,開展具有課程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成為專業課程思政的關鍵。由此可見,專業課程思政的根本是均為實現“立德樹人”育人目標,但基于專業課的特殊性,實現課程思政的方法、手段均可不一樣。我校在貫徹落實課程思政建設方面開展了課程思政專項改革,以各專業的核心專業課為“龍頭”進行課程思政改革試點。作者所在的課程團隊負責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核心課程“建筑電氣控制技術”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旨在通過課程思政建設,對學生知識傳授的同時進行德育方面教育,使學生了解到專業和課程的重要性,增強專業認同感,樹立職業道德觀念,感受到學習知識跟實際工作和國家的未來緊密聯系。

1 課程開展思政改革的特點

“建筑電氣控制技術”課程是面向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屬于專業基礎必修課。開課學期為大三上學期,是專業學生由基礎課過渡到專業核心課程之間的一門重要課程。從教學目標、授課時間和教學內容方面均說明課程思政建設具有必要性。

1.1 教學目標:培養具有工程意識的工程師

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目標是培養優質的工程技術人才。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對工程科技人才的綜合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僅是文化素質,也包括職業理想、職業道德等素質。而思政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工程教育要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理念信念堅定,道德素質過硬、技術水平高的工程師。所以,在“建筑電氣控制技術”課程中進行職業理想、職業道德等素質引導是很有必要的。

1.2 授課時間:建立專業課程體系的初步階段

“建筑電氣控制技術”課程的學習對象為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大學三年級上學期,該課程是學生在學習了專業基礎課后開設的第一門專業核心基礎課程,也是后續專業核心課程的學習基礎,具有“承上啟下”之作用,處于“樞紐”之位置。需要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與國家發展需要相聯系,建立系統的專業課程體系觀念,把專業基礎根基打牢。在此過程中,課程思政教育起到“催化劑”的作用。

1.3 教學內容:具有很強的專業應用背景

“建筑電氣控制技術”是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的核心課程,所應用的背景是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建筑。課程不應只完成知識傳授,更應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幫助學生增強專業認同感,樹立學習信心,努力成為本行業出色的工程師。

2 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設計

將課程思政融入課程的有效途徑之一是將國家的政策、科技力量、科學家精神、職業道德的培養、創新精神與課程教學有效結合起來,采用適度、有效的激勵機制,通過以使命引領的方式,來推進課程的學習。建立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模型,研究課程思政元素挖掘方法和教學案例設計,探索專業課程思政引導方式,使思政元素與專業知識能夠有機融合,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達到課程知識目標的同時實現思想升華,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職業道德素養。如何結合課程知識點,將勵志的名人真事并與專業教學內容有機結合去挖掘課程思政元素成為本課程思政建設的最主要問題。課程思政實施結束后需要本課程開展的思政內容、思政效果、方法和手段進行評價和反思,作為進一步改進的參考。

2.1 教學目標設計

OBE理念下教學目標設定應包括知識、能力、素質三方面。傳統教學往往只重視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忽略素質塑造方面。教學資源打造課程品牌,課程思政建設要求以水乳交融的形式將思政元素融入專業課中,以專業課堂為主陣地進行德育教育。建筑電氣控制技術課程重點圍繞“工匠精神塑造、工程師職業素養培育、創業精神培養”三個方面素質的進行課程思政教育。

2.2 思政教育教學案例設計

對思政元素挖掘方法,課程思政應緊扣學科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方案實際?!敖ㄖ姎饪刂萍夹g”是一門技術基礎課,課程學習對學生的專業知識體系的構建、職業精神的形成、創新意識的培養具有較大的影響。挖掘“建筑電氣控制技術”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實現培養富有工匠精神和創業精神的現代科技人才。緊扣學科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方案實際,課程思政元素從主要是從名人軼事中挖掘,這些名人軼事也要跟所講授的知識內容有緊密相關,才能對學生起到激勵和引領作用,引起學生的共鳴。通過課程知識點分解,課程共有8個大方面,每一個知識點匹配1個思政元素,共挖掘8個思政元素,具體如表1所示。

表1:課程思政規劃表

2.3 效果評價設計

效果評價主要指學生對課程思政的評價,包括接受程度、思政效果等內容,通常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實施。課程思政教學效果評價包括多個方面,對學生的評價、對“課堂教學”的評價、對目標完成情況的評價。評價的方法有量化評價、質性評價。本課程的思政教育效果評價方法主要以問卷調查、學生寫心得體會等方面進行評價。問卷調查試卷給定表1中的教學知識點,把課程思政元素和思政要點內容設置成選項。

3 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實踐

課程思政建設最先在2020年下半年實施。課程實行小班教學,正常修課的有27人,均為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大三學生。在授課過程中,講到每個知識點的時候,以多種方式引入相關思政內容。每個思政內容與課程知識點的幾個地方有聯系,不占用專門時間去講,不占用專門時間。

課程結束后,給學生發放問卷調查,要求學生把課程內容與思政要素進行關聯。同時要求學生寫一篇心得體會,主要是圍繞融入課程思政教育后對學習有怎么樣的影響。

4 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效果分析

從問卷調查的結果看,在專業課的課程思政教育對學生的學習還是產生了一些積極的影響。10位同學能夠全部能夠把8個課程思政元素與知識點完全正確關聯,12的同學能夠對應上6個,這數據說明思政教育元素跟課程內容匹配較好。

從學生的心得體會反饋得知,專業課中融入思政內容,更容易把知識點記住。同時,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有利于課程思政的教學。通過講師課堂授課,學生提前查閱資料,學生課堂演講、分組討論等多個環節進行課程思政的融入,使得課堂不再是單一的知識傳授,而是變成了師生共同參與的教學模式。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目標更加明確。

5 結語

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進行了一個學期,對學生進行了課后調研,大部分學生對課程改革表示認同,對課程學習的意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把逐漸注意開始養成一些好習慣,對黨和國家有更深的認識,也對自己的未來發展注入了活力。

但學生也同時反映了一些問題,比如思政教育元素不夠豐富,把課程思政融入專業課的自然程度仍需進一步改進,教學方法與課程思政的結合不夠緊密,為達到“鹽溶于水”般的教學效果,課程思政的改革還需繼續。

經過進一步思考,個人認為課程思政的內涵很廣,只要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一切行動都可以認為是課程思政的范疇,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列舉具體的“故事”講述,學生更容易接受。

猜你喜歡
電氣控制專業課知識點
一張圖知識點
一張圖知識點
第四頁 知識點 殲轟-7A
“導入課”在高校專業課實施“課程思政”的實踐與思考
PLC控制變頻調速電梯電氣控制系統分析
對基于PLC的電氣控制技術應用的幾點探討
基于PLC技術的電氣控制應用分析
關于G20 的知識點
服務學習在高職社會工作專業課內實踐教學中的探索
研究生專業課學分制教學改革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