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和灸對南寧市亞健康人群的疲勞值療效觀察

2021-10-10 23:28許靖萍楊馨宇雷健茨王鴻紅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21年22期
關鍵詞:關元亞健康受檢者

許靖萍 劉 鵬 楊馨宇 雷健茨 王鴻紅*

(廣西中醫藥大學賽恩斯新醫藥學院 廣西·南寧 530222)

亞健康狀態指的是人體處于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一種狀態,該診斷沒有明確的理化指標,多以人的主觀感受為診斷依據,主要表現為疲勞乏力、失眠多夢、精神不振、記憶力減退、情緒不穩等,其中疲勞癥狀最為常見,故又稱慢性疲勞綜合征。本研究擬采用溫和灸方法,在中醫“治未病”理論指導下,發揮溫和灸在防治亞健康方面的優勢,為疲勞癥狀干預研究和應用提供更為簡便有效的方法。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病例的選擇

本研究的病例共收集60例亞健康狀態廣西南寧市的受試者。

1.2 實驗設計方法

1.2.1 對照

本研究貫徹臨床試驗對照原則,各組分型對照。

1.2.2 盲法

由于本研究艾灸治療操作的特殊性,很難實現雙盲或者三盲,故采用單盲法,即對數據分析、療效評價者盲。

1.3 療效評定標準

參考依照《亞健康中醫臨床指南》,擬亞健康癥狀積分量表,該量表采取4級評分法,根據受檢者感覺針對15個條目進行評分:從來沒有的記0分,很少有的記1分,經常有的記2分,持續有的記3分。

臨床療效標準:

臨床痊愈:臨床癥狀消失或基本消失,積分減少>90%

顯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積分減少>70%

有效:臨床癥狀有好轉,積分減少>30%

無效: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甚或加重,積分減少不足30%

注:計算公式-尼莫地平法:[(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x 100%1.1受檢人群篩選流程

1.4 研究方法

1.4.1 溫和灸法

取穴(腧穴的定位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腧穴名稱與定位》):陽虛型組采用關元、足三里(雙側)、三陰交(雙側);氣虛型采用氣海、關元、足三里(雙側);寒濕型組采用大椎、豐?。p側)、解溪。陰虛型組采用太溪(雙側)、涌泉、三陰交(雙側);淤血型組采用復溜、血海(雙側)、曲池;痰濕型組采用豐?。p側)、中脘、陰陵泉。操作:由指導老師對項目組各組員進行穴位指導和溫和灸操作培訓后,給予自療。將艾條一端點燃,對準應灸的穴位進行熏灸,將和皮膚的距離掌握在3~4cm,以受試者艾灸部位有溫感而無灼痛為宜。每個穴位灸10分鐘,以皮膚紅暈為度。每日1次,1個療程共10天,持續艾灸3個療程。

1.4.2 療程

在治療3個療程后觀察并詢問療效,做好個人記錄。治療期間囑所有受試者盡量保持樂觀的情緒,養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避免過度運動引起疲勞。

1.4.3 指標

(1)主要化驗指標。

SOD:采清晨空腹靜脈血,交于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體檢中心檢測,檢測過程嚴格按照操作程序和技術參數進行,檢測的儀器和試劑均在要求的控制范圍內。

血常規:血常規化驗是了解免疫力的化驗項目之一。血紅蛋白的減少可能代表貧血,缺鐵性貧血可引起細胞免疫功能缺陷等等。

(2)主要觀察指標。

疲勞量表(fatigue scale 14,FS-14):此量表系英國某心理醫學研究室的Trudie Chalder等許多專家編制的,共有14個條目,該表中第1至第8項反映軀體疲勞,第9至第14項反映了腦力疲勞,評分越高表示其疲勞的程度越重。

2 結果

2.1 研究人群分組概況

參加本研究共有60人,最終60例均納入統計。60例均完成3個療程的治療,參與前后抽血化驗,無脫落及剔除病例。

2.2 兩組受試者治療前后疲勞量表評分對比

治療前后對比,治療后治療組疲勞值較治療前顯著改善(P<0.05),對照組治療前后未見明顯變化,治療后兩組組間比較,治療組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顯示兩組都可以顯著改善亞健康受試者的疲勞狀態,但治療組效果顯著,明顯優于對照組,見表1。

表1:兩組亞健康狀態受試者治療前后FS-14評分變化情況比較(x±S)

2.3 兩組受試者治療前后亞健康狀態數值對比

治療前后對比,治療后治療組亞健康數值較治療前顯著改善(P<0.05),對照組治療前后未見明顯變化,治療后兩組組間比較,治療組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兩組都可以明顯改善受試者的亞健康狀態,但治療組效果顯著,明顯優于對照組,見表2。

表2:兩組亞健康狀態受試者治療前后亞健康評分比較(分,x±S)

2.4 兩組受試者治療前后血清SOD變化情況對比

治療前后對比,治療后治療組SOD數值較治療前顯著改善(P<0.05),各項指標均有所上升;對照組治療前后未見明顯變化。治療后兩組組間比較,治療組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兩組均對亞健康受試者的免疫能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表3:兩組亞健康狀態受試者治療前后血清SOD變化情況比較(分,x±S)

3 討論

亞健康狀態又稱慢性疲勞綜合征,因其疲勞是諸多臨床表現中最典型、最主要的癥狀。故采用疲勞量表來作為疲勞值的觀察指標以及結合亞健康狀態積分表評估艾灸的臨床療效。

根據以上兩表的數據,結果顯示,治療后受檢者的血清SOD與疲勞值、亞健康狀態均明顯改善,治療前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本研究認為此為艾灸對疲勞值的有效影響。艾灸,有著溫通散寒、撫陽固脫、散結祛瘀、保健養生的作用。清代名醫吳遵程所著的《本草從新》提出:“艾葉苦辛....純陽之性....通十二經,走三陰(太、少、厥),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止諸血,溫中開郁,調經安胎....”。

艾灸療法是利用動脈性充血的原理發揮治療作用的。充血時,由于局部血液循環速度加快,動脈血流入增多,局部氧和營養物質供應增多,并能促進局部物質代謝,增強組織、器官的功能,從而提高組織的抵抗力,加速炎癥滲出物的吸收和組織內毒素的排泄,促進損傷組織的再生修復,因此具有積極的防御作用。說明艾灸具有提高人體防御能力的作用,比如對足三里、關元穴、命門穴、中脘穴等保健要穴施灸,可增強人體正氣,提高抵抗內外邪的能力。而疲勞程度與機體免疫能力呈反比,疲勞程度增加,受試者免疫功能下降。

亞健康人群以虛性體質為主,其中陽虛、氣虛型占據一半以上。陽虛型組采用關元、足三里(雙側)、三陰交(雙側)進行溫和灸治療亞健康狀態;氣虛型采用氣海、關元、足三里(雙側)。關元穴是小腸的募穴,《醫宗金鑒》:“主治諸虛腎積”,調任溫督、協調陰陽。足三里穴為足陽明胃經合(土)穴,乃歷代治療虛勞贏瘦之強壯要穴,唐代醫學家王燾在其《外臺秘要》里提出“三里養先后天之氣,灸三里可使元氣不衰,故稱為長壽之灸”,還可以補益氣血、調理脾胃。三陰交為肝、脾、腎三經(足少、太、厥陰)交會穴,健脾調胃,調補肝腎。氣海為任脈穴,《針灸資生經》:“治臟氣虛憊,真氣不足,一切氣疾久不瘥,皆灸之”,補一身元氣,益氣助陽,補氣理氣,培元固本。以上穴位均具有調任溫督,補益氣血,健脾和胃的作用,都為治療保健之要穴。

研究結果顯示,溫和灸以上穴位,疲勞值顯著降低。如通過溫和灸上述氣海、關元兩穴,可以鼓舞正氣,調整機體氣血狀態,達到消除疲勞的目的;艾灸氣海、關元穴能夠較好地改善CFS患者的疲勞、焦慮癥狀,并提高其免疫力,是治療CFS的有效方法;艾灸足三里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受檢者治療后亞健康狀態積分表數值明顯減少體現在疲乏無力、關節酸痛、食欲不振、易于感冒的臨床癥狀減弱。治療后疲勞總分值數值明顯減少體現在:(1)疲勞困擾的經歷;(2)需要更多的休息;(3)感到犯困或昏昏欲睡;(4)感到虛弱,治療后該四點回答為“否”。 艾灸后,體內陽氣得到補充,使得機體臟腑、經絡、形體、官竅得到溫煦,抵御外邪和調節腠理能力加強,畏寒、疲乏無力、食欲不振、易于感冒癥狀減輕;

由此可見,艾灸對疲勞值有降低作用,治療后可明顯改善受檢者的疲勞狀態、亞健康狀態,降低受檢者的自主疲勞感,提高生活質量。該治療方案的安全性較高,受檢者無暈灸、燙傷等不良反應,效果顯著,同時艾灸使用方便,經濟價廉,取材容易,適應癥廣泛,療效顯著,安全可靠,毒副作用少。因此,建議在臨床進行推廣使用。

猜你喜歡
關元亞健康受檢者
細節護理在健康體檢中心護理服務中的應用及體檢滿意率分析
冠狀動脈CTA檢查前需做哪些準備?
甩掉亞健康 我們在行動
獨灸關元穴效應探析
健康管理對糾正體檢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評價
豬群亞健康
艾灸三陰交和關元對圍絕經期綜合征性激素水平的影響
《內經》治未病與亞健康的干預
兒童亞健康防治
針刺關元等穴配合補陽還五湯治療中風恢復期偏汗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