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歷史教學中滲透家國情懷核心素養的基本策略

2021-10-11 20:12張青惠
新課程·上旬 2021年36期
關鍵詞:家國情懷滲透策略高中歷史

摘 要:從兩個方面對高中歷史教學中滲透家國情懷核心素養進行探討,一方面論述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滲透家國情懷的意義,另一方面提出高中歷史教學中滲透家國情懷的實踐及部分方法。

關鍵詞:高中歷史;家國情懷;滲透策略

歷史作為一門講述史實、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史觀的學科,在各個學習階段都有著獨特的意義,在高中歷史課堂上滲透家國情懷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課題。

一、高中歷史教學中滲透家國情懷的意義所在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向學生滲透家國情懷有著其獨特的作用。高中階段是學生“三觀”形成的重要階段,也是學生接納正確思想的關鍵時刻,在這一階段向學生滲透家國情懷無疑是最為合適的。而透過高中歷史的教學來完成這一工作,也是具有實際意義的。學生能從革命先烈的血淚故事中感受到國家建立的不易,也能從悠悠千載文化的傳承里感受到國家歷史的悠久,這對于學生個人性格的形成和歷史責任感的培養也都有好處。

二、高中歷史教育中滲透家國情懷的實踐

想要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滲透家國情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需要諸如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多個方面共同努力。只有做到了這些的統一,才會讓家國情懷的滲透變得有價值、有意義。

(一)合理的課堂模式

想要完成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滲透家國情懷的任務,就一定要從教學模式著手,在課堂模式上做出變革。以往的歷史課堂上教師往往擔任著講述者的身份,可一旦講授的內容枯燥,或者太過執著于書本段落的背誦記憶,就會讓歷史課堂變得不那么生動和吸引人,學生也可能會因此走神、發呆,非但滲透不了家國情懷,還會阻礙教學任務的完成。如在人教版高中歷史“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的教學中,就可讓學生成為課堂的講述者。課前教師先布置好問題,讓學生尋找自中華文明源起就有的,并且延續至今的一些文明與習慣,課堂上學生可以大膽講出自己的答案,教師負責糾正和評價,同時穿插完成授課目標,滲透家國情懷。

(二)對輔助設備的應用

信息化、現代化的課堂設備不斷更新換代,從最早的投影儀發展到今天的多媒體,再到結合“互聯網+”的設備,這些課堂輔助手段的應用,都可以幫助高中歷史教學滲透家國情懷。比如,在人教版高中歷史“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五四運動的相關視頻與音頻,讓學生了解那個年代里無數熱血青年的奮斗。這樣的方式既可以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吸引學生,又可以在完成授課目標的同時將家國情懷滲透進去,這是一種高效、合理的教學方式。

(三)在游覽中完成授課

高中學生心智已經成熟,可以通過景來感受情,并且易管理,所以適當的時候可以帶領學生到相關的紀念館、古跡中感受歷史,借此來完成對家國情懷的滲透。如在進行人教版高中歷史“正面戰場、敵后戰場和抗日戰爭的勝利”的教學時,就可以帶領學生到當地的抗日歷史紀念館,通過紀念館里存留的物品和歷史故事來讓學生感受戰火紛飛歲月里人們的抗爭,用這種方式來讓學生明白家國情懷的含義。

(四)透過歷史人物進行家國情懷的滲透

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通過歷史的記錄,跨越千年來到課本中一定有他們的道理,而這道理的背后往往就是我們需要的家國情懷,教師如果可以抓住這一點進行渲染,課堂也將十分精彩。如在人教版高中歷史“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這一單元的授課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對林則徐、鄧世昌、于成龍等歷史人物的故事進行講述與演繹,甚至可以進行辯論探討。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感受歷史名人身上愛國、愛家、愛自己的品質,借此完成對家國情懷的滲透。

綜上所述,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滲透家國情懷核心素養是十分有益的,做到這了這一步,就能對歷史教育和學生性格養成提供巨大的幫助,透過課堂、設備、授課方式、歷史人物分析等方式來授課,就可以逐漸做到對家國情懷的有效滲透。

參考文獻:

[1]王云霞.高中歷史教學中時空觀念的設計能力研究與家國情懷的培養[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19):11-12.

[2]程昱.以史為鑒建設法治國家:以《羅馬人的法律》為例談家國情懷的教學策略[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8(10):88-90.

作者簡介:張青惠(1996—),女,漢族,甘肅白銀人,華中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在讀,白銀市第十中學教師,主要研究方向:高中歷史教學。

猜你喜歡
家國情懷滲透策略高中歷史
討論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家國情懷教育
中學音樂教學中德育的滲透策略探析
高中歷史學科高效課堂的構建
核心素養與語文教學的家國情懷
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高中歷史的學習感悟
包產到戶與包干到戶——岳麓版高中歷史教材商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