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務群教學之高中草根課堂現狀一窺

2021-10-11 21:16沈菲菲
新課程·上旬 2021年36期
關鍵詞:語文課程文本情境

沈菲菲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的語文課程體系,是以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為綱,以學生的語文實踐為主線,以學習任務群為呈現方式來組建的。課程標準中,對老師的教學及學生的學習的要求是:我們必須要以學習者為中心,強調語文學習的實踐性和真實情境下的語文實踐學習活動。

一、任務群教學之“不得不發”

新課標將語文核心素養提煉為:語言的建構和應用、思維的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語文核心素養的確定,明確了語文課程在“立德樹人”這個總目標下,應擔當起的不可推卸的責任。在當下語文課程的逐步轉型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轉變,強調高中語文教學要以學習任務群的課程組織方式,進一步將學習者推上課程實施和評價的主體地位。這就再一次凸顯了語文課程中所滲透的人文性。

二、任務群教學模式“不遂人愿”

首先我們不能停留在“高大上”的任務群教學的概念,而是要在一線教師的課堂上,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探索任務群教學存在的盲區,面對一線老師遇到的實際問題,從而尋找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

首先,教師自身對任務群模式理解不透徹,教學中還是側重于單篇選文教學,開展任務群教學的動力不大。單篇教學,老師追求的只是將某一篇文章講懂讀透,而任務群教學重在提高語文素養。語文課堂不是為某一段文本而生,是為了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深度,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素質和實踐性。任務群教學,是為達成語文素養提高的目的而生的,培養的是學生的深度思維,是拓展和延伸式的學習。

其次,部分老師為了“任務群”而“任務群”,設置的任務脫離學生可理解的生活實際,為了“任務群”設置“假情境”,學生參與度不高,沒有學習的熱情;或者情境是真情境,老師組織卻十分機械,導致學生興趣滿滿卻所得空空。我們首先要尊重學生的學習體驗,才能真正做到“為學生而教”。

三、任務群教學研究的“草根策略”

任務群教學所依托的是學生的多元化探索和學生的個性化解讀。

1.師生共合作

這種教學新模式,老師和學生要共同參與設計,尋找真正具備可行性的任務群教學方案,讓學生能思考、能動手。在任務群教學的過程中,師生共同承擔起以學生為主體的、具有人文性特征的任務群學習重任。我們要將學生的自主學習作為任務群教學的主要抓手,用豐富的學科知識,引導學生參與,調動他們自主學習的主動性。語文課堂上,只要讓學生學得對,相信他們能夠學得好,學得有效。

一線教師以備課組為單位,開展草根研究任務群教學設計(如何設定目標、如何整合具體文本、如何優化課堂等),尋找具體實施辦法和路徑;我們將單篇的文本教學進行整合,是知識與信息的合并與打通,單篇教學的閃光點亦可融入任務群教學的具體設計中,從而豐富任務群教學的細節。一個人的智慧是有限的,我們要集思廣益,結合眾人的智慧,發揮集體的力量,不能一個人單打獨斗,沉浸在老一套的教學經驗中故步自封。

2.方法多探究

將高中語文教材進行學習情境、學習資源、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的整合,尋找出體現任務群教學設計中的人文性的最佳設計辦法,探尋其一般規律;放棄單一的文本閱讀,教師引導并鼓勵學生將多種文本進行對照式閱讀、討論、學習,將成為語文教學課堂的常態。我們不應該僅僅以書本知識和學科內容為中心,要以人的成長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而學科內容只是載體。老師要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讓語文學習活動更加豐富。

3.課后巧評價

在課堂的開展過程中,我們要觀察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沒有閃光點,而這些閃光之處正是促使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及語文核心素養得到提升的量變點。

對學生進行及時有效的個體評價及整體評價,是我們對任務群教學效果的有力檢驗。高考語文向來不是教師教什么,卷子考什么。但是我們要改變學生,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沿著正確的道路前進,自然就會在語文學習“山重水復疑無路”的時候,走到柳暗花明的“桃花源”。

不要把任務群教學當作一種負擔,如果我們在單篇文本教學中不可自拔,甚至以為可以靠此維生,再吃二十年教師飯的時候,請回頭看看自己的課堂吧,恐怕已經是一潭毫無漣漪的死水了!老師們,為了生動有趣的語文課堂,為了可愛可喜的學生們,讓我們勇敢地斷臂重生,“要看銀山拍天浪,開窗放入大江來!”

猜你喜歡
語文課程文本情境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在808DA上文本顯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識別
護患情境會話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大學語文課程的“思化”品質認識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話故事《坐井觀天》的教學隱喻
項目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程中的應用
語文課程改革深化中的學校擔當
高中語文課程應該更加貼近生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