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現狀及策略分析

2021-10-12 08:23劉少熒
錦繡·下旬刊 2021年10期
關鍵詞:思政教育新時代高校

摘要:思政教育始終是中國教育改革深化的重要戰略部署之一,強化學生思政教育,對學生全面發展具有指導性作用。本文基于對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現狀進行解讀,而后總結出具體發展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時代;高校;思政教育;現狀;策略

伴隨全球化持續深入與互聯網信息技術迅速發展,人們更加向往美好生活,其價值觀也呈現出多元化趨勢?,F代大學生身為接觸時代脈絡反應最明顯、接觸網絡信息最頻繁的群體,受多元化意識形態影響最為嚴重。而且,當前高等院校思政教育也存有諸多問題,并面臨著巨大壓力。由此,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完善高校思政教學模式,推動大學生思想進步,是當前學校思政教育部門需要研究的重點問題。

一、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現狀

(一)思想政治教學觀念陳舊

因受到以往教學觀念的直接影響,部分思政教育工作人員未能真正了解新的師生關系,其教學觀念相對陳舊落后,具體表現為:一質量觀錯誤。將教育質量和教學質量、辦學規模及效益化為等同,將專業理論知識教學作為中心,過于注重辦學規模與經濟收益,忽略了大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二是教育觀錯誤。將大學生作為知識被動接收者,向學生盲目灌輸各種思政教育內容,與學生現實生活相脫離,致使思政教育“單向施教”,抹殺了大學生主體位置。三是人才觀錯誤。部分教師認為只有專業成績高且外語成績優秀的學生才可以成才,忽略了學生自身道德品質與身體素養。

(二)學生政治信念不夠清晰

現階段,大學生生活環境十分優越,在信息多元化影響下,大學生群體對理想信仰這一概念相對迷茫,使得部分學生對自身理想信念感到十分模糊,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首先,政治理念的冷漠性。許多學生對中國各類政治活動十分冷漠,不想去了解政府發展動態、實時新聞,只是將精力放在教材專業理論知識上,忽視了對政治信仰的了解認同,致使學生信仰出現危機。其次,信仰多元化?;谛聲r代背景下,各個國家思想文化與中國思想文化相互碰撞交融,致使我國主流思想受到侵蝕,對高校學生思想觀念形成極大影響。最后,信仰虛無性。在現代社會發展進程中,部分西方資本主義因素對中國社會主義理論形成極大干擾,影響了高校學生對社會主義的理解和認識,甚至部分大學生認為我國社會主義發展沒有實際意義,動搖學生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從而拋棄自身政治信仰。

二、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策略

(一)轉變思政教學理念

伴隨我國高等教育改革日益推進,高等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人員要積極改變自身教學理念。首先,樹立科學正確質量觀。將推動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實踐能力與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求作為權衡教學質量和成效的根本標準,讓高校學生思政素養得以全面提升,使其真正成為我國現代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建設的接班人。其次,明確以人為本的教育。國家領導人曾經提出,所謂思政教育,即指做人的“工作”,要重視“以人為本”。而將“以人為本”貫徹落實到高校思政教育中,就是始終堅持以人為本,重視文化育人、思想育人、環境育人及實踐育人,樹立起全方位、全員育人的教學觀念。最后,樹立積極健康的人才觀。伴隨我國高等教育從最初精英化逐漸轉變為大眾化,高等院校思政教育應面向所有學生,推動全體學生發展成才,使大學生成為現代社會所需的精英人才。

(二)優化思政教育體系

高等院校思政教育體系,是學校為了能夠實現思政教學目標運用的一種運作方式。如若想優化高等院校思政教學體系,則應當從以下幾點入手:第一,創建權責清晰、義務明確的領導體系。堅持并完善校長負責制,組建思政教育領導團隊,負責學校思政教育工作并貫徹落實對應責任制。第二,構建科學有效的評價獎懲體系。要想充分發揮出評價獎懲體系的效能和作用,評價獎懲應當適時、適宜,加強指標體系的合理性、科學性、專業性與可操作性。除此之外,家校與社會標準要做到一致性,以此保障學校思政教育教學評價獎懲體系的實用性和長效性。第三,優化各類保障體系。設置專項資金,加大思政教育經費投入;優化思政教育資源體系,為高校思政教育教學活動提供相應場所及設備;完善思政教育保障機制,讓思政教育更加規范化、標準化、制度化,從而大幅度提升思政教育質量和教育成效。

(三)提高學生認知水平

現階段,很多高校學生政治思想均處在迷茫狀態,學校應致力于提升學生自我認知能力和水平,使學生堅定自身理想信念,由此,學??衫枚嘣侄蝸硖嵘龑W生自我認知水平。首先,強化學生社會責任感以及榮譽感。從本質角度而言,“愛國主義”是各大高校政治思想的關鍵部分,其教育以大學生正確三觀為基礎,主要呈現在學生自尊心、社會責任感以及國家榮譽感等層面,而這亦是激勵大學生群體精神進步的主要源泉。隨著時代發展、科技進步,思政教師要認識到互聯網不僅給思政教育帶來一定積極影響,也產生諸多消極作用。所以,思政教師要充分運用互聯網的優勢和價值,弘揚宣傳愛國主義及傳統精神,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利用敢于奮斗、勇于拼搏的精神,迎接成長發展中可能產生的各類挑戰。其次,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當前,高校學生具備以下特點:其一,兼容性強;其二,主體性強;其三,多樣性強;其四,不穩定性明顯;其五,矛盾性明顯。要想改變以上幾點對高校學生思想形成的負面影響,學校則要對學生“德學”教育觀念進行正確引導,使學生樹立正確三觀,并漸漸加強自身時代意識,以此提升學生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推動學生思想上升到另一個高度。除此之外,提升學生綜合素養還要依靠學生自我反省,學校要鼓勵學生積極自主發現自身存有的不足和問題,并與教師展開互動交流,避免自身“誤入歧途”。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是為社會輸送優質人才的主要場所,其思政教育工作和學生綜合素養與專業能力息息相關?;谛聲r代背景下,高校要注重完善思政教育工作,挖掘思政教育工作中存有的不足和問題,并提出對應解決策略,推動教育成果更好轉化,進而為大學生日后成長發展奠定扎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苗藍亓,許東東.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作用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21,42(23):65-66.

[2]浦義俊,王慶賢.論高校體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困境與推進路徑[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21,35(04):119-124.

[3]朱杰.新時代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創新研究[J].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學報,2021,40(07):105-107.

作者簡介:劉少熒;男,籍貫:湖北仙桃;學歷:本科,職稱:副教授。畢業于長江大學,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工作單位:湖北中醫藥高等??茖W校.

猜你喜歡
思政教育新時代高校
新媒體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論微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與對策
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探討
新時代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研究
新時代特點下的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淺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高??蒲袆撔聢F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