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大學出版社“三高三型”編輯隊伍建設研究

2021-10-12 14:51陳琪李國昌張旭
傳播與版權 2021年9期

陳琪 李國昌 張旭

[摘要]編輯隊伍建設是大學出版社各項工作中一項基礎性、戰略性和長期性工程。本文從新時代大學出版社的使命、擔當入手,闡釋“高站位、高素質、高水平”“學術型、創新型、服務型”編輯的科學內涵,論述大學出版社“三高三型”編輯隊伍建設的緊迫性,并在此基礎上從操作層面提出具體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大學出版社;“三高三型”;編輯隊伍建設

當前,我國已經步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黨的十九大提出“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也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指揮棒問題”。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中也明確了“突出學科特色、質量和貢獻”“實施教材建設國家獎勵制度”“推行代表性成果評價”等重要指標,中央一系列關于高等教育的戰略部署給高校出版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作為在高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中起重要作用的大學出版社(以下簡稱大學社),應該強化使命意識、擔當精神和服務觀念,搶抓高水平教材和高水平學術著作的出版機遇,建設一支與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相匹配的“三高三型”編輯隊伍,努力形成高校出版既有“高原”又有“高峰”的良好局面[1]。

一、大學社“三高三型”編輯的科學內涵

高校出版工作依托母體高校,同時面向行業企事業單位,這決定了大學社的主要服務對象是以高校教師、行業專家為主的教育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和大中小學學生、行業從業人員,其策劃、編校加工和營銷推廣的成果具有教育性、學術性、原創性的突出特點。這就對大學社編輯隊伍提出了較高要求。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為更好地履行職責,高質量完成出版任務,大學社編輯隊伍建設應在“高站位、高素質、高水平”“學術型、創新型、服務型”即“三高三型”上下功夫。

“三高”是編輯隊伍建設的標準,是大學社生存發展的基礎保障?!案哒疚弧笔侵妇哂袑拸V的眼界、大局意識和全局思維,能夠準確把握出版的政治導向,勇擔出版人的責任與使命。大學社有責任、有義務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在重大時代主題、重大歷史節點、重大理論問題上發出聲音,在弘揚時代主旋律、鞏固主流意識形態陣地、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等方面發揮表率作用,其具有更高的政治站位才能發現、策劃更優質的圖書選題[2]?!案咚刭|”包含較高的學歷和較高的專業素養。高學歷指碩士及以上學歷,高學歷人員在某一科技問題的認識、科技前沿的了解、科技活動的參與和科技成果的撰寫等方面受過系統的訓練,具有較高的專業素養,對業內知名專家具有一定的了解。這就為他們更快、更順利地做好編輯工作打下了較為堅實的基礎?!案咚健笔蔷庉嫷幕韭殬I技能要求。編輯工作是專業性較強的工作,從選題策劃、審稿、編輯加工到編排設計、宣傳營銷,都離不開對出版職業技能的深入了解與掌握。編輯專業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出版物的質量,高水平的編輯能有效保證出版物的內容質量、編校質量、設計質量和印制質量,而這些都是圖書質量的有效保障?!案哒疚?、高素質、高水平”編輯隊伍建設符合大學社定位,符合科教強國戰略,應受到大學社及其主辦單位的高度重視。

“三型”是編輯隊伍建設的目標,是大學社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皩W術型”編輯是指大學社編輯應具備較完善的專業知識結構和開闊的學術視野,了解教育或科技前沿狀況,并具有敏銳的策劃思維和較強的組稿能力,能夠深耕學術出版[3],能夠與教育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尤其是專家學者對話,通過出版活動能夠實現編輯與作者的相互成就?!皠撔滦汀本庉嬵^腦靈活、眼界開闊、思維敏銳、創造力強,善于從重要文件、學術活動、學術期刊或與專家學者交流中發現選題,以及善于運用新技術、新方法把握時代趨勢,豐富出版內容,優化出版呈現或營銷方式來增強讀者體驗?!胺招汀本庉嬍侵改切┚哂腥嗣袂閼?,熱愛編輯事業,樂于、善于、勤于與作者、讀者打交道,并具有較強的溝通能力的編輯?!皩W術型、創新型、服務型”編輯隊伍建設對提高新時代出版的“兩個效益”,提高出版工作在學校發展中的地位和提高編輯的職業成就感至關重要。其應融入大學社的治社理念和治理體系中,成為全社干部職工的一致選擇。

二、大學社“三高三型”編輯隊伍建設的緊迫性分析

(一)大學社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

大學社是我國出版業發展的重要方面軍,大學社的轉企改制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高校出版的活力,使高校出版呈現欣欣向榮的態勢。但近些年來,圖書質量檢查的結果卻暴露了大學社在追求經濟效益過程中忽視社會效益、編輯隊伍建設不力的問題。國家新聞出版主管部門近幾年的“質量管理”專項工作檢查發現的編校質量不合格出版物中,均有大學社的身影?!百|量管理2017”教輔、少兒和生活類出版物專項檢查發現,有6所大學社的8種出版物編校質量不合格,占全部出版單位和出版物的比例超過30%[4],有2種出版物差錯率超過萬分之七。高校出版物質量出現問題,直接反映了大學社編輯素質和編輯隊伍建設存在問題,不僅影響了大學社的聲譽,還可能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一些大學社在編輯隊伍建設上缺乏清晰的思路、明確的目標和有力的措施,存在重生產輕研究、重管理輕教育、重使用輕培養的問題。作為我國文化出版和科技出版的重要力量,大學社應在編輯隊伍建設上給予足夠重視,并采取切實有力的措施建設“三高三型”編輯隊伍,從而為大學社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二)大學社編輯自身科學發展的迫切需要

大學社編輯的崗位不僅能帶來較高的社會地位,還能帶來較為穩定的經濟收入,甚至帶來家庭生活的便利,但這些優勢并沒有順理成章地帶來出版物質量的提升。部分編輯對自己責編的圖書質量缺乏自信,對上級質檢存在僥幸心理或恐慌情緒;一些工作多年的編輯滿足于日常編輯事務,學習意識不強,缺乏系統總結、深刻反思和清晰規劃,不愿意參加專業學術會議和出版學術會議,缺乏自己的出版理論成果。隨著大學社的年輕編輯日益增多,其職稱偏低,事業心不強和出版理論素養不高等問題,可能會影響出版社三審工作的順利進行,也阻礙個人的進一步發展。樹立出版自信,增強“編書育人”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在深耕高校出版事業中成就自己,自覺做“三高三型”編輯,應成為大學社年輕編輯的職業追求。

三、大學社“三高三型”編輯隊伍建設的對策

(一)高度重視編輯隊伍建設

2018年9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教育改革發展要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編輯隊伍建設對大學社發展的重要性,如同教師隊伍建設對一所高校發展的重要性一樣。大學社領導班子尤其是黨政主要負責人要在建設“三高三型”編輯隊伍上實現思想認識的高度統一,切實落實“以編輯為中心”的發展理念,遵循出版規律和編輯成長發展規律,全面提升編輯素質能力,深入推進編輯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形成優秀人才爭相從事編輯工作、編輯人人盡展其才、好編輯不斷涌現的良好

局面。

(二)優化“三高三型”編輯隊伍建設體系

1.把好引進關

高校出版工作是意識形態領域的重要陣地,其文化屬性和教育屬性決定了它的特殊性。大學社編輯必須在政治信仰、政治素質、政治能力、政治品格等方面有較高追求。因此,大學社在引進編輯人才時應嚴把政治關,對人員政治素養做出一定要求。同時,大學社依托高校而建立,大多具有鮮明的專業特色,所策劃出版的圖書也多圍繞專業展開。因此,大學社的編輯需要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能對作者的稿件進行專業把關。近些年來,一些大學社通過學校非事業編制方式招聘博士,充實編輯隊伍,優化編輯隊伍結構,建設“三高三型”編輯隊伍。例如,筆者所在的出版社近年來招聘的編輯人員的政治面貌皆為中共黨員,本碩學校均為重點大學,本碩專業皆為地學專業的優秀碩士或博士。

2.把好培養關

優秀的人才引進來之后,能否發揮其最大的作用和價值,還在于出版社如何培養。一是出版社應注重培訓的制度化、常態化。出版社可建立健全編輯培訓制度,通過入職培訓、編輯例會、社領導講課、社內外專家講座和主題黨日等方式,加強編輯隊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業務培訓,尤其要重視新技術、新方法的傳授,使年輕編輯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扎實的專業知識。二是出版社應提高培養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對編輯新人,出版社應安排工作經驗豐富、業務素質過硬的資深編輯手把手地指導,使他們能夠迅速成長;對年輕編輯,出版社可以通過舉辦專業技能競賽活動,開展編輯征文活動,隨領導走訪目標客戶和安排外出參加書博會等提高編輯業務能力和理論水平,開闊編輯視野;對骨干編輯,出版社可以通過組織出版科研培訓,安排社外專業或出版學術交流等形式,進一步提高編輯的學術能力;對優秀編輯和高級職稱編輯,出版社可以給其安排一定的編輯講座和指導新人任務;對具有管理才能的編輯,出版社要給予其相應的歷練機會。

3.把好管理關

規范嚴格的管理措施和合理有效的激勵機制不僅可以規范編輯的行為,促使其形成出版自律,還能挖掘編輯潛能,充分調動其積極性,激發編輯的事業心和創造力。一是出版社應完善圖書質量保障體系,嚴格執行選題論證、責任編輯制度、“三審三?!敝贫?、圖書質量檢查制度和質量獎懲制度,以鐵的紀律鍛造鐵的隊伍。二是編輯應強化身份認同。大學社因體制問題,編輯身份分為不同屬性,出版社要處理好不同身份員工的待遇差別問題,做到同工同酬,使自聘編輯也能充分發揮主動性和積極性。三是出版社應完善目標考核制度。出版社應制定明確的年度目標,并將每年的編輯任務目標以任務書的形式下發給編輯人員,在年終進行考核,對任務目標完成較好的編輯人員給予獎勵,充分發揮激勵和引領的效用,必要時還應實施末位淘汰制。四是出版社應建立分類考核評價機制,打通不同類別編輯成長的路徑。五是出版社應加大對優秀編輯的獎勵。對在各種業務競賽、論文評獎、圖書項目申報中表現優異的編輯,出版社不僅要給予“優秀編輯”“首席編輯”等榮譽,還要給予物質獎勵,讓優秀的編輯人才發揮“領頭羊”作用,從而帶動整個編輯隊伍的良性發展。

4.把好保障關

大學社要想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就要用心、用情全力做好后勤保障服務,為編輯隊伍的發展提供好的平臺,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形成團結進取、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使編輯有獲得感和歸屬感,安心為出版事業努力奮斗。一是出版社應改善工作環境,為編輯開展工作提供良好的環境。二是出版社應改善編輯人員的工資待遇,給予編輯新人一定的培育期,為他們的生存發展提供保障,增強他們的底氣和安全感。三是出版社應支持工會開展喜聞樂見、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活動,增進編輯間的友誼。四是出版社應關心編輯個人生活,向學校反映編輯的合理化訴求,想方設法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

(三)大學社編輯應聚焦“三高三型”人才的自我養成

外因總是通過內因起作用。大學社編輯應對“三高三型”的標準和目標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一是編輯應樹立出版自信,堅定出版信念,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立志成為優秀編輯。二是編輯應增強學習意識,通過刻苦自學和請教他人,努力掌握編輯業務知識及印刷技術、設計知識、互聯網技術、融媒體技術,并將所學新理念、新技術、新方法恰當地應用在編輯出版工作中。三是編輯應樹牢政治意識、規矩意識和質量意識,嚴格按照社里的制度要求做好選題策劃、項目申報、編校加工、營銷推廣,提升圖書的“兩個效益”。四是編輯應密切關注專業發展資訊,及時獲取并甄別專業學術活動信息,了解參會專家的研究領域、研究成果,做好會議申請、選題策劃、組稿準備,努力策劃高水平的系列化選題。五是編輯應加強職業規劃、工作統籌和經驗總結,撰寫審讀報告或學術論文,積極參加社內外出版學術活動,順利通過職稱考試和職稱評審。

四、結語

編輯是大學社的第一資源,是圖書質量和效益的直接責任人,而編輯隊伍建設則是大學社各項工作中一項基礎性、戰略性和長期性工程。大學社必須增強緊迫感,進行系統謀劃、頂層設計、強力實施。新時代下,構建“三高三型”編輯隊伍應成為大學社高質量發展的堅定選擇和不懈追求。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教育部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校出版工作的意見[EB/OL].(2015-02-11)[2021-06-10].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s7061/201802/t20180208_327146.html.

[2]伊璐.走向新時代出版征途的星辰大海[N].中國出版傳媒商報,2021-07-13.

[3]萬玉鳳.全面提升高校出版質量和水平促進高校出版工作持續健康發展 教育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聯合召開全國高校出版工作視頻會議[EB/OL].(2015-03-26)[2021-06-10].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201503/t20150326_186621.html.

[4]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關于“質量管理2017”教輔、少兒和生活類編校質量不合格出版物的通報[EB/OL].(2017-11-10)[2021-06-10].http://www.nrta.gov.cn/art/2017/12/5/art_113_34685.html.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