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穴位按摩與康復訓練治療周圍性面癱的療效觀察

2021-10-13 01:24徐夢迪
錦州醫科大學報 2021年9期
關鍵詞:周圍性面癱穴位按摩康復訓練

徐夢迪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周圍性面癱患者治療過程中穴位按摩與康復訓練的作用。方法:本次實驗跨越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這一時間段,研究人員對60例周圍性面癱患者進行研究。研究人員在本次實驗中按照雙盲對照原則將所選患者分組,對照組所選30例患者采用穴位按摩治療,實驗組所選30例患者采用穴位按摩與康復訓練治療,記錄對照組及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面部神經功能評分,并加以比較分析。結果:對照組所選30例患者中治療效果較好及效果一般的人數共計25人,占組內患者人數的比例為83.33%,實驗組對應人數為29人,占比為96.67%,分析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相關數據,差異較大,(p<0.05);在治療前,對照組及實驗組患者面部神經功能評分分別為(41.48±3.26)分及(41.62±3.29)分,差異微小,(p>0.05),(42.91±2.93)分及(80.15±2.14)分分別為對照組及實驗組患者治療后面部神經功能評分,分析兩組相關數據,差異較大,(p<0.05)。結論:在周圍性面癱患者治療過程中穴位按摩與康復訓練有著不俗的表現。

【關鍵詞】周圍性面癱;穴位按摩;康復訓練;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246.6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026-5328(2021)09--01

前言:周圍性面癱在臨床上出現概率較高,其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有著極大的干擾?;颊咴诨疾『髸憩F出面部神經功能障礙、口眼歪斜等癥狀,患者心理壓力較大,生活質量大幅下降。在當前形勢下,民眾對周圍性面癱的治療給予了越來越高的關注,這種情況下,醫護人員應注意研究分析周圍性面癱患者治療過程中穴位按摩與康復訓練的作用,并以此為依據調整后續治療方案,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參與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期間實驗的周圍性面癱患者人數為60例,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實驗將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期間本院就診的60例周圍性面癱患者作為實驗對象,對照組患者中分別有14例及16例女性患者及男性患者,中位年齡為(41.3±4.2)歲,年齡最大為54歲,年齡下至20歲,實驗組患者中分別有15例及15例女性患者及男性患者,中位年齡為(41.4±4.5)歲,年齡最小為20歲,年齡上至55歲。兩組周圍性面癱患者基礎信息差異微小,資料可以用于比較(p>0.05)[1]。

1.2方法

對照組所選30例患者采用穴位按摩治療,實驗組所選30例患者采用穴位按摩與康復訓練治療。在穴位按摩治療過程中,醫護人員應要求周圍性面癱患者保持臥位,借助濕毛巾熱敷患者面部。在按摩時,醫護人員應旋擦掌心,借助掌心對患者面部進行按揉。之后,醫護人員應對患者采用擦額摩頸法,利用小指肚對患者印堂穴、鼻梁、鼻尖進行推擦,并推摩患者神庭穴、兩腮等部位。在治療過程中,醫護人員應注意按摩患者雙側攢竹穴、魚腰穴、絲竹空穴、地倉穴、太陽穴、四白穴、頰車穴、迎香穴、翳風穴等穴位,每個穴位采用拇食指按法的手法形態,用拇指端或食指端進行持續環形點壓1-3分鐘,由上至下按摩,每天按摩2-3次,以用于面部經絡腧穴,具有溫經通絡,調節面部血液循環的作用,促進疾病康復。此外,醫護人員應按摩患者面癱肌,實施叩齒。在康復訓練過程中,護理人員應鼓勵和引導周圍性面癱患者進行抬眉皺眉訓練、閉眼訓練、聳鼻、示齒、努嘴、鼓腮等面部康復訓練分別牽拉鍛:煉枕額肌、眼輪匝肌、唇肌及壓鼻肌、顴大、小肌、提口肌及笑肌、口輪匝肌、口輪匝肌及頰肌,以此加快患者的康復。此外。護理人員應注意指導患者活動上下唇,或做患側咀嚼運動以促進患者面癱肌的恢復,以此降低面癱對患者面部神經功能的影響。

1.3判斷標準

記錄對照組及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面部神經功能評分,并加以比較分析。治療效果較好則表示患者口眼歪斜等癥狀完全消失;治療效果一般則表示患者口眼歪斜等癥狀有所改善;治療效果較差則表示患者口眼歪斜等癥狀無明顯變化,甚至加重。

1.4統計學處理

通過計算機軟件SPSS23.0對本次實驗中涉及到的治療總有效率、面部神經功能評分方面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百分比指代治療總有效率,標準差(±)指代面部神經功能評分,X2及t分別用于對應數據的檢驗。數據差異較大,則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2]。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效果

對照組所選30例患者中治療效果較好及效果一般的人數共計25人,占組內患者人數的比例為83.33%,實驗組對應人數為29人,占比為96.67%,分析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相關數據,差異較大,(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面部神經功能評分

在治療前,對照組及實驗組患者面部神經功能評分分別為(41.48±3.26)分及(41.62±3.29)分,差異微小,(p>0.05),(42.91±2.93)分及(80.15±2.14)分分別為對照組及實驗組患者治療后面部神經功能評分,分析兩組相關數據,差異較大,(p<0.05)。

3討論

中醫上認為風邪侵襲、脈絡空虛是導致周圍性面癱的主要原因,主張通過對穴位的按摩來改善血液循環,進而加快肌肉功能的恢復。而且醫護人員應積極鼓勵并指導患者進行面部康復訓練,以此降低疾病對面部神經功能的影響。共計60例周圍性面癱患者參與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期間的實驗,目的是研究分析周圍性面癱患者治療過程中穴位按摩與康復訓練的作用,以期能夠幫助醫護人員制定后續治療方案[3]。分析本次實驗可以得出,對照組及實驗組患者在治療效果、治療后面部神經功能評分方面均存在較大的差距,(p<0.05)。實驗結果顯示,在周圍性面癱患者治療過程中穴位按摩與康復訓練有著不俗的表現。

本次實驗表明,穴位按摩與康復訓練在優化周圍性面癱患者治療效果、提高患者面部神經功能評分方面成績顯著。醫護人員應充分認識到穴位按摩與康復訓練的作用,并積極將其應用到周圍性面癱患者治療過程中去,以此加快患者的康復。

參考文獻:

[1]蔡昱. 溫針灸配合康復功能訓練治療周圍性面癱療效分析[J]. 系統醫學,2017,2(20):126-127+130.

[2]張田. 丹參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療周圍性面神經麻痹臨床研究[D].廣州中醫藥大學,2016.

[3]范莉叢. 靳三針(面三針)結合調任通督針法治療周圍性面癱的臨床研究[D].廣州中醫藥大學,2018.

猜你喜歡
周圍性面癱穴位按摩康復訓練
慢阻肺緩解期患者行肺康復訓練護理的臨床效果觀察
腦卒中患者護理中吞咽障礙康復訓練的應用及效果研究
老年慢阻肺緩解期患者行肺康復訓練護理的效果及臨床意義分析
神經肌肉關節促進技術在腦卒中康復訓練中的療效觀察
羅浮山百草油穴位按摩緩解頭痛86例療效觀察
中醫特色護理方法在急性期周圍性面癱患者中的應用
西藥加電針治療急性期周圍性面癱的臨床效果觀察
穴位按摩配合頭皮花針治療化療患者睡眠障礙的效果觀察
針藥結合辨證治療68例周圍性面癱的臨床研究
穴位貼敷聯合穴位按摩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