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學生學業狀況調查研究

2021-10-13 01:23賴庭紅
錦州醫科大學報 2021年9期
關鍵詞:教學建議醫學生

賴庭紅

【摘要】醫學生是人類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儲備人才,是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醫學是專業性極強的一門學科,了解當前醫學生的學業狀況有利于學校教育工作者根據實際情況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也有助于為政府相關部門制定政策提供參考。

【關鍵詞】醫學生 ?學業狀況 ?教學建議

[Abstract] medical students are reserve tal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health and are angels in white to save the dead and heal the wounded. Medicine is a highly professional discipline. Understanding the current learning status of medical students is not only conducive to school educators to carry out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but also help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evant government departments to formulate policies.

[key words] academic status of medical students and teaching suggestions.

【中圖分類號】G644.5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026-5328(2021)09--03

一、引言

大學生對自身學業發展各方面的正確認識對其學業情緒、學業行為等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學業認知是指在教學和學習活動中,與學習過程相伴隨的學習主體對自身在學習方面的能力、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學習效果等的看法、理解與評價,對學習活動有重要的指導作用。當前,國家加大發展醫學教育的力度,推進醫學教育改革、公立醫院改革、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等政策,每年高考醫學專業也是同層次同批次錄取分數較高的專業,報考人數逐年增加。然而,當前我國還存在醫務人員緊缺、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特別是農村偏遠地區,基層醫務人員緊缺狀況更甚,醫學專業招生人數不斷增長與社會對醫務人員需求之間的供需不平衡現象一直存在值得反思其原有,而醫學生培養過程中學生的學業認知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學生對所學專業的認知、情感和行為都關系教學培養質量和今后學生從事醫務工作的信心和決心。

本研究通過自編調查問卷了解當前在校醫學生的學業認知、學業情感和學業行為狀況,整體把握當前醫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教學參考建議。

二、研究過程與結果

(一)研究過程和方法

在以往研究基礎上結合本研究擬探究的問題自編調查問卷,問卷內容包含學業認知、學業情感和學業行為三部分,旨在了解醫學生對所學專業的認識、對未來就業前景的認識以及自身學業的投入程度。通過網絡發放問卷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193份,其中男生30人(15.54%),女生163人(84.46%),來自農村學生139人(72.02%),城市54人(27.98%),大一學生36人(18.65%),大二學生(61.66%),大三學生35人(18.13%),大四學生3人(1.55%)。

(二)調查結果

1.調查研究的整體情況

①醫學生的學習認知:認為大學成績是重要的學生占比87.56%,而認為不重要的占1.55%,其他學生則認為說不清;64.25%的學生認為大學學習得主要目的是掌握知識、實現自我增值,35.75%的學生認為主要目的是找份工作、順利就業,而認為學習的主要目的是報答父母的沒有;認為大學里最重要的是學習的學生占比63.73,認為大學最重要的是社團活動、鍛煉能力的占比19.17%,認為大學最重要的是發展人際關系和其他的占比17.1%;大部分學生贊同“知識能夠改變命運”(76.17%),小部分人持否定態度(4.15%),而也有部分學生認為說不清(19.69%);大部分學生認為大學學習主要靠自主學習(78.76%),小部分學生認為是靠老師課堂教學(13.47%);大學期間能夠經常去參加學?;虬嗉壩捏w活動(33.16%)、學術會議或講座的學生(16.06%)不多,大部分學生選擇偶爾參加(分別占比46.11%、63.73%),也有小部分學生從來不參加(分別占比3.11%和7.77%);在學習目標上,75.64%的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其中有學習目標并為之努力和有學習目標但行動力不足各占一半,也有一部分學生(21.24%)有學習目標但只限于理想之中并沒有付之行動,還有小部分學生(3.11%)認為自己完全沒有目標,每天得過且過。有無學習目標并且為之付出行動會影響學生對待考試的態度,調查中大部分學生(61.14%)對考試感到緊張,臨時抱佛腳,小部分學生(1.55%)完全無所謂的態度,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37.31%)平時認真學習,對待考試比較淡定;超過一般的學生(51.3%)認為周圍的學習氛圍一般,小部分學生(33.16%)認為氛圍良好,而也有極少數學生(0.52%)認為很差。

②醫學生的學習情感:絕大部分學生(82.9%)認為能力對就業是最重要的,認為經驗、學歷和關系最重要的學生分別占比9.84%、5.7%和1.55%;學習負擔過重是學生面臨的主要問題(38.16%),其次是不喜歡所學專業(34.2%)、參加太多社團和活動(8.29%)、老師教學方式不適應(16.06%)和戀愛問題(1.55%);超過一半(61.14%)的學生認為所學專業就業前景一般,比較擔憂,認為就業前景良好、表示不擔憂的學生占比36.37%,一小部分的學生(2.07%)認為就業前景較差、很擔憂;大部分學生對未來的壓力有清晰認識,認為壓力主要來自自身原因(42.49%)、家庭期望(33.68%)和社會期望(23.83%);遇到學習和生活困難時,大部分學生(67.88%)認為自己有能力調整狀態,小部分學生(6.74%)認為自己沒有能力調整態,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25.39%)不清楚自己是否有能力調整;遇到問題和困難時,同學和朋友是他們最先想到的求助對象(61.66%),其次是家人(34.2%)和老師(4.15%);大部分學生(61.66%)認為目前的大學生活不是自己理想中的樣子,小部分學生(14.51%)認為是,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23.83%)則認為說不清。

③醫學生的學業行為:學生不聽課時的主要消遣方式的聊QQ刷空間(55.96%)、刷微信微博(40.41%)、逛淘寶(43.01%)、看電視電影綜藝視頻(41.97%)及其他(44.04%);周末大部分學生(55.95%)選擇宅寢室,或去教室或圖書館學習(28.5%),小部分學生(15.54%)選擇外出游玩或兼職;去圖書館學習選取的書籍類型主要有專業書籍(38.86%)、小說(30.57%)、雜志(10.88%)和其他(19.69%);平時的課程作業大多數學生(48.19%)沒有過拖延,只有小部分學生(5.7%)經常拖延;學生課堂之外每天花在學習上的時間為1-2小時的占54.92%,不到1小時的占29.53%,2-3小時的占9.33%,3小時以上的占6.22%;超過一半(54.92%)的學生認為大學課堂上學得到很多,一部分(33.68%)認為學到真正有用得很少,而少數學生(5.7%)認為沒什么用、不如自學;大多數(78.24%)學生偶爾逃過幾次課,16.06%的學生從來沒有逃過課,選修課必逃、必修課選逃的學生占5.18%,而從來不上課的占0.52%;學生逃課的原因依次為不想上課(51.3%)、其他(45.08%)、身體不適(35.23%)和社團活動(24.87%);大部分學生(51.81%)認為能夠平衡學習與其他活動的關系,35.75%的學生則認為偶爾不能平衡,有12.44%的學生認為顧此失彼;69.95%的學生認為目前的學習狀態一般,17.62%的學生認為比較迷茫,11.92%的學生感到非常自信,還有0.52%的學生感覺已經放棄學習了。

2.不同性別與不同區域學生的情況

①學業認知方面:從性別情況來看,對待學習成績方面,來自農村的男女生都比來自城市的男女生認為大學學習成績是重要的;無論來自城市還是農村的男生和女生都認為大學學習的主要目的是掌握知識、自我增值,這一比例高于找份工作、就業的比例;來自城市的男女生比來自農村的男女生認為大學里最重要的是參加社團活動,鍛煉自己的能力,而來自農村的男女生則認為學習最重要。此外,男生比女生、城市學生比農村學生更看重發展人際關系;對“知識改變命運”這一觀點,城市學生比農村學生出現更高的贊同比例;無論男女、城鄉學生都認為大學學習最主要的靠自主學習;來自城市的女生比來自農村的女生更經常參加學?;虬嗉壍奈捏w活動,男生在這方面表現差異不明顯;而來自農村的女生比來自城市的女生更經常參加學術會議或講座,男生差異不明顯;男生比女生對待學習的目的更明確,并有為之付出努力;來自農村的學生認為周邊學習氛圍良好的占比高于城市學生。

②學業情感方面:來自農村的學生認為能力對就業最重要的比例高于城市學生,而認為經驗最重要的城市學生比例高于農村學生;面臨的主要困難是學習負擔過重的女生比例高于男生,參加太多社團或活動的城市學生比例高于農村學生;對就業前景方面,城市男生比農村男生更擔憂,農村女生比城市女生更擔憂;來自農村的男生認為未來的壓力來自家庭期望的比例高于女生和來自城市的男生。男生比女生普遍認為自我有能力調整自身的狀態,遇到困難時,同學和朋友是他們最先想到的求助對象,其次是家人和老師,這在男-女生、城市-農村學生之間無明顯差異;女生認為現在大學生活不是自己理想中的比例普遍高于男生。

③學業行為方面:不聽課時女生比男生更喜歡逛淘寶,男生比女生更喜歡看視頻類(電視電影綜藝等);周末去教室或圖書館自習的女生比男生多,外出或兼職的男生比女生多;去圖書館男生更喜歡看雜志類書籍,而女生更喜歡專業相關類書籍;男生拖延過課程作業的人數比例高于女生;在學習時間上,女生學習1-2小時及以上的人數比例高于男生,而農村男生的比例高于城市男生,城鄉女生之間差別不明顯;女生認為在課堂上學到很多的比例高于男生,來自農村的男生比例高于城市的,但是女生之間不存在明顯的城鄉差異;沒逃過課的女生比男生多,來自農村的男生比城市的男生逃課少,但城鄉女生這之間差別不明顯。不想上課的原因,參加社團活動的城市學生高于農村學生,男生高于女生,其次是不想上課;對于目前的學習狀態,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學生,女生比男生表現得更迷茫,男生更自信。對于學習和其他活動之間的關系,男生比女生更能處理和平衡,而顧此失彼的女生比例高于男生。

三、研究思考與教學建議

從以上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有比較清晰和明確的認識,能夠正確對待學習過程,但也存在一些客觀問題。首先,學生學習的內驅力不足,雖有目標但難以為之付出行動;其次,學生對所學專業的職業發展認識不足,對未來的就業信心不足;再次,學生對學校、專業的認同感不高,現實與理想之間存在差距;最后,學生對學習的認知、情感和行為存在性別、城鄉差異?;诒菊{查研究結果,筆者認為,為保證醫學生培養質量,應從學生知、行、意三個方面加強養成教育。

1.加強醫學生的專業思想教育,強化學生對專業的認識和情感,增強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調查中發現,大部分學生認為學習是重要的、學習需要靠自己、學習有明確的目標,但是也有部分學生學習投入不足、目標不明確、感到迷茫。因此,有必要加強醫學生的專業思想教育,提升專業認同感,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2.加強醫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增強醫學生未來的從業信心。調查中發現大部分學生選擇醫學是第一志愿,且在校有努力學習的想法,但是由于醫患關系緊張、學業周期長、學業任務重等因素影響,很多學生對于未來的職業比較擔憂,且缺乏足夠的信心。因此,應當加強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增強學生對專業和職業前景的認識,增強學生未來從業的信心,通過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增加學生的專業認同感和職業認同感。

3.注重醫學生的心理疏導,架起師生信任的橋梁。醫學生比其他大部分專業學生面臨更大的學業壓力,醫療環境的負面報道無形中增加他們對未來職業的擔憂和顧慮,在學習中可能會面臨更多的困難和困惑。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在遇到困難時首先想到的求助對象是朋友,其次是家人,最后才是老師,這表明學生與老師之間未建立情感互信關系,這不利于對學生的心理引導。因此,應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出現的不良消極情緒給予及時疏導,教師應多與學生交流、溝通與互動,增進師生情感,建立相互信任的師生關系,讓學生遇到困惑、煩惱時想以及愿意和老師說,幫助學生及時、正確面對和處理成長中遇到的困難,助力學生更好的成長成才。

4.開展內容豐富、形式的多樣的學術文體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目前,“宅男”“宅女”成為大學校園的普遍現象,大部分學生課余時間宅寢室,參加文體學術活動的積極不高。醫學生除了學好專業知識外,通過參加文體活動提高自人際交往能力、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通過學術活動擴寬眼界和學識,這對于他們未來的職業發展至關重要,課余時間開展豐富的文體學術活動,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活躍思維。

參考文獻:

[1]周炎根,桑青松,葛明貴.大學生自主學習、成就目標定向與學業成就關系的研究[J].心理科學,2010,33(1):194-197

[2] 陳筱云 仲 玫 殷姝媛.大學新生學習適應性的質性研究[J].老區建設,2017(12):84-87

[3]楊海強.我國近20年來對大學生學業認知的研究述評[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4,2(23):86-88

猜你喜歡
教學建議醫學生
淺析影響醫學生臨床實習教學質量的因素及對策
論中職醫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
新時期醫學生臨床思維評價體系的實踐與評價
醫學生職業道德畢業論文考試的實踐與思考
醫學生優秀傳統文化缺失現狀調查報告
關于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幾點建議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理論研究
淺析泛義動詞“打”及其對外漢語教學
“沉淀溶解平衡”認知結構測查及其學習困難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