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小學教育中踐行陶行知育才創造教育思想

2021-10-21 08:52邱瑩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1年32期
關鍵詞:育才陶行知小學教育

邱瑩

摘要:小學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踐行陶行知育才教育思想,用以提高教學工作的質量以及水平,促使小學生各個學科綜合能力得到持續性提升。因此文章將細致探討小學教學中踐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意義,且提出相應教學策略,用以拋磚引玉。

關鍵詞:小學教育;陶行知;育才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踐行陶行知育才創造教育思想的意義

陶行知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與思想家,其指出“教育不能創造什么,但它能啟發兒童的創造力以從事我們創造之工作”,同時陶行知先生也在《創造的兒童教育》文章當中提出了“六大解放”的理念,也就是說,先生建議我們教師在教育工作的過程紅,需要解放頭腦、眼睛、嘴巴、雙手、時間和空間,以此來促使學生的創造力得到充分的發揮。而陶行知先生的創造教育思想對于當前小學教學工作可以起到指導性的作用,即教師在開展小學教學工作階段,需要充分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并且著力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將陶行知先生創造教育思想融入小學教育中,也可以有效細化教育工作的各個環節與流程,助力小學數學教學有序的開展,促使學生以創造性的思維對各學科中的問題進行解析與探究,進而逐漸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科綜合能力,而這也有利于小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

二、小學教育中踐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培養學生創造力的策略

(一)引導探索和想象,激發學生創造力

陶行知教育思想提出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將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作為教學目標之一。尤其對于小學教育教學來說,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與創造力是極其重要和關鍵的,學習生涯的魅力也正來源于此。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是創造力的源泉,更是培養創新思維的前提。只有在學生產生興趣的前提下,才能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索的欲望。學生與生俱來擁有極強的創造天賦,如果在教學階段不重視對學生這方面的培養,那么這份寶貴的天賦便會慢慢減弱直至消失。教師在開展學科教學時不能忽視班級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要培養學生的感知與創新意識,培養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進而給學生提供一個讓他們發揮創造力的平臺,自己想要去創造,喜歡創造。同時也需給予學生發揮想象的空間,切忌將課程變得機械化、模式化、僵硬化。

(二)將教學內容與動手實踐結合,挖掘學生學習潛力

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教學做合一”理論指出,教學工作中不僅要關注學生學到了什么知識、學會了什么技能,同時要讓學生能夠活學活用,學以致用,將學習到的理論知識點與動手實踐操作相結合,以提高小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習水平、創作與創新能力等。在小學的學習過程中更是如此,如果缺少了動手實踐的機會,那么學生空有想象力和學科的基礎知識,當真正進行實踐的時候,卻很難真正表現出內心的想法,徒有學科的理論知識,卻無法真正運用到實際作業上,實際上的教學質量很難得到有效提升。

(三)摒棄傳統教育模式,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創新教學觀念

如今傳統的應試教育須全面轉向素質教育。小學的教師們都應該開始學著轉變以往的,單一傳統的教育方法。以前的傳統教學方法,直接后果會導致學生的思維變得僵化,更不要說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了?,F在的教育理念要求我們教師認識到,學生是我們進行教學的主體,以及學習的主角。當代的教師應更多的去鼓勵學生發散思維,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引領學生們去發揮大膽的創造力與實踐能力,從而在實踐和創造的過程中融入育人的教育方法。教師應根據學生的不同的性格特點、不同的學習情況、不同的成長經歷,去建立一個民主、和諧、公平的師生關系,去明確學生在教育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要突出學生個性,理順師生關系,轉變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的固有角色,運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增強學生的創造力自信心。學習的勇氣和熱情,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學習和生活,有效地實現教學目標,從而實現育人的最終目的。

(四)創設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喚起創新意識

民主的環境可以使學生有更好的主人翁意識。良好的學習環境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為學生創造民主、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課堂上勇敢地發展個性,快樂地學習。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掌握“放松”和“嚴肅”的廣度,不能松懈,不能過于死板和嚴肅,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自由寬松的環境中積極參與教學,提高課堂活動水平,在積極的情境中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五)要對學生的創造力行動和思維有著個性的保護

一千個教育工作者,就對教育理念有一千個設想。但大多數教師的教育思想,都是以育才育人為基本核心,在這個基礎之上進行發散,構建一個創新、富有創造性的課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把握各個學科的基礎概念之上,勇敢的去發揮自己的個性,大膽地展開聯想與想象,充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性,對學習知識的方式方法,以及如何體會理解學科知識,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和創造。因此,創新的結果必定會充滿個性,而保護學生個性化的創新果實,并進行正確的引導是教師要完成的重要任務。只要學生的創作具有明確的主觀意識和解釋,符合學科的基本概念和理念,我們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面對一些設想不夠完善和實際的學生,我們也不要去打壓和批評他們,要及時幫助學生們調整思維,引導學生去改良自己的想法,再次鼓勵學生們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嘗試。

結束語

陶行知是我國近代最偉大的創造教育家,他兼有偉大的創造精神,創造教育思想和創造教育實踐。陶行知的創新教育理論是鼓勵教育工作者,讓老師們去積極的研究探索教學規律,改革教育,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教育途徑。我們要用科學的教育方法,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為目的的教育模式,使小學教育成為“感性解放”和“理性陶治”并舉的學科,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讓創新思維之花永遠在課堂中綻放。

參考文獻:

[1]顧靜嫻.借鑒陶行知教育思想“教學做合一”,打造小學數學互動課堂[J].小學教學研究,2020(35):49-51.

[2]劉旭東.論教育實踐變革與教育理論創新[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44(2):101-108.

猜你喜歡
育才陶行知小學教育
以德求得,因材育才
陶行知:書香年少時
陶行知夜歸
人夏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探究“學講計劃”背景下的語文教學
研讀教材,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效
提高小學德育工作實效性與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談小學語文課堂的生活教學
陶行知的另類教育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