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析小學高年級數學錯題的教學策略

2021-10-21 02:09王永霞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1年32期
關鍵詞:錯題資源教學效果小學數學

王永霞

摘要:受小學生個體學習興趣、思維品質、學習能力及教師所用教學策略、教學方式等諸多因素影響,即使教師對多數知識點進行了多次詳細講解,小學生仍然會在作業中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這種情況下,可將錯題作為一種教學資源,挖掘錯題資源中可利用因素激活學生的解題思路。

關鍵詞:小學數學;錯題資源;教學效果

引言

當前,錯題集已經成為教師的首要輔助教學工具,不僅能讓學生發現自身的問題,還能幫助學生及時進行糾錯,從而使其掌握知識。錯題集其實就是對做錯的習題進行收集、整理。學生通過翻閱錯題集能夠了解自身的問題,并做出相應的改進,糾正自身的錯誤,以此提高學習效率,后續遇到同樣的問題,或者更加深入的問題,也不容易出現解題錯誤的情況。

一、小學數學錯題資源有效利用的意義

數學是培養學生思維邏輯能力和數學思想的關鍵學科,是題海戰術的主戰場之一,也是學生容易出現錯誤、相互拉開差距的學科。如何有效地利用錯題資源,讓資源變廢為寶,是值得數學教師深入研究的重要課題,也具有較大的現實意義。一方面,有助于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取得優秀成績的基礎。在小學階段,學生對錯誤的出現往往不會自主思考,不會去分析發生的原因。在問題出現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去發現錯誤的原因,培養發現錯誤的意識,或者利用錯題資源,預防學生犯錯誤。學生一旦形成了收集利用錯誤資源的意識,就會自主去思考“為什么會錯、錯在哪里”,改變簡單訂正方式,深入分析原因,主動去整理知識點,從而大大降低反復出錯的概率,也會提高學生學習的信心。同時,收集整理錯誤,不僅能讓學生鞏固提升知識點,還能培養學生在審題、解題方面的良好習慣。另一方面,有助于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的錯誤是教學的寶貴資源,是學生對知識點理解、吸收情況的反饋,也是對教學成效的體現。雖然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理解能力、不同的思維方式,但是在錯誤點上往往能總結出共性問題,這對教師教學能起到很大的助推作用。教師對學生的錯誤注重收集、分析、整合,形成一套有體系的易錯知識點,并結合不同的教學策略運用到課堂之中,將會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在課堂中,教師對易錯知識點提前設置陷阱,帶領學生進行預防性教學,培養逆向思維,突出教學的重點、難點,讓學生在有驚無險中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從而達到教學的預期效果。

二、小學高年級數學錯題的教學策略

(一)把握錯題講評的時效性

知識的掌握也有具有一定的時效性,若教師對學生的錯題不及時糾正、分析,學生對錯誤的產生原因就會模糊,對知識點的理解也會有更多的偏差。積累的錯誤過多,對后續知識的學習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錯題的分析,可以采用基礎知識講解與錯題講解相結合的方式,突出易錯知識點,在課堂上反復進行練習和強調。在經歷分散式錯題講解后,學生會對易錯點有初步印象,隨后在集中式錯題講解時,對易錯點的各種形式進行深入分析,讓學生理解更多的“陷阱”。同時,可以在正式授課前5分鐘或者課堂結束前5分鐘,進行錯誤點簡析,教師可結合具體教學需要,靈活調整方式和節奏。易錯點在不同題目體現的形式不同,教師可以整理錯題資源,對錯題進行分類管理,在課堂中能夠及時、準確地把易錯點指出,讓學生頓悟,積累更多的錯誤題型和要點,可進行反復地強調和引導,讓學生降低錯誤再次發生的可能性。

(二)善于糾正錯題,激活解題思路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易錯題的重復出現,從側面表明了小學生在數學學習階段仍然存在較多問題。因此,為了便于錯題糾正,教師可以鼓勵小學生建立錯題集,制作與個人學習過程相適應的易錯題檔案,將易錯題、正確答案解析、錯誤原因等內容整合記錄,定期反思、鞏固,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反思、糾正的能力,降低易錯題出現概率。如:現有一張長40厘米、寬10厘米的長方形卡紙,這張紙可以剪出幾張邊長為4厘米的正方形?在上述易錯題中,小學生易出現錯誤的地方為:用長方形紙剪正方形并非簡單求解長方形紙的面積是正方形紙面積的倍數,而是需要考慮剪紙實際情況。每一排可以剪40*4=10張,而一整張紙可以剪10/4=2.5張,剩余一張長40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無法再剪成4厘米邊長的正方形。通過錯誤原因、內容、糾正過程、思路講解,結合定期溫習、鞏固、反思,可以避免小學生重復出現類似錯誤。

(三)重視錯題記錄

要想充分發揮錯題集的效果,教師就要先讓學生認識到錯題集的重要性。教師可以先要求學生在做練習題時及時進行錯題記錄,然后每天檢查學生的錯題記錄情況,對于按照教師要求記錄錯題的學生給予表揚,以此培養學生記錄錯題的習慣。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出現較多的習題進行講解,讓學生拿出自己的錯題做比對,分析出錯的原因。這樣,錯題集就能在教學中發揮作用,而學生在日后也會自主翻閱錯題集。例如,在教學小學數學“多邊形的面積”中,在進行習題練習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及時記錄錯題,并在下次上課前進行抽查,看學生有沒有認真記錄。在教學同類型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翻閱錯題集,查找有沒有值得注意的地方,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合理規劃錯題

在使用錯題集時,學生除了要記錄做錯的習題,還要針對錯題進行整理、分類,這樣才能充分發揮錯題集的作用。由于數學課程中很多內容具有關聯性,學生應詳細、清晰地給錯題分類,以便后續翻閱,針對某一部分知識進行高效復習。例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按照知識點進行錯題整理,如把長方體的含義、正方體的含義、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和體積等內容進行分類,以便后續查找,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結束語

總之,錯題可以像一面鏡子,反映學生的缺點,從而改善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效率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教師應有效利用錯題資源,充分發揮錯題在實踐教學中的使用價值,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實踐效果,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徐素珍,儲糧.“三環訂正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聚焦長三角,2017(12).

[2]于雪巖.初中生數學錯題管理研究[J].基礎教育論壇,2018(22).

[3]許光平.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河北教育,2018(20).

猜你喜歡
錯題資源教學效果小學數學
基于分形評估模型的實踐教學效果評價方法
情感優教對中職護生老年護理教學效果的影響研究
多媒體輔助中學英語詞匯教學效果探究
掌握“函數的表示”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效果
整理數學錯題集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挖掘錯題資源,拓寬提升通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