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雙高計劃”背景下校企合作模式的思考

2021-11-01 01:17王振
教育理論與應用 2021年4期
關鍵詞:雙高計劃知識結構校企合作

通訊作者:王振,1986年2月,男,漢族,陜西西安人,現就職于廣西昊港翔航空技術有限公司教育培訓副總,本科。研究方向:高等職業院校教育管理和校企合作辦學。

摘要:高職院校產教研相融合、校企合作一體化是國內外職業教育的基本辦學理念和模式,是我國辦好高等職業教育的核心和關鍵所在。在“雙高計劃”背景下,應深入研究高職院校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以德國“雙元制”為參考,以培養高技術技能人才為目標,把知識分類理論應用于人才培養中,重構校企合作模式。本文對“雙高計劃”背景下校企合作模式進行探討。

關鍵詞:職業教育;雙高計劃;知識結構;校企合作

一、“雙高計劃”背景下校企合作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一)深化辦學機制創新,提升學校辦學活力

對于高職院校辦學活力的提升一直是黨和國家非常重視的問題,國務院頒布的《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以及《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等文件都已明確提出了多元化辦學的問題,倡導行業和企業都要積極參與到職業教育辦學過程中去。但在實際辦學過程中提升學校辦學活力也受到一定的限制[1]?!半p高計劃”實施意見提出了健全培養機制,鼓勵行業和企業與學校開展共同建設和共同培養,并明確提出了相關政策的要求?!半p高計劃”為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推進政行企校共建,加快校企合作,引進新技術、新資源創造了條件,也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二)深化培養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雙高計劃”明確提出了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提出進一步深化培養模式的改革,著力培養一批社會真正需求、技術技能過硬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因此,深化校企合作,引進企業資源,共同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完善實習實訓基地,加快高水平人才引進,共同開發校企共建教材,實現“雙元”育人,真正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是高職院校目前的重要任務。

(三)推進校企精準對接,提升社會服務能力

目前,高職院校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缺乏技術創新能力,無法真正進行深入的校企合作。在經濟結構轉型過程中,產業升級迭代速度快,在此過程中對中小微企業有更高的要求,這有利于推動校企精準對接,共同進行項目合作。同時,在建立新的創新平臺和共同開發技術成果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真正做到“做中學”“學中做”,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術技能水平和社會服務能力[2]。這樣就為產業升級和結構轉型提供了動力,真正可以助力中小企業發展。

(四)堅持整體發展理念,建設高水平專業群

“雙高計劃”提出了建設高水平專業群的要求,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專業壁壘,能真正進行學科交叉,有利于適應快速多變的市場環境。專業群建設不同于專業建設,它要求各專業緊密圍繞專業動態進行調整和優化,而面對學校無法實時關注市場的困境,校企合作、共同開發人才培養方案是最有效率的途徑。面對“雙高計劃”的要求,專業群建設要從整體出發,打破各專業的資源壟斷,圍繞產業進行專業群發展,在人才培養方案、課程建設、實訓基地等各方面深入開展校企合作,才有助于打造符合市場需求的專業群,才能真正培養出高質量的復合型人才[1]。

(五)完善雙師隊伍建設,深化產教融合

職業教育是可以更好地服務市場的教育,要有高質量的人才培養目標就需要有高水平的師資隊伍。黨和國家非常重視“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但在辦學實際中,對于“雙師型”如何界定、如何引進具有高水平的師資等問題解決得并不理想?,F在,“雙高計劃”實施意見明確提出了“雙師型”的要求。這為健全“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制度,推動高技術人員進入學校提供了支持,也要求高職院校深入校企合作和產教融合,在合作中把“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得更加完善。

二、“雙高計劃”背景下校企合作模式再思考

(一)校企合作應完善理論與實踐融合的教學體系

職業院校應根據市場需求把學科知識和實踐知識進行重新梳理,不同的專業對學科知識和實踐知識有不同的要求,要以市場調研數據為新的導向,對學科知識和實踐知識進行配比,以不同比例和時間段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修改。在具體的實踐操作過程中,可以以德國“雙元制”發展模式為參考,進行理實一體化教學,把講授知識和應用知識有機結合起來,以企業需求為導向進行問題式、項目式演練[2]。要注重高職院校學生技術技能和創新應變能力的培養,認真對學生專業所需要的程序性知識和內隱知識進行歸納總結,以更好地傳授各類知識為目的進行轉變和探究,真正培養學生克服困難、解決問題、適應不同崗位和市場需求的能力。

(二)校企合作應注重各類知識的轉換和情景應用

一方面,在學校專門進行知識、專業理論的學習;另一方面,在企業進行專業技能培訓。這樣可以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出新的教學模式和技術技能養成方法,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首先,校企合作共同育人應以促使各類知識有機融合為目標,進行師資隊伍建設,并對學習實習實訓基地、企業實習等多個方面進行整合,使學生能夠根據不同的情景將學科知識和實踐知識、程序性知識、內隱知識和外顯知識等相互轉換,促進個人成長[1]。其次,校企合作應充分發揮行業和企業有效資源的作用,將行業和企業的資源通過教學優化成各類知識,再通過學生學習和實踐,使專業課更符合社會需求。最后,確保學生參與高水平、高質量的實踐活動,能接觸更先進的理念。

(三)校企合作應以培育優秀的職業人為目標

第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敬業尚德精神,貫徹落實好教育部提出的育人要求,不能在學習技術技能的過程中缺失了人格培養。高職院校不能單純地把培養高技術技能放在首要位置。第二,面對日新月異的社會,高職院校應注重把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更好地結合和轉換,讓學生能夠真正成為技術技能專家。第三,在全球化和“一帶一路”背景下,各專業相互融合、學科交叉解決問題的案例層出。對于高職學生,不僅要傳授其學科知識,更應培養其職業人格,建立一個完善的培養體系[2]。第四,在學校內建企業,在企業內建學校,構建意義更為廣泛的校企合作模式。

(四)校企合作要做好長期和多元建設的準備

高水平的人才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深化校企合作不是單純的表面工程,它是需要政府、行業、企業和學校等共同努力和長期實踐的結果。雙方的合作不是簡單的輸送畢業生,而是需要在企業和學校等多方充分認同的基礎上,通過培養學生對學科知識、實踐知識、程序性知識和內隱知識充分認知,共同開發課程,共建人才培養方案,共建企業大學[1]。真正把學校課程和企業實習、學校社團和企業團隊、學校實訓和企業項目開發等結合起來,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惠互利、長期發展,形成真正的“雙主體”育人的多元教育體系。

(五)推進課程改革,促使課程結構設置更加符合要求

加強校企合作,拓寬企業參與產教融合的途徑,強化企業在產教融合中的主體作用,對深化產教融合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一方面,可以通過有效激勵措施,鼓勵企業通過多方合作渠道參與高職教育,深度參與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改革,推進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另一方面,條件成熟的高職院校,可以通過成立產學聯盟、現代學徒制、應用技術研發與服務中心,鼓勵吸引企業在高職院校設立研發基地、實驗室和實踐基地等,或者定期安排學生進入企業進行實習實訓,為企業培養高質量技術人才[2]??傊?,在產教融合過程中,高職院校應該想方設法拓展企業參與的產教融合的途徑,加大與企業的合作力度,發揮企業在職業教育中的指導作用。

(六)完善校企合作制度,健全產教供需的雙向結合機制

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是職業學校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方式,是提高學校辦學質量的重要途徑。為更好地服務社會,學校應充分發揮辦學優勢,密切關注企業需求,找準合作的切入點,與企業開展針對性、深層次、多形式的合作,形成校企資源互補、按需組合、相互支持、共同發展、實現“雙贏”的合作模式,推動校企合作取得實效[1]。

一是學校主動出擊,建立長久合作機制,雙方互利是校企合作的基礎。學校要本著服務企業的原則,深入企業進行調查研究,與企業進行溝通,了解企業用人標準及需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站在企業的立場,急企業所急。二是加強校企合作管理。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雙高計劃”背景下,高職院校面臨新的形勢和要求,校企合作面臨新的機遇和任務。運用知識結構分類理論對校企合作進行深入的理論分析,為校企合作發展方式找到了理論依據,今后的校企合作模式仍需不斷進行探索和完善,最終促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落地做實。

參考文獻:

[1]袁平凡,諶雷元.新中國70年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歷史經驗與演變邏輯——對25份職業教育政策法律法規文本的分析[J].職業技術教育, 2019(33):18-24.

[2]張軍,劉敏.基于校企合作的高等職業教育辦學機制改革探討[J].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7(18):18-20.

猜你喜歡
雙高計劃知識結構校企合作
“雙高計劃”下高職院校圖書館建設思考
從“示范”到“雙高”:高職院?;貞洕鐣l展的邏輯機理與路徑優化
雙高計劃背景下高職院校會計技能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工程管理專業大學生知識結構及其評價
基于雙高計劃的專業文化建設研究
提高知識型員工忠誠度的思考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業視域下卓越工程師校企合作培養模式探析
民辦高職院校軟件技術專業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對實訓教學體系改革進行的思考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