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力推動黃河流域生態文明建設和水資源環境保護

2021-11-01 01:13蔣東李靜崔如彬
水利電力技術與應用 2021年1期
關鍵詞:生態文明建設

蔣東 李靜 崔如彬

*通訊作者:蔣東,1980年12月,男,漢,河南封丘人,任職于新鄉黃河河務局封丘黃河河務局,高級工程師,本科。研究方向:防洪工程運行與管理。

摘 ? ?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千年大計,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改革發展和現代化建設全局位置。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不斷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開創了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新局面。水是人類一切經濟活動的命脈,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水生態文明是生態文明的重要組成和基礎保障。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切實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思想理念,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著力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保障黃河長治久安、促進全流域高質量發展、改善人民群眾生活、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

關鍵詞:水資源節約;生態文明建設;可持續利用對策

一、引言

經濟發展不應是對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竭澤而漁,生態環境保護也不應是舍棄經濟發展的緣木求魚,而是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付出的水資源、水環境代價過大,導致一些地方出現水資源短缺、水污染嚴重、水生態退化等問題。加快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從源頭上扭轉水生態環境惡化趨勢,是在更深層次、更廣范圍、更高水平上推動民生水利新發展的重要任務,是促進人水和諧、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實踐,是實現新時代“四化同步發展”、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基礎和支撐,也是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的重要職責。

生態文明理念融入到水資源開發、利用、治理、配置、節約、保護的各方面和水利規劃、建設、管理的各環節,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和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以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為核心,通過優化水資源配置、加強水資源節約保護、實施水生態綜合治理、加強制度建設等措施,大力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完善水生態保護格局,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提高生態文明水平。

二、黃河文明與生態文明的關系

(一)水資源節約是水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

厲行水資源節約,構建節約型社會是水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目標。通過全面促進水資源節約,推動水資源利用方式改變,降低水資源消耗強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1]。加強水源地保護和用水總量管理,建設節水型社會。

(二)水環境保護是水生態文明建設的條件

經濟的快速發展難免產生水污染和水生態系統退化,水環境保護的任務仍然艱巨。水生態文明應該把經濟社會活動納入“人水和諧”理念中,是人口、資源、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是經濟、社會、自然的和諧發展。

(三)水安全維護是水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

通過水利工程對水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優化配置、節約利用、有效保護和科學管理,實現水安全,增強水利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保障能力;實現人水和諧,是踐行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

(四)水文化弘揚是水生態文明建設的靈魂

水生態文明是水環境和水生態不斷改善的體現(如圖1、圖2所示),需要社會各界和廣大民眾共同參與才能取得實效。水文化建設包括水利史、水利工程、水利風景區、生態旅游地的建設和管理等宣傳活動,增強全面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形成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尚。

(五)水制度保障是水生態文明建設的保證

水制度建設包括完善涉水相關法律法規、規劃體系、考核管理等內容,通過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系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形成適應水生態文明理念要求的制度體系,保障水生態文明建設的順利進行[2]。真正為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保障。

三、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存在的問題及其成因

(一)黃河流域的水質污染問題嚴重

水污染問題是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治理的重中之重,嚴重的水質污染不僅威脅著農業生產,而且對黃河流域的人居環境帶來了嚴重威脅,而造成當前黃河流域水質嚴重污染的因素是多重的。

一是工業廢水的排放。我國的工業發展起步較晚,尤其是黃河中上游地區的工業發展仍然沒有擺脫“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發展模式,工業廢水的排放管理存在許多漏洞。中上游地區大大小小的工廠直接建在黃河兩岸,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質未經處理就排入黃河的主干或徑流,最終導致工業廢水污染問題一直存在[3]。

二是農業化肥的大量使用導致的水質污染?;实某霈F和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極大地提高了糧食產量,但由于其中含有的大量氮磷鉀等元素融入土壤和水中,后經多種渠道和方式排入黃河之中。大量使用化肥也是造成黃河水質污染的重要因素。

三是生活性污水的排放。隨著城鎮化建設的持續推進,人們大量使用并產生的富含有機物和大量病原微生物的生活性污水的不當排放也容易導致黃河水質發生污染。

(二)中上游地區農業用水浪費現象嚴重

水資源浪費現象在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治理中是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之一,尤其是中上游地區的農業灌溉用水的方式不夠科學,引黃灌溉過程中造成了大量的水資源浪費。

一是中上游的農業生產仍然停留在傳統的思維觀念和方式上。千百年來農民引黃灌溉已經成為一種固定模式,尤其是黃河徑流兩岸的農業用水不注意節約,大量的水資源被浪費,最終匯入黃河主干的水量不足,河道干涸、斷流的現象時有發生。

二是據統計黃河流域共有水澆地500萬公頃,而當前的農業灌溉仍然采用的是大畦漫灌、串灌等原始的灌溉方式,節約用水的意識在農民的思想中尚未形成。這種原始的灌溉方式在大量消耗水資源的同時也存在水資源的有效利用率極其低下的問題,僅農業用水的浪費就令人觸目驚心。

四、生態保護與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對策

(一)構建生態保護服務體系

黃河作為我國生態環境保護戰略踐行重點區域,需在保護黃河生態多樣性、不破壞動植物生存空間基礎上興建生態功能區,合理開發土地空間,嚴格堅守水源涵養紅線,保障農業發展契合實際,確保生態功能區內人與自然相處和諧[4]。做好動物、森林防護體系建設工作,從信息共享、系統研究、資源信息管理、綜合評估等角度出發賦予該體系建設發展全面性、功能性、實效性。在此基礎上完善法律法規,將黃河開發、治理、保護、管控等實踐經驗納入其中,用以解決當地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突出矛盾及普遍問題,繼而落實黃河生態文明建設目標。

(二)黃河生態走廊建設

近年來,新鄉河務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黃河保護治理工作的指示要求,本著優勢互補、攜手共贏、共建沿黃生態廊道的原則,全力推進黃河生態走廊建設,以實際行動扮靚母親河,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黃河流域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全面提升。2020年新鄉河務局以沿黃生態廊道建設為抓手,堅持新植林草的高標準、高起點、高品位,推動廊道綠化向多彩、美化升級。利用冬春補植栽植的有利時節,進一步完善了堤防工程行道林、淤區適生林及控導工程臨背河兩側護壩林帶,現已完成新植補栽24萬余棵。樹種包括欒樹、白蠟、五角楓、國槐、金葉復葉槭等高品質樹木,逐步更新了堤防淤區楊樹、控導工程臨背兩側柳樹,全面提升了沿黃生態景觀效果。

(三)黃河文化景觀建設

近年來,新鄉河務局圍繞生態、文化建設等方面進行了高標準規劃和有效探索,讓黃河水利專項規劃融入流域高質量發展,全面提升新鄉黃河生態文明建設水平,注重打造亮點示范工程(如圖3所示)。

2019年完成2項黃委示范工程建設,新鄉原陽局在國家級水管單位復驗工作中,不忘治黃初心,在堤頂道路和沿河生態大道建設完工晚、遺留問題多的情況下,克服搶險時間長、行道林補植任務重等困難,高質量完成了復驗工作,以962.2分全河最高成績順利通過了國家級水管單位復核驗收,受到了水利部專家組的充分肯定[5](如圖4所示)。同時新鄉河務局安排專項工程對大堤堤坡進行高標準整修,抓住道路拓寬機遇,更新高規格、高標準樹種,構造生態景觀線?,F已將封丘縣曹崗險工打造成集休閑旅游、宣揚黃河文化及愛國主義教育和科普宣傳基地。在原陽107國道與黃河大堤交匯處,結合黃河法治文化建設實際,已將此路口打造成為普法宣傳窗口。以實際行動助力“幸福河”建設,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四)加快推進黃河文化建設

提高站位,進一步做好沿黃地區黃河文化資源的挖掘與整理,推動黃河文化及生態經濟旅游帶建設,積極與地方政府進行溝通協調,爭取地方支持,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新動力。堅持傳統文化和黃河文化有機融合,強化與地方政府對接溝通,強化重點工程區域的綜合治理和規范管理,全力做好曹崗險工文化休閑廣場建設,圍繞生態建設、文化建設等進行規劃,全力打造治黃文化宣傳窗口,使之成為“國家品牌”和“黃河名片”。

(五)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精神

新時代水利精神不是從天而降的,不是簡單的口號,而是傳承了五千年治水文化,立足于新時代水利實踐,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水利行業的具體體現,也是水利人踐行初心使命的重要標尺[6]。我們將弘揚“忠誠、干凈、擔當、科學、求實、創新”的新時代水利精神,匯聚水利改革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創造水利事業更加美好的明天。

五、結束語

黃河流域的生態環境治理事關千秋萬代,必須要維護好黃河流域及沿黃廣大地區的生態平衡,確保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充分認識到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治理的重要性,對其存在的水土流失、水旱災害頻發、水污染以及水資源浪費等問題深入分析查找原因,通過采取依法治理、科技治理、公眾參與、加大投資以及創新管理等一系列手段來解決問題,在實現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和修復的同時確保我國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四化同步發展”“五位一體”,水是生命之源、和諧共生、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參考文獻

[1]張金良.黃河—西北生態經濟帶建設的水戰略思考[J].人民黃河, 2019(01).

[2]彭智敏.世界大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立法及啟[J].政策, 2018(05).

[3]張向向,趙文娟,王偉.黃河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探討[J].區域治理, 2019(7):223.

[4]董維娜.生態文明建設背景下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研究——評《中國水資源與可持續發展》[J].人民黃河, 2019,41(11):后插2.

[5]顧明林.黃河源區生態環境保護與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分析[J].甘肅農業, 2019(9):76-77.

[6]陸大道.關于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認識與建議[N].中國科學報, 2019-12-10.

猜你喜歡
生態文明建設
探討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發展的協調問題
古丈毛尖制茶工藝的調查報告
論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地方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價值的意義
淺析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要求
生態文明建設背景下我國鄉鎮經濟發展問題研究
關于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問題的若干思考
用生態文明建設助推佳木斯經濟振興發展
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及工具性價值
道家思想對當代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
論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中制度自信的理論依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