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OA指導下《綜合英語》在線課程建設及混合式教學實踐

2021-11-03 01:56方芳
校園英語·月末 2021年10期
關鍵詞:綜合英語產出導向法混合式教學

【摘要】本文在“產出導向法”指導下,利用超星泛雅平臺,從課程目標、教學模塊、教學資源庫、課程評價體系四個方面構建《綜合英語》在線課程并開展混合式教學實踐,突破了單一線下課堂的時空限制,優化了教學過程,提高了課堂效率和學習效果,為高校創新教學模式和專業人才培養提供了思路和借鑒。

【關鍵詞】產出導向法;在線課程建設;混合式教學

【作者簡介】方芳,湖北經濟學院法商學院。

一、引言

《綜合英語》是英語專業基礎階段的核心課程。2018年頒布的《英語專業本科教學指南》要求這門課程體現“綜合”特色,涉及語言技能和人文素養多個方面,教學內容豐富,能力目標較高。筆者所在高校的《綜合英語》教學受單一線下課堂的時空限制,對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實現語言學習和現實交際的結合產生一定阻礙,對滿足《指南》的要求有一定挑戰。筆者認為有必要對現行《綜合英語》課程教學模式進行改革。隨著信息技術與外語教育的深度融合,在線課程已成為高校創新教學模式、深化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手段。在線課程本質上是基于混合式教學模式進行的有別于傳統課堂的教學設計。在線課程建設有利于優化教學過程,實現課程管理和人才培養過程的電子化。筆者嘗試在POA理論指導下,借助超星泛雅平臺,從課程目標、教學模塊、教學資源庫、課程評價體系四個方面探討《綜合英語》在線課程建設的具體路徑,通過混合式教學實踐將在線學習和課堂教學有機結合,解決線下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服務所在高校專業發展的需要,為同類課程的在線教學提供借鑒。

二、POA理論概述

POA即“產出導向法”,是文秋芳教授2015年提出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外語教學理論。POA由教學理念、教學假設和教學流程三部分構成。教學理念的核心為“學習中心說、學用一體說、全人教育說”,主張課堂教學的一切活動都要服務于有效學習的發生,提倡輸入性語言學習和產出性語言運用緊密結合,即“學中用、用中學、學用結合”,不僅要實現提高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綜合性目標,而且要達成高等教育的人文性目標。教學假設包括“輸出驅動”“輸入促成”“選擇學習”和“以評促學”。教學流程大致分為驅動、促成和評價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POA教學理論解決了多年來英語教學“費時低效”和“學用分離”的問題,為建設《綜合英語》在線課程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導。

三、《綜合英語》在線課程建設

1.確定課程目標。POA以學生語言“產出”為目標,兼具思辨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綜合素養等方面的培養?!毒C合英語》在線課程可以從語言學習、文化能力和課程育人三方面確立課程目標。語言學習方面,以精讀課文為主,引導學生扎實掌握英語詞匯和語法知識,通過篇章分析提高閱讀理解能力,通過交際任務促進語言技能的綜合運用和全面發展。文化能力方面,要求學生豐富英美社會文化知識,學會辯證看待中西文化差異,具備較強的邏輯思辨能力。課程育人方面,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突出自主學習能力,結合課文主題補充時政內容,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引導,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2.設計教學模塊。POA提倡的“學用一體說”主張課堂教學中一切語言教學活動都與運用緊密相連,做到“學”與“用”之間無邊界,“學”與“用”融為一體?!毒C合英語》教學模塊的設計要以課文為手段,依托超星泛雅平臺,通過輸入性學習,讓學生用英語完成產出任務。每個單元一個章節,分為預習和導入、作者簡介和背景知識、結構分析和主題探討、細節閱讀和語言聚焦、寫作技巧和批判思考、復習作業以及單元測試七大模塊,涵蓋微課視頻、相應知識點、圍繞產出任務提供的輸入材料、學習任務單以及與主題相關的聽力、閱讀等輔助材料,便于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過程中獲取任務產出必需的語言、內容、語篇結構,促成有效學習。教師通過平臺數據掌握學生線上學習情況,及時了解存在的問題,課上積極引導學生分享學習成果,有針對性地進行產出活動,使課堂教學更高效。

3.建設教學資源庫。POA指導下的在線課程除線下學習的教材外,還要依據“全人教育說”理念適當將最新的時政要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前沿科學技術知識等線上資源作為教學內容,多種內容的補充更有助于實現課程教學的學科交叉融合,提升課程的難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我?!毒C合英語》教學團隊利用超星泛雅平臺進行在線課程資源庫的建設,主要包括學習資源、資料庫以及討論區三個方面。學習資源主要根據課程內容建設章節資源。根據單元主題按照教學模塊制作教學視頻、PPT和文本材料,內容涵蓋課文講解、文化背景知識、詞匯語法知識、導學任務單等,教師可設置任務點,跟蹤學生在線學習情況和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更好地安排線下課堂教學。資料庫包括作業庫、試卷庫和拓展資料。作業庫涵蓋預習作業、詞匯語法練習、閱讀理解、聽力訓練、翻譯實踐等。試卷庫主要包括針對語言基礎知識的單元測試。拓展資料包括與本單元相關的時政要聞、擴展閱讀、相關影像資源,反映學科前沿的期刊文獻或鏈接、習題參考答案等。討論區主要是教師圍繞單元主題設置討論話題,可以在導入部分引入學生在未來學習和工作中可能會碰到的話題發布討論,也可在課文講解過程中就作者的某個觀點發布討論,還可以是課文講解結束后為深入理解課文主題進行的討論。通過學生回帖,教師點贊、評論、加分等操作,鼓勵學生進行批判性思考,解決線下課堂教學中,學生因準備不充分無法順利進行口語表達從而影響教學進程的問題。

4. 構建課程評價體系?;赑OA的《綜合英語》在線課程需要構建以線上和線下融合、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多元評價體系。過程性評價是將學生在學習通平臺上的表現作為評價指標,成績賦分在《綜合英語》過程性考核中的平時成績上。教師對任務點完成情況、參與話題討論情況、課堂簽到情況、作業完成情況、單元測驗情況等設置不同的評分權重。教學平臺的智能記錄和評閱手段為形成性評價提供了數據支持和依據。課上教師以“師生合作”的方式對學生線下完成的產出任務、輸入“促成”階段所學語言形式的掌握情況、話語結構的應用效果以及交際目標的實現質量作出評價。課程結束后采用筆試閉卷的方式進行期末測評,完成終結性評價。

四、POA指導下《綜合英語》混合式教學實踐

語言類課程的技能屬性決定了《綜合英語》在線課程的實施要與線下課堂相結合,線上與線下混合式教學活動被整體視為在線課程使用環節。筆者借助超星泛雅平臺,以《綜合英語二》第5單元“Quick Fix Society”為例,基于POA教學理論闡述混合式教學活動的實踐過程。

1.以線上為主的課前驅動?!膀寗印笔荘OA教學流程的首要環節。教師設計具有潛在交際價值的任務,讓學生嘗試產出而意識到自身語言的不足,激發學習欲望。為提高線下課堂效率,筆者將本單元開始前的“驅動”環節放在線上進行。在超星泛雅平臺發布演講視頻《慢生活》,讓學生在課前學習并思考演講者運用了哪些方法闡述演講主題。筆者創設的產出場景是:假設國慶節前夕你和一名外國留學生商討假期旅行事宜,他想充分利用七天假期游玩五個不同的地方,而你卻認為七天游玩三個地方的方案更好,請說明理由。筆者發布“視頻作業”,說明教學目標、任務要求和評價標準,要求兩人一組進行對話,拍攝視頻提交學習通。筆者發現學生在嘗試完成“說”的產出任務時,雖能切入主題,但思考問題的角度有限,說明方式較單一。

2. 以線下為主的課中促成?!拜斎氪俪伞笔荘OA教學流程的第二個環節。教師引導學生處理輸入材料,鼓勵學生有效選擇與產出任務相關的輸入信息,進而完成特定的輸出任務。針對語篇分析的輸入促成,課前先讓學生在超星泛雅平臺通過微課視頻了解說明文的寫作特點,課上提供按語篇特征梳理的思維導圖,要求學生閱讀課文,充分鍛煉自身的閱讀認知能力,完成相關內容的填寫,學習作者如何運用不同的說明方法描述“急于求成”的社會。針對語言知識的輸入促成,要求學生先在泛雅平臺完成根據英文釋義寫出對應單詞的練習,課上再完成選詞填空的產出任務,學習在一定語境中靈活運用語言知識。針對文化知識的輸入促成,筆者在本單元結束時發布主題為“slow movement”的TED演講,編寫相應的學習材料,學生完成“聽”的產出任務,同時從文化的角度理解西方國家為什么喜歡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以及如何能讓生活“慢”下來。通過POA“輸入促成”環節的教學實踐,教師引導學生完成產出任務,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篇能力、語言能力、文化能力,實現了“學用結合”。

3. 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多元評價。作為POA的最后環節,教師采用“師生合作”的方式對學生完成的產出任務進行評價。評價主體由學生、教師、機器自動評分系統構成。線上驅動環節,學生完成口語類產出任務后,筆者在泛雅平臺不僅給出評分等級,還會指出小組對話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完成教師“延時”評價。線下課堂選取有代表性的小組進行展示,根據這項產出任務的評價標準,先讓組內的兩名學生進行自評,再讓其他學生給予互評,最后教師對學生現場的表現進行點評。課前學生在泛雅平臺完成的詞匯預習,筆者將其設置為客觀題并給出答案和解析,學生完成這項任務后,可以立即查看成績,對照正確答案和解析自行修正,實現機器自動評分和學生自我評價。課上學生完成語篇分析、語言知識等方面的產出任務后,筆者先讓學生就彼此的答案展開討論,鼓勵他們“生生互評”,然后給予“即時”評價。對于課堂表現突出的學生,筆者會用學習通獎勵課堂積分。

五、結語

借助超星泛雅網絡教學平臺構建《綜合英語》在線課程,順應了時代和技術發展的要求,能有效解決《綜合英語》課時和學分縮減帶來的問題?;赑OA理論的混合式教學,以任務產出為目標,強調“學用結合”,“驅動、促成、評價”各個環節有效銜接,使教學活動線上線下連貫有序,充分實現了學習環境、學習資源、學習方式的混合,既提高了課程的挑戰度,也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習效果,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動力。筆者通過對課程的不斷探索,以期優化混合式教學設計,努力創建教師主導、師生共建的課堂。

參考文獻:

[1]王麗麗,張曉慧.基于產出導向的大學英語混合式“一流課程”建設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21(3):146-151.

[2]文秋芳.構建“產出導向法”理論體系[J].外語教學與研究, 2015(4):547-558,640.

[3]文秋芳.“產出導向法”的中國特色[J].現代外語,2017(3): 348-358,438.

猜你喜歡
綜合英語產出導向法混合式教學
產出導向法下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研究
產出導向法指導下的大學英語讀寫結合教學嘗試
中高職綜合英語課程銜接相關問題探究
淺論“產出導向法”研究及其應用
基于SPOC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和實踐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的研究
基于PBL的高職綜合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綜合英語”課程學習策略探究
教育信息化與高職《綜合英語》的深度融合探究
《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