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滲透傳統文化,讓語文課堂彰顯魅力

2021-11-04 09:26江蘇省溧陽市溧城鎮東升小學周青青
小學生作文輔導 2021年25期
關鍵詞:傳統語文文化

江蘇省溧陽市溧城鎮東升小學 周青青

傳統文化中寄寓著無盡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使人們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還可以借助文化的力量催生更加優秀的品質。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已經成為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內容。在傳統文化的理解與滲透中,學生可以在語文學習中找到民族自信,充滿民族自豪感。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積極從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提升自我素養。當前,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文化滲透還不是很有效,這就需要教師從理論到實踐,從文本到文化,實現文化滲透的目的。教師要挖掘傳統文化的本質屬性,用文化滋養學生的心扉,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完成育人使命。

一、文化導入,讓課堂充滿文化氣息

導入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課堂氛圍的營造要依靠導入。導入氛圍的營造,可以使學生首先感受到接下來的課堂環境,并且迅速地融入其中。在導入中,教師可以將傳統文化滲透其中,使學生感悟文化的氣息,從而在文化的氣息中走進文本,探究其深沉的內在。教師在選擇導入內容時,要特別關注文本的思想內涵,關注學生的接受程度,從實際出發,探究文化與文本、學生心靈的融合途徑,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在這樣的融合中找到學習的突破口。

例如,在《元日》這首詩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在文化氣息中感受語文的魅力。這首詩提到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在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春節可以為我們帶來希望,帶來愿景。在春節中,我們祈愿新的開始。春節有很多習俗,教師可以借此滲透傳統文化:“同學們,春節是中華傳統節日,那么,大家知道我們的春節因何而來?春節有哪些習俗嗎?請跟隨老師的視頻走近春節文化?!痹诮處煹囊龑?,學生開始在心中構建了春節的圖景,而且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中再次學習這首詩,可以優化文化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下,傳統文化也無形中走進了學生的視野,可以使學生的文化素養得到更大的發展。

文化導入課程,這是一種新的教學嘗試,也是對傳統文化以及核心素養的深切關注。在上課伊始,便以傳統文化打開學生學習的心扉,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二、文化尋根,令學生感受文化精神

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積淀著寶貴的精神財富,那么,這些傳統文化是怎么形成的呢?教師應當對這個問題進行深刻思考,并明確一點,學生只有對傳統文化進行深入而細致的了解,從中感受傳統文化的優秀之處和文化精神,才能真正從心底以之為豪,使其產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意識,這是語文教學的使命。尤其在小學生中開展文化尋根教育,這既是傳承,也是發展。部編版教材中涉及很多傳統文化內容,教師不妨以此為依據,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追逐文化的本源,從而在時空的對話中找到文本學習的價值和意義,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

例如,在《清明》這首詩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其中感受文化氛圍。我們都知道清明節,但卻很少有人了解清明節的由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妨從文化溯源中探尋清明節的由來?!巴瑢W們,你們有誰知道清明節是怎么來的呢?請大家查閱相關的資料,了解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苯處煹恼_引導,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產生自主探尋意識。教師的問題啟發,引起了學生對清明節文化的關注,大多數學生能在自主探究中講述清明故事,也能將清明節的現實意義解讀出來。在學生解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積極喚醒學生的語言表達欲望和思維,不僅在理解文化思想內涵的基礎上獲得了素養的提升,還可以使學生的思想品質得到更好的發展。

文化尋根,就是要尋找文化的緣起與內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調動學生的探究欲望,從學生的心理實際出發,讓文化悄無聲息地走進學生的心間,對其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讓課堂可以因此而更有深度和情韻,實現文化氛圍的有效營造。在此基礎上,傳統文化教育才更具有感染力,才能使文化滲透更有價值,才能令學生在熱愛祖國文化的前提下,對傳統文化的精神感悟更為深刻。

三、文化傳誦,促進學生感悟傳承經典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利用語文學科對傳統文化教育得天獨厚的優勢,展現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其精神世界。在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中,有許多值得口口相傳的經典文學,是民族存在和發展的重要見證。教師應當督促學生傳誦經典,使其在經典詩文的誦讀中,實現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感悟,并在此基礎上,更為深刻地了解祖國文化,促使其建立起文化傳承的意識,產生民族復興的使命感,承擔起新一代社會主義接班人的責任和義務。

例如,在《從軍行》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進行問題互動導入:“同學們,本學期所學的詩中,你比較喜歡哪一首?給大家朗誦一下吧!”學生在誦讀過程中能夠實現其對詩歌學習的回顧和鞏固。接下來,教師出示學生誦讀的詩歌《鄉村四月》《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村夜》等,提問學生:“這些都是什么類型的詩歌?”學生回答:“田園詩?!苯璐?,教師引導學生先略讀該詩,然后引出《從軍行》這一類邊塞詩。在正式理解詩意、詩情時,教師將學生對詩的誦讀分為初讀、品讀兩個環節。通過誦讀,學生能熟識生字詞,并理解該詩的大意。通過品讀這一環節,學生能在教師的朗讀指導、分句探析下,實現對詩情的深刻體悟。例如,在理解“孤城遙望玉門關”時,教師首先展示“玉門關”的相關圖片,突顯其荒涼、孤寂的環境。然后,教師要求學生反復讀此句,感受“孤”字表達的情感。教師在幫助學生體會整首詩的感情基調時,還可播放相關的邊塞戰爭的視頻,推動學生共情能力的產生,使其對詩人表達的情感理解更為透徹。最后,教師再以此為前提,要求學生朗誦此詩,實現其對詩情理解的鞏固。

由此可見,在詩文教學中,教師應當要求學生注重“讀”,以“誦讀”為教學主要形式,幫助學生在誦讀過程中有效體會詩情,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學生從詩中感受到戍邊戰士的愛國主義精神和為之奮斗的頑強精神,從而產生了一定的愛國情愫。與此同時,也為其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奠定了感情基礎。

四、文化活動,讓文化落地生活空間

語文教學需要活動,因為它本身就是語言實踐,語言交際是語文學習的本質。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在語言實踐中的主體作用,給予他們更多的思考和交流空間,使其能更加積極主動地探究語言本質。在傳統文化滲透的過程中,實踐活動也是非常有效的途徑。借助這一途徑,教師要積極打開實踐之門,使學生在豐富的活動中感受文化,在實踐中踐行文化精神,從而使他們更加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例如,在《臘八粥》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便可以采取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了解傳統文化。臘八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在這個節日中,我們會感受到一家人相親相愛的溫暖,也可以看到在寒冬中的希望。教師可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制作臘八粥?!巴瑢W們,你們知道臘八粥都是由什么做成的嗎?請大家與自己的親人一起做一次臘八粥,一起感受那份熱騰騰的溫暖吧!”在這樣的實踐活動中,學生的參與性更強,而且,探究臘八節日活動更積極主動。文化源自生活,這樣的生活才是真實的,才是教育者該讓學生去感受的。

借助實踐活動,為學生打開傳統文化的學習之門,使學生在無形中感悟文化的本質,這是獲取課程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在活動前、活動中、活動后,教師都要參與其中,與學生一道走進文化的世界。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要滲透傳統文化,應當以了解學生的心理側重點和需求為前提,才能“對癥下藥”,突出傳統文化教育的真正內涵。教師不僅要看到文化背后的內涵,更要使學生在這樣的文化中找到生活的身影,如此,我們才能輕松實現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

猜你喜歡
傳統語文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鄭國明 立足傳統 再造傳統
誰遠誰近?
我的語文書
語文知識連連看
語文妙脆角
語文知識連連看
清明節的傳統
文化之間的搖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