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互聯網+”的交通運輸經濟發展研究

2021-11-09 01:01張豪杰
中國市場 2021年28期
關鍵詞:交通運輸經濟發展互聯網+

張豪杰

[摘 要]交通運輸經濟是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交通運輸也持續推動經濟的發展,而在互聯網持續發展的背景下,傳統的交通運輸無法適應經濟和社會的需求,所以文章從交通運輸經濟出發,研究“互聯網+”給交通運輸經濟帶來的影響以及探討以后發展的方向。

[關鍵詞]“互聯網+”;交通運輸;經濟發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8.010

自古以來,交通運輸的發展就促進經濟的不斷發展,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往的交通運輸已經無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交通運輸經濟的發展也因此受到了制約。通過把交通運輸經濟與“互聯網+”進行組合,有望找出新的交通運輸方式,從而再一次刺激交通運輸經濟的發展。

1 交通運輸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

交通運輸的發展,剛開始是一種成本的投入,但是隨著交通運輸的進一步完善,交通運輸讓生產出來的產品開始流動,降低產品的滯留,讓產品通過運輸,到另一個地方產生經濟效益。完善的交通運輸體系,不僅是對資源的分配與利用,更是推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除了推動產品流通,人們還通過交通運輸服務,提高生活出行效率,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務,也加強人員的流動。

2 我國交通運輸經濟現狀

2.1 區域發展不平衡

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較高,西部地區相對較為落后,所以無論是資源、人才,還是技術,大多集中在東部地區,導致交通運輸發展,東部也比西部更為發達。面對這種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我國也優先提倡先讓部分地區、部分產業發展起來,再帶動其他地區、其他產業發展。但是交通運輸的發達程度卻能直接決定這個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所以這種情況下,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會更加突出,也與其他地區的差距越來越大。

2.2 交通運輸管理不規范

交通運輸的關鍵是通過促進運輸行業的規范管理,從而提高運輸的效率,降低中間運輸物流的成本。以交通運輸中的高速公路管理為例,其中涉及的部門較多、內容廣泛,造成管理工作難度很大,缺乏完善的管理體系,管理部門、權限、責任方面的劃分也較為模糊,有的地方甚至沒有設立專門的部門進行管理,這樣不僅不利于工作的開展,而且也會產生道路運輸的隱患,影響運輸的安全性。雖然部分地區也意識到,采用信息技術進行管理,從而提高管理效率,通過數據的傳遞接收,建立信息化網絡平臺,進行綜合管理,但是依舊由于部門間工作職責的重疊等原因,在實際開展的過程中,效果并不好,公路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得不到提高,也無法加快運輸速度,降低中間成本。

2.3 交通運輸投入資金短缺

面對交通運輸緊張的問題,就需要進行更多交通線路的擴張、資金和人員的投入,交通運輸這種高投資高耗能的特性,也制約著交通運輸的發展。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也造成建設基礎材料價格的增長、人工成本的上升,土地稀缺帶來的土地價格的飛漲,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之一,各個因素互相制約,造成交通運輸資金短缺缺口更加明顯。雖然這幾年我國也在交通運輸這樣的基礎建設設施上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但是和經濟整體的發展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2.4 交通運輸服務單一

經濟的發展,讓人們逐漸解決溫飽問題,更多地把關注點放在生活出行質量上面。但是傳統的交通運輸服務單一,無法滿足人們多元化的服務需求,不同的人群,出行不再只是單一的交通工具,物流需要根據貨物和運送速度進行劃分,所以目前的交通運輸服務更需要注重品質和質量,以及多元化需求、個性化定制,展現人文關懷。

3 “互聯網+”對于交通運輸經濟發展的意義

3.1 提供對稱供需信息

互聯網能夠打破傳統供需信息不對稱的局面,以往物流公司和運輸車輛、司機和乘客、快遞員和物流存在各種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但是互聯網能夠收集數據,進行匹配,讓數據傳輸變得更加高效,這樣過去被壓制的交通運輸需求會得到重新釋放,從而推動諸如拼車、打車、代駕等出行運輸方式的興起,改變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促進經濟的發展。

3.2 解決資金短缺

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是由地方政府牽頭,并承擔大部分的資金壓力,但是交通運輸無論是投資、管理、維護方面,都需要大量的投入,所以資金短缺問題在所難免。但是“互聯網+”的融入,改變了以往的交通運輸融資模式,從過去的政府撥款+社會融資,變成全社會的人口融資。因為互聯網的興起,加速了人們對碎片化時間的利用,再加上移動支付會帶來海量的資金,引發全社會的資本爆發,為了爭奪這些用戶流量,企業也會積極投身入口應用的開發,從而有更多資本投入交通運輸發展中。而且行業技術的融合,也能吸引更多資本,實現互聯網+智慧交通運輸的資本對接。

4 滲透“互聯網+”的交通運輸經濟發展

4.1 加快運輸效率降低成本

通過建立互聯網大數據信息應用平臺,收集用戶信息和需求,建立集中倉儲,在用戶還沒有購物的時候,就提前進行預測,讓商品到達靠近用戶的倉儲中心,從而提高配送的效率,通過集中運輸倉儲,降低配送的成本。

4.2 規范運輸行業亂象

傳統物流、配送行業,存在價格管理不透明、行業內部混亂、貨物配送速度和質量不理想的情況,甚至司機的誠信問題也成了管理中的難點,這些都阻礙了運輸行業和物流經濟的發展。而引入“互聯網+”技術,可以實現對貨物溯源、出倉到配送各環節的追蹤管理,通過定位系統、可視化操作等手段,加強對貨物配送質量、安全的監督。通過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手段,進行貨物、司機、車輛的匹配,從而減少了中間環節,加強了運輸效率,規范了行業中的亂象。

4.3 引入無人機無人車

針對偏遠地區物資匱乏、交通不便、基礎建設困難的問題,如果使用常規的物流配送手段,則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若先進行基礎運輸設施的建設,不僅周期長、投資高,而且還存在地形復雜、建設難度大的問題,這樣的情況下,配送所需的成本極高,但是引入無人機,則可以以高效、低成本的方式,更快地完成對物資的配送。進行無人車的試點運行,可以通過信息平臺,整合車貨,進行貨物運輸的集成化管理,降低人工成本和配送錯誤率,也同樣適用一些偏遠山區。

猜你喜歡
交通運輸經濟發展互聯網+
新形勢下交通運輸行業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研究
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發展戰略探究
經濟“新常態”下產業結構調整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運輸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國對外貿易促進經濟發展的研究
公路交通運輸節能降耗經濟分析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