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康復護理在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研究

2021-11-10 04:19趙淑敏鄭旭飛李洺娟
科學與生活 2021年11期
關鍵詞:康復期抑郁精神分裂癥

趙淑敏 鄭旭飛 李洺娟

摘要:目的探析心理康復護理在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本院治療的80例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抽簽法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40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實施心理康復護理,比較分析兩組護理前后癥狀自評量表(SCL-90)、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PANSS)評分。結果相較于護理前,兩組護理后軀體化、軀體強迫、人際關系、焦慮、抑郁、偏執、恐怖、敵對、陽性項目、精神病性評分明顯下降,且實驗組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護理前相比,兩組護理后陰性癥狀、陽性癥狀、一般精神癥狀、總分明顯下降,且實驗組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心理康復護理在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十分確切,有助于改善患者癥狀,值得臨床推薦應用[1]。

關鍵詞:精神分裂癥;康復期;心理康復護理;焦慮;抑郁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本院治療的80例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抽簽法進行分組,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40例。納入標準:①確診為精神分裂癥;②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可理解與遵守研究要求;③藥物治療穩定,近期無換藥想法;④簽署知情同意書,獲得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①伴有其他精神障礙或者人格障礙;②伴有嚴重神經系統病變與不穩定軀體病變;③存在高熱驚厥史、癲癇病史;④妊娠期與哺乳期女性;⑤伴有藥物嚴重不良反應。對照組患者中,年齡:最小25歲,最大59歲,平均39.67±3.71歲;病程:最短1年,最長13年,平均7.26±1.34年;性別:男性22例,女性18例。實驗組患者中,年齡:最小24歲,最大58歲,平均39.12±3.53歲;病程:最短1年,最長13年,平均7.19±1.42年;性別:男性21例,女性19例。兩組年齡、病程、性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即嚴格遵照醫囑指導患者用藥,給予患者必要的飲食、生活護理,告知注意事項等。實驗組患者實施心理康復護理,①集體健康宣教:組織患者予以集體健康宣教,每次50min,每周2次,主要對治療藥物的有關知識進行說明,如藥物名稱、作用及不良反應等。在健康宣教過程中,要求患者及其至少1例家屬共同參與,有效提高患者及其家屬對疾病的認知,向患者介紹一些減輕壓力的方法。②個體心理疏導:護理人員應主動和患者溝通,認真傾聽患者的真實想法,結合現存問題,利用啟發、勸解、鼓勵、疏導等方式予以個體心理疏導,提供心理上的同情與支持,每周1次。③加強娛樂治療:根據患者的身體情況、興趣愛好,制定科學的娛樂治療活動,每周5次,指導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動[3]。

1.3 觀察指標

比較分析兩組護理前后癥狀自評量表、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評分。

1.4 統計學方法

將觀察指標數據輸入軟件SPSS22.0中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表示,采用x2檢驗。當P<0.05時,說明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前后PANSS評分對比

與護理前相比,兩組護理后陰性癥狀、陽性癥狀、一般精神癥狀、總分明顯下降,且實驗組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精神分裂癥患者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后,病情得以有效控制,恢復了一定的自制力,進入康復階段,然而,為了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及預后,必須予以針對性維持與鞏固。從認知學角度分析,康復階段是確保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效果的關鍵所在,此時患者多對周圍環境及社會交往建立了正確認知與判斷,能夠主動思考,但自信心也相對脆弱,且情緒自控力比較差。在康復階段,患者面臨的問題如下:①患者認知功能減退,生活能力下降,且具有較高的復發率,精神壓力非常大;②患者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響,加之社會功能受到影響,具有較強的恥辱感;③患者行為模式與心理品質存在缺陷,在易感因素與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下,患者非常容易出現病情復發的情況。為此,對于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來說,不僅要注重患者精神癥狀的緩解,還要預防患者社會功能與心理功能的衰退,以此減輕患者負性情緒,提高患者社會功能與心理功能[4]。

結語:

綜上所述,心理康復護理在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十分確切,有助于改善患者癥狀。然而,本文研究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研究對象選取數量比較少、區域范圍比較小等,使得研究結果無法代表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實施心理康復護理的所有情況。因此,可通過適當增加研究對象數量、擴大區域范圍等方式,提高研究結果全面性與準確性。

參考文獻:

[1]黃露,滕萌萌,陳曉春,祖永軍.個性化心理護理對女性精神分裂癥患者住院態度及依從性的影響[J].心理月刊,2021,16(11):23-24.

[2]張朝霞,趙衛香,吳維勝.心理治療在精神分裂癥臨床治療中的價值分析[J].心理月刊,2021,16(09):31-32.

[3]袁玲,李秀金.心理護理對精神疾病患者心理健康狀態與生活質量的改善分析[J].心理月刊,2021,16(09):45-46.

[4]葉麗濃,朱進才,劉益亮,李婷,黃維手,鄺儉玲.支持性心理干預在慢性精神分裂癥康復治療中的應用分析[J].實用醫技雜志,2021,28(05):682-684.

猜你喜歡
康復期抑郁精神分裂癥
隨訪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出院后依從性影響
奧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中的成效分析
精神分裂癥的常見類型
撥開精神分裂癥的迷霧
偏執型精神分裂癥康復期男性患者執行功能損害分散內觀認知療法干預對照研究
淺析精神障礙患者康復期的心理干預
產前個性化心理護理對初產婦焦慮、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響
社區在冊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影響因素分析
康復期腦卒中患者的護理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