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第二課堂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

2021-11-12 13:14孫曼華廊坊師范學院
長江叢刊 2021年12期
關鍵詞:理論課第二課堂政治課

孫曼華/廊坊師范學院

在全黨和全社會“教育為本,德育為先”的共識下,為改善我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偏理論輕實踐,課堂多“紙上談兵”的局面,提出建設促進學思結合、知行合一的第二課堂,幫助大學生切身體會理論與實踐的關系,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再上新臺階,提高教學針對性與實效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概念

(一)第二課堂的涵義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思想政治理論課傳統教學多年來碩果累累,但是我們也不可否認思想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脫離實踐的理論是無根之萍,作為馬克思主義的教育者與傳承者,更應認識到思想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實踐短板,為解決這一弊端,如今已初步形成了第一課堂為主,第二課堂為輔的新型思政課教學模式。

第一課堂即理論教學,為我們熟知的教材授課,第二課堂配合第一課堂開設,為理論課程之外的實踐教學。多為學校組織,以學生為主體,自愿為原則,開展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作為第一課堂的補充,有效引導學生“身體力行”的感受知識。

(二)課堂實踐的教學定位

在第二課堂模式的推行中,很多高校將實踐教學簡單理解為了帶有社會實踐因素的活動,未起到相應效果,反而走上了增負學生的形式主義道路。思想政治課的課堂實踐應當是針對該專業的性質而開展的,具有專向性,不能與學生日常假期實踐等相提并論。找準課堂實踐的教學定位,關鍵在于是否掌握思政課程的教學目的及實踐所需,我們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思政課程教學知識,增強課程的效果和吸引力,摒棄單向式的知識灌輸,建立學生與教師交互式學習的良好模式。

雖然第二課堂為實踐教學,但是應當牢記其教學本質,不應獨立于理論教學之外,二者是相互包含、相互滲透、相互轉化的。我們的目的不是實踐而是教學,根據各校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實踐教學規劃,不需一味追求良好的實踐教學場地,舉辦大規?;顒?,例如以小競賽帶動實踐教學,探索性專題研討、教師基本功大賽等,即可滿足日常教學需要,同時,與第一課堂一同制定考核細則,分配學分學時,將第二課堂的實踐教學具體化,普遍化。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開設第二課堂實踐教學意義

(一)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學的實效性

自古圣賢之言學,咸以躬行實踐為先。馬克思主義哲學也教導我們,實踐是理論的來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教學的大力倡導與推進,彌補了教材的不足,引導學生走出課本,在實踐中感受真知,只有切身走到實踐的位置上,才能更好的理解思想政治理論,并推動理論的發展。校內第二課堂作為實踐教學的依托,更貼近學生生活,同時開放共享的平臺也便于大家從中獲取他人的實踐信息與經驗,實現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提高教學的針對性與實效性。

(二)有助于思想政治高素質人才培養

在理論思想及課外實踐雙重基礎作用下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加快了進程,更加適合我國國情,貼近學生生活,拓寬了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渠道和空間,增強了學生對馬克思主義原理的認同感,對學生的理論素養和政治素養都是全面的提升,還可以促進學生自覺地用理論知識去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塑造學生的靈魂,為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

第二課堂有助于引導大學生將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結合起來,用知識武裝頭腦,激發大學生的創新力和創造力,樹立堅定的政治信念,結合理論知識和實踐,契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更好的理解思想政治理論,賦予其新的發展,成為理論實踐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

三、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現有問題分析

(一)趨于形式主義,不達實際效果

在思想政治實踐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實踐教學參與度和積極性,一般高校選擇將實踐活動與學業學分掛鉤,但是在實際執行中,執行組織者只認簽到碼等情況屢見不鮮,真正參與實踐的同學可能被排除在外,只簽到不實踐的同學卻加上了學分,或者根本不參與過程,只在實踐最后“借鑒”一篇實踐成果,保障機制、考察機制均不完善,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學生整體參與積極性逐漸走低,效果不佳,趨于形式主義,不達實際效果。

(二)實踐教學與理論授課脫節

首先,我們要清楚實踐教學的定位,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相輔相成,互相配合,最終落腳點應當為教學,而不應一味突出實踐?,F實中,很多實踐活動與理論授課脫節,甚至學生的暑期社會實踐也歸于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中來,實踐教學應當是多形式的,貼近思想政治專業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幫助其更好的理解理論知識,從而達到實踐教學效果,如果只是單純為了實踐而實踐,反而會起反效果,最終流于形式,成為一個新包袱。

(三)實踐效果受現實條件制約

由于各高校的硬件設施條件不同,教育資源不平衡問題在實踐教學上矛盾更為凸顯,如今,各校的實踐教學,均由學校自行提供實踐場地及資源,沒有專門的實踐教學室等,可供實踐的范圍具有局限性,實踐效果受現實條件制約,折扣嚴重。同時,實踐教學中,教師的參與度遠低于理想水平,多數由學生獨自完成,長遠來看,會降低實踐教學的效果,降低學生的實踐參與積極性。

四、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現有問題解決建議

(一)進一步完善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模式的運行機制

首先,各高校要認識到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的重要性,重視第二課堂的發展,將第二課堂的發展完善作為學校長期戰略目標,建立完善的實踐教學運行機制,合理設置學分、學時等并制定可行的考核制度,摒棄形式主義作為,將實踐教學落入實處。其次,思想政治課教師應當重視實踐教學的比重,將第二課堂的內容編入教學大綱,與第一課堂交替進行,最大化的發揮第二課堂的效用,把握當今社會熱點及學生需求,利用自身過硬的專業技能,設計多樣化、多層次、多趣味的實踐教學活動,調動學生積極性,真正參與到實踐教學中來。再者,學生應當積極為活動的開展建言獻策,主動組織認真參與,將實踐與理論知識置于同等高度,同學校老師一起完善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運行機制,促進思想政治課的發展。

(二)進一步完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保障機制

為了保證實踐教學的科學化、合理化、規范化,除一系列運行機制的完善外,還應建立實踐教學的保障機制,撥出專項資金和場地支持實踐教學的發展,積極與周邊社區企業等開展合作,拓寬學生的實踐范圍,解決部分實踐教學資金問題,實現學生與社會的真正接觸。同時合理利用新媒體平臺,加大實踐教學的宣傳力度,實現實踐教學長期向好發展。

(三)進一步完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評價機制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們用實踐教學檢驗理論知識,同樣實踐教學也應得到現實評價的檢驗,才能不斷完善,不斷接近真理。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刻不容緩。首先,就評價方式而言,應當在教師和學生之間畫上雙箭頭,師生互評,生生互評,在不斷的糾錯和吸取經驗中前進。其次,就評價原則而言,要保證評價指標的全面性和合理性,防止流于形式,評價要公正客觀,保證每一位師生的建議得到重視,全程評價采用匿名方式,保障大家可以暢所欲言,發揮評價機制的效用。再者,事物處在不斷發展變化之中,不能在看似完善的評價機制中一勞永逸,要時刻把握時代動向,緊跟時代浪潮,根據現實需求,不斷調整完善,保證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持續發展。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毋庸置疑,實踐教學模式對于思想政治課來說,是跨越式的新發展,但絕不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摒棄,當前,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還需要慢慢解決,建立起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任重而道遠。

猜你喜歡
理論課第二課堂政治課
“第二課堂”課程化建設路徑探究
01—02合刊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踐探索
辦好思政課鑄魂育新人
社會主義新時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課的美育優化探析
高中政治課培育學生政治認同素養的教學策略
辯證認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的“兩個關鍵”
答案
高職院校第二課堂學分認定制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談談“誘思導學”教學模式在農村中學政治課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