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生物科技合作對策研究

2021-11-12 12:02李丹趙春哲蔡芷菁
經濟研究導刊 2021年29期
關鍵詞:生物科技粵港澳大灣區

李丹 趙春哲 蔡芷菁

摘? ?要:深圳和香港是粵港澳大灣區兩大核心城市,雙方在生物科技和生物產業方面各有優勢,具備長期合作的堅實基礎。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雙區”建設的重大戰略平臺,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唯一以科技創新為主題的特色發展平臺,可將生物科技領域作為未來優先開展合作的重點領域。目前,生物科研物資跨境受限、高端人才引育受阻、數據共享仍有困難、科研資金流通不暢、兩地稅收制度不同、知識產權體系存異等,成為深港兩地生物科技合作面臨的主要問題,應從要素流動、財政金融、人才支持、法律保障等層面進一步完善政策支撐體系。

關鍵詞:粵港澳大灣區;深港合作;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生物科技

中圖分類號:F207?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1)29-0034-03

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下文簡稱“合作區”)位于深圳市福田區南部與香港特區接壤處,是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雙區”建設的重大戰略平臺,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唯一以科技創新為主題的特色發展平臺。2020年10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大會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規劃建設好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目前,合作區已擁有健全完善的頂層設計,“1+N”(發展規劃+空間、交通、科研等子規劃)規劃體系基本成形,中央賦予的戰略使命正具體落實為改革舉措、重大項目、創新平臺等。在資源導入、財政支持、空間保障等一攬子支持政策的推動下,合作區正逐漸與國際科研管理體制機制全面接軌,科研資源逐步集聚。

一、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開展生物科技合作的基礎與優勢

(一)底蘊深厚、互補共建

深港兩地人文同源、創新資源互補、科技資源互動、產業結構互補,兩地長期合作、共贏發展已經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引擎,以深港為“極點”的大灣區成為我國經濟的重要支撐之一。香港作為國際自由港能夠匯聚全球資源,對接全球通行規則,國際化科研水平高、專業服務業發達、人才豐富,擁有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健全的市場經濟體系和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可以有效鏈接全球高端創新資源,使科研成果盡快進入市場。深圳市則具有“雙區”疊加優勢,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方面走在全國前列,特別是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持續深化,為生物科技產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制度環境。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作為深港合作的前沿,體制機制更為靈活,政策更加優惠,有條件集聚兩地科研和產業優勢,發展成為區域創新體系的核心載體。

(二)協同創新、先行先試

香港的高校和科研機構在基礎研究和生物科技研發領域有較強的實力和前沿的研發成果。但香港科研成果轉化動力不足,產業配套體系不完善,生物產業發展空間有限。深圳的生物醫藥產業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產業配套較為完善,創新能力不斷增強,面向廣闊國內市場和消費升級的要求,對生物科技領域科研成果的需求很強。這使得深港兩地在生物科技、生物產業發展方面具有很強的協同效應。在“一國兩制”和CEPA框架下,深港創新合作應比境外合作有更大的突破空間。合作區肩負著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大膽先行先試,破解妨礙深港合作體制障礙的使命。生物科技方面可在人員、資金、設備、生物材料、人類遺傳資源等管理方面先行先試,破解關口限制對兩地生物科技合作的制約,兼容兩地優惠政策,吸引兩地企業、人才入駐發展,提升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能級和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地位。

(三)開放共享、攜手對外

香港具有深厚的國際關系基礎、較強的基礎研究能力和專業化的科技服務業優勢,是世界上唯一有五所世界百強大學的城市,多年來一直與世界各地頂尖科研機構和一流科學家頻繁開展交流和合作,有很多成功的項目。近年來,香港高度重視推動創新及科技產業發展,相繼成立創科局、港科院,顯示香港將踏入以科研突破引領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新階段。深圳作為我國對外開放的最前沿,也形成了高度國際化的開放環境,特別是在高技術產業領域,通過進出口貿易和外商直接投資,建立起聯系全球的經濟技術合作網絡。如今,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加速推進。面對世界各國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競爭,深港開展生物科技務實合作,將使各自的開放優勢形成疊加效應,在大灣區形成吸引全球資源、面向全球市場、提供世界級產品和服務的生物科技及產業中心,有利于更好參與國際競爭。

二、深港開展生物科技合作面臨的問題與障礙

(一)生物科研物資跨境受限

一是物資跨境流程煩瑣??蒲袠悠?、實驗試劑、遺傳資源等,如動植物及其產品、微生物、生物制品、人體組織、血液制品等,屬于海關出入境管制物品,出入境流程較煩瑣,過關需進行嚴格的檢驗檢疫手續,涉及海關、衛生檢疫、科創委、市場監管局等多個部門審批查驗,給科研合作增加了時間、費用和人力成本。二是深港兩地標準不一致。深港兩地藥品、醫療器械、設備進口、科研材料等審評審批手續、標準不一致,與市場一體化發展不匹配,且由于兩地相關政策法規不同,容易出現知識產權等糾紛,不易協調,為深港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增加了一定的潛在風險。三是物資跨境流通存在限制。例如,舊儀器設備在入境過程中,須提供進口法定檢、進口機電許可證、進口舊機電產品裝運前檢驗證書、進口口岸檢疫局辦的進口舊機電產品備案申請書、發票等一系列資料,由于年久存在部分資料不齊全,無法申報科研設備過境免稅。

(二)生物領域高端人才引育受阻

引才用才方面,粵港職稱體系存在差異。目前建筑工程、交通工程等專業領域的港澳籍專業技術人才可在某些片區直接參評相關級別職稱,但在涉及科技服務領域的金融、審計、教育培訓、法律服務等行業仍未完全放開資格認可權限。高端人才培養方面,聯合培養博士后機制尚未形成,目前國內的博士后設站單位不能與香港高校聯合培養博士后,不利于吸引香港優秀科研人才。學分互認暫無公認準則,實現學分互認的學科往往是好認定又較雷同的科目,缺乏區域高校間在認證原則、轉換比例等方面的制度共識。高端人才服務方面,科技人才出入境便利性有待提高,內地的商務簽注簽發人員范圍具有局限性,較難覆蓋大多數科研單位和人員,未能充分考慮到科技型初創企業和小微企業一線科研人員的需求,且人才永居服務流程有待簡化。

猜你喜歡
生物科技粵港澳大灣區
AI生物科技公司Cyclica
生物科技發展實例在教學中的應用
轉基因農產品發展前景及參與貿易問題的利弊研究
論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生態系統
灣區經濟:國際步伐與中國格調
“粵港澳大灣區”,即將崛起的世界級城市群
“粵港澳大灣區”,即將崛起的世界級城市群
生物科技讓里約奧運更安全
福布斯:美國最大的生物科技公司TOP1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