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技能大賽背景下高職院校工匠精神培養方式探析

2021-11-12 12:20黃嘉悅吳冰
經濟研究導刊 2021年29期
關鍵詞:世賽工匠院校

黃嘉悅 吳冰

摘? ?要:時代呼喚工匠精神,社會也需要培養新時代的工匠。在創新與多變的大環境中,社會需要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勞動者,所以,作為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高校,更應當推崇專業能力與職業工匠精神的培養。從高職院校學生工匠精神培養問題入手,結合世界技能大賽的要求與機制,探析有效的培養方式,提出針對性的培養建議。結合真情實景的課堂融入,在傳統工匠文化中充分汲取營養,激勵青年技能成才、以技報國,以推進工匠精神在世賽中的融合,突出世賽對工匠精神培育的促進作用,從而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打造優秀技能人才,實現技能強國目標。

關鍵字:世界技能大賽;工匠精神;高職技能

中圖分類號:G715?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1)29-0085-04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全社會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追求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加快推進建設創新型國家。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早已成為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盡管我們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工廠”,許多產業規模名列前茅,但掌握核心科技、真正屬于中國創造的東西卻不多。眾多行業內人士認為,我國制造業大而不強,產品質量與創新程度與世界頂級水平仍有差距,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具備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為真正成為世界制造強國,打造屬于我國的尖端制造力與創造力,實現中國制造2025戰略目標,就必須從基礎抓起——在學校中培養“大國工匠”的創新型技能人才;在社會上形成以工匠精神為核心的職業精神。我國的高職院校作為技能人才培養的主陣地和重要渠道,培育符合時代要求的工匠人才是應有的歷史使命與社會責任。上海出版印刷高等??茖W校作為印刷行業人才的“黃埔軍?!?,以世界技能大賽為依托,致力培養具備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為實現技能強國目標貢獻力量。

一、工匠精神的時代內涵

“工匠”一詞從古流傳至今,是“工”與“匠”的完美組合?!肮ぁ?,象形文字,原指持有工具,后發展為工作、生產勞動、技術與技術修養;“匠”,泛指有專門手藝的工人,巧妙靈巧、有創造性的構思和設計,在某方面有突出成就的人。兩字合在一起,既有對制作工藝與方法的高超技能要求,又有追求極致,持續做精、做巧的信念追求。而現代,工匠精神有了更深層次的延展。大多數學者認為,從古代工匠精神起源發展,到被賦予新時代內涵,工匠精神囊括了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等不斷突破自我的優良品質,“精益求精”、“注重細節”、“一絲不茍”、“耐心、專注、堅持”、“專業、敬業”等都是對其的解釋。工匠精神是對工作的執著、對所做的事情和生產的產品精雕細琢,是精益求精,是追求完美和極致,屬于職業精神的范疇,其核心是對品質的追求,是從業人員的一種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結合世界技能大賽的要求與機制,從課堂到實操展現出對知識、技術、品質的不懈追求。工匠精神的豐富時代內涵更是品德素質教育的延伸拓展。

筆者通過本校問卷對200名高職同學進行調查。調查數據顯示,受訪學生中9.43%對工匠精神非常熟悉;30.19%對工匠精神比較熟悉;50.94%的同學聽說過,有一點了解;9.43%的同學聽說過,不了解。從數據上來看,大部分同學聽到過工匠精神且有一點了解,但仍然有近10%的同學對工匠精神的內涵不甚知曉,這對高職院校工匠精神培養提出了更高要求。對于新時代工匠精神的核心,受訪學生認為,工匠精神包含“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83.02%)、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82.08%)、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81.13%)、協作共進的團隊精神(74.53%)等”,其中堅持不懈的精神更受學生們推崇。

二、高職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現狀及存在問題

從高職院校來看,工匠精神是高職院校自身生存、發展的需要;從企業角度看,工匠精神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發展的需要。盡管很多高職院校已經意識到培育工匠精神的必要性與重要性,但現階段仍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學生工匠意識不夠,工匠能力不足。通過問卷發現,部分學生對工匠精神認識程度較低,認為那是老一輩的東西,和自己未來職業發展關系不大。他們推崇隨心隨性不求甚解,不喜歡高要求,上課僅僅抱著“完成任務”的態度,“低頭族”“嗜睡黨”頻出,“及格萬歲”,“差不多就行了”,對工匠精神沒有足夠重視,工匠意識不夠。與此同時,很多學生對課業、實訓、實習等專業內容只掌握基本技能,不注重探索挖掘深層知識,僅僅停留在表面,沒有鉆研深究的意識與能力,造成工匠能力不足,做不到精益求精。

第二,日常教學與工匠精神融合不足。在日常教學中,大部分高職院校較多關注學生的出勤率、期末成績,對學生職業素質、工匠精神的培養并未足夠重視。學生對專業興趣淡薄,對職業發展茫然,更不會注重培養自身鉆研精神、精益求精精神。僅僅重視學生技能的培養而忽視職業素質和精神文化素質的培養,會導致許多文化類、思想類的課程被邊緣化。例如,在學生培養方案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禮儀素養課、團隊協作課程等鮮有出現,在學生培育中缺少人文情懷,缺乏工匠精神的熏陶。

第三,教學師資單一,模式缺乏創新?,F階段的一個主要問題是高職院校師資隊伍整體素質有待提升,不受教學科研等壓力影響而潛心研究學問教書育人的教師更是屈指可數。要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學生,首先教師自身要具備工匠精神,再結合系統的理論知識、扎實的實操能力與先進的行業經驗,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培養學生成長成才。但很多教師仍然秉持著專業技術教學為上的思想,對于工匠精神的培養缺乏創新模式和手段,主動探索和創新積極性不強,導致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無法將工匠精神真正融入到高職學生培養的全過程之中。

第四,校園文化、企業文化與社會氛圍沒有協調統一。通過企業走訪、人物訪談、學生問卷調查筆者發現,現在學生喜歡選擇從事管理、科研、銷售等白領工作,而對一線藍領工作嗤之以鼻,認為藍領工作待遇低、受尊重受重視程度也低;更有甚者把追求經濟收益放在首位,想成為“明星”“網紅”。受訪企業也反饋現在的大學生就業者,迫切追求能即刻產生收益的事情,對需要潛心鉆研才能出成效的工作都是輕視態度。校園文化是高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現代大學生生活、娛樂、溝通交流的真實體現。但各式各樣的校園文化能體現工匠精神的卻相對較少。多數大學生通過網絡平臺汲取信息,但信息浪潮中體現工匠精神的自媒體新媒體鮮有出現,導致學生多是“娛樂至上”而沒有真正加深對自己專業、職業的認知。

猜你喜歡
世賽工匠院校
90后大工匠
2020年部分在晉提前批招生院校錄取統計表
2019年—2020年在晉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類院校錄取統計表
一技之長 能動天下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晉招生錄取統計表
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中國代表團社會贊助簽約儀式暨服裝發布活動在京舉行
光影視界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簡章審核對照表
工匠神形
人社部組織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先進事跡巡回報告會(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