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自信視域下湖南省高校圖書館傳統文化數字資源建設現狀調查與對策

2021-11-18 22:44朱文秀汪全莉
新世紀圖書館 2021年10期
關鍵詞:數字資源文化自信高校圖書館

朱文秀?汪全莉

摘 要 文化自信戰略下,國家越來越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結合數字化時代背景,傳統文化資源數字化建設與傳播成為傳承和發展傳統文化的時代使命。論文以湖南省36所本科院校圖書館為樣本,從建設數量、類型、內容、質量、標準、推廣宣傳、后期管理等七個方面對其傳統文化數字資源建設進行調查與分析,并根據其取得的成效與不足對湖南省高校圖書館未來的傳統文化數字資源建設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 文化自信 傳統文化 高校圖書館 數字化 數字資源

分類號 G258.6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21.10.012

A Survey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Digital Resources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of Hunan Provi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Zhu Wenxiu, Wang Quanli

Abstract Under the strategy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the country pay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Combined with the background of the digital era, the digital construc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has become the era mission of 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traditional culture. Taking the libraries of 36 universities in Hunan Province as sample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digital resources from seven aspects: quantity, type, content, quality, standard, promotion and later management,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con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digital resources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Hunan Province according to the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Keywords Cultural confidence. Traditional culture. University library. Digitalization. Digital resource.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笨鬃油ㄟ^與“夷狄”的比較,闡述了“禮樂”對于一個國家的重要性,其內涵在于強調了一個沒有文化支撐的國家,就像房屋沒有頂梁柱,經不起風雨,遲早要坍塌。因此,在當今時代,衡量一個國家實力的時候,既要看到其經濟、軍事等硬實力,也要看到其文化、精神等軟實力。從歷史尺度看,文化是最重要的,這也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越來越受重視、“文化自信”作為國家戰略被反復提及的意義所在。許多學者對“文化自信”進行了研究,如何樹立文化自信成為當下的研究熱點和難點,學者們普遍認為在當今社會,宏揚和傳承傳統文化是樹立和發展文化自信的基礎。隨著時代的進步和數字技術的發展,將傳統文化通過數字化的方式展示在人民面前成為弘揚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必經之路,傳統文化資源的數字化建設成為研究傳統文化的新課題。

1研究現狀

從當前收集的資料來看,對于文化自信戰略和傳統文化數字資源建設,國內外學者進行了豐富而充實的研究,但大多數是將文化自信或傳統文化數字資源建設分開研究,在文化自信的視域下探討傳統文化數字化建設的文章寥寥無幾。筆者通過在中國知網、萬方、維普等數據庫上檢索相關研究成果進行梳理發現,國內對傳統文化數字資源建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傳統文化數字資源建設對象研究,包括對古建筑、古村落的數字化、少數民族民俗文化的數字化、傳統醫藥文化的數字化、傳統武術的數字化、文化遺產的數字化等等。二是對傳統文化數字資源建設技術的研究。如孫傳明[1]、李衛英[2]等對文化資源數字化建設技術標準和規范進行研究,代麗娟[3]、王猶建[4]等對傳統文化數字資源建設技術類型進行研究。三是傳統文化數字資源建設路徑研究,主要包括重視資源建設復合型專業人才的培養、搭建資源共享平臺、數字技術的運用等三個方面。

國外并沒有傳統文化數字資源建設這一說法,國外對傳統文化數字資源建設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將現有的特色資源進行數字化加工整理及文化遺產的數字化建設兩方面。通過梳理發現,在理論研究方面,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國外學術界開始廣泛探討特色數字資源的建設,出臺了《數字文化遺產保護指導方針》和《數字文化遺產保護綱領》等文化遺產數字化建設文件,在特色數字資源的使用情況、特色數字資源的使用特點、特色數字資源的功能方面形成了深厚的理論基礎。在實踐研究方面,國外文化機構通常通過建設項目或者工程的形式集中文化遺產的數字化建設研究,其中,以國家圖書館牽頭、聯合高校和其他文化機構進行數字資源建設的形式較多,較成功的項目有法國國家圖書館加利卡 (Gallica)項目[5]、歐盟數字圖書館Europeana項目[6]和美國國會圖書館American Memory工程[7]等。以高校牽頭建設數字資源的情況較少,其中比較著名的項目有以色列希伯來大學愛因斯坦文檔數字化項目[8] 。

2 湖南省高校圖書館傳統文化數字資源建設成效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數字資源庫成為高校師生學習與科研工作的必需品。文章選取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于2017年6月發布的51所湖南省本科院校圖書館為調查對象,去除15所一本院校的附屬三本,對剩余的36所高校采取網絡調查法和文獻調查法兩種方式進行調查,調查時間為2019年11月—2020年2月,詳細調查了高校圖書館官網上公布的與傳統文化相關的數據庫建設情況,并就其成效與不足展開分析,具體論述如下。

2.1 建設數量較多,基本覆蓋全省

據筆者調查統計,在湖南省36所高校中,除湖南商學院、長沙醫學院、湖南財政經濟學院、湖南女子學院、長沙師范學院、湖南信息學院、湖南交通工程學院等7所本科院校圖書館無法訪問外,其余的29所高校中,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湘南學院、長沙學院、湖南警察學院、湖南應用技術學院等5所高校圖書館沒有建設傳統文化數字資源,占總數的17.2%,24所高校圖書館建設了傳統文化數字資源,占總數的82.8%,由此可見,湖南省各高校圖書館大部分都建設了傳統文化數字資源。湖南大學、湖南第一師范學院、湖南城市學院、衡陽師范學院、南華大學、湘潭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理工學院等8所高校傳統文化數字資源數量在本館數字資源總量中所占比例在百分之五以上,占總數的27.6%,傳統文化數字資源在5個以上的有11所高校,其中湖南師范大學圖書館與湖南大學圖書館的傳統文化數字資源在10個以上。綜上所述,湖南各高校圖書館的傳統文化數字資源數量雖然在所在館資源總量中所占比例不高,但建設已經初步形成規模。

據調查(詳情如表1所示),除株洲市、張家界市外,其余區域的高校圖書館都或多或少建設了傳統文化數字資源庫,建設數量最多的為52個,建設數量最少的為2個,其中,排名第一的區域為長沙市,占比44.44%,湘潭市位列第二,占比10.26%,衡陽市和懷化市并列第三,占比8.55%,這四個區域的傳統文化數字資源庫數量均在十個以上,建設情況較好。岳陽市、常德市、株洲市、張家界市的傳統文化數字資源在3個以下,建設情況較差。除常德市外,各市(州)的高校數量與傳統文化數字資源庫數量基本成正比,傳統文化數字資源建設基本覆蓋全省。

2.2 建設模式多樣,以購買為主

高校數字資源庫的建設可分為自建、購買、試用、共享、免費等五種模式。據調查,湖南省24所高校圖書館共建設了117個傳統文化數字資源庫,其中通過購買形式建立的數字資源庫有78個(包括試用的47個),所占比例為66.67%,超過一半以上的高校以購買的形式建設傳統文化資源庫。通過湖南省高數圖共建共享的資源庫有15個,所占比例為12.82%。吉首大學圖書館、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圖書館等7個高校圖書館依托于本校資源自建了傳統文化數字資源庫,自建的傳統文化數字資源庫總量為13個,所占比例為11.11%。通過嵌入互聯網鏈接形式建設的免費資源庫數量為11,所占比例為9.4%,由此可知,湖南省各高校傳統文化數字資源庫的建設形式購買為主,共享為輔。

2.3 內容主題較全,資源類型豐富

據調查,各高校圖書館所建設的傳統文化數字資源庫所包含的內容主題比較廣泛,如表2所示,傳統古籍類、古建筑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類三類均有涉及。其中傳統古籍類數據資源最多,有34個,古建筑類數據庫有1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類涉及傳統音樂、傳統戲劇、曲藝、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等7個方面,其中傳統美術方面的數據庫最多,有6個,民俗方面的數據庫緊隨其后,有5個,傳統醫藥和曲藝方面的數據庫各2個,傳統戲劇、傳統音樂和傳統技藝方面的數據庫各1個??梢钥闯龈鞣N主題之間的數據庫數量并不均衡,存在較大差異。

在數據庫類型方面,包含圖書全文數據庫、圖書目錄數據庫、音視頻數據庫等等。在建設模式方面,購買和免費形式的數字資源內容主題分布較均勻,而7個高校圖書館自建的數據庫主要集中在傳統古籍類和民俗類。由此可知,高校圖書館的自建傳統文化資源數據庫,首先依托的是多年來的館藏古籍,其次是利用地方優勢積累下來的大量地方風俗資源。

3 湖南省高校圖書館傳統文化數字資源建設存在的不足

3.1 內容質量層次不齊,利用率較低

湖南省大部分高校圖書館都進行了傳統文化資源數據庫的建設,但是從已建設的傳統文化資源數據庫來看,各數據庫之間質量參差不齊。比如有些自建資源內容重復,如吉首大學圖書館自建的土家族文獻數據庫和土家族口述史料數據庫,雖在名稱上有所區別,但是里面的內容都是土家族口述史料數據庫,只是前者內容不全,在界面只顯示出土家族文字介紹。其次,有些數字資源內容不穩定,在試用的數據資源中尤為嚴重,一些高校自建的數據資源也存在該情況,比如湖南師范大學圖書自建的湖湘文化數據庫。再次,有些免費的傳統文化資源庫中存在大量的廣告鏈接,比如在籍合網中存在許多雙十一優惠活動的廣告。另外,數據庫的界面功能質量參差不齊,許多數據庫界面比較簡陋,缺乏檢索功能,沒有設置二級導航欄,只能進行簡單的瀏覽,有些數據庫雖然可以進行初步檢索,但沒有二次檢索功能,也不能對數據庫資源進行復制、下載等常規操作,如湖南科技學院圖書館建立的瀟湘文化專題網站只能進行網站內容的瀏覽,不能進行內容復制和下載,降低了用戶的使用體驗。

從調查結果來看,各高校傳統文化資源數據庫的訪問量差距較大,60%以上的高校圖書館的傳統文化資源數據庫建設以來,點擊量在一千以下。在調查的36個高校圖書館中,有13個圖書館的60個數據庫公布了點擊量,其中點擊量超過一萬次的數據庫有5個,數據庫的利用率較高,點擊量在一千以上一萬以下的數據庫為15個,所占比例為25%,點擊量在一百以上一千以下的數據庫數量為29個,所占比例為48.3%,點擊量在一百以下的數據庫數量為11個,所占比例為18.3%,其中點擊量在50次以下的數據庫有4個,可見有些數據庫的利用率不高。

3.2 建設標準不一,缺乏共建共享

由表2可知,圖書館建設的同類型數據庫可能有多個,許多數據庫中存在相同的內容,但用同一檢索式卻并不能檢索到同一內容,這是由于各高校在建設數據庫時,使用的元數據標準并不統一。元數據被稱為“關于數據的數據”,即關于數據的內容、質量、狀況和其他特性的信息描述[9]。以表2比例最高的古籍類傳統文化資源數據庫為例,古籍的作者、年代、類別、材質、外觀尺寸、破損程度等都是描述古籍的元數據,各高校圖書館建設古籍數據庫時側重的元數據結構不同,也會導致建成的數據庫不同。據統計,目前圖書館常用的元數據標準有FRBR、MAB2、MARC、ISO 2709、METS、MODS等六種[10],每種標準的功能著重點不同,都有各自的優劣勢,目前國內尚未有統一的元數據標準,因此,每個圖書館在建設數據庫時會根據本館情況自行選擇。

另外,各高校數據庫缺乏共建共享意識。據調查顯示,大部分的高校圖書館的數字資源是通過局域網進行發布的,即需在本?;蛘咭幎ǖ牡刂贩秶鷥炔拍軐祿爝M行訪問、復制、下載等功能操作,如湘潭大學圖書館需使用校園網訪問,校外用戶則需通過Easyconnect軟件使用VPN進行訪問;湖南第一師范圖書館的自建數據庫第一師范古籍數據庫也需在校內IP范圍內訪問。由上文數據可知,在湖南省24所高校圖書館的117個數字資源庫中,通過湖南省高等學校數字圖書館共建共享的資源庫僅有15個,所占比例為12.82%。在調查的36所高校中,除無法訪問的7所高校外,有25所高校圖書館沒有在本校圖書館官網中建設湖南省高等學校數字圖書館的共建共享數據庫,依托自身的館藏資源自建了數據庫的圖書館有7個,其中,除湖南師范大學圖書館自建的湖湘文化數據庫屬于湖南省高等學校數字圖書館項目成果外,其余6所高校圖書館的自建數據庫都是自主開發的,可見被調查的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的共建共享意識較差。

3.3 推廣渠道單一,宣傳工作不到位

高校圖書館傳統文化數字資源的利用率不高,從公布的數字資源點擊量看,超過90%的傳統文化數字資源點擊量在一萬以下。造成此情況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因為學校宣傳推廣工作不到位,據調查(調查時間:2019年12月—2020年1月),大部分高校圖書館通過圖書館公告欄發布消息形式宣傳本館新建數字資源,部分圖書館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本館新建數字資源信息。通過微信客戶端檢索統計,在36所本科院校中,除邵陽學院圖書館、長沙學院圖書館、湖南警察學院圖書館、湖南應用技術學院圖書館、湖南商學院圖書館、湖南女子學院圖書館、湖南信息學院圖書館、湖南交通工程學院圖書館等8所高校圖書館沒有開通微信公眾號外,其余28所高校均開通了微信公眾號對本館資源和活動進行宣傳推廣。除常用的圖書館消息頁、微信公眾號外,各高校圖書館鮮少利用微博、抖音、快手等新興新媒體進行本館資源的宣傳推廣,據抖音官方調查統計,截至2020年3月20日,抖音上已認證的公共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賬號共有40個,其中,高校圖書館5個,所占比例為12.5%,公共圖書館35個,所占比例為87.5%,由此可見,多數高校圖書館忽視抖音的作用,在利用抖音推廣宣傳方面不如公共圖書館。

3.4 運營服務松懈,缺乏管理維護

從圖書館職能上說,圖書館為了更好地服務用戶,除了提供豐富的資源外,圖書館數字資源庫也離不開圖書館館員的精心管理。湖南省各高校圖書館大都建設了數據庫,但存在有些高校圖書館只注重建設數據庫的數量,而忽略了對數據庫進行有效管理的問題。以湖南省高校圖書館的試用型傳統文化數據庫為例,在所調查的36個湖南省高校圖書館中,有18個高校圖書館都建設了傳統文化資源試用數據庫,占總數的50%。在18個高校圖書館所建設的47個試用數據庫中,中國歷代館藏書畫數字資源庫等11個試用數據庫試用期限數據無法獲取;已經確認試用數據庫沒有過期的為6個,所占比例為12.77%;有19個試用數據庫已過期,但仍在該館的試用數字資源之列中;有11個試用數據庫只有試用開始時間,試用截止時間無法獲取;從試用開始時間來看,有6個數據庫試用期在2019年之前,從其他各館試用數據庫的試用周期來看,這6個數據庫的過期可能性較大。由此可知,各高校圖書館在試用數據庫的管理上存在疏忽,沒有及時對數據庫進行更新,缺乏對數據庫的管理和維護。

4 文化自信視域下湖南省高校圖書館傳統文化數字資源建設的優化對策

綜上所述,湖南省高校圖書館傳統文化數字資源建設已經初具規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從數字資源的使用來看,還存在許多問題。本節擬針對上文湖南省高校圖書館傳統文化數字資源建設不足,結合文化自信的背景,提出湖南省高校圖書館傳統文化數字資源建設建議。

4.1 聚焦傳統文化資源整合,提高內容資源質量

湖南省高校傳統文化資源的數字化建設能夠起到保存、保護、推廣傳統文化的作用,是滿足社會精神文化需求、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舉措,也只有堅定不移的優化傳統文化建設內容,才能建設更好的傳統文化資源數字體系,增強文化自信。因此,湖南省各高校圖書館在進行傳統文化數字資源建設時,應特別注意內容的把握,具體可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

首先,做好內容需求調查,形成需求分析報告。各高校在建設傳統文化數據庫之前,可制定相關的調查問卷和訪談提綱,以圖書館歷年的傳統文化資源借閱記錄為基礎,挑選一定數量的老師和學生為調查對象,以問卷或者訪談的形式,詳細了解用戶對傳統文化數據庫的功能、形式、內容、類型等方面的需求,根據用戶需求來建設傳統文化數字資源。其次,做好內容加工,優化用戶界面。俗話說得好,人靠衣裳馬靠鞍,良好的用戶界面可以刺激用戶對數字資源庫繼續探索的欲望,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遵循統一性原則,即數字資源訪問界面應遵循統一的色調,使界面色調處在同一個色系當中,所用顏色最好不要超過三個,如果色調過多容易使用戶產生花里胡哨的感覺。其次,合理設置網站關鍵詞的密度,將數字資源進行有序的布局,雜亂無章的界面會讓用戶失去訪問的耐心,降低用戶體驗。再次,細節決定成敗,界面的字體大小、每一張圖片、每一個標題都需精心設計,如非必要,不要過多使用flash動畫效果,以免造成界面卡頓。

4.2 統一元數據標準,共享傳統文化數字資源

目前,高校的傳統文化資源數據庫的元數據不統一,很難實現各數據庫內容、功能共享。為解決這個問題,可從兩方面入手:第一,從元數據采集入手。由于傳統文化資源的多樣性,傳統文化資源元數據采集難度較高,那么高校圖書館在傳統文化資源元數據采集時,各高校圖書館可利用爬蟲技術訪問“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中國數字圖書館工程”等實力雄厚的國家級傳統文化數字資源網站,增加數據采集渠道。還可發揮地域優勢,聯合當地公共圖書館、檔案館、文化館等文化機構共同采集,在元數據采集時盡量統一標準。第二,從元數據加工整合為數字資源平臺的過程中入手,根據傳統文化資源主題分類,各傳統文化資源數據庫之間必然會存在一些共同點,各高校圖書館可以以此為切入點,建設統一的元數據標準,以保證各數據庫之間既相互獨立又互相聯系,方便用戶的使用。

4.3 創新宣傳推廣形式,增加資源使用率

數字資源的根本價值在于其使用價值,高校圖書館傳統文化資源的數字建設應以提高用戶使用率為重點,建設對用戶有用的數字資源。為了使用戶能及時詳細的了解數據庫的存在和功能,增加數字資源的使用率,各高校圖書館在保證數據庫內容和質量的同時,也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在數據庫的宣傳推廣上。目前各大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的推廣主要集中于在圖書館首頁公告導航欄推送數據庫公告、舉行數字資源主題講座、發放數字資源介紹手冊等三種方式,成效比較有限。除目前已有的宣傳推廣形式外,數據庫的宣傳和推廣工作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首先,以用戶喜愛的方式進行宣傳推廣。近年來,抖音、快手等短視頻軟件快速火爆市場。短視頻相較于傳統的文字、圖片、音頻等宣傳方式來說,更具視覺沖擊力。各高校圖書館可以借鑒短視頻的優勢,和本校新聞傳播專業或者具有優秀的短視頻拍攝、剪輯能力的學生或老師合作,制作有關本校傳統文化數字資源庫的宣傳推廣短視頻。短視頻內容要突出數字資源庫的內容、功能以及對用戶的幫助,吸引更多的用戶主動使用數字資源庫。

其次,以用戶常用的工具進行宣傳推廣。學校圖書館可以充分利用學校食堂的電視資源,在人流量的高峰期播放有關傳統文化數字資源的短視頻;還可以聯系學校廣播站,在廣播里面播放本校圖書館數字資源的信息,以此加深用戶對圖書館數字資源的記憶能力;和學校相關社團合作也是不錯的選擇,如和歷史文化研究社、學生新聞社等社團合作,利用他們已有的社團資源,進一步宣傳推廣傳統文化數據庫。此外,隨著通訊工具的發展,智能手機迅速普及,據工信部數據,截至2019年12月,我國移動電話數超過16億[11],微信、微博、QQ、抖音等軟件成為人們最常用的App之一。各高校應緊跟新媒體的潮流,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微博、QQ宣傳推廣信息資源。

4.4 開拓應急管理功能,做好資源長效維護

從上文分析可知,目前各高校圖書館對傳統文化數字資源庫的管理較為懈怠,若長此以往,必將使數字資源的訪問量下降,最終釀成無人問津的苦果。因此數字資源的建設是第一步,建成之后并不代表萬事大吉,還應加強對數字資源的管理。首先,秉承專人專管原則。圖書館數據庫應秉承專人專管原則,聘請專業人才負責本館的數據庫建設。在網站資源介紹頁面增加本館數據庫負責人的辦公電話、QQ、微信等聯系方式,數據庫遇到打開故障或者其他問題時可以及時和管理人員聯系,這樣既能提高用戶體驗,也有利于圖書館對數據庫的實時管理。其次,高校圖書館可開拓數字資源庫應急管理功能。在新冠疫情期間,全國高校普遍延遲開學,對于全國師生來說,如何遠程使用學校圖書館的信息資源成為繼續學習和科研工作的關鍵,應急管理與服務成為高校圖書館需要考慮的問題。有些圖書館針對突發狀況反應敏捷,如湖南大學圖書館及時增設了抗疫專題,并與數據庫商協商,開通了18個資源庫的校外認證訪問渠道,用戶無需通過VPN就可直接訪問本校圖書館數字資源,解決了VPN不穩定、鏈接不暢的問題,優化了用戶使用體驗。

參考文獻:

孫傳明.民俗舞蹈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技術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3.

李衛英.少數民族傳統技術文化數字化保護與開發研究:以貴州省少數民族技術文化數據庫建設為例[J].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1(6):48-50.

代麗娟.臺灣地區傳統文化的數字化技術傳承[D].武漢:中南民族大學,2015.

王猶建.贛南客家文化資源庫數字化建設構想[J].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10,31(2):86-89.

Gallica.GALLICA 2000[EB/OL].[2019-03-10].http://chnm.gmu.edu/digitalhistory/links/pdf/chapter1/1.15a.pdf.

Europeana[EB/OL].[2020-02-23]. https://www.europeana.eu/en.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Americna Memory[EB/OL].[2019-11-20].http://memory.loc. gov/ammem/index. html.

MENDELSSON D, FALK E, OLIVER A L. The albert einstein archives digitization project: opening hidden treasures[J]. Library Hi Tech,2014 (2):1-26.

張立,龔健雅.地理空間元數據管理的研究與實現[J].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學報,2000,25(2):127.

肖希明,劉巧園.基于元數據倉儲的公共數字文化資源整合研究[J].圖書館,2015(9):17-21,26.

新華網.我國移動電話用戶數超16億[EB/OL].[2019-12-20].http://www.xinhuanet.com/info/2019-12/20/c_138644643.htm.

朱文秀 永州市城鄉建設檔案館。 湖南永州,425000。

汪全莉 湘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湖南湘潭,411105。

(收稿日期:2020-10-26 編校:陳安琪,左靜遠)

猜你喜歡
數字資源文化自信高校圖書館
圖書館員新角色
新聞媒體堅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高校數字資源云服務平臺的建設研究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案例分析
微信公眾平臺在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中的應用研究
如何讓西方文化帝國主義“退場”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實踐探討
高校圖書館電子資源的宣傳與推廣
圖書館與出版企業數字資源共享的環境因素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