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TTC培養基法對食品進行微生物檢驗的效果及價值研究

2021-11-18 09:00梁健宇
中國藥學藥品知識倉庫 2021年8期
關鍵詞:微生物檢驗食品質量食品

梁健宇

摘要:目的:探討TTC培養基法對食品進行微生物檢驗的價值。方法:遴選本檢驗所需要檢驗的100份食品樣品進行研究(2019年03月至2020年12月),由同一位工作人員采集兩份同樣的樣品,其中一份實施TTC培養基法、平板菌落計數法檢驗,另一份將樣品送往上級實驗室檢驗,對兩份樣品進行同種項目檢測,并以上級實驗室檢驗為金標準,分析不同檢驗方法臨床價值。結果:平板菌落計數法檢驗結果與金標準相符率83.00%,TTC培養基法檢驗結果與金標準相符率為99.00%,組間對比P<0.05。結論:TTC培養基法在食品微生物檢驗中準確率較高,可作為檢驗食品質量的優選方案,值得借鑒。

關鍵詞:TTC培養基法;食品;微生物檢驗;平板菌落計數法;上級實驗室;食品質量

【中圖分類號】G644.5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07--02

受益于社會經濟的發展、居民生活質量的提升,當前我國居民對食品衛生要求逐漸升高,但研究發現食物在加工及運輸過程中受多種因素影響,極易出現衛生狀況不合格等情況,究其原因是食物與微生物接觸后導致食物發生污染,不僅會影響食品質量,亦可影響我國居民健康程度,鑒于此需對食品進行有效檢驗[1]。目前多通過平板菌落計數法對食品中微生物菌落總數進行檢驗,但據悉該方案雖可獲得一定價值,但平板菌落計數法無法確保檢驗質量,近年隨著食品微生物檢驗技術的發展,目前TTC培養基法被應用在臨床檢驗中,為進一步明確其臨床價值,本文遴選2019年03月至2020年12月接收食品樣品100份進行研究,具體情況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遴選100份食品樣品進行研究,其中48份小吃、46份冷凍飲品、6份能力驗證樣品,均來源于本實驗室檢驗的樣品。TTC溶液來自廣東環凱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平板計數瓊脂來自北京陸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營養瓊脂來自廣東環凱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方法

納入研究100份食品樣品均實施TTC培養基法、平板菌落計數法檢驗,具體操作方法如下:(1)平板菌落計數法:為確保檢驗結果準確性,平板菌落計數法檢驗需按照國際標準(GB4789.2-2016標準)進行,實施前采集25g樣品放入含無菌生理鹽水(225ml)錐形瓶中,通過搖晃使樣品充分混勻;其次吸出1ml樣品(無菌吸管),而后沿著試管壁緩慢注入9ml生理鹽水,通過震蕩混合,得到1:100的樣品溶液;按上述方法制備出1:1000、1:10000的樣品溶液。在檢驗過程中根據樣品污染情況選擇稀釋合適的樣品溶液,分別吸取1ml放置入無菌器皿中(每個稀釋度做2個器皿),分別提取1ml空白稀釋液放置入2個器皿中(空白對照樣品)。最后對瓊脂培養基進行加溫(46℃)處理,將15ml加入器皿中通過轉動混勻,當出現瓊脂塊后翻轉放置在36℃溫度中培養48-50h。(2)TTC培養基法:為確保檢驗結果準確性,TTC培養基法實施需按照GB4789.2-2016標準進行,首先取1ml0.5%的TTC溶液(100ml)加入瓊脂培養基中制備出TTC瓊脂培養基,樣品接種及培養方法如平板菌落計數法。

1.3觀察指標

以上級實驗室檢驗結果為金標準,分析TTC培養基法、平板菌落計數法檢驗與金標準符合率。

1.4統計學方法

食品樣品選用SPSS22.0統計軟件分析準確率等計數資料(以n、%表示,X2檢驗),有統計學意義以P<0.05表示。

2.結果

上級實驗室檢驗結果為金標準,對比發現TTC培養基法檢驗與金標準相符率為99.00%,平板菌落計數法與金標準相符率為83.00%,組間對比(P<0.05)。詳見表1。

3.討論

隨著社會的發展近年食品加工企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市面上食品種類越來越多,但近年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不僅嚴重威脅人體健康,還提高社會大眾對食物安全重視程度[2]。據悉食品在加工、貯存、運輸過程中會接觸各種微生物,一旦食品中微生物含量超標會導致食物變質,鑒于此需加強食品的檢驗以明確其是否合格,針對不合格者需及時處理,避免進入市場后引起的社會性問題[3]。

既往人們多通過平板菌落計數法對食品中微生物進行檢驗,但其檢驗效果及準確性一般,但最新研究發現TTC培養基法在食品檢驗中亦可獲得理想價值,為進一步探討TTC培養基法在食品微生物檢驗中價值,本文選擇100份食品樣品進行研究,給予其不同方案檢驗以明確準確率最高方案,為臨床檢驗食品質量提供參考,結果顯示:以上級實驗室結果為金標準發現平板菌落計數法檢驗結果與金標準相符率83.00%,TTC培養基法檢驗結果與金標準相符率為99.00%,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證實TTC培養基法在食品檢驗中更具優勢,可替代平板菌落計數法成為檢驗食品質量的首選方案,分析:(1)從理論上將平板菌落計數法主要是根據固體培養器皿中微生物沉積情況對菌落數量進行分析,但在實際檢驗過程中需要對待檢樣品進行稀釋,將樣品中的微生物分散成單個細胞,并將取得的稀釋液涂抹在平板上進行分析,在實施細菌培養過程單個細胞通過繁殖均可形成菌落,不需要借助顯微鏡便可直接發現;其次在菌落計算完畢后可通過稀釋倍數等對微生物總量進行計算,分析其感染程度,通過實踐發現平板菌落計數法操作簡單,因此被廣泛應用在微生物檢驗過程中,但該方案對操作人員專業能力要求較高,若操作過程中沒有將各個微生物分開,或平行劃線、扇形劃線等操作要求不達標,不僅會導致微生物集合在一起,還會影響菌落計數結果,因此一旦實際操作過程中檢驗人員專業知識不足或操作水平無法達到檢驗要求,便會導致檢驗不不合格等情況[4-8]。(2)TTC培養基法作為標準的氧化還原電位為80mV的氧化還原位置,在水中無色但一旦被還原,便會轉化為紅色且不會溶于水;研究發現,大部分微生物中含有脫氫酶,其會導致作用物發生脫氫效果,因此在實施過程中自瓊脂中加入適量的TTC(每100ml中加入0.5%TTC1ml),借助細菌微生物特性使其變成紅色,在檢驗過程中通過觀察TTC瓊脂顏色,便可對微生物含量進行測定[9]。與平板菌落計數法相比TTC培養基法準確率較高,據悉當食品樣品污染程度較嚴重(每個器皿中微生物含量計數>200)便會平板計數無法進行,而TTC培養基法檢驗中即使微生物含量計數>300依舊可準確檢出微生物數量,但該方案檢驗成本較高,無法廣泛應用在食品微生物檢驗過程中[10]。

食品微生物檢驗結果受制度、設備、流程、人為因素等影響,制度因素是指實驗室制定的檢驗質量標準不完善,醫院平時在管理中對檢驗標準宣傳不足,導致工作人員在實際檢驗中不按照規定制度進行檢驗,致使檢驗結果準確率不高;所謂設備因素是指進行微生物檢驗的設備出現老化、故障,導致檢驗結果出現誤差,從而影響檢驗結果準確率,還有部分檢驗人員因操作不規范導致檢驗數據不準確;所謂流程因素是檢驗人員對檢驗流程、培養基方法認知不足,導致培養基在存貯過程中發生污染;人為因素是檢驗人員專業能力不足所致,實驗室管理人員對檢驗人員考核不足,平時沒有加強專業能力培訓會導致其無法滿足檢驗需求,從而出現管理失誤等情況,除上述因素外食品微生物檢驗結果還受多種因素影響,因此檢驗人員在工作中一定要加強自身專業素養提升,避免因自身因素影響檢驗結果準確率。結合上述影響檢驗結果因素,微生物檢驗科室一定要結合相關標準、規定,規范檢驗制度明確檢驗過程中需要注意事項,從而確保檢驗質量;其次在實驗室管理中一定要保持良好的通風及照明,并盡量在干凈無菌環境中進行檢驗,避免其他因素造成的污染,同時需按照相關規定合理穿戴檢驗服,以確保自身安全性;再者定期對實驗室進行消毒,所用設備均需按照相關要求消毒、滅菌后使用,同時實驗室要加強質量控制,還需重視檢驗制度的制定與完善,降低其他因素對檢驗結果的影響。為確保微生物檢驗結果及質量,檢驗室需定期引進先進的設備,在設備使用前需首先明確設備操作方法,還需根據提示進行預熱,同時對科室內專業人員進行培訓使其按照相關流程進行工作,而在工作中需保持謹慎的態度,盡可能準確記錄培養基顏色、生物學指標等,確保其在培養過程中滿足微生物生長要求,避免影響檢驗結果準確率。

注意事項:TTC培養基法檢驗結果不僅受操作流程規范程度、無菌制度的影響,還易受檢驗人員專業能力影響,因此檢驗室在管理中要加強檢驗人員專業能力的培訓,盡可能通過定期培訓、講座、技能考核等提高其專業能力,使其在工作中高質量完成各檢驗任務,還可有效處理突發事件,確保檢驗結果準確性。實驗室環境也會影響檢驗結果,因此在實驗室檢驗過程中需合理控制溫度、濕度,盡可能讓各個培養皿干燥、整潔并符合檢驗要求,而操作人員在檢驗前需對各項參數進行檢查,確保其各正常運轉且不會影響檢驗結果。為避免操作流程復雜影響檢驗結果,需對食品微生物的檢驗檢測材料、設備、方式進行明確,不可隨意更改,還需對食品微生物進行針對性抽檢,以明確其檢驗結果。

不足之處:基于本研究方案設計較為簡單,通過對比研究雖可證實TTC培養基法價值,但未明確其對細菌菌落檢出情況,加之本研究納入樣本數量較少,無法為檢驗人員提供高質量的參考,鑒于此后期需優化研究設計方案,通過多指標、多數據對比為食品檢驗人員提供參考,還需盡可能擴大研究樣本以分析影響檢驗結果因素,從而展開針對性管理,提高TTC培養基法檢驗價值。

綜上所述,TTC培養基法可提高食品檢驗準確率,因此可將其作為檢驗食品質量的首選方案,值得借鑒。

參考文獻:

[1]吳芳媛,馮秋芳,林黎.食品微生物檢驗常用培養基配制、滅菌及貯藏研究[J].食品安全導刊,2020,12(36):83.

[2]任泓燕.食品微生物檢驗樣品的采集保存和檢驗技術[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21,38(02):38-39.

[3]吳澤君,石文松,賀晶,等.含復合防腐劑食品微生物檢驗中稀釋液的選擇探討[J].現代食品,2020,26(20):170-172+181.

[4]GB 4789.29-2020,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唐菖蒲伯克霍爾德氏菌(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面亞種)[S].

[5]周瑾.基于食品微生物檢驗的方法及質量控制分析[J].人人健康,2020,12(14):195.

[6]郭冬琴.“食品微生物學”整合“食品微生物檢驗”的教學思考[J].食品界,2020,11(07):91.

[7]許金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飲用天然礦泉水檢驗方法》(GB 8538-2016)中微生物學部分存在的問題與改進建議[J].飲料工業,2020,23(03):38-41.

[8]葛雯,李鑫,張爽.抗疫背景下“食品微生物檢驗技術”課程思政探索與實踐——以“食品微生物檢驗員的素養要求”教學任務為例[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19(03):44-46.

[9]楊文君.食品微生物檢驗常用培養基配制及滅菌后貯存有效期的研究[J].現代食品,2020,12(09):187-190.

[10]傅志豐,周鶴,許文蓓.淺談食品微生物檢驗中菌落總數和大腸菌群測定注意事項[J].食品安全導刊,2019,15(26):34-36.

猜你喜歡
微生物檢驗食品質量食品
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抽樣中的問題分析
食品質量安全的管理和發展
食品質量與食品安全性現狀
我國食品質量安全現狀及全面質量管理對策
婦科炎癥感染中微生物檢驗方法的臨床效果分析
不同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的陽性率流行病學分布研究
竟然被“健康食品”調戲了這么多年
危險食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