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建設策略探究

2021-11-18 05:53楊艷萍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1年38期
關鍵詞:混合教學課后作業高效課堂

楊艷萍

摘要:新課程的改革要求教師積極的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在此過程中教師就必須把握更加科學的教育方式與理念。而高校課堂也是教育改革時所提出的,目的是在于以最小的教學和學習投入,獲得最大的學習效益。在現階段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仍習慣于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學生并沒有真正的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來,解題思維并沒有得以發展,所以高校課堂這一理念的提出為教師的教學方式創新提供了新的教育目標,本文作者就以初中數學高效課堂建設策略探究為題,提出了以下幾點見解。

關鍵詞:初中數學;高效課堂;實踐整合;混合教學;課后作業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8-018

初中數學作為重點的教學科目之一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和促進其數學能力提高的主要途徑,而高效課堂的建設目的是在于提高教學效率,從而更好地實現素質教育這一基本目標。高效課堂的建設也需要教師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和清晰的教學思路,并加以科學且恰當的教學方式來促進教學的開展,這樣一來通過更加科學且合理的教學方式,構建了一個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體系,對提高教學效率和實現素質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而要想真正的實現初中數學的高效課堂,教師要做好教學資源的整合,并且以現代化教學工具實現線上與線下的混合教學,再通過課后作業的科學設計推動教學的有效延伸,從而構建一個科學且立體的教學體系,從而真正的實現高效課堂這一基本理念。

一、教學資源的實踐整合,體驗知識形成過程

數學具有很強的抽象性,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緊緊把握這一教學特點,將抽象的教育資源直觀化。但是僅僅是將其進行直觀化演變難以體現教學的科學性和趣味性,此時若是將直觀化與實踐教學相整合,既能夠讓學生親歷知識形成的過程,還能夠使其在實踐的過程中運用所學知識提高其應用能力。因此教師要積極的開展教育資源的實踐整合,讓學生在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中激發起數學興趣,同時也發散其思維,提高其創新能力。

以《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為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的方式讓學生能夠認清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區別,并且能夠通過點、線、面、體構建一個立體與平面的圖形感知思維。在此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物品進行立體圖形的實踐,例如結合a4紙將其折成一個立體的圖形,或者是充分的發散其思維,將多個平面圖形組合成一個多面體的幾何立體圖形。通過這樣的方式,真正的做好了教學的實踐導入,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實踐中感知所學內容通過教育資源和教學工具的實踐整合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提高其數學思維、發散思維以及創新能力。

二、線上線下的混合教學,拓展有效教學空間

隨著教育現代化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信息工具融入到了教學當中。同時線上教學模式也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并且成為了現階段教學改革不斷發展的方向。線上教學消除了傳統教學時間與空間上的限制,有效的拓展了教學空間。但是線上教學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例如教師無法發揮自身的教學監督作用,也無法進行親歷性的教學指導。而通過線上與線下的混合教學,既能夠有效的拓展教學空間,還能夠實現線上與線下的一體教學模式,充分的發揮線上與線下教學的優點,進而為構建高效課堂奠定了基礎。

在課上教學時,教師可以著重于教學重點與難點的講解,然后并通過錄制視頻的方式將其制作成微課,通過這樣的方式很好的將重點與難點記錄下來,然后將微課視頻上傳到線上教學平臺當中。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能夠在生活中對線上平臺的微課視頻進行及時且反復的觀看,從而更好的解決重點與難點的問題。在此之后,教師還可以積極的利用線上教學的方式做好教學監督,例如讓學生將自己的課后作業進行及時的上傳,然后教師對其進行指導評價,或者是結合學生家長對其進行線上的實時監督。通過這樣的方式,真正的實現線上與線下的混合教學,既拓展了有效的教學空間,也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課后作業的科學設計,推動教學有效延伸

課后作業是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而通過科學的課后作業設計,不僅能夠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率,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诖?,教師要開展科學的課后作業設計,在推動教學有效延伸的同時也體現因材施教這一基礎教學理念,真正的促進高校課堂的構建。

在課后作業設計上,教師首先要立足于教材內容,積極的開展實踐性的課后作業設計,并將其與生活實際相延伸,以此為基礎,既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也能夠讓學生將數學與生活建立一個有效的連接,從而激發起數學學習的興趣。在此之后,教師還要注重課后作業設計的分層性,將學生按照高、中、低三個層次劃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針對每個小組的學習進度設置具有更加針對性的課后作業。通過這樣的方式設計更具有科學性同時還能夠有效地推動教學延伸,使學生能夠充分的利用課后這段時間進行復習與總結,提高其數學思維及成績。

總而言之高效課堂的建設是建立在教師的教學方式創新和教學主體轉變之上的,在此過程中,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講述者更是專業的研究者,只有以更新且更加科學的教學方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夠真正的實現高校課堂這一基礎的教學目標。針對此教師要立足于教學實踐,從橫向多個學科的領域拓展和縱向新知識的交互鞏固做好教學設計,真正的實現教育資源的整合和線上線下的混合教學,再利用課后作業推動教學的有效延伸從而實現高效課堂的有效建設。

參考文獻

[1]熊勇.初中數學高效課堂[J].東西南北:教育,2017:242-242.

[2]徐梅.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方法初探[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33).

猜你喜歡
混合教學課后作業高效課堂
大班教學環境下基于SPOC的混合教學設計與效果分析
《高級食品化學》混合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應用
精心營造學習氛圍 成就語文高效課堂
淺析新課標下學好數學的方法
移動環境下高職金融課程混合教學的研究
探究小學數學作業的有效設計
新課標下書法高效課堂教學探究
影視資源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如何構建語文高效課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