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言文教學模式淺探

2021-11-18 07:09余英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1年38期
關鍵詞:異構文言文言文

余英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8-117

長期以來,文言文教學以其逐句串講,枯燥乏味的狀態倍受詬病。而文言文課堂教學模式的探討就是要解決"文"和"言"的關系,實現二者的統一。而打通"文"和"言"的通道上,課堂教學模式發揮了重要作用。教學目標只有通過一定的模式才能完成,教學內容只有通過一定的模式才能體現,教學方法只有在特定模式中才能發揮作用。所以文言文課堂教學模式的探討就尤為重要。

根據建設語文高效課堂的要求,通過計劃、調查、實踐和總結反思等幾個環節,積極探索初中文言文課堂教學模式。這個研究,主要以《孫權勸學》、《小石潭記》《出師表》、《唐雎不辱使命》等經典篇目為內容,以文言文教學的誦讀、自讀為主題,以同課異構為形式,以學習專題講座為引領,共同探討文言文教學的策略,為突破文言文教學這個難題積累了較好的范例,為大面積提升學生的文言素養探索切實有效的道路?,F將探討研究的一些要點簡述如下:

一、同課異構,不同的個性解讀

這次教學模式的研究,基本上采用同課異構的形式進行。教學研究選取的文章是《孫權勸學》和《小石潭記》等經典篇目。由于老師們對課文的理解不一樣,因此確定的教學目標就不一樣,教學內容的選擇就不一樣。比如《孫權勸學》這篇文章,張崇君老師將課文的重點定位于通過品讀人物的對話,在揣摩語氣語調的基礎上概括人物的性格特點。胡英老師則認為,通過本課的教學,要通過反復分角色朗讀,想象,表演等活動揣摩人物語氣,感受人物形象,進而理解文章主旨,明確學習的重要性。對于《小石潭記》的教學研究,也是如此。不同老師共同執教相同的課文,雖然老師們確定的目標不同,選擇的內容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老師們通過文本研讀,彰顯了不同的個性解讀,展示了老師們對課文的不同理解。這樣的課程安排,其實是要研究,對于語文教學中遇到的難點,多聽不同教師的同一內容的課,廣泛收集同一內容的資料,相互比較,就能有辦法解決這種難題,就能把自己的課堂上得與眾不同,形成自己獨具特色的教學風格。

二、同課異構,凸現不同的設計主題

盡管有時是相同篇目,但各位教師的設計,還要定位在相應的教學主題之上。這次文言文教學模式的探討研究,確立了兩個主題:誦讀、自讀。同樣也是以兩兩同課異構的形式進行。對于同一篇文言文,要采用不同的教法來設計教學。老師共同執教同一篇文章,但他們各自的側重點是不一樣的。他們必須把他們的教學,置身于不同的教學主題之下。通過這樣的安排,讓老師們對同一個問題產生較為透徹和深刻的理解,切實弄明白文言文教學的有關問題,大有裨益。比如執教《小石潭記》,要展現文言文教學自讀的理念。張崇君老師由一首《江雪》切入,喚起學生對柳宗元的回憶,接著引導學生"自讀課文,積累詞句";"自讀課文,把握內容";"自讀課文,理解情感",引導學生在質疑探究中由"言"入"文",達到披言以入文的效果。宋海龍老師的教學則用"四讀"貫穿:一讀正音;二讀串譯;三讀品景;四讀悟情,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說起來,教師只作有限的引導和點撥,穿針引線式的疏導,課堂隨處可見學生自主閱讀的身影,學生學得生動活潑。

三、同課異構,展現不同的教學風格

我們的老師經過精心研讀文本,把他們對課文的不同研讀感悟,通過課堂教學的形式,呈現出來。通過這樣的教學研究,宋海龍老師展現了嚴謹質樸、儒雅厚重的教學風格。張崇君老師通過"讀準字音,讀出停頓;讀懂文義,領會感情;讀出感受,展示自我"的誦讀模式,完成了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尤其是他通過讓學生找譯文的錯漏之處、以標點符號為切入口,模擬人物的情感語氣、在孫權如何勸等教學環節上的細膩打磨,展現了老師滿腔熱情、激情四溢的教學風格。徐建銀老師在《記承天寺夜游》中,用"知其人——曉其意——品其味——明其理"等幾個環節結構全文的教學,讓我們感受到了其清晰的教學思路,通過品鑒其教學的細節,我們會感受到他深厚的教學功底,清晰的教學理念??傊?,不管是深入淺出的說教,還是循循善誘的教學,這其間無不浸潤著語文老師們豐厚的文化修養和廣博的學識,每堂課就是一次小型的文化大餐。

四、文言文教學的誦讀策略、自讀策略的教學理解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語文課堂應是書聲瑯瑯的、笑聲不斷的、精彩連連的。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在文言文誦讀模式教學中巧妙運用齊讀、個人讀、開火車讀、抽簽讀等誦讀方式,開展豐富多彩的誦讀活動。利用選讀法、摘讀法、創作法,營造誦讀氛圍,確保誦讀時間,把誦讀落到實處,激發學生的誦讀興趣,提升學生誦讀的質量,培養學生的語感,讓學生把文章讀通,讀順,讀透。

關于文言文教學的自讀策略,要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指導學生積累文言詞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重言不一定要串講,重言不能輕文,文言要有機結合,"言的積累才能成就文的感悟"。貫徹文言文自讀教學模式的三部曲:培養興趣——積累知識——提高能力。

初中階段的文言文教學,應該扎實地抓文言基礎知識的落實和文言詞句的理解,首先讓學生將課文讀通了,讀懂了,在此基礎上,才能逐步培養學生初步的文學鑒賞能力。綜合幾位老師的上課情況和當前的名家名師的做法,我們提出了文言文教學應該踐行的教學模式:激趣導入——朗讀感知——討論探究——背誦積累——拓展延伸,倡導大家要努力實現文言文教學的"言文相融"。

總之,文言文教學模式的探討研究,采用同課異構,目的是把文言文教學的自讀、誦讀的理念傳達給大家,給大家提供一個解決文言文教學困境的范例,拋磚引玉,以期引起廣大語文教師的關注,在各自的文言文教學中大膽探索,積極實踐,還文言文教學一片晴朗的天空。

注:本課題引用了北京大學中小學教師研修平臺相關資料。

猜你喜歡
異構文言文言文
離散異構線性多智能體系統的輸出一致性
試論同課異構之“同”與“異”
文言文閱讀專練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活用課外資料 助力文言教學
深度揭示小數本質的課堂教學——四位名師《小數的意義》同課異構的分析與啟示
凝聚與鋪張——孫紹振教授《以丑、呆為美》兩岸同課異構教學觀摩后記
會背與會默寫
文言文閱讀練習
文言之美美不勝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