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下小學音樂教學舉措的優化發展探索

2021-11-26 16:14董智超
頌雅風·藝術月刊 2021年4期
關鍵詞:音樂作品形式核心

◎董智超

音樂是人們表達內心情感的一種藝術,其優美的旋律和鮮明的節奏,不僅能夠陶冶人的性情,也能夠塑造人們的審美品質,因此音樂課程成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課堂是教師實施培養學生核心素質的重要陣地,所以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優化音樂教學形式,豐富教學內容,給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從而為學生音樂學習以及音樂素養的達成奠定基礎。

一、小學音樂教學中核心素養內涵

音樂作為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內容,在小學課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在全面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新課標教育要求下,小學音樂課程的相對重要性也是顯而易見的。在新課標素質教育要求中,音樂素養不只是學生的音樂學習能力和欣賞能力,更是立足于了學生的道德涵養以及情感價值培養,更加注重的是透過音樂學科的教學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以體現音樂學科的教學價值。

音樂核心素養主要表現在學科學習的綜合性、發展性以及實踐性三方面,綜合性體現了學科教學內容的豐富性,既要有音樂知識教學,音樂欣賞能力教學更要有培養學生音樂思維的教學;而發展性滿足了學生終身發展的學習需求,是指在教學中以學生主體需求為教學中心,在迎合教育發展要求的基礎上優化傳統教學形式,以逐漸讓學生獲得促進終身學習發展的音樂素養;實踐性,是在培養學生音樂素養的教學活動中,以學生參與體驗教學為主,以聆聽、演唱、創作、表演等形式來實現教學的創新性,實踐性是音樂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內容,通過音樂教學的實踐性教學活動,可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培養。

二、核心素養下小學音樂教學優化的重要性

小學音樂課程的開設除了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外,更重要的是為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從不同的音樂作品中,讓學生感受生活的變化多彩。從音樂教學本質來說,音樂可達到慰藉人們心靈,升華人們情感感悟的作用,通過音樂情感觸發人們的心靈感悟,從而給人以積極向上的力量,以讓人們感受到生活的精彩紛呈。小學階段,學生的思想以及情感意識正在發展階段,如果在音樂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的情感發展,利于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也利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和情感價值觀。教育學者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當情感的血液在知識的肌體中歡騰跳躍的時候,知識才會融入人的精神世界?!倍鴤鹘y的音樂教學是以演唱和知識教學為主,忽視了對學生情感的引導。而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可有效改善傳統教學的弊端,教師以營造音樂教學情境,以環境渲染和感情引導的教學形式,激發了學生學習積極性,也讓音樂藝術、音樂情感、音樂知識充分融于了學生的精神世界中,在深刻感知音樂的學習中促進了學生道德涵養的提升,也促進了學生音樂綜合素養能力的全面發展。

三、核心素養下小學音樂教學優化的實施策略

(一)趣味教學,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音樂教學形式是將學生思維禁錮在課堂中,讓學生按照教師的教學方式進行統一學習,這種教學形式不僅忽視了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新課標核心素養教學要求下,教師要優化音樂教學形式,就應以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的源源動力,只有讓小學生對音樂學習產生興趣,對音樂課堂充滿期待,才利于教師實施音樂教學活動。小學時期,學生年齡尚小,對有趣味的事物總是充滿無限期待和探索欲,一切新奇有趣味性的事物,都是學生心中的“潘多拉魔盒”,對學生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要讓小學音樂課程充滿趣味性,教師可采取游戲教學法進行教學,游戲教學法是指將游戲的情趣和音樂知識進行有機結合,不僅迎合了學生的心理需要,也能夠激發學生積極的參與性。所以在優化小學音樂教學形式時,教師應圍繞學生的心理特征進行游戲教學法的創建,以達到“玩中學,學中玩”的良好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人音版小學音樂教材中的“猜調”這首歌曲時,這是一首云南民歌,表現的是云南兒童在玩猜謎游戲時的情景,這首歌曲本身就充滿童趣性,且形式活潑、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猜謎游戲引進教學,如“一朵紅花頭上戴,一件錦衣身上蓋,一到天亮把歌唱,一唱千門萬戶開?!弊寣W生去猜測謎底,活躍了課堂氛圍,激發了學生主動參與性,也將音樂教學有效引出;而后教師以問答形式和學生進行課堂互動,師問:“大家都會猜謎,那猜詞可以用演唱形式表現嗎?”引發學生思考,并用多媒體播放教學的音樂作品,讓學生在聆聽過程中,找到上述問題答案,并給學生講解歌曲的演唱形式,讓學生了解對歌的表現形式和特點,并為學生講解“猜調”內容的含義。在學生充分了解歌曲內容和演唱形式之后,教師再開展拓展練習,讓學生結合實際生活創編歌曲內容,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這樣充滿趣味性的教學形式,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節奏的鮮明變化,并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讓學生深刻感知到云南景色的優美宜人和生活情趣,學生學習熱情的高漲,學習興趣自然也會逐步得到培養。

(二)參與教學,提升學生對音樂情感理解

長期以來,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一直未得到教學的重視,一部分教師和家長認為音樂不是學生學習的主要科目,所以在教學中一直抱有可有無的教學態度,在實際教學中更是以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教學,不與學生進行互動,不注重學生的參與,教師一味地進行理論知識講解,這種教學態度和教學形式與新課標教學目標相背離,也更加不利于學生創造性的培養。所以在優化小學音樂教學形式時,教師應樹立科學的教學理念,以核心素養教學目標的達成為核心,設計利于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活動,圍繞音樂教材展開音樂素養培養的教學活動,從而注重學生的參與和體驗。如教師應圍繞音樂教材梳理出教學內容,應結合時代特點和音樂教學特點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形式,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有充分的參與感,進而增強學生對音樂作品內容和情感的感知。

例如:在教學小學音樂教材中的“手拉手”內容時,教師可用體驗教學形式進行教學,使學生從中懂得友誼的珍貴,和交朋友的方法,并以體驗、深刻感知的教學形式,讓學生能夠把握音樂的演唱節奏。在開展實踐教學時,教師可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學生進行互相介紹和交流,在學生互相介紹之后,讓學生以握手形式表示友好,同時教師播放“手拉手”音樂作品,在相應情境中,讓學生演示音樂作品內容,以增進學生對音樂情感的感知。為增加教學的直觀性和真實性,在開展體驗教學活動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創建學習情境,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應用,不僅能夠將學生帶入真實的學習情境中,也可在圖文并茂的形式下,增加學生對音樂內涵的理解,可讓體驗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在教學完成之后,針對音樂作品內容,教師可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以演唱、演繹的形式對音樂作品內容進行更深層次的感知,以讓學生真正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在體驗過程中完成豐富學生情感體驗的教學目的,進而也為學生核心素養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保障。

(三)合作學習,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合作學習都是促進有效學習的一種有效方式,針對年齡小、愛玩、愛動、愛表現的小學生來說,合作學習不失為一種高效的學習方法。將合作學習運用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更是能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優化小學音樂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以合作形式進行教學,鼓勵學生以合作形式進行演唱學習,同時教師應以同伴的角色參與到其中,和學生共同學習音樂作品,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創造有利條件。在將學生進行分組時,教師應考慮學生的差異化,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個體的學習需求和性格特征,應以個性的合作化學習代替傳統的統一化學習方式,進而使每個學生的優勢在合作學習中得到展現,以讓每個學生在音樂課堂的學習中都能獲得愉悅的學習體驗。

例如:在教學“同唱一首歌”音樂作品時,為了讓學生準確演唱出音樂作品的情感,并激發學生的參與性。在教學中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層次,按照互助協同合作的原則將學生進行分層,以充分激發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而后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根據音樂作品的演唱節奏和段落劃分,給學生分配不同的學習任務,同時教師以引導者、指導者參與到各個小組的學習中,以幫助每個小組正確掌握演唱的節奏,從而促進學生凝聚力的形成和促進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提高。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核心素養教學目標下,要落實小學音樂教學形式的優化,在教學中教師就應圍繞核心素養的綜合性、發展性以及實踐性的教學要求,充分創新音樂教學形式,在實際教學中應以學生主體性學習地位為根本,用情趣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用體驗教學形式,增加學生對音樂情感的感知;以合作學習為方法,助力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唯有教學與時俱進進行創新和變革,小學音 樂教學的重要性才得以充分展現,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欣賞能力才能得到提升,進而才可推進小學音樂教學事業的發展。

猜你喜歡
音樂作品形式核心
音樂作品賞析模式研究
我是如何拍攝天和核心艙的
近觀天和核心艙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艙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縮寫形式的常用詞匯
趙季平音樂作品選集
圖力古爾及其音樂作品淺析
音樂作品
小議過去進行時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