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小銜接”階段幼兒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策略研究

2021-11-27 09:36張娜
魅力中國 2021年23期
關鍵詞:幼小幼小銜接階段

張娜

(燕山大學第二幼兒園,河北 秦皇島 066004)

引言

幼兒園大班的學生即將面臨升入小學的問題,在幼兒園階段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快速的適應新環境下的學習氛圍,減短適應期。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幼兒園階段的學習一般缺乏自我控制約束力,幼兒及家長一般對學習要求并不高,更多的關注點在生活方面。就算是一些家長關注幼兒的學習,也僅僅停留在學了多少東西,而不是怎樣去學習的層面,并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幼小銜接階段培養幼兒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意義

(一)提升幼兒適應新環境的能力

小學階段就已經逐漸開始了社會屬性,這個階段的學習能夠讓孩子進一步的了解社會,很多幼兒在幼兒園階段沒有經過社會屬性的培養,或者幼兒園的學習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模式,這類學生到了小學階段就無法適應好最初的學習生活觀念的轉變。良好的幼小銜接式教育是在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讓幼兒能夠愉快的與周圍人相處和交流,增強孩子的社會屬性,這不僅能夠提升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夠形成良好的性格,對于初入小學的學生來說至關重要。

(二)提升幼兒對新知識學習的積極性

幼兒園的教育都是停留在啟蒙教育階段,小學 教育才是真正教育體系中的一個環節,二者在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和教育風格方面有著明顯的區別。有些孩子就是因為在二者轉換的過程中沒有適應,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在轉變的過程中很難適應新的環境學習效果就受到了影響。對于小學生來說,最初階段的自信心是尤為重要的,小學生活剛剛開始就沒有辦法融入群體,學習的積極性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是極其不利的。

二、幼小銜接習慣養成的主要教育內容及要求

(一)幼兒學習習慣養成

學習習慣指的是幼兒在幼小銜接學習活動養成的自動的行為傾向,這種行為傾向是不需要監督的狀態下自主完成的。例如,在老師授課的過程中認真傾聽的習慣,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勇敢大方的表達自己觀點的習慣,遵守時間不遲到早退的習慣,喜歡閱讀課外讀物增加自己認知的習慣等。

(二)幼兒交往習慣養成

道德習慣指的是在道德意識的支配下幼兒能夠形成持久穩定的交往行為和禮貌行為。例如,見到老師和長輩時有禮貌的打招呼,與同學基礎的過程中形成大方的交往習慣,犯了錯誤勇敢的承認并道歉的交往行為等。

(三)幼兒生活習慣養成

生活習慣指的是幼兒在生活過程中形成了有一定的獨立自理能力的衛生、健康的行為方式。例如,飯前便后洗手的衛生習慣,做事情有計劃不拖拉的生活習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獨立自主的習慣等。

三、幼小銜接階段幼兒良好學習習慣培養的實踐路徑

(一)幼兒教學活動中習慣培養路徑

在很多幼小銜接的教學活動中,學生沒有積極參與活動的主觀意愿,就算是參與到活動中由于年紀較小也不能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這就要求教師在活動中用肢體語言和提問的方式來刺激學生,提升他們的關注度。例如老師與幼兒互動時去摸一摸孩子的頭,提醒活動中的內容,對于那些因為內向、膽小性格問題不愿意回答問題的孩子主動提問他們,并給予一定的提示,回答之后不管回答的結果如何都應該給予鼓勵,讓他們有信心和意愿繼續參加,積極的思考。對于個別的幼兒存在隨機發言,沒有組織紀律的情況,教師應該采取正面引導的方式,主動的表揚那些舉手發言,坐姿端正的孩子,讓他們產生心理上的對比,現在的孩子都比較聰明,攀比心理也比較重,這樣就會讓他們主動的規范自己的行為。另外,在幼兒習慣的培養過程中也需要利用榜樣的作用,讓幼兒在身邊找到學習和超越的目標,這個目標是容易實現的,在模仿超越的過程中也增強了幼兒像同伴學習的動力,積極的克服自己不專心的毛病。

(二)幼兒時間觀念的確立

幼兒園階段的學習和生活對時間觀念的要求不是很嚴格,但是到了小學之后,上課下課的時間,上學放學的時間,吃飯娛樂的時間都有著嚴格的限制,孩子若是在幼兒園階段沒有形成良好的時間控制力,到了小學階段也會帶來很多的不便。幼小銜接的培養中,不論是具體的操作活動還是幼兒自己的練習活動,老師都應該給予既定的時間限制,這樣會造成一定的時間壓迫感,讓孩子能夠專心的投入活動,從而提升效率。當幼兒進入小學后,會有大量的課堂作業和課外家庭作業需要完成,很多孩子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過于拖沓,甚至不想完成,這都是沒有在幼小銜接階段確立時間觀念造成的。所以,家長和老師在這個階段就需要讓孩子知道,只有按時的完成自己的任務,才能有更多的時間自由的學習,只有在對的時間作對的事情,才能是家長和老師眼中的好學生。

(三)家庭和幼兒園聯動實現共同促進的效果

對于幼兒習慣的養成是由家庭和幼兒園兩方面共同影響的,所以單單依靠在幼兒園或者幼小銜接機構的培養是遠遠不夠的,家庭習慣的養成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煲胄W班級的幼兒園教師需要經常的以電話、面談、網絡等方式與家長溝通,講述在園內孩子的表現,讓家長知道孩子在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中出現的問題,老師與家長達成共識后雙管齊下,共同促進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

幼兒在完成家庭作業的過程中,家長需要關注孩子日常的寫字習慣,糾正其在寫字的過程中出現的握筆姿勢不正確等問題。因為家庭教育是一對一的指導,這樣的糾正比幼兒園中一對多的指導更有針對性。在家長的督促下完成既定量的學習任務,提升了學習效率。讓孩子在幼小銜接的過程中適應了小學的學習節奏。作為家長也應該在每天放學之后主動的問詢當天的作業和學到的知識,讓孩子認識到家長對學習的關心,幼兒在重復學習內容的過程中也是對當天學習內容起到鞏固的效果。

在生活方面很多家長為孩子做的準備工作比較充分,每天書包里面的東西和帶入幼兒園的零食有整理的很好,這就讓孩子在心理上有依賴的感覺。為了能夠鍛煉孩子到小學后的自理能力,家長應該鼓勵和引導孩子自己整理一天所需要的文具、書籍、零食等物品,這也是良好習慣的重要組成部分,讓他們學會合理的利用自己書包的空間資源,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

(四)培養幼兒早起的閱讀習慣和傾聽習慣

閱讀在學習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不僅僅是對語文學科有作用,任何一門學習的前提都是閱讀,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閱讀對未來學習的影響力不言而喻,孩子越早的接觸閱讀越能夠在未來的學習過程中產生興趣。因為幼兒的年齡比較小,對漢字認識的不多,所以早起幼小銜接的閱讀習慣可以從圖片閱讀開始。例如,教師在課堂活動中組織一些閱讀的小游戲,讓孩子在活動中增加對閱讀的興趣,家長在培養閱讀習慣的過程中可以起到示范性的作用,回到家中用閱讀書籍來代替玩手機,孩子就能跟著家長的步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傾聽習慣的養成不僅能夠幫助孩子增強學習效率,還能夠增強社交能力。幼兒的年齡比較小,傾聽的關注度不夠,在聽課或者游戲的過程中容易分心,把握不住說話的要點。在實踐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講述孩子感興趣的童話故事,然后讓幼兒去總結故事的要點并復述故事的梗概,孩子未能能夠得到老師的表揚和第一名的成績就會提升關注度,集中精力傾聽老師的講述,多次的聯系就能改善幼兒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養成認真傾聽的良好學習習慣。

結語

綜上所述,在國家提倡素質教育的前提下,幼兒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在剛剛步入小學的階段是十分重要的,會直接影響未來的身心發展。當然,良好的習慣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幼小銜接的過程中需要老師和幼兒的共同配合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讓孩子以最快的時間適應小學生活。

猜你喜歡
幼小幼小銜接階段
淺談家園校協同促進幼小科學銜接
關于基礎教育階段實驗教學的幾點看法
做好幼小銜接,共促幼兒發展
幼小銜接的意義及有效策略研究
幼小銜接的意義及有效策略研究
在學前教育階段,提前搶跑,只能跑得快一時,卻跑不快一生。
幼小銜接真正該做什么
簡談大班幼兒跳繩能力的培養
農村幼兒園“幼小銜接”的“五步走”
大熱的O2O三個階段,你在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