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師范專業認證背景下英語專業師資隊伍的建設

2021-11-29 03:04楊文星
教育教學論壇 2021年44期
關鍵詞:師資隊伍建設英語專業

[摘 要] 師范專業認證是深化新時代教師教育改革、全面保障和提高師范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推進師范類專業內涵式發展的重要舉措??己朔秶w專業人才培養活動的各個環節,包括培養目標、畢業要求、課程與教學、合作與實踐、師資隊伍、支持條件、質量保障、學生發展八個一級指標。師資隊伍建設作為師范專業認證的重要環節,在整個認證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專業教師數量結構、素質能力、實踐經歷、持續發展情況四方面論述了揚州大學外國學院英語專業師資隊伍建設情況,指出本專業及目前國內同類專業師資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一系列改進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 師范專業認證;英語專業;師資隊伍建設

[基金項目] 2016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基于認知心理學實驗的時間思維方式和語言使用的關系研究”(16CYY023)

[作者簡介] 楊文星(1986—),男,江蘇無錫人,博士,揚州大學外國語學院博士生導師,副教授,主要從事心理語言學和應用語言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 G45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1)44-0018-04? ? [收稿日期] 2021-07-05

師范類專業認證自2018年開始正式實施,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化新時代教師教育改革、全面保障和提高師范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推進師范類專業內涵式發展的重要舉措,是我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師范類專業認證是專門性教育評估認證機構依照認證標準對師范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狀況實施的一種外部評價,旨在證明當前和可預見的一段時間內,專業能否達到既定的人才培養質量標準。

一、專業教師數量結構

揚州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師范)專業目前在籍本科生553人、碩士生90人,專任教師39名、兼職教師9名。生師比為15.81∶1,優于教育部和江蘇省的指標。本專業39名專任教師中,已有31名獲博士學位(79.48%)。專任教師年齡結構合理。50歲及以上者13名,占33.33%;36~49歲22人,占56.41%;35歲及以下者4人,占10.26%。所有專任教師都為本科生上課。高級職稱教師100%在本科一線。近三年,教授、副教授分別授課57門次和98門次。

本專業教師教育課程教師12名,占30.77%。其中,92.31%的教師具有半年以上境外研修經歷。為滿足專業發展需要,專任教師和兼職教師就“中學英語教材分析與開發”“試卷設計與評價”“教育見習實習”等展開密切合作,雙方目標明確、工作聚焦,教研活動、職業培訓常態化。

總體來看,校院兩級協力打造了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科研能力強、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在教學能力方面,英語師范專業的專任教師具有良好的教學認知能力、教學設計能力、教學操作能力以及教學監控能力;在學術水平方面,他們具有扎實的學科專業知識、良好的教育科學理論修養以及較強的教學研究能力,完全滿足師范生培養和專業教學需要,足以支撐畢業要求和培養目標的達成。

二、專業教師素質能力

學校學院制定并實施了《揚州大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關于建立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外國語學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規定》等規章制度,對師德師風提出明確要求,與專任教師、兼職教師簽署了《揚州大學師德師風承諾書》,將師德師風融入課程、融入言行。所在黨支部多次被評為“優秀基層黨支部”,所在學院黨委被表彰為江蘇省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將支部建設與師范專業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支部活動聚焦師范生培養、師范畢業生質量、職業發展等議題,所開展的“四有引領,師德為魂”主題活動獲江蘇省高?!白罴腰h日活動優勝獎”。支部一名教師獲評“江蘇省教育工作先進個人(教學名師)”“江蘇省先進工作者”,多名教師被評為揚州大學優秀共產黨員。

近年來,學校頒發《揚州大學關于進一步加強教師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揚州大學“教師教學能力提升計劃”實施方案》《揚州大學關于進一步建立健全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長效機制的意見》等考核評價標準,建立長效機制。專任教師治學嚴謹、教學認真,學術水平高。近年來,學校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6項,省部級項目10項,廳級教改項目20余項。在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Speech Communication、Psicologia:Reflex■o e Crítica、《現代外語》[1]《中國外語》[2]等SSCI和CSSCI期刊發表論文百余篇,出版教材8部;獲得各級各類人才工程、獎勵和表彰近50項。本專業多名教師被遴選為“江蘇省教育工作先進個人(教學名師)”、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省“青藍工程”優秀教學團隊、省“333工程”培養對象。一名教師獲得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青年教師獎,一名教師獲評?!靶率兰o人才工程”青年骨干教師、?!靶率兰o人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多名專任教師在省級以上青年教師授課比賽中榮獲特等獎和一等獎;指導學生獲省優秀本科畢業論文9篇,獲第十五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專任教師教學成果獲江蘇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二等獎,科研成果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一、二、三等獎各三項。

本專業注重科研成果在教學中的轉化和運用。秉承“學科專業立院、教學科研強院、特色創新興院”的指導思想,本專業建設了一支精通高等教育和中學英語教育的教師團隊。

三、專業教師實踐經歷

學校實施教師教學能力拓展計劃,積極創造條件支持教師到中學及其他企事業單位參與工作,增強實踐經驗,鼓勵教師教育課程教師深入中學一線,實行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培訓常態化。學院制定了教師研修保障措施,對掛職教師的課程安排、年終考核、績效分配、獎勵評優等方面做了進一步統籌和安排。具體措施包括:(1)與中學簽約,建立中學一線實踐基地;(2)青年教師在中學教研實踐,學院和中學雙層考核;(3)減免研修教師工作量,保證研修教師待遇。如今,學院已培養起一支具有中學教學實踐經驗的師資隊伍。

有效的制度和措施激發了教師深入中學工作的積極性,保證教師能全身心地投入中學一線實踐,開展協同教研和合作研究,形成教學研究成果,提高了教師的素質與能力,產生了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主要發揮如下三點作用:首先,部分教師教育類課程教師在入職時或工作中已按要求在中學工作過一年或半年。其次,將高校教師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帶進基礎教育部分,指導基礎教育實際教學工作,開闊基礎教育教師的教學眼界。最后,教師積累了豐富的現場教學實踐經驗,產生了一定的關于基礎教育的研究成果,并反哺到學院師范生的培養過程中,提高了學生的培養質量。

四、本專業教師的持續發展情況

學校及學院制定了教師隊伍建設的中長期規劃,如《揚州大學關于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揚州大學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水平人才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以及“揚州大學本科專業(英語師范)品牌化建設與提升工程”等。本專業堅持以師資隊伍建設為中心,以提高學歷層次和優化職稱結構為重點,以提升教學科研能力為內涵建設的主要內容,積極推進“團隊化工程”“博士化工程”“國際化發展工程”,著力于學科帶頭人、專業負責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師的培養,高層次人才的引進以及有效的人才競爭激勵機制的構建,建立起一支以教授和博士為主體的學緣結構合理、專業知識扎實、教學水平較高的專業師資隊伍,以及數量穩定的具有高級職稱、教研能力強的兼職教師隊伍。近三年,師資隊伍中1人晉升教授,6人晉升副教授;共引進博士學位教師3人。

學校和學院制定了《外國語學院青年教師培養實施方案與考核細則》等文件,在專業教師培養與培訓方面建立了相應的制度和措施,切實幫助教師實現專業發展。根據學校和學院的要求,將培養提升專業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水平放在首位;實行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培訓常態化,加大對中青年骨干教師的培養力度;繼續推進“教師國際化發展”工程;施行青年教師導師制,指導青年教師制訂個人成長計劃,促進青年教師的專業化發展。近三年,共有33名專業教師在國內外進修訪學及教學科研能力培訓,其中45歲以下17人,占51.5%,6名專業教師在中學一線服務。上述經歷對提升教師教學水平起到了積極作用,在學生評教、同行評價、督導評價環節中均獲得好評。

學校及學院出臺了《揚州大學教師基本工作量要求暫行規定》《揚州大學外國語學院教師年度績效核算及分配實施辦法》等文件。根據實際情況,將專任教師分為科研為主、教學-科研型并重、教學為主型、社會服務為主四種類型。學科課程與教學論等教師教育實踐類課程教師的評價標準參照教學為主型執行。例如,每年的教學工作量要求明顯高于其他三種類別,教師須承擔一定數量的教改課題,發表教改論文,參加教學比賽,指導學生參加學科競賽等。

目前,本專業積極探索高校和中學共同發展,已構建多種發展模式。一是在學校領導下,與地方政府共建中學;二是將一些地區的中學納入“協同教研”“雙向互聘”項目,進行科研、培訓、見習實習、一線教學實踐等方面的指導與合作;三是建立一批高質量的見習、實習基地,加強本專業教師與中學教師的崗位互聘,對相關教學熱點難點問題進行聯合攻關。

五、專業師資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綜合來看,本專業及國內高校同類專業師資隊伍建設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一)35歲以下青年教師比例有待提高

學院教師青年化培養工程剛剛起步,青年教師引培措施尚需進一步完善。生師比優于國家和省的相關要求,能夠很好地滿足教學需要。但師資隊伍中,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比例略低,后備人才儲備略有不足,青年教師數量需要擴充。

(二)專任教師基礎教育研究項目和成果偏少

由于專任教師教學和科研大多圍繞高等教育教學實踐,一定程度上忽視了中學英語教研,對中學英語教材、教法、學生的最新需求跟蹤有待加強,與中學一線教師的聯系有待加深,聯合開展科學研究和教學改革力度有待進一步提升。

(三)專任教師在中學英語一線教學中的參與度有待提高

目前,專任教師聯系中學、到中學課堂進行教學觀摩、開展同課異構、示范教學的常態化機制仍不十分健全,導致專任教師在中學英語一線教學中的參與度偏低,在一線課堂教學中了解中學教育教學現狀、與中學一線教師教學相長的工作開展得不夠充分。

(四)與中學崗位互換機制尚處于探索階段,有待進一步推進

學院正在積極探索開展“協同教研”“雙向互聘”和“崗位互換”等活動,但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特別是兼職教師績效考評有待加強。少數實習指導教師教學工作繁忙,一定程度上疏于對師范生見習和實習的悉心指導,與預期效果有一定差距。

六、針對專業師資隊伍建設中存在問題擬采取的改進措施和建議

加強青年教師培養,特別是對教師教育類課程青年教師的培養和儲備。進一步實施并完善青年教師導師制,選派優秀教師擔任青年教師的導師,加快提升青年教師的教學科研能力;支持青年教師通過名校訪學和國際合作等多種形式,提高業務素質和實踐能力;建立教師培訓制度,加強教師的崗前培訓、教學與科研能力提升培訓、信息化技能培訓等。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優先引進教師教育類師資。制定鼓勵性政策,創造良好的教學科研條件,優先引進有較強科研能力和中學工作經歷的專業帶頭人及省部級以上人才計劃支持人才。加大兼職教師在教學中的參與度,邀請兼職教師共同研討課程體系設置、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設定,推動兼職教師進一步融入師范生培養的全過程。

深化高校與中學實踐合作的機制。鼓勵專任教師與中學師資的互聘,讓更多中學教師參與師范生的技能訓練和實習指導,同時鼓勵專業教師到中學一線聽課、兼課,參與教研活動。有計劃、有目標地派出專任教師到中學教學一線鍛煉,靈活參與中學的教研活動、研討會和師資培訓。細化兼職教師的績效考核。從師德師風、學術道德、教學科研產出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核,根據考核結果進行獎懲,對無法勝任的兼職教師實施有效的退出機制,對涉及師德師風問題的兼職教師實行“一票否決”,保證兼職教師隊伍的專業性、純潔性、穩定性。完善“雙向互聘”“崗位互換”等共同發展機制和實施方案。以共同體理念加強本專業和中學學校的交流,建立師資隊伍共同體和發展共同體,加大在培養目標制定、課程體系設計、教學團隊與實踐基地建設等方面的合作力度。探索“崗位互換”機制。制訂本校和中學開展崗位互換的工作方案,利用高校的人才優勢和優質資源,促進中學教師的專業發展,鼓勵專業教師深入中學兼職任教、掛職實踐,與中學教師共同申報項目,指導中學青年教師的教學研究等工作;同時,聘請中學一線優秀教師擔任兼職教師,發揮教學經驗豐富、熟悉中學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優勢,助力師范專業人才培養。進一步重視教師教育實踐類課程教師的制度建設。實施教師教育隊伍質量提升計劃,加大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加強制度建設和政策傾斜,如職稱晉升、績效分配等,打造一支規模適度、結構合理、業務精湛的教師教育隊伍。

七、結語

師范專業認證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教師教育質量監測認證體系,全面保障和提升師范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為培養造就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提供的有力保障,它是一項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重要舉措?!皩W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理念貫穿師范類專業認證全過程,是師范類專業認證工作的行動指針。因此,師范類專業師資隊伍配備、師資隊伍的素質能力和實踐經歷等能否有效支撐師范生能力素質的養成是師范專業認證的重點問題。本文從上述幾個層面論述了揚州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師資隊伍建設的成效和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國內同類專業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提出一系列改進措施。其最終目的是服務于建設一個更加完善的師范專業,推動師范專業認證的順利完成。

參考文獻

[1]陸軍,吳茜.短語單位移變研究——漢英流行詞語序列證據分析[J].現代外語,2019(5):597-609.

[2]王金銓,繆海濤.以專業應用能力和社會適應性為導向的外語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J].中國外語,2018(5):16-17.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Team in English Majo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in New Era: Taking the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Yangzho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YANG Wen-xing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Jiangsu 225127, China)

Abstract: Teacher certific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to guarante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er training, and to promote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teacher education. The scope of the examination covers all aspects of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activities including eight first-level indicators: training objectives,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cooperation and practice, teaching staff, support conditions, quality assurance, and student development. As an important link for teacher certific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er team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the whole certification process. In this paper,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team of English major in the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Yangzhou University was discussed from four aspects: quantity structure, quality and ability, practice experience, and continuous development, pointed out commo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team in this major and domestic similar majors, and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improvement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correspondingly.

Key words: teacher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English major; teacher team construction

猜你喜歡
師資隊伍建設英語專業
守望沃野助力小康
關于加強鄉村學校美術師資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
淺談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產出導向法”在英語專業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新時代下高職高專非英語專業寫作教學改革之探索
以BP制辯論為牽引的英語專業閱讀教學模式探索
英語專業泛讀課教學探究
英語專業研究式學習的探索與思考
英語專業口譯教學改革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