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大學生黨員對黨忠誠教育路徑之思

2021-11-30 03:46黃若男李晶晶
學理論·下 2021年11期
關鍵詞:大學生黨員新時代

黃若男 李晶晶

摘 要:對黨忠誠是一個共產黨員對黨和國家最基本的原則和政治品格,是對全體黨員的普遍要求。黨員群體中的青年學生是新時代的強大力量,大學生黨員對黨忠誠教育也因此被賦予新的時代要求,也是面對新時代挑戰的迫切要求。新時代大學生黨員對黨忠誠教育需要堅持對馬克思主義理論以及黨的最新理論成果的學習,在實踐中融會貫通、掌握要領,豐富教育方式和內容,依托多維度的渠道平臺,利用迅捷的網絡信息平臺,開創大學生黨員對黨忠誠教育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關鍵詞:新時代;大學生黨員;對黨忠誠;忠誠教育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21)11-0091-03

對黨忠誠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對黨員的嚴格要求,是實現自身永續發展的重要保證。2021年7月1日在慶祝建黨百年大會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到要將涵蓋了“對黨忠誠、不負人民”[1]的偉大建黨精神發揚光大,在長期奮斗實踐中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正處于新時代的關鍵時期,黨的事業也出現了許多新的歷史特點和時代特征,大學生黨員作為時代新人,為黨的發展注入了活力。要在新的歷史時期繼續為黨的使命和遠大理想而奮斗,就需要深刻把握針對大學生黨員對黨忠誠教育的新內涵和新特點,探索其中新的時代要求和實踐路徑。

一、新時代大學生黨員對黨忠誠教育的內涵

對黨忠誠、永不叛黨,是中國共產黨對全體黨員一以貫之的要求,需要全體黨員牢記這個普遍要求。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的民主生活會上明確指出對黨忠誠是具體的、無條件的,對黨忠誠體現在對黨的信仰、對黨組織、對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忠誠[2]。首先是對黨的信仰的忠誠,這是一種理性、穩定的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是支持黨和人民一路披荊斬棘的精神支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定的理想信念是黨員對黨忠誠最為牢固的思想基礎。因此必須深入學習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堅持黨的崇高信仰,即虔誠而執著地信仰馬克思主義,堅定實現共產主義這個最高理想。其次是對黨組織的忠誠,所有黨員入黨時“對黨忠誠”的莊重宣誓中蘊含對黨組織的理性認識以及責任感,正是因為忠誠的前提,才凝聚起無數黨員個體的力量而形成了強大的戰斗壁壘。因此習近平總書記要求黨員要時刻牢記自己對黨的義務和責任,始終相信、依靠、服從組織[3]。最后,對黨忠誠更要始終堅持貫徹落實黨的基本理論、路線、綱領和方針政策,要忠誠于黨的偉大事業,要始終忠誠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以及人民的利益,將對黨的忠誠與對人民和國家的忠誠有機統一起來。

大學生對黨忠誠教育是與新時代社會發展現狀相結合的,大學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主力,青年興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大學生對黨忠誠教育要以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忠誠問題發表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從理論與實踐層面對黨忠誠教育的內容進行研究。政治上的堅定、黨性上的堅定都離不開理論上的堅定,理論的正確才能轉化為思想上的正確認識,對黨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有著深入準確的理解,才能讓工作實際成為理論形態的具體轉化,并落實到實踐中取得成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用真理武裝頭腦、指引理想、堅定信仰[4],要學懂、弄通黨的科學理論,需要牢牢把握住高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引導。高校更應該重視黨員群體中青年學生的忠誠教育,堅持以長期以來總結的忠誠教育的經驗理論為指導,結合大學生群體的思想發展狀況和自身的教育背景,對其進行包括黨的宗旨教育、黨章黨規教育和“四史”教育等在內的忠誠教育,積極引導大學生黨員培養堅定的忠誠品格。

二、新時代大學生黨員對黨忠誠教育的時代挑戰

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面臨西方敵對勢力和多元思想文化的侵襲,形形色色的時代挑戰也因為信息時代的快速發展而放大,新時代的大學生黨員忠誠教育也面臨著多重挑戰。

(一)信息時代的意識形態滲透

信息時代互聯網技術的革命性變革使得信息的傳播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現代社會接收多元化信息的同時也容易導致多種意識形態的滲透。青年學生接收信息和接受教育的方式不斷更新換代,而處于虛擬背景下且相對隱蔽的信息多元環境中,大學生接收信息不僅種類繁雜、不易辨別,而且極具片面化的傾向,不能全面了解歷史從而易被不良意識形態鉆空子。并且針對價值觀尚未定型的年輕人,西方敵對勢力也對我國的思想文化持續進行強有力的滲透,一些西方腐朽的意識形態意在通過超時空、超地域的網絡信息技術手段進行價值觀滲透,甚至抹黑中國共產黨,借助網絡操控輿論導向、否認歷史、歪曲事實真相,這些都讓信息網絡技術處于劣勢的國家深陷意識形態危機中。

(二)歷史虛無主義的影響

歷史虛無主義作為一種錯誤的社會思潮會不斷地侵蝕和消解主流意識形態,因此對其不良影響應當有清醒的認識并堅決抵制。歷史虛無主義在“否定近代以來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性”[5]的同時,也否定當前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成就。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社會思想領域更加具有多元化的特點,歷史虛無主義的思潮也依托更加開放式的教育領域而逐漸泛起并輸入到青年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便捷的網絡信息技術在讓青年學生更易獲得想要探究的歷史信息的同時,也因為碎片化信息的網絡缺陷極易未知全貌就下定論。同時因為理性批判的能力相對較弱,更易被誤導,這也使得大學生黨員的忠誠教育更加困難。由此可見,及時、科學、有效地對大學生進行對黨忠誠教育迫在眉睫。

(三)經濟全球化下的價值觀偏移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不可避免地帶有功利性和市場性的因素,市場在激發勞動熱情、促進社會發展的同時也助長了功利意識的發展,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價值觀方面的偏差。在市場機制下,個人利益的過分追逐也反襯出對傳統忠誠觀念的淡忘。經濟全球化發展而催生的功利價值觀會使一部分人見利忘義,利己主義的不斷膨脹使得很多人甚至可以不顧及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同時國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經濟利益對青年人的吸引力日益強化,在不良思潮的影響下,很多青年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價值觀扭曲和政治信仰迷茫等問題[6]。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的不堅定勢必會導致青年在價值觀上出現不同程度的偏移,對黨組織的忠誠度也有所下降。

三、新時代加強大學生黨員對黨忠誠教育的迫切性

新時代是中國歷史發展和世界歷史發展合規律性的演進階段。在這個關鍵節點要始終堅持大局意識來謀劃工作。大學生黨員不僅是廣大青年學生的優秀代表,更是實現中國夢接續發展的中堅力量和重要保證。因此,高校要順應網絡技術高速發展的潮流,錘煉大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和忠誠品格,以應對來自國內外的機遇與挑戰。

(一)應對國內國外“兩個大局”的客觀需要

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各國間的思想文化交流也更加頻繁和深入,一些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勢必會爭奪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掌控權和話語權。我國要謹防一些腐朽的西方資本主義思潮在高校學生中的傳播,以及隨互聯網發展而不斷擴大、加深的影響力。在國內新的時代局勢和世界大變局的背景下,一些社會矛盾涌現,處于價值多元、信息迅捷的現代化、信息化、全球化時代,大學生易在思想上、行動上受到干擾,而社會中青年的價值取向也影響著未來社會的價值取向,尤其是大學生黨員,更是代表著黨的全局事業的發展方向并擔負著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因此,要引導大學生黨員堅守初心、堅定理想信念,提高對多元文化的辨別能力和理性判斷能力,提升對黨的政治認同,做到忠誠于黨和人民。

(二)牢固大學生黨員宗旨意識的必然要求

牢固宗旨意識,堅持黨性原則,首先應該明確對黨和人民的忠誠是共產黨人的一種初心和使命,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團結不僅是黨的宗旨的要求,更是整個共產主義事業的根基。共產主義的事業永無止境,共產黨人的初心就永遠不會改變,不忘早已深植的初心才能慰藉先輩,牢記歷史賦予的使命才能勇往直前。黨歷經革命、建設和改革,依靠的是時刻團結人民,保持親密良好的黨群關系是黨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基石。而新時代條件下成長的大學生黨員,沒有經歷過革命困苦的年代,缺乏黨性鍛煉導致一部分人缺乏忠誠意識從而喪失理想信念。因此大學生黨員作為時代新人,迫切需要牢固和強化宗旨意識,要主動承擔作為黨員的責任和義務,不斷提升自身的責任意識和忠誠素養。

(三)基于網絡宣傳黨性教育的現實需要

新時代的大學生成長于互聯網大發展的背景下,能夠熟練使用網絡工具,活躍的思維讓他們更易也更樂于接愛新鮮事物,正處于價值觀定型關鍵期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正因為“互聯網+”時代的交互性、虛擬性和復雜性,大學生自身對網絡信息的辨別和應用能力相對較差,因此必須警惕外界借助網絡對其進行價值觀侵襲。隨著時代的進步,全新、全面、全民現代信息時代的到來,利用網絡宣傳黨性教育是“互聯網+”時代加強大學生黨員對黨忠誠教育的迫切之舉,需要高校統籌好線上線下教育陣地,結合新時代大學生的認知學習特征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勢,轉變傳統的對黨忠誠教育模式,使大學生黨員忠誠教育更加高效、科學。

四、新時代加強大學生黨員對黨忠誠教育的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黨忠誠必須始于足下,因此高校必須通過科學、有效的途徑對大學生黨員進行對黨忠誠教育,讓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深植于內心,讓這種政治信仰經受住實踐的檢驗。

(一)教育內容有高度

開展對大學生黨員的忠誠教育必須要豐富教育內容,通過黨的宗旨教育、黨章黨規教育、“四史”教育和紅色文化教育,增強教育的有效性:一是加強黨的宗旨教育,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人恪守宗旨、“不忘初心”,面對著時代責任,要始終不渝地對大學生黨員進行宗旨教育,讓其時刻牢記黨的宗旨,與祖國同行、與人民同向。二是讓黨章黨規成為黨員心中的度量衡,經常反省和鞭策自己。經常性的黨章黨規教育有利于大學生黨員全面理解黨的綱領,牢記黨員的責任、義務和黨規黨紀,做到對黨絕對忠誠。三是深入推進“四史”教育,充分利用好歷史這個“活教材”,中國青年只有全面了解中國歷史,才能進一步建立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感和責任感,從而堅決抵制歷史虛無主義思潮。以黨史國史教育為載體,與學習黨的先進理論相結合,使大學生黨員深刻理解黨的歷史發展和內在規律,進而堅定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四是深入推進紅色文化教育,深入挖掘革命傳統和紅色文化資源并融入對黨忠誠教育中,將紅色文化資源以最優的展現方式、最易于人民大眾接受的形式展現出來。用對用好用活紅色文化不僅是最好的傳承方式,也有利于豐富對黨忠誠教育的內容,讓對黨忠誠教育具有鮮活的感染力、說服力。

(二)教育方法有創新

通過“協作式”“研討式”和“啟蒙式”學習模式,讓大學生黨員在明理辨析、辯論研討、合作自省等活動中,在不斷提升自身思辨、溝通等能力的同時,能有效內化對黨忠誠的內涵和價值。創新符合青年學生特點的教育方法,從傳統教育模式中呆板單一的方式,積極向互動協作、共同研討的新型學習方式轉變,讓青年學生在與他人協作、研討實踐中受到對黨忠誠教育的熏陶。構建科學、系統的黨性教育課程體系,遵循大學生黨員學習和成長發展的規律,做好需求調研,以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主線,將“講解理論、互動研討、實踐體驗”相結合。堅持講解理論為主導的教育課程,深入解讀關于黨和國家發展的重要理論概念,為推動科學發展提供強大思想武器;堅持用互動研討的方式鼓勵學員積極參與,在思想交匯中感悟對黨忠誠的精神價值;堅持深入推進以實踐體驗為輔的模塊學習,推出以紅色文化為基調的系列課程,激發新時代大學生黨員的使命擔當。逐漸形成多元化、科學化、系統化的教育模式,依托各地區特有的紅色教育資源,積極探索將對黨忠誠教育融入大學生黨員的主題活動的創新方式和長效機制,推進對大學生忠誠教育的工作,讓學生在自覺的學習中逐漸養成對黨忠誠的品格。

(三)教育平臺有廣度

利用“互聯網+”教育平臺,拓寬對黨忠誠教育線上線下多方聯動的平臺載體,進一步構建對黨忠誠教育廣泛且精準的新型網絡教育陣地。從廣泛度來說,要推進網站、公眾號、論壇等忠誠教育平臺建設,有力保障廣泛的教育陣地,并充分利用地方性的紅色文化場館資源優勢,在線上線下多維平臺牢牢把握住馬克思主義價值觀的正確輿論導向。從精準度來說,更加注重針對青年學生群體的個性化設計,利用傳統的忠誠教育手段與現代信息傳媒技術的結合,運用青年更易接受的話語符號與其進行對話交流。另外同樣重要的是搭建實踐學習平臺,傳統意義上對學生進行忠誠教育的內容大多抽象化、偏理論化,方式上也僅僅依賴于課程化的、教學性強的教育模式,這些顯然不符合新形勢下青年學生的認知和行為特點,當代學生更易于接受體驗感強、有啟發性的教育方式。因此要形成理論與實踐互動發展的良好局面,讓學生在實踐體驗中檢驗理論的可行性,將理論學習成果運用在社會實踐中。例如,根據不同專業進行社會志愿服務、定期參與相關主題紅色基因活動等。通過豐富的實踐活動了解國情、社會和歷史,堅定政治認同和理想信念。避免理論與實踐脫節,務實重行、知行合一,才能不斷提升組織歸屬感,將對黨忠誠轉化為實際行動和實踐成效。

(四)保障機制有力度

新時代要加大力度保障大學生黨員對黨忠誠教育的長效運行,需要規范黨內學習制度、完善考核制度、健全監督制度。首先規范黨內學習制度,引導大學生黨員加深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和運用,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修養。同時借助網絡信息平臺對學習制度加以創新,為學生開設有利于啟發思考、深入探究和相互交流的模塊,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其次,要完善考核制度,不僅能夠真實反映大學生黨員忠誠狀況,還能在考核的過程中逐步進行黨的宗旨教育。不過要明確的是,對黨忠誠這種思想上的抽象概念本不應該被量化,因此就要設計出更加科學、多元且全面的考核制度,可以根據實際需要細化比較大學生黨員在入黨前后的理論學習程度、實踐參與情況等指標。同時考核應該客觀公正,參評的主體應該多維、全面。最后,要健全監督制度,只有強有力的監督,才能加強黨性修養、規范自身行為。不僅監督過程要客觀公正,對于監督的結果也要及時提出整改意見,擴展監督的范圍和渠道,在監督后設置獎懲制度,嚴厲懲處不忠誠于黨和人民事業的違紀違法行為。

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雖面臨多方的壓力和挑戰,但黨帶領廣大群眾仍取得巨大成就,事實證明,要始終心中有黨、對黨忠誠,堅定地緊跟黨的方針部署,不脫離群眾,才能與時俱進地推動社會發展。新時代青年是擔負起黨和人民事業的先鋒力量,要帶著閃耀的初心和使命,以堅定的信仰之力團結在黨的周圍。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1-07-02(2).

[2]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87.

[3]習近平.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5:4.

[4]習近平: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10-21(2).

[5]江先鋒.大學生受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影響的原因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2(4):50-53.

[6]倪邦文.馬克思主義在青年中的傳播:歷史視野與哲學思考[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142.

猜你喜歡
大學生黨員新時代
提高民辦高校大學生黨員發展質量問題的研究
大學生黨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存在問題及培育路徑研究
新媒體平臺下增強大學生黨員理論學習實效性的研究
提高大學生黨員組織生活實效性的方法探析
擱淺的“新時代”,“樸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時代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研究
新時代特點下的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淺析
高校黨員志愿服務機制探索和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