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微產業園區開發運營主體研究

2021-12-01 17:50雷飛龍張志孫岐杰曲松
中國房地產業·中旬 2021年10期
關鍵詞:央企轉型升級綠色

雷飛龍 張志 孫岐杰 曲松

【摘要】中小微企業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石,是擴大就業、增加收入、改善民生、促進社會穩定以及發展市場經濟的關鍵力量。本文基于中小微企業發展現狀及央企的政治使命、企業屬性及社會責任等,結合地方政府發展訴求,提出在經濟活力較強、中小微企業活躍的地區,由央企作為開發主體,投資開發運營中小微產業園區,支持中小微企業轉型升級、綠色、可持續高質量發展,促進當地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進而推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相較于地方政府和其他社會資本更有優勢。

【關鍵詞】中小微產業園區;央企;轉型升級;綠色;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近年來,我國中小微企業發展迅速,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日益增強。根據國家統計局一系列經濟普查報告顯示,2016年~2020年,我國中小微企業總量和規模不斷擴大。2020年,我國共有中小微企業法人單位1.2億家,比2016年增長了133%,占全部規模企業法人單位的99.8%[1]。

2020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民營經濟在守住“?!钡牡拙€、筑牢“穩”的基礎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國家大力支持民營經濟的政策背景下,各地政府均陸續出臺相應政策,旨在大力支持扶持中小微企業的發展。因此,如何推動和助力中小微企業綠色、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為當地政府優化產業結構,提升土地集約化利用水平,進而推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是落實“十四五”規劃要求和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迫切需求。

1、研究背景

中小微企業和民營經濟是一個地方經濟活力的晴雨表,其在促進經濟發展、創造就業機會、維護社會穩定、提升國家競爭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當前,中國經濟出現了以區域經濟為增長極帶動經濟發展的新格局,其經濟活力較強、中小微企業活躍的地區主要聚集在以廣州、深圳、珠海、佛山等輻射區域為代表的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帶,以上海、南京、杭州、寧波、溫州等輻射區域為代表的長三角經濟帶,以泉州、福州、廈門等輻射區域為代表的閩南經濟帶等。以泉州所屬南安市為例,南安市毗鄰泉州、廈門,是福建省縣域經濟強縣,其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連續多年位居全省前列,2020年全市GDP為1352億元,該市現有工業企業1萬多家,中小微企業占比90%以上,是名副其實的中小微企業集中地[2]。

隨著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全國包括南安市在內的中小微企業都進入了轉型升級或擴張周期。這一周期內,中小微企業自由粗放發展、盲目擴張,進而導致區域經濟結構規劃不合理、產業結構失調、安全環保隱患嚴重,中小微企業拿地困難、融資困難、產業分散、利潤率下降等問題開始凸顯。

2、政府及企業面臨問題分析

在經濟活力較強、中小微企業活躍的地區,隨著中小微企業的快速發展,地方政府大多面臨著產業用地資源供應緊張,土地利用集約化效率低,消防安全和環境污染隱患嚴重,中小微企業存在“取地難”、“產業分散”、“散亂污”等局面。

2.1 取地問題

近些年來,隨著國有土地出讓招拍掛制度的完善和土地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政府在土地出讓方面的限制和約束度越來越高,企業自行取地難度也越來較大。以汕頭市為例,通過對政府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公開招拍掛信息查詢及對當地100余家中小微企業走訪調研得出,近四年來全市產業用地的出讓情況及企業的發展需求,如下圖所示。

從圖2、圖3中可看出,汕頭市的產業用地成交面積逐年減少,全市的產業用地成交均價逐年遞增,據了解多數地塊為定向出讓,政府可供的產業用地資源極其稀缺。從圖4中可看出,企業對于廠房面積的需求逐年增加。

結合圖2、圖3、圖4分析可以得出,市場供需關系存在嚴重失衡。究其原因,首先是中小微企業在發展中面臨著產業升級和規模擴張的需求,需要尋找新的或更大的產業載體空間;其次,由于各大城市不斷建設和外擴涉及到規劃調整及三舊改造的影響,很多不規范的廠房面臨拆遷或升級,進一步減少了企業的生產用地;另外,隨著城市商業經濟高速發展,城區內有限的產業用地資源逐年減少,加上地方政府很難將產業用地切分成小塊,一對一出讓給大多數需求面積較小、資金實力較弱的中小微企業,從而導致中小微企業取地非常困難。

2.2 產業集聚問題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鼓勵創業利好政策的不斷出臺,中小微企業數量如雨后春筍越來越多,然而,過往粗放式的發展無法形成產業集聚。以南安市為例,南安市經濟活力較強、中小微企業活躍,工業產業特色鮮明,形成了石材陶瓷、水暖廚衛等特色產業,以閥門產業為例,其產業熱力分布圖如下圖所示。

由圖5可以看出,南安閥門中小微企業眾多,主要分布在侖蒼、英都、美林、溪美等區域,據了解中小微閥門生產企業有70余家,分布比較分散。

結合圖示與摸底調查分析,南安市閥門產業主要為中低壓工業閥門,呈現多點分布,且與市域外鄉賢經營的實體企業還未能形成較好的優勢互補、取長補短互動格局,產業集聚優勢不明顯;其次,產業結構不合理,研發環節比較薄弱,進而導致鑄造行業整體現狀無法滿足閥門產業發展的需要,屬于產業鏈的薄弱環節,未能有效形成集研發、鑄鍛、整機和零配件、供銷為一體的產業集群。

2.3 綠色、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問題

民營企業既是推動綠色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治污攻堅的責任主體。隨著中小微企業的快速擴張,其消防安全和環保事故問題越來越突出,給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帶來眾多隱患。以“三合一”廠房為例,其將住宿、生產、倉儲和經營混合設置在同一空間內,且住宿與其他使用功能之間未設置有效的防火墻,安全隱患巨大,極易造成火災事故。2007年10月21日,福建莆田市某鞋面加工作坊發生火災,造成37人死亡,經調查,該作坊為“三合一”建筑,原料堆放、生產車間、員工宿舍混合在一起。2019年11月,汕頭市潮南區某村一電腦繡花廠,被環保相關部門關閉處罰,經調查,該工廠未配備相關污水處理設施,產生的廢水直接排入空地,對周邊居民生活帶來嚴重生活隱患。

類似的安全、環保事故非常多,其主要原因是很大一部分中小微民營企業存在安全管理水平低、環保意識淡薄、現代化管理能力弱、生產發展方式粗放等,從而制約了中小微企業綠色、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另外,由于當地區域中小微企業數量龐大,地方政府很難集中統一要求,管控難度較大。

綜上所述,在經濟活力較強、中小微企業活躍的地區,特別是東部沿海區域,隨著中小微企業的快速發展,地方政府和中小微企業面臨的取地問題、產業集聚問題和綠色、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問題,亟需解決。

3、解決方案

3.1 解決方式分析

產業園區是為促進產業發展而創立的特殊區位載體,是區域經濟發展、產業調整升級的重要聚集空間形式,擔負著聚集各類企業、培育新興產業、推動新型城鎮化、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在經濟活力較強、中小微企業活躍的地區,由一支專業化的產業園區開發團隊開發運營中小微產業園,可很好的解決上述問題,其理由和操作形式如下:

首先,可通過整體規劃,整合閑置、低效產業用地,提升容積率,增加土地產能,進而提升地方政府土地集約利用效率,同時可實現片區規?;_發和大地塊集中供應出讓,通過二級市場開發分割轉讓給入園企業,進而解決中小微企業取地難問題。

其次,可通過科學規劃產業結構,精準招商,打造以某一產業為核心的專業化園區,從而實現上下游產業鏈集群效應,形成良好的產業生態。借此發揮聚集輻射效應,聚焦服務供給和政策支持,提供深入生產環節、提升企業生產力、降低其投入成本的公共服務,切實增強提升中小微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最后,產業園區在規劃設計時力求功能布局齊全,園區配套設施完備,治污排污能力強合理布設和管控并集中排放處理,可統籌考慮消防安全和環保等問題,實現綠色、可持續高質量發展[3]。另外,產業園區管理依靠現代物業化集中管理手段,運用智能化和互聯網技術,打造智慧園區和產業平臺,從而與現行比較流行的智慧城市建設發展趨勢相接軌。

3.2 解決主體分析

中小微產業園作為一種較好的解決方案,其按開發主體劃分可分為政府主導開發模式、其他民企等社會資本開發模式和央企主導開發模式[4]。相較于前兩種開發模式,央企主導投資開發建設運營產業園區具有更大優勢,分析如下:

開發運營產業園區不同于傳統的市場化開發項目,它和經濟社會發展息息相關,開發主體不僅要考慮經濟收益,還需承擔區域發展的社會責任。

首先,一方面央企具有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承擔著為國家、為社會、為環境做貢獻的社會責任,不以短周期、高周轉、賺快錢為唯一目的[5],同時其可充分依托國資背景,因地制宜進行制度創新和政策突破,依托區域產業的遷移,帶動產業園區的整體發展;另一方面,開發運營產業園的收益應該是通過分享經濟發展紅利而獲得的中長期收益,需要耐住寂寞去長期經營,而央企員工流動性較低,運營和管理園區相對更穩定,可保障產業園區的長期持續發展。

其次,央企作為中央管理的企業,有高度的信譽保證,更容易獲得銀行融資或貸款[6],可幫助入園企業解決融資難等問題,保證園區企業安心入駐和運作[7]。

最后,品質是央企的價值追求,其主導開發運營產業園區時,會首先關注園區生態環境的保護,能夠把經濟效益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相結合,樹立良好的園區形象[8]。

央企和政府都承擔著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使命,故其在開發產業園區時具有一致的目標,即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而相較于地方政府,央企比地方政府更具優勢。具體分析如下:

首先,央企具有靈活可靠的融資渠道和資金實力,投資開發產業園區有利于減少政府財政支出,降低政府債務風險,有利于對生產開發環節的長期穩定投入,更好的支持入園企業發展。

其次,央企管理遵循的是現代企業機制,近些年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擴大,央企運營企業的市場化程度也越來越高,并且有高素質、高學歷的專業化團隊,技術和開發經驗豐富,可根據中小微企業的實際發展需求準確定位,科學合理規劃和開發園區,降低企業成本,縮短開發周期,使企業快速入駐園區,快速投產,把精力和資金更集中于自身產品的研發和生產經營等核心業務。

最后,央企承擔的社會責任使其更具有服務優勢,可按園區整體規劃及發展定位,整合園區內企業需求,為企業生產和生活提供配套,解決企業發展的后顧之憂,并提供提升其生產力的增值服務,從而使企業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9]。

另外,大部分央企旗下管理的資產規模巨大,自身具有豐富的產業資源,可通過內部協同及專業化招商,集聚大量的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形成產業集群,一方面可使各企業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和信任,相互帶動,共同發展;另一方面,可使企業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增加企業的利潤。

結論:

在經濟活力較強、中小微企業活躍的地區,解決取地難、建設難、融資難、產業不集聚、綠色、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等一系列問題,既是中小微企業生存發展的需要,也是地方政府創造稅收、吸納就業、調整經濟結構的需要,中小微產業園區的價值和生存根基正是源于此。央企作為產業園區的投資開發運營主體,以產業思維為核心,依托黨的領導、國資平臺、政府信任,進行資源整合,帶動上下游產業入駐,形成政策、產業、資本、科技、開發商的生態閉環,可以更好的實現各類要素在園區從聚集到聚合,最終產生聚變效應。故由央企開發運營中小微產業園區,推動中小微企業快速發展,具有很強的可行性和巨大優勢,發展前景廣闊。

參考文獻:

[1]沈艷兵,李曉欣.新時代我國中小微企業發展研究[J].《城市管理》,2020(5):37-39.

[2]何金.小微產業園背后發展的新理念[N].《福建日報》(2021-05-24).

[3]趙寶華.聯東集團建設產業園服務小微企業的做法和經驗[J].《中國中小企業》,2014(8):72-73.

[4]徐明曉.關于產業園區的發展模式及趨勢簡單分析[J].《研究對策》,2020(4):116-119.

[5]吳耀旺.小微企業發展的地方政府政策支持研究[D].湘潭:湘潭大學,2015.34-35.

[6]曹立萍.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N].《甘肅日報》(2021-07-29).

[7]賈康.厲以寧.結合國企和民企優勢形成互利共贏格局[EB/OL].(2011-03-06)[2011-07-20].

[8]李國平.全力推進中小微企業轉型跨越發展[N].《運城日報》,(2013-10-11).

[9]阮望舒.國有煤炭企業應在資源開發利

用上發揮其比較優勢[J].《煤炭經濟研究院》,2011(12):43-47.

作者簡介:

雷飛龍,男,1982年10月出生,陜西延安,工程師/五礦地產產城事業部總經理,主要從事產城融合、片區開發及產業園開發運營等業務。

張志,男,1991年10月出生,山東煙臺,工程師/五礦地產產城事業部經理,主要從事產城融合、片區開發及產業園開發運營等業務。

孫岐杰,男,1981年5月出生,山東青島,會計師/五礦(汕頭)粵東物流新城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主要從事產城融合、片區開發及產業園開發運營等業務。

曲松,男,1976年11月出生,河南南陽,副高級工程師/五礦(汕頭)粵東物流新城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主要從事產城融合、片區開發及產業園開發運營等業務。

猜你喜歡
央企轉型升級綠色
基于新媒體下的央企新聞宣傳工作探析
央企實施EVA考核中問題及對策研究
如何在央企審計工作中實踐“兩學一做”
淺析國資管理體制下中央企業經營業績考核制度變化歷程
房地產開發模式轉型升級路徑
地面電視頻道“新聞立臺”的一次轉型升級實驗
追蹤綠色的秘密
再造綠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