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全山歌文化藝術價值與傳承保護

2021-12-01 04:36王佳佳
民族文匯 2021年6期
關鍵詞:藝術價值山歌保護

王佳佳

摘? 要:天全山歌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傳承著本地方獨特而厚重的歷史和文化。它見證著中華民族文化的多樣性,以及口頭傳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資源藝術價值和人文價值。然而根據調查,天全山歌的傳承斷代現象已相當嚴重,傳承和保護天全山歌工作已是刻不容緩。

關鍵詞:山歌;藝術價值,傳承:保護

天全山歌歷史悠久內容豐富,特別是在仁義鄉的發展尤為紅火。但在了解天全山歌的同時,也開始為天全山歌的發展前景擔憂。本文著重簡述山歌的起源,藝術特點,人物以及傳承保護等幾個方面,針對天全山歌的現狀做出探討。

一、天全山歌的起源

要說天全山歌,請容許我先簡要的介紹一下天全縣。天全縣位于四川盆地周山區西緣,地處青衣江之濱,二郎山東麓,行政區劃屬四川省雅安市,與雨城區、滎經縣、瀘定縣、康定縣、寶興縣、蘆山縣接壤,人口約14萬人,總面積2467平方千米。其中,天全山歌在仁義鄉發展的尤為紅火,仁義鄉享有“紅軍村”之稱。天全地方歌曲最先是以山歌為體裁的歌曲,之后在山歌的基礎上演變出民歌,由于戰爭等諸多因素,外省人員逐漸遷入四川,受到不同的地域文化的影響與結合,使得天全山歌在曲式風格上既有藏族歌曲的高亢嘹亮,又有陜北腔的粗狂陽剛及豪放蒼涼的味道,形成了原生態的天全山歌。

二、天全山歌內容及特點

(一)山歌的內容

就整體而言,天全山歌曲調優美高亢,節奏歡快,生動質樸,音域寬廣。山歌內容大多與他們的勞動生產和生活方式以及風俗習慣密切相關,富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在大致上可以將其分為以下幾類:

1.記事歌:代表歌曲有具有政治色彩的《學習三個代表》及《大田栽秧行對行》

2.紅色歌曲:代表歌曲有《盼紅軍》《歌唱二郎山》

3.記天氣歌:代表歌曲有《季節歌》

4.勞動歌:代表歌曲有《掐菜苔》

5.山水歌:代表歌曲有《青幽幽的二郎山》

6.愛情歌:代表歌曲有情歌對唱的《九道拐》

7.講成長歌:代表歌曲有《柑子樹》

天全山歌都是以五音為主,曲調不變歌詞變,循環往復。作曲多以即興創作為主,抒發作者當時的情懷。

(二)山歌的特點

1.鄉土氣質

鄉土氣質包含著一種樸實的美,它帶有大自然的氣息。在天全,山歌的演唱基本上采用的是天全方言演唱,這是天全山歌區別于其他地方山歌最直接也是最明顯的特點。天全山歌中有這樣一首歌曲——《青幽幽的二郎山》歌詞中這樣寫道“十八道水,十八道彎,水喲、山喲。啊輕悠悠的郎山二郎山。山這邊是雅安細雨飄飄的城喲,山那邊是康定藍喲溜溜天。啊二郎山,啊二郎山,你把臧漢兄弟緊相連啰,緊相連啰”在這首歌的歌詞中,不僅形象的描繪出了二郎山的地理位置和周邊環境,同時也表達了雅安民熱情友好團結互助的精神。

2.紅色氣質

仁義鄉山歌文化、紅軍文化底蘊深厚,被人們稱為“紅軍村”,山歌在這個地方得到迅速的發展,唱紅軍、唱生活,仁義鄉里走出了許許多多的山歌手,將山歌唱響了天全,唱出了天全,唱到了國家領導人的耳朵里。

然而,天全縣仁義鄉為什么會有“紅軍村”這個稱號呢?1935年1的月,紅四方面軍南下駐扎在天全,它的總部便設在仁義鄉程家村。這里曾留下了“紅軍大學”“紅軍總部”“紅軍總醫院”以及大量的紅軍碑記等珍貴的革命遺跡。而“紅軍村”這個名字便是為了紀念紅軍長征勝利而更名的。并且如今的天全“山歌王”程培賢老人也是仁義鄉紅軍村四組人。

三、天全山歌發展歷程上的相關人物簡介

(1)天全“山歌王”李煥章:李煥章是天全縣城廂鎮白石村人,新中國成立初期,1952年李煥章曾進京為國家領導人獻唱山歌。但是由于李煥章過世已久,所以無法向當事人求證,而與李煥章接觸的人也很少所以此事原本有些爭議,直到天全文化館退休干部楊殿郎是在整理文化館相關資料時發現1952年李煥章進京獻唱一事,而1983年楊殿郎在天全縣民歌普查到當時梅嶺鄉從村民口中再次證實的文化館相關資料的記載,由此證實了李煥章進京獻唱是確有此事。

(2)現今“最老山歌手”程培賢:程培賢是天全縣紅軍村四組人,他不僅是天全最老山歌手,也是現天全的“山歌王”,他會快板和相聲,而山歌是他最拿手的,2002年由于他“三農”工作做得出色,被上級選派前往了成都金牛賓館,為來川考察的國家領導人演唱過自編自導的山歌。

(3)“最年輕的山歌手”韋名伶:韋名伶出生于1998年8月30號,天全城廂鎮人。自由愛好聲樂,尤其擅長天全山歌,她曾在第十屆“蒲公英”全國青少年藝術比賽上榮獲優秀藝術新人銅獎,14歲參加“金紫荊花”大獎比賽演唱天全山歌,16歲加入音樂家協會,是新一代的天全山歌傳承人。

(4)“天全山歌挖掘人”韋會艮:韋會艮是韋名伶的父親,幼時痛失父母,從小就喜歡唱歌,原為天全小有名氣的名歌手,直到2008年8月受邀在雅安“白云飯店”主持原文化局長周民世的70歲生日壽辰時,受周民世老人的提點開啟了他天全山歌文化的挖掘傳承之路,同時他開始改行唱山歌。在開始山歌之路的歷程中,他花費了四年和他的女兒韋名伶一起走遍天全的大街小巷,到農村每家每戶收集整理資料、錄音記譜。為天全山歌的收集保存與傳承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在以上簡要介紹的人物中除了李煥章以外,都是天全“十八道水”農民藝術團的骨干成員。

四、天全山歌文化的傳承與保護

“文化,是一個社會的成員習得的,在社會上獲得的傳統和生活方式,包括他們模仿重復的思想、感情和行為(行動)的方法。如今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前進,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信息網絡的不斷普及,各類流行音樂的不斷壯大,作為天全山歌傳承載體的山歌手越來越少,有很多老歌手因為沒有及時找到山歌的傳承人,使得當他們去世之后便再無演唱他們所編創或傳承下來的歌曲,有關山歌的曲譜資料也越來越少。

山歌的前景與未來如何取決于我們對它的重視程度,保護和傳承天全山歌文化刻不容緩。

五、結語

眾所周知,“任何文化,都必須經過傳播才能傳之于人,行之于世,承至于后人”,而音樂的傳播與發展,是音樂的存在與音樂作品得以實現其功能的人的一種社會行為。要使天全山歌走上舞臺,不僅是讓少數人學會唱山歌,更要讓多數人發現山歌,將天全山歌文化分享給更多的人,有了廣泛的堅實的群眾基礎,那么這便是對天全山歌的傳承保護最好的方法。

猜你喜歡
藝術價值山歌保護
苗山歌
山歌好比春江水
淺析現代包裝插畫設計的商業應用
融合與創新:偽滿洲國建筑研究
古城墻中所包含的藝術文化解析
淺談當代藝術在傳統文化中的價值研究
國畫:唱支山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